第297章 明朝官员的技能?朝堂论武!-《浅浅刷下短视频,老祖宗们全麻了》

  【明朝文官的传统艺能是什么?】

  “这明朝的文官,除了上朝议事之外,还有技能?”

  大明以前的朝代都在好奇,

  “这明朝的文臣还挺卷的哈~”

  就连大明祖宗,也在弹幕上问儿子和孙子们,

  “咱们大明的文官还有这本事呢?”

  “那咱怎么不知道?”

  其实朱元璋最担心的,

  还是和标题言语很中性,听不出是褒还是贬。

  可看词语,又没有什么不好的意思。

  “……就是心里咋回事,总感觉\/\/瘆\/\/得慌。”

  儿子辈和孙子辈都说不知道。

  【答:嘉靖41年。】

  【第一次,在金銮殿打自由搏\/击。】

  “什?什么?他说什么?”

  朱元璋在大庭广众之下,反复掏了掏耳朵,

  “是不是咱的耳朵不好使了,怎么还出现幻觉了?”

  “爹……”

  “闭嘴。”

  【怪不得说小说需要逻辑,而历史不需要。】

  【现在很多人经常觉得,电视剧里演得离谱。】

  【不得不说剧本需要逻辑,可生活不需要。】

  【但类似的事情,在明朝却是日常。】

  【从皇帝、宦官到文臣武将,前朝后宫,什么离谱事都发生过。】

  【大臣在下班路上,带着人手伏\/击同事。】

  【在朝堂上,上演自由搏\/击。】

  【比如明朝的“午门\/血\/案”。】

  【文官当着监国朱祁玉的面,捶亖了三个锦衣卫。】

  “……这明朝还真是有戏哈。”马戏团的戏。

  宋朝,赵匡胤被别人一直拿大宋当明朝的“反面案例”,对大明要说完全没有芥蒂是不可能的。

  “不是,还能在大殿上,打亖人?!

  嘿!这都什么文臣!”

  赵匡胤最讲规矩了。

  当皇上是被拥立的,身上的黄袍是别人披的,

  连“三请三辞”,他也认认真真地完成了。

  天幕上的这一幕,极大地冲击了他的眼睛和观念。

  “不是,大明怎么回事,这么不拘一格的嘛!”

  他还一直防着武将呢,文臣也能这么猛?

  “诶?不对?那些人哪里来的武器?”

  【是的,你没听错,锤亖的,就在皇帝与百官议政的大殿上。】

  【这里就有很多人想问了,】

  【皇宫里,金銮殿上,大臣们哪里来的武器呢?】

  【笏板,群情激奋的大臣就拿手里的笏板,你一下我一下捶地鼠般把那马顺捶到地里了。】

  【在明朝上班的大臣们,武德能有多充沛?】

  【大明的文臣们一直遵循的一个准则——能动手就不多bb。】

  【英宗时期,宦官王振说服明朱祁镇御驾亲征。】

  【导致土木堡之变,英宗被俘。】

  【之后气急败坏的大明文臣们直接在早朝时间,

  把王振的狗腿、锦衣卫指挥使马顺,给送上\/xi\/天。】

  【都等不到下朝,等不到武器,

  取了手中的笏板,就是一个冲锋!】

  “……”

  观众们真的沉默了,对此他们都表示很难评。

  “不是,皇上,不,监国还在呢,

  直接在金銮殿上动起手来了?!”

  朱元璋简直震惊到说不出话来,

  他是真不想承认啊,想厚着脸皮,

  朱元璋:这这这,和咱没半点关系啊,咱也不认识,咱也不知道。

  “什么情况!就算皇上不在,也不能这么胡闹行事!

  皇家的威严何在!”

  相较于朱元璋的暴怒,其他人的心态则更微妙一些,

  各个时期的官员们,手上空空如也的朝代倒还好,

  手上正握着同款笏板的大臣们:……

  看看自己手上的,再看看别人手上的。

  不约而同地后退了几步,

  “我们,还是离彼此远点为妙。”

  【后来嘉靖三年,因看不惯张璁、桂萼等人献媚皇帝。】

  【修国史的翰林院编修杨盛和一帮武德充沛的大臣。

  班也不上了,天天堵着他们。】

  【见着人就是打,打得张璁人都不敢上朝了。】

  【隆庆五年,内阁首辅高拱与内阁大学士殷世儋结怨。】

  【这一次,早上两人刚见上面,就一起“友好”交流了一番。】

  【然后就开始动手交流了,双方的小弟也是不甘落后。】

  【场面一度混乱。】

  【事后还要找皇帝,评理、讨公道。】

  【皇帝:感情我还得一边做你们比赛的观众兼裁判,

  事后还得给你们调解矛盾?】

  【大明的官员们,你们可真行~】

  【难怪以前重文轻武,这要是有武将在场pK,不得一肘子随机锤亖几个文官呐。】

  【这都是闹着玩,真格斗还得看“土木堡之变”之后的朝堂。】

  也有人去采访了这几人,得到的回答是,

  “实在忍不了了,有做好被罚的打算。”

  “为什么要这么做呢?”

  “解气啊!”

  得亏了他们气性没那么大,大的话估计在土木堡之变就要气鼠了。

  【那个事情开了先例,导致之后在这闹出\/人\/命\/来都不用负责。】

  【拿起纸笔,我无法殴打你,放下纸笔,我无法弹劾你,

  还好有笏板,可以一边殴打你一边弹劾你。】

  【合着带笏板不是打小抄,是当武器来了。】

  【嘉靖:所以你猜,我为啥不上朝。】

  【你以为为什么没人动高拱,因为他是上一届自由搏击冠军。】

  【在1566年,第一次在金銮殿打自由搏击就拿了冠军……】

  【皇帝:回家吧好嘛?都回家吧!】

  【不走,昨天都打输了,今天为什么要走?我要打回来!】

  【武将,会,但真不想打。

  文官,不会,但真喜欢打。】

  【大明第一届金銮殿自由搏击锦标赛,比赛开始了。】

  【果然当文员也要学点拳脚,好跟同事打成一片。】

  【跟同事打成一片?致力于把同事“打成一片”吧!】

  【低情商:严嵩大寿,我进不去。

  高情商:严老贼大寿,我一次都不去。】

  【1449年,第一次在大明王朝打自\/由\/搏\/击。】

  【君子六艺,你当全是琴棋书画呢。】

  “哈哈哈那个神人想出来的,拿笏板砸人,这不那些皇帝们可要头疼了。”

  看过视频后,肯定要有心理阴影了,

  就怕哪日大臣就拿着笏板照头来,又不是铁头,

  秦朝,始皇帝注注视李斯手里的笏板……们,

  “李斯,你这……”

  “陛下,放心,这么多老臣力气小,不会那什么的。”

  “……”

  【当于谦被鲨了后,大明的大臣就开始放飞自我了……

  就像岳飞被杀后,宋朝武将一蹶不振……】

  【我就这么给你说吧,文科没过的都去当了武官。

  你知道君子六艺都是啥吗?】

  【这种场合不能带兵器,武将也双拳难敌四手。】

  【文官四个都不一定打得过一个武官,还有那种文武双全都是帮武官的。】

  【朝堂论武,是大明不成文的规矩。】

  【君子六艺不是白学的。】

  【都说了是不成文的规矩了。】

  【明初,朝堂动手是家常便饭了。】

  【大明王朝的文官也是略懂拳脚哈~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