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5章 跳出源石的框架与先驱的馈赠-《明日方舟之燎原星火》

  在塞雷娅那如同实质的警惕目光注视下,“导师”与克里斯滕的第一次正式研讨在旧实验室的核心区域开始了。

  这里堆满了各式各样的源石技艺传导单元、能量聚焦器和克里斯滕父母遗留的、关于天空现象观测的古老手稿。空气中弥漫着机油、旧纸张和淡淡的源石能量残留的气息。

  克里斯滕迫不及待地想要展示她最新的构思——一个利用高纯度源石结晶阵列激发、通过复杂法阵引导能量喷射的“原始推进器”模型。她双眼放光,兴奋地解释着如何优化法阵结构以提高能量利用率。

  然而,“导师”只是静静地听着,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,待她告一段落,才缓缓开口,声音透过面具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严肃:

  “停下,克里斯滕。”

  克里斯滕愣住了,不解地看着他。

  “你的思路,依旧被困在‘源石’这个框里。”

  “导师”站起身,走到那块写满密密麻麻源石技艺符文和能量回路草图的黑板前,拿起板擦,在克里斯滕错愕的目光中,毫不犹豫地将大部分内容擦去,只留下一个代表“推进目标”的简单箭头。

  “源石技艺,是泰拉的一种工具,一种现象,或许非常强大,但它不应该是你思考物理规律的起点,更不应该是终点。”

  他的手指点在那个箭头上,

  “我们现在要思考的,是最根本的问题:如何让一个物体,克服这片大地的束缚,持续地、加速地,飞向那里。”他指了指窗外天空的方向。

  克里斯滕张了张嘴,想反驳,想说除了源石技艺,泰拉还有什么力量能做到这一点?但看着“导师”那笃定的眼神,她忍住了。

  “让我们从头开始。”

  “导师”转身,在黑板上写下了几个克里斯滕完全陌生的词语:

  【力】、【质量】、【加速度】、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】、【万有引力】……

  他开始讲解,用最朴素的语言,描绘着一个没有源石技艺介入的、纯粹由物质、能量和规律构成的世界模型。

  他讲述物体如何受力运动,讲述脚下这片大地如何吸引着万物,讲述想要脱离这种吸引需要达到何种速度,讲述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——依靠向后喷射物质获得向前的反推力。

  这些概念对克里斯滕来说,是颠覆性的。它们跳出了源石技艺依赖天赋、感染程度和个人理解的窠臼,指向了一种冰冷的、普适的、任何智慧生命只要掌握其规律似乎都能运用的“法则”。

  “……所以,你看,”

  “导师”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简单的火箭示意图,

  “关键在于能量转化的效率,以及喷射物质的速度和质量。源石能量或许可以作为一种强大的能源,但如何将其高效、可控地转化为定向的动能,这才是你需要攻克的难关。而不是试图用源石技艺去‘命令’物体飞起来。”

  克里斯滕听得入了迷,碧蓝的眼眸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。她感觉一扇全新的大门在她面前轰然打开,门后是一个更加宏大、更加基础、也更加迷人的世界。

  她开始提出疑问,有些问题极其稚嫩,却切中要害,显示出她惊人的悟性。

  “导师”耐心地解答着,心中却不由得泛起一丝复杂的感慨。

  这些在他原世界被视为基础教育一部分的知识,是多少天才横溢的先驱,如牛顿、伽利略、开普勒……还有那些连信息体记忆都有些模糊的、更早洞见宇宙规律的先贤们,耗费心血甚至生命才探索总结出的瑰宝。

  (云凌内心独白:牛顿爵士,若您知道您的苹果和三大定律,正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,为一个追逐星辰的少女点燃新的火种,不知会作何感想。还有那些名字已湮没在时间长河中的先行者……人类文明的每一步跨越,都站在无数巨人的肩膀之上。此刻,我竟成了这些巨人知识的传递者,虽然只是最粗浅的一部分。)

  他一边讲解,一边偶尔会停顿片刻,仿佛在组织语言,又仿佛在缅怀什么。他会说:“有一位先贤曾观察到,物体总会保持它原有的运动状态……”或者“另一位伟大的思考者告诉我们,任何作用力都会引发一个大小相等、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……”

  他的语气中,带着一种对这些“先贤”毫不掩饰的敬意,这让克里斯滕和一旁沉默聆听的塞雷娅都感到有些惊奇。

  在这个源石技艺主导的世界,很少有人会对“纯粹的理论”抱有如此崇高的态度。

  “记住他们,克里斯滕。”

  “导师”的声音变得深沉,

  “我们今日所能窥见的每一分真理,都浸透着无数探索者的智慧与勇气。你的父母是其中之一,而你,正站在他们的肩膀上,试图看得更远。”

  克里斯滕重重地点头,将这句话牢牢记在心里。她看着黑板上那些陌生的符号和公式,第一次感觉到,自己追寻星空的梦想,不再仅仅是莱特家族的执念,而是连接到了一个更加浩瀚、跨越了世界界限的、属于所有求知者的伟大征程之中。

  塞雷娅依旧沉默地站在角落,但那双锐利的蓝眸中,审视之外,也悄然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深思。这个“导师”,他似乎……真的在带来一些截然不同的东西。一些,或许能真正保护克里斯滕,而非仅仅利用她的东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