腊月三十,年味终于像被寒风强行刮进村子的几片枯叶,稀薄却固执地粘附在每一扇贴了歪扭福字的木门上,每一缕勉强升起的炊烟里。空气里弥漫着油炸食物和炖肉的稀缺香气,勾得孩子们像小饿狼似的在巷子里窜来窜去,扒着别人家的门框吸鼻子。
林家小院也比往日多了几分不同寻常的气氛。院门两侧贴上了林长河手书的红纸对联,字迹遒劲冷硬,一如他本人。屋檐下挂起了两盏旧灯笼,蒙着红纸,尚未点亮。
但对于苏晚而言,这种节日气氛更像一种无形的压力。这是她以“新媳妇”身份在林家过的第一个年,也是第一次要直面林长河那位据说性格极其严厉、不苟言笑的母亲——周老太太。
周老太太平时跟着小女儿住在邻村,年节才回来。晌午刚过,院里就响起了脚步声和一个略显冷涩的声音。
“长河?”
苏晚正在灶房忙着准备晚上的年夜饭,闻声心里一紧,擦了手走出去。
只见院子里站着一个头发梳得一丝不苟、全部在脑后挽成一个紧实发髻的老太太。穿着深灰色的棉袄罩衫,浆洗得硬挺,脸上皱纹深刻,嘴角习惯性地向下抿着,一双眼睛锐利得像能剥开层层伪装,直看到人心里去。她手里提着个小包袱,身板挺得笔直,周身散发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和冷肃。
林长河从屋里出来,接过她手里的包袱,喊了一声:“娘。”
周老太太嗯了一声,目光却越过儿子,像两把冷飕飕的刷子,立刻落在了苏晚身上。那目光带着审视、挑剔和一种显而易见的疏离,上上下下,毫不客气地打量着。
苏晚感到一阵不自在,仿佛又回到了订亲茶那天面对三奶奶的时候,甚至压力更大。她尽量让自己显得恭顺,上前一步,低声道:“娘,您来了。”
周老太太从鼻子里极轻地哼了一声,算是回应。她的视线扫过苏晚系着的旧围裙和沾着面粉的手,眉头几不可查地蹙了一下:“这都什么时候了,年夜饭准备得怎么样了?长河一年到头难得吃顿安生饭,可不能糊弄。”
语气平淡,却带着一股居高临下的指挥和挑剔意味。
“正在准备,娘。”苏晚垂着眼答。
“准备的什么菜式?几个人吃?量够不够?碗筷都备齐了?祭祀祖宗的东西呢?”周老太太一连串的问题抛出来,像冰冷的石子砸在地上。
苏晚一一回答了,心里那根弦绷得紧紧的。她知道,这顿年夜饭,绝不只是一顿饭那么简单,更像是她在这个新家、在这位严厉婆婆面前的第一场“考核”。
周老太太听完,没再说什幺,但脸上那不满意的神情却明明白白。她放下东西,也不歇息,直接就进了灶房,这里看看,那里摸摸,手指在锅台边沿抹了一下,看看是否有灰,又揭开锅盖看了看里面炖着的东西,眉头越皱越紧。
“这肉焯水时间不够,腥气重。”
“白菜剁得太碎,没形了。”
“油放这么多?不过日子了?”
“这面发得也不到火候,蒸出来的馒头能好吃?”
