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1章 他破天荒打了长途电话-《穿书七零:闪婚瘸腿军官被宠上天》

  钱科长站在局门口,看着黑压压的人群,额头的汗都滴到下巴上了。

  “各位街坊,有话好好说,别堵门啊。”他陪着笑脸,声音都带着颤。

  李大爷的儿媳妇不依不饶:“钱科长,我家老爷子被赵家的人推倒,腿都摔坏了!这事你们管不管?”

  “管!肯定管!”钱科长连连点头,心里却把赵四骂了个底朝天。那个蠢货,办事这么不利索,还留下把柄。

  “那姜记的申请呢?”人群里有人喊,“姜记承诺给老百姓办实事,你们为啥压着不批?”

  “就是!赵家菜馆那破地方,菜又贵又难吃,早该换人了!”

  钱科长擦了把汗:“这事正在研究,程序需要时间……”

  “程序?”李大爷的儿媳妇冷笑一声,“我看是赵家给你们打了招呼吧?”

  这话一出,人群里“哗”地炸开了。

  “原来是这样!”

  “难怪压着不批!”

  “这是拿着公家的权力,办私人的事啊!”

  钱科长脸都白了。他知道再这么下去,事情就彻底压不住了。

  “各位,各位!”他举起手,“我这就去请示领导,一定给大家一个说法!”

  “那我们就在这儿等着!”李大爷的儿媳妇往门口一坐,“不给说法,谁也别想进去上班!”

  其他人纷纷响应,有的搬来小板凳,有的干脆席地而坐。

  钱科长没辙了,只能灰溜溜地回办公室,给局长打电话。

  局长听完汇报,沉默了半晌。

  “你说,姜记那边有档案?”

  “对。”钱科长声音发苦,“还是档案馆的复印件,上面明明白白写着,赵家菜馆经营不善,上头有权收回经营权。”

  局长叹了口气:“这事,你办得不漂亮。”

  钱科长心里一紧:“局长,您的意思是……”

  “赵家那边,咱们得罪不起。但老百姓堵门,上头问起来,咱们也说不过去。”局长停顿了一下,“这样,你先稳住街坊们,我去请示一下市里的意见。”

  钱科长挂了电话,心里七上八下。

  他知道,这事已经不是他能控制的了。

  另一边,姜晓荷在四合院里等消息。

  忠叔端着茶杯进来,脸上满是笑意。

  “少奶奶,您这招真是绝了!区里门口都快被街坊们挤爆了!”

  姜晓荷放下手里的账本:“李大爷那边怎么样?”

  “已经送去医院了,大夫说没大碍,休养几天就好。”忠叔顿了顿,“不过您放心,这事咱们占理,赵家就算想翻盘也难。”

  姜晓荷点点头,端起茶杯喝了一口。

  陆铮从外面进来,手里拿着一封电报。

  “小五送来的。”他把电报递给姜晓荷,“京城那边,赵家又有动作了。”

  姜晓荷接过电报,扫了一眼,眉头微微皱起。

  电报上写着:“赵山河已联系市里关系,欲施压区局驳回申请。另,赵玮被保释出来,正在活动。”

  “这么快?”姜晓荷冷笑一声,“看来赵家是急了。”

  陆铮在她身边坐下:“赵山河手里有些老关系,但这次,他未必能如愿。”

  “为什么?”

  “因为老百姓。”陆铮语气平静,“赵家可以收买一两个干部,但收买不了整条街的街坊。百姓的声音,上头不敢不听。”

  姜晓荷明白了。她这次看似是在跟赵家斗,实际上是把老百姓推到了前面。

  赵家再有势力,也不敢公然跟百姓对着干。

  “不过,咱们也得防着点。”陆铮说,“赵玮那个人,睚眦必报。他出来了,肯定不会善罢甘休。”

  姜晓荷点头:“我知道。”

  她站起来,走到院子里,抬头看着灰蒙蒙的天。

  “赵家想压住这事,就得让老百姓闭嘴。可老百姓凭什么闭嘴?”她转头看向陆铮,“只要咱们站在老百姓这边,赵家就输定了。”

  陆铮没说话,只是静静地看着她。

  他知道,这个女人,比他想象中更聪明,也更有魄力。

  两天后,消息传来了。

  区国营资产管理局正式下发通知:鉴于赵家菜馆连续两年亏损,且对市容造成不良影响,决定收回其经营权,面向社会公开招标。

  姜晓荷拿到通知的时候,忠叔高兴得差点跳起来。

  “成了!成了!”他拍着大腿,“少奶奶,您真是神了!”

  姜晓荷却很冷静。她知道,这只是第一步。

  招标,意味着还要跟其他人竞争。而赵家,肯定不会坐以待毙。

  果然,第二天,就有消息传来。

  赵家通过关系,找了三家企业,准备参加招标。这三家企业,明面上跟赵家没关系,但背地里都是赵家的白手套。

  “他们想围标。”陆铮看完消息,语气冰冷,“三家企业一起出价,把价格抬高,逼咱们退出。”

  姜晓荷笑了:“那咱们就让他们抬。”

  陆铮挑眉:“你有办法?”

  “有。”姜晓荷眼里闪过一丝光,“不过得麻烦陈科长帮个忙。”

  当天下午,陈力来了。

  他听完姜晓荷的计划,沉默了半晌,最后点头。

  “行,这事我帮你。”他看着姜晓荷,“不过你得保证,接手菜馆后,真能做出成绩来。”

  “陈科长,您放心。”姜晓荷认真地说,“我既然敢接,就不会砸了招牌。”

  陈力站起来,拍了拍陆铮的肩膀。

  “你这个媳妇,有本事。”他笑了笑,“好好守着,别让人抢了。”

  陆铮没说话,只是看了姜晓荷一眼。

  那眼神里,有欣赏,也有别的什么。

  招标的日子定在三天后。

  姜晓荷这几天没闲着,她把计划书又改了一遍,把每一个数据都核对了三遍。

  忠叔看着她熬夜,心疼得不行。

  “少奶奶,您歇会儿吧,身子要紧。”

  姜晓荷摇头:“不行,这次只能成功,不能失败。”

  招标那天,区国营资产管理局的会议室里坐满了人。

  除了姜晓荷,还有三家企业的代表。这三个人西装革履,一看就不简单。

  钱科长主持会议,脸上堆着笑。

  “各位,今天的招标,公平公正公开。谁的条件好,这个经营权就是谁的。”

  话音刚落,第一家企业的代表就站起来。

  “我们愿意出年租金八百元,并承诺三年内扭亏为盈。”

  第二家紧跟着:“我们出一千元,五年内上缴利税五万。”

  第三家更狠:“我们出一千二,十年内上缴利税十万。”

  三家企业你追我赶,价格越抬越高。

  钱科长满意地点头,目光扫向姜晓荷。

  姜晓荷坐在角落,一言不发。

  钱科长故意问:“姜记的姜同志,你们出多少?”

  姜晓荷站起来,声音平静。

  “一千五百元年租金,三年内上缴利税十五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