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章 朝议,入殿纷争-《马超:吾屡世公侯,岂识村野匹夫》

  马超捏着布条嗤笑。

  想都不用想,便知这是王允既要拿他当枪使,又要逼他亮明立场。

  进则与董卓翻脸,再无回旋余地。

  退则成汉室老臣眼中的贰臣,受到排挤。

  “呵呵,这些个老东西,还真是傲慢!”

  “半点实利都舍不得出,还想让我替你冲锋陷阵?”

  他将布条丢进火盆,眼底闪过冷意。

  次日寅时,天还未亮。

  未央宫前殿,寒风刺骨。

  马超着鹖冠、一身绛袍玄甲,腰佩天玄剑,抵达未央宫时。

  却只有稀疏几个官员早早的在殿外等候。

  几人见他面生,又极其雄壮,虽猜到他的身份,却都默契地沉默,无人搭话。

  寒风中足足等了半个时辰,直到卯时,剩余官员才三三两两拖沓而来,哈欠连天。

  自董卓乱政以来,朝议制度废弛。

  那些明着与董卓作对的,基本都被他砍了个干净。

  如今,但凡有什么事,百官都是去太师府,或是眉坞九龙殿直接上报给董卓。

  而今日未央宫早朝,想来是有什么大的变故。

  忽地,远处人群簇拥着个戴进贤冠、着皁袍,腰间配三公印绶的老者来到殿外。

  老者上下打量马超。

  见他孤身一人,鼻腔里轻哼一声,便背着手老神在在站定。

  身旁几位老臣亦跟着投来审视目光。

  有探究,有轻视,在他身上来回扫视,似要将他看穿。

  卯时三刻,一身材高大之人腰悬银印青绶,晃悠悠的从宫外走来。

  却是马腾。

  沿途官员见状纷纷躬身,“马征西”“征西将军”的问候声此起彼伏。

  连方才对马超轻哼的老者,也颔首示意。

  在他们眼中,马腾才是掌数万铁骑的一方诸侯。

  马超见父亲到来,快步上前便要勾肩搭背,却被马腾抬手扒开。

  马腾斜了他一眼,“朝堂之上,没规矩!”

  话音刚落,殿外御史邓聘踏出队列。

  手持笏板厉声道:“放肆!未央宫前乃天子禁地,马超身为侍中,竟敢与长辈勾肩搭背,殿前失仪!当罚!”

  马腾转头瞪向邓聘,眉峰倒竖:“乃公教训自家儿子,要你这竖儒多