她几乎否定了苏晚所有的准备工作,语气冷硬,不留情面。灶房里原本还算和谐的气氛瞬间降至冰点。
苏晚抿紧了嘴唇,心里憋着一股气,却不好发作。刘桂香提前悄悄叮嘱过她,这位婆婆是出了名的难伺候,嘴硬心冷,万事求个“规矩”和“体面”,让她千万忍着点。
林长河跟在母亲身后,沉默地看着,对于母亲的挑剔,他没有出声附和,却也没有像上次订亲茶那样出言维护苏晚,只是眉头微锁着。
整个下午,林家都笼罩在周老太太低气压的指挥和挑剔下。苏晚像个陀螺一样被支使得团团转,心里那点过年的期盼早已荡然无存,只剩下疲惫和压抑。
眼看天色渐暗,祭祀祖先的时辰要到了,几个简单的菜已经出锅,摆在堂屋的方桌上,显得有些寒酸——一碗炖肉,一盆白菜粉条,一碟咸菜,还有一筐白面掺了玉米面的馒头。这已经是苏晚竭尽所能张罗出的最好伙食了。
周老太太看着那一桌菜,脸色更加沉郁,显然极不满意,但时辰已到,也不好再说什么。她指挥着林长河摆好碗筷,点燃香烛,开始进行简单的祭祀仪式。
仪式过程沉闷而肃穆。苏晚按照吩咐磕头上香,心里却像压着一块石头。
仪式结束,三人围坐到桌旁。周老太太坐在上首,面容冷峻,拿起筷子,淡淡说了一句:“吃吧。”
气氛僵硬得像冻住的河面。只有筷子偶尔碰到碗边的轻微声响。
周老太太夹了一筷子炖肉,放进嘴里咀嚼了几下,眉头又皱了起来,但终究没再说什么难听的话,只是沉默地吃着。林长河也低着头吃饭,看不出情绪。
苏晚食不知味,只觉得这顿年夜饭吃得比任何时候都累。
就在这时,她忽然想起灶房锅里还温着最后一道菜——那是她偷偷准备的,原本想给大家一个惊喜,也是她前世记忆里唯一拿得出手、称得上“年菜”的一道硬菜。
她放下筷子,轻声道:“灶上还有个菜,我去端来。”
周老太太撩起眼皮看了她一眼,没说话,意思像是“还能有什么像样的菜”。
苏晚走进灶房,掀开锅盖。一股混合着酸香、肉香和奇异鲜味的浓郁热气扑面而来!锅里温着的,是一盆她精心烹制的——“改良版”杀猪菜。
除了常规的酸菜、血肠、五花肉,她特意加入了林长河前几天打来的野鸡拆下的肉丝,又撒上了一把秋天晒干储存的山蘑菇提鲜,最后,她淋上了几滴自己用野果子偷偷酿的、极其珍贵的酸浆汁!
这道菜,用料算不得顶级奢侈,但心思巧妙,融合了山野的鲜和家养的香,酸味开胃解腻,在这缺乏调味品的年代,堪称味觉上的盛宴。
她将这一大盆热气腾腾、香气四溢的杀猪菜端上桌时,周老太太和林长河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来。
那独特的、霸道的香气瞬间压过了桌上其他所有菜肴的味道,充满了整个堂屋。
“这是…”周老太太看着那盆内容丰富、汤汁浓郁、色彩也搭配得宜的菜,眼中第一次露出了明显的惊讶和疑惑。这显然超出了她对乡下年夜饭的认知。
“随便做的,娘,您尝尝合不合口味。”苏晚尽量语气平淡地说。
周老太太迟疑了一下,终究抵不过那诱人的香气,伸出筷子,夹了一小片血肠,又舀了一点汤汁里的酸菜和蘑菇,送入口中。
她咀嚼的动作很慢。
然后,停顿了一下。
又夹了一筷子,这次带上了野鸡肉丝。
桌上异常安静,只有油灯燃烧的噼啪声。
苏晚的心提了起来。
周老太太咽下口中的食物,脸上那刀刻般的冷硬线条,似乎几不可查地…松动了一丝。她没有立刻评价,却又接连吃了好几口,速度明显比刚才快了些。
最终,她放下筷子,拿起勺子,直接舀了半碗汤,喝了一口。虽然脸上依旧没什么笑容,但语气却缓和了许多,甚至带上了一点不易察觉的…满意?
“这酸菜…是自己渍的?味儿正。汤也鲜。野蘑菇放得是地方。”
这几乎是今天以来,从她嘴里说出的最接近夸奖的话了!
