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6章 历史上有哪些有意思的巧合?下-《浅浅刷下短视频,老祖宗们全麻了》

  “难不成,历史就是一个轮回?”

  刘备看着天幕,言语间颇为沮丧,

  “难不成,我们现在做的这些都是徒劳无功吗?!”

  “主公,切不可这么想,

  要是这样说来,当初高祖建下煌煌大汉,

  是否也是无意义的?”

  “当然……

  不是!

  高祖建立大汉,后世才有了汉族之称!”

  “不错,历史的车轮是不断前进的,

  就算未来我们没有赢,可主公,

  你就能因此说,我们闯下的事业是没有意义的吗?

  我们本就是历史的一部分。”

  “不错,丞相,是我着相了。”

  秦朝,

  嬴政的脸上若有似无地划过笑意,

  “还挺有意思的。”

  【“秦朝和隋朝两个大一统王朝都只历二世而亡。”

  历史上秦朝大改革,二世亡,迎来了400年大汉。

  隋朝大改革,二世亡,迎来了300年大唐。】

  【“诸葛亮和汉献帝刘协同年出生,同年去世。”

  汉献帝刘协和诸葛亮,都出生于公元181年。

  都在234年5月去世,两人一个为真龙,一个为卧龙。】

  【“隋炀帝杨广矫诏,赐死了兄长杨勇。”

  1000多年后,开发商杨勇又在扬州挖开了隋炀帝杨广的墓。】

  【“李唐王朝是被一个姓朱的所灭,

  而朱明王朝又是被一个姓李的所灭。”

  “北宋和南宋都是9位皇帝。

  北宋的9位皇帝除了宋太祖都是宋太宗一脉。

  而南宋的9位皇帝除了宋高宗都是宋太祖一脉。”】

  【“明太祖朱元璋,小名朱重八。”

  重八是为16,明朝正好16位皇帝。】

  【“清朝入关时是孤儿寡母家加摄政王组合,

  亡国时也是孤儿寡母加摄政王组合。”】

  “什么?!”

  隋朝,

  杨广猛地从榻上起身,指着天幕破口大骂,

  “杨勇?!

  那个肯定就是你的转世,好啊,好啊,

  千年之后,竟然还想找我报仇!

  来人,杨勇怎么对我的,

  寡人就要怎么还回去!”

  身边的大臣们张了张嘴,最后还是一言不发,

  虽然有些过分,但不算离谱,

  毕竟,哪个正常人听见自己的坟墓被人挖了气愤是正常的,

  更何况知道是被自己的仇人给挖的。

  杨广气坏了,

  整张脸涨成紫红色,要是杨勇此时此刻出现在他面前,

  他一定毫无不犹豫挥动拳头。

  可惜,现在连气都没地方出。

  刀不刺到自己身上是不会知道疼的,

  秦始皇现在就很疼,

  “果然应了那句话,

  秦做嫁衣汉来穿,唐借隋运三百年。

  刘邦老流氓,你欠我的那什么来还?!”

  异时空的刘邦可得意坏了,

  “四十几岁的时候,

  我还是泗水的一个流氓,现在呢?

  哈哈哈哈,莫欺中年穷啊!”

  哪怕恨他如吕雉,

  也不得不诚心地说一句,

  刘邦是身上有天命之人。

  宋朝,赵匡胤的眼眶中出现了水汽,

  “没想到啊,没想到……”

  身边有一不太擅长看眼色的人上前,

  极为“贴心”地提醒,

  “皇上,天幕上的视频不一定为真啊……”

  还没说话,就被赵匡胤挥手叫人拉了下去,

  赵匡胤:打扰我抒发情绪,下去吧你!

  “我们这一条的巧合还好,”

  李世民摸着下巴认真分析,

  “毕竟姓李和姓朱的人不算稀罕,请多算巧合。”

  “陛下,现在的走向既然已经改变,

  不必为其太过挂怀,顺其自然便好。”

  “放心吧,观音婢,朕就是看个教训,

  吸取前人的经验,到时候我们自己遇到了问题,

  就有例可依了。”

  【刘邦斩蟒蛇一分为二,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,

  恰巧中间有一个叫王莽的人,导致西汉的灭亡。】

  【刘邦斩的白蛇,尾部还有三颗蛋。

  这三颗蛋对应400年后的魏蜀吴三国。】

  【斩的白蛇是白帝,刘备病逝于白帝城】

  “真的有这么巧?”

  哪怕混不吝如刘邦,看到这么巧合的事情,

  也有些不得不相信了,

  “之前那条白蛇?

  难道真的有影响?”

  相较于前面,那些可以说是意外的例子相比,

  说白蛇的却言辞凿凿,

  刘邦狠狠皱着眉头,

  已经在思考祭祀白蛇、消除隐患的可能性了。

  张良看了眼他的表情,心下不禁叹息,

  “陛下,当务之急,还是解决舆论影响啊。”

  自从天幕出现后,

  他们学了很多新兴词汇和概念,

  两人都知道舆论的重要性,

  要是坐视不理,到时民心有变就不好了。

  “知道了知道了。”

  【我觉得秦汉和隋唐真的太巧合了。】

  【害,正常,两个厉害的老爹生了两个败家子。】

  【光顾着打仗了,忘了教育孩子。】

  【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部落,唯独叶赫部不投降。

  叶赫族长临死前:我叶赫部有一女子,也当倾覆尔。】

  【慈禧】

  【秦隋真的是两个承上启下的朝代,

  都为后面的两个朝代打好了地基。】

  【隋的杨广纯作,明明能延续个两三百年。】

  【我觉得最主要还是科举制,动了当时世家的利益,

  之前当官都是世家的人,

  科举制和郡县制一样,都是动了世家的利益,

  一个是当官,一个是封诸侯。】

  【隋朝科举制和后面的科举制不是一回事,

  隋朝的科举制都不糊名,

  主要是他想通过征讨高句丽,来消耗世家大族的力量,

  然后世家大族又一直拖他后腿。

  在皇权和世家大族的对抗中,偌大王朝直接完蛋。】

  【修运河,三征高句丽,开科举,

  哪件事好好做,做好了都能名流千古。

  他三件一起做,还好大喜功,太着急了。】

  天幕下,建真部,

  隔着人群,望着打算一步一步按照天幕做的叶赫那拉氏族长,

  努尔哈赤都无语了,

  面对这样固执又守旧的犟种老头,

  “你确定吗?

  就算未来我大清亡了,可现在我才是大势所趋啊!”

  族长不理,想要继续诅咒,复刻历史。

  面对这样冥顽不灵的老头,努尔哈赤也着急了,

  “就算我们大清亡了,

  你呢?

  你们叶赫那拉氏呢?!

  亡国的罪名和责任也在你们身上,

  你们家族还会出一个,一谈起来就是祸害的人。”

  族长的动作停滞,默默看着天幕上的慈禧思考着,

  族长:要不要为了报仇,认下这个祸害呢?

  努尔哈赤背在身后的手立马作出手势,

  “看来,你还是想开了。”

  族长:废话,默默无闻地消亡,

  和臭名昭着,他还是分得清楚的好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