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9章 将他们的军-《穿书七零:闪婚瘸腿军官被宠上天》

  姜晓荷这几天没闲着。

  她拿着一个小本子,从早到晚在京城的大街小巷转悠。

  国营饭店、工人食堂、单位招待所,但凡挂着“吃饭”两个字的地方,她都要进去转一圈。

  有时候装成顾客点菜,有时候跟大妈大爷闲聊几句,回来就在本子上记得密密麻麻。

  第三天晚上,她坐在四合院的石桌前,就着昏黄的灯光,开始写那份计划书。

  陆铮搬了把椅子坐在旁边,看她一笔一画地写,手都没停过。

  “你这是要写多少?”陆铮问。

  “不多。”姜晓荷头也不抬,“五千字左右。”

  陆铮挑了挑眉。

  五千字,在这个年代,可不是个小数目。

  姜晓荷写得认真,每一个数据,每一条建议,都标注得清清楚楚。

  从菜品定价,到食材采购,再到卫生标准,甚至连员工培训都写了。

  她还特意标注了三个重点:

  第一,降低菜价,让普通百姓吃得起。

  第二,提升服务,让顾客吃得舒心。

  第三,带动就业,为街道解决十个下岗工人的工作岗位。

  最后一条,是她专门加上去的。

  她知道,这个年代,“就业”两个字,比什么都重。

  写完最后一个字,姜晓荷放下笔,甩了甩手腕。

  “好了。”

  陆铮拿起那沓稿纸,从头到尾看了一遍。

  他没说话,但眼里闪过一丝赞赏。

  “明天我去找王主任。”姜晓荷站起来,伸了个懒腰。

  就在这时,院门被敲响了。

  忠叔去开门,回来时身后跟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。

  老人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中山装,戴着一副老花镜,手里提着一个布包。

  “三少爷。”老人走到陆铮面前,恭敬地点点头。

  陆铮立刻站起来:“方叔,您找到了?”

  老人点头,从布包里拿出一个牛皮纸袋。

  “找到了。”他把纸袋递给陆铮,“当年的档案,我按您说的,复印了一份。”

  陆铮接过纸袋,手指都在微微颤抖。

  他打开纸袋,抽出里面的文件。

  那是一份泛黄的档案,上面盖着红色的公章,字迹工整。

  姜晓荷凑过来,和陆铮一起看。

  档案的开头,写着“前门大街产业变更登记”。

  往下翻,赫然看到一栏:

  “赵家菜馆,原陆氏私产,清算后收归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,赵氏家族获优先经营权。”

  姜晓荷的心跳快了几拍。

  她继续往下看。

  最后一页,有一行小字,用黑笔标注。

  “附加条款:若经营不善,连续两年亏损,或对市容造成恶劣影响,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有权收回经营权,另行招标。”

  姜晓荷看完,猛地抬起头,眼里爆发出惊人的光彩。

  她转头看向陆铮,声音压得很低,但每个字都清晰。

  “这就是咱们的武器。”

  陆铮点头。

  他把档案小心翼翼地收好,抬头看向老人。

  “方叔,辛苦您了。”

  老人摆摆手:“三少爷,这是我应该做的。”他顿了顿,又说,“档案馆的人不知道我复印了这份,您放心用。”

  陆铮握住老人的手,什么都没说,但那眼神,已经说明了一切。

  送走老人后,姜晓荷立刻坐回石桌前,拿起刚写好的计划书。

  她翻到最后一页,又加了两条。

  第一,根据档案附加条款,赵家菜馆经营不善,应启动收回程序。

  第二,“姜记”愿以三倍租金接手,并承诺三年内扭亏为盈,为国家创收。

  写完,她把笔一扔,脸上露出笑容。

  “这次,咱们不是申请。”她看着陆铮,“咱们是在将他们的军。”

  陆铮没说话。

 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她,眼里有光。

  第二天一早,姜晓荷拿着计划书和档案复印件,去了街道办。

  王主任正在办公室里喝茶,看到她进来,立刻站起来。

  “晓荷,你这几天在忙啥呢?”

  姜晓荷没说话,把两样东西往他桌上一放。

  “王主任,您看看这个。”

  王主任先拿起计划书,从头到尾看了一遍。

  他越看,眼睛越亮。

  “好!写得好!”他拍了拍桌子,“就这条带动就业,上头就得给你批!”

  姜晓荷笑了笑:“王主任,您再看这个。”

  她把档案复印件递过去。

  王主任接过来,刚看到前两页,脸色还算平静。

  可当他看到最后一页的附加条款时,整个人愣住了。

  他抬起头,看着姜晓荷,嘴巴张得老大。

  “晓荷同志,你这……你这是从哪儿弄来的?”

  “档案馆。”姜晓荷淡淡地说,“合法合规的复印件。”

  王主任深吸一口气,又看了一遍那行小字。

  他放下档案,端起茶缸,喝了一大口。

  “晓荷同志。”他的声音有些颤抖,“你知道这份档案意味着什么吗?”

  “我知道。”姜晓荷点头,“这意味着,赵家菜馆的经营权,不是铁板一块。”

  王主任沉默了。

  他坐回椅子上,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两下。

  半晌,他抬起头。

  “晓荷,你这不是申请。”他的声音很慢,但每个字都重,“你这是在将赵家的军啊。”

  姜晓荷笑了。

  “王主任,我就是要将他们的军。”

  她的声音很轻,但那股子劲儿,让王主任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。

  “行。”王主任一拍桌子,“这材料,我替你递上去。”

  他站起来,把计划书和档案复印件收好。

  “不过晓荷,你心里得有数。”他看着她,“赵家那边,不会善罢甘休的。”

  “我知道。”姜晓荷点头,“所以我才要快。”

  王主任深深地看了她一眼,最后点点头。

  “好。你等我消息。”

  姜晓荷走出街道办的时候,天已经大亮了。

  胡同里人来人往,有推着自行车的师傅,有提着菜篮子的大妈。

  她站在胡同口,看着对面那栋灯火昏暗的二层小楼。

  赵家菜馆。

  她的嘴角,勾起一丝笑。

  这次,她要亲手把赵家从那栋楼里赶出去。

  与此同时,京城的另一头。

  赵家大宅。

  一个中年男人正坐在书房里,脸色铁青。

  他叫赵山河,是赵家的主事者之一,也是赵玮的父亲。

  书桌上,摆着一份报告。

  报告的标题,写着“关于姜记申请租赁前门大街赵家菜馆的情况说明”。

  赵山河看完,猛地把报告摔在桌上。

  “混账!”

  他站起来,在书房里来回踱步,脸上的肉都在抖。

  “一个乡下来的丫头,也敢打我赵家的主意?”

  他转身,冲着门外喊:“来人!”

  一个手下立刻走进来。

  “去,给国资局的钱科长打电话。”赵山河的声音很冷,“告诉他,这个申请,必须驳回。”

  手下应声退下。

  赵山河坐回椅子上,端起茶杯,却发现手在微微发抖。

  他放下茶杯,眼里闪过一丝阴狠。

  “姓姜的,你以为拿着个破计划书,就能从我手里抢东西?”

  他冷笑一声。

  “做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