苏晚暗自松了口气,连忙道:“嗯,秋末渍的。野蘑菇是长河之前采回来晒干的。”
周老太太嗯了一声,没再说什么,但筷子却诚实地一次次伸向了那盆杀猪菜。
一直沉默吃饭的林长河,也明显被这道菜吸引了。他吃得很快,却很专注,尤其是里面的野鸡肉和蘑菇,显然很合他的胃口。
桌上僵硬的气氛,似乎被这盆热气腾腾、酸香开胃的菜融化了不少。虽然依旧没有多少欢声笑语,但至少不再那么令人窒息。
就在苏晚也准备安心吃饭的时候,她看见林长河停下了筷子。
他目光在桌上扫了一圈,然后伸出了筷子。
不是伸向那盆最受欢迎的杀猪菜,也不是伸向炖肉,而是越过那些菜,精准地夹起了炖肉碗里唯一一块瘦多肥少、炖得酥烂入味的五花肉。
然后,那块肉,稳稳地落在了苏晚的碗里。
动作自然,甚至没有看她一眼,仿佛只是随手为之。
苏晚愣住了,看着碗里突然多出来的那块肉,一时间没反应过来。
周老太太夹菜的动作也顿了一下,抬起眼,目光极其锐利地扫了儿子一眼,又扫过苏晚碗里那块肉,鼻子里似乎极轻地哼了一声,但最终什么也没说,低下头继续吃饭。
桌上再次陷入一种诡异的安静。
但那安静之下,却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。
苏晚低着头,感觉脸颊有些发烫。她能感觉到旁边那道目光,也能感觉到对面那道审视的目光。碗里那块肉散发着诱人的香气,她却有些不知所措。
最终,她拿起筷子,小口地、默默地吃掉了那块肉。
味道很好,炖得很烂,入口即化。
心里那种憋屈了一下午的压抑和冰冷,似乎也被这块突如其来的、沉默的肉,悄悄熨帖了一丝暖意。
窗外的天色彻底黑透了。远处零星响起了鞭炮声,炸裂在寒冷的夜空中,短暂地照亮片刻,又复归沉寂。
林家堂屋里,灯火昏暗,三人围坐。
饭菜的热气袅袅上升,模糊了彼此的表情。
一顿沉默却暗流涌动的年夜饭,还在继续。
林家小院也比往日多了几分不同寻常的气氛。院门两侧贴上了林长河手书的红纸对联,字迹遒劲冷硬,一如他本人。屋檐下挂起了两盏旧灯笼,蒙着红纸,尚未点亮。
但对于苏晚而言,这种节日气氛更像一种无形的压力。这是她以“新媳妇”身份在林家过的第一个年,也是第一次要直面林长河那位据说性格极其严厉、不苟言笑的母亲——周老太太。
周老太太平时跟着小女儿住在邻村,年节才回来。晌午刚过,院里就响起了脚步声和一个略显冷涩的声音。
“长河?”
苏晚正在灶房忙着准备晚上的年夜饭,闻声心里一紧,擦了手走出去。
只见院子里站着一个头发梳得一丝不苟、全部在脑后挽成一个紧实发髻的老太太。穿着深灰色的棉袄罩衫,浆洗得硬挺,脸上皱纹深刻,嘴角习惯性地向下抿着,一双眼睛锐利得像能剥开层层伪装,直看到人心里去。她手里提着个小包袱,身板挺得笔直,周身散发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和冷肃。
林长河从屋里出来,接过她手里的包袱,喊了一声:“娘。”
周老太太嗯了一声,目光却越过儿子,像两把冷飕飕的刷子,立刻落在了苏晚身上。那目光带着审视、挑剔和一种显而易见的疏离,上上下下,毫不客气地打量着。
苏晚感到一阵不自在,仿佛又回到了订亲茶那天面对三奶奶的时候,甚至压力更大。她尽量让自己显得恭顺,上前一步,低声道:“娘,您来了。”
周老太太从鼻子里极轻地哼了一声,算是回应。她的视线扫过苏晚系着的旧围裙和沾着面粉的手,眉头几不可查地蹙了一下:“这都什么时候了,年夜饭准备得怎么样了?长河一年到头难得吃顿安生饭,可不能糊弄。”
语气平淡,却带着一股居高临下的指挥和挑剔意味。
“正在准备,娘。”苏晚垂着眼答。
“准备的什么菜式?几个人吃?量够不够?碗筷都备齐了?祭祀祖宗的东西呢?”周老太太一连串的问题抛出来,像冰冷的石子砸在地上。
苏晚一一回答了,心里那根弦绷得紧紧的。她知道,这顿年夜饭,绝不只是一顿饭那么简单,更像是她在这个新家、在这位严厉婆婆面前的第一场“考核”。
周老太太听完,没再说什幺,但脸上那不满意的神情却明明白白。她放下东西,也不歇息,直接就进了灶房,这里看看,那里摸摸,手指在锅台边沿抹了一下,看看是否有灰,又揭开锅盖看了看里面炖着的东西,眉头越皱越紧。
“这肉焯水时间不够,腥气重。”
“白菜剁得太碎,没形了。”
“油放这么多?不过日子了?”
“这面发得也不到火候,蒸出来的馒头能好吃?”
她几乎否定了苏晚所有的准备工作,语气冷硬,不留情面。灶房里原本还算和谐的气氛瞬间降至冰点。
苏晚抿紧了嘴唇,心里憋着一股气,却不好发作。刘桂香提前悄悄叮嘱过她,这位婆婆是出了名的难伺候,嘴硬心冷,万事求个“规矩”和“体面”,让她千万忍着点。
林长河跟在母亲身后,沉默地看着,对于母亲的挑剔,他没有出声附和,却也没有像上次订亲茶那样出言维护苏晚,只是眉头微锁着。
整个下午,林家都笼罩在周老太太低气压的指挥和挑剔下。苏晚像个陀螺一样被支使得团团转,心里那点过年的期盼早已荡然无存,只剩下疲惫和压抑。
眼看天色渐暗,祭祀祖先的时辰要到了,几个简单的菜已经出锅,摆在堂屋的方桌上,显得有些寒酸——一碗炖肉,一盆白菜粉条,一碟咸菜,还有一筐白面掺了玉米面的馒头。这已经是苏晚竭尽所能张罗出的最好伙食了。
周老太太看着那一桌菜,脸色更加沉郁,显然极不满意,但时辰已到,也不好再说什么。她指挥着林长河摆好碗筷,点燃香烛,开始进行简单的祭祀仪式。
仪式过程沉闷而肃穆。苏晚按照吩咐磕头上香,心里却像压着一块石头。
仪式结束,三人围坐到桌旁。周老太太坐在上首,面容冷峻,拿起筷子,淡淡说了一句:“吃吧。”
气氛僵硬得像冻住的河面。只有筷子偶尔碰到碗边的轻微声响。
周老太太夹了一筷子炖肉,放进嘴里咀嚼了几下,眉头又皱了起来,但终究没再说什么难听的话,只是沉默地吃着。林长河也低着头吃饭,看不出情绪。
苏晚食不知味,只觉得这顿年夜饭吃得比任何时候都累。
就在这时,她忽然想起灶房锅里还温着最后一道菜——那是她偷偷准备的,原本想给大家一个惊喜,也是她前世记忆里唯一拿得出手、称得上“年菜”的一道硬菜。
她放下筷子,轻声道:“灶上还有个菜,我去端来。”
周老太太撩起眼皮看了她一眼,没说话,意思像是“还能有什么像样的菜”。
苏晚走进灶房,掀开锅盖。一股混合着酸香、肉香和奇异鲜味的浓郁热气扑面而来!锅里温着的,是一盆她精心烹制的——“改良版”杀猪菜。
除了常规的酸菜、血肠、五花肉,她特意加入了林长河前几天打来的野鸡拆下的肉丝,又撒上了一把秋天晒干储存的山蘑菇提鲜,最后,她淋上了几滴自己用野果子偷偷酿的、极其珍贵的酸浆汁!
这道菜,用料算不得顶级奢侈,但心思巧妙,融合了山野的鲜和家养的香,酸味开胃解腻,在这缺乏调味品的年代,堪称味觉上的盛宴。
她将这一大盆热气腾腾、香气四溢的杀猪菜端上桌时,周老太太和林长河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来。
那独特的、霸道的香气瞬间压过了桌上其他所有菜肴的味道,充满了整个堂屋。
“这是…”周老太太看着那盆内容丰富、汤汁浓郁、色彩也搭配得宜的菜,眼中第一次露出了明显的惊讶和疑惑。这显然超出了她对乡下年夜饭的认知。
“随便做的,娘,您尝尝合不合口味。”苏晚尽量语气平淡地说。
周老太太迟疑了一下,终究抵不过那诱人的香气,伸出筷子,夹了一小片血肠,又舀了一点汤汁里的酸菜和蘑菇,送入口中。
她咀嚼的动作很慢。
然后,停顿了一下。
又夹了一筷子,这次带上了野鸡肉丝。
桌上异常安静,只有油灯燃烧的噼啪声。
苏晚的心提了起来。
周老太太咽下口中的食物,脸上那刀刻般的冷硬线条,似乎几不可查地…松动了一丝。她没有立刻评价,却又接连吃了好几口,速度明显比刚才快了些。
最终,她放下筷子,拿起勺子,直接舀了半碗汤,喝了一口。虽然脸上依旧没什么笑容,但语气却缓和了许多,甚至带上了一点不易察觉的…满意?
“这酸菜…是自己渍的?味儿正。汤也鲜。野蘑菇放得是地方。”
这几乎是今天以来,从她嘴里说出的最接近夸奖的话了!
苏晚暗自松了口气,连忙道:“嗯,秋末渍的。野蘑菇是长河之前采回来晒干的。”
周老太太嗯了一声,没再说什么,但筷子却诚实地一次次伸向了那盆杀猪菜。
一直沉默吃饭的林长河,也明显被这道菜吸引了。他吃得很快,却很专注,尤其是里面的野鸡肉和蘑菇,显然很合他的胃口。
桌上僵硬的气氛,似乎被这盆热气腾腾、酸香开胃的菜融化了不少。虽然依旧没有多少欢声笑语,但至少不再那么令人窒息。
就在苏晚也准备安心吃饭的时候,她看见林长河停下了筷子。
他目光在桌上扫了一圈,然后伸出了筷子。
不是伸向那盆最受欢迎的杀猪菜,也不是伸向炖肉,而是越过那些菜,精准地夹起了炖肉碗里唯一一块瘦多肥少、炖得酥烂入味的五花肉。
然后,那块肉,稳稳地落在了苏晚的碗里。
动作自然,甚至没有看她一眼,仿佛只是随手为之。
苏晚愣住了,看着碗里突然多出来的那块肉,一时间没反应过来。
周老太太夹菜的动作也顿了一下,抬起眼,目光极其锐利地扫了儿子一眼,又扫过苏晚碗里那块肉,鼻子里似乎极轻地哼了一声,但最终什么也没说,低下头继续吃饭。
桌上再次陷入一种诡异的安静。
但那安静之下,却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。
苏晚低着头,感觉脸颊有些发烫。她能感觉到旁边那道目光,也能感觉到对面那道审视的目光。碗里那块肉散发着诱人的香气,她却有些不知所措。
最终,她拿起筷子,小口地、默默地吃掉了那块肉。
味道很好,炖得很烂,入口即化。
心里那种憋屈了一下午的压抑和冰冷,似乎也被这块突如其来的、沉默的肉,悄悄熨帖了一丝暖意。
窗外的天色彻底黑透了。远处零星响起了鞭炮声,炸裂在寒冷的夜空中,短暂地照亮片刻,又复归沉寂。
林家堂屋里,灯火昏暗,三人围坐。
饭菜的热气袅袅上升,模糊了彼此的表情。
一顿沉默却暗流涌动的年夜饭,还在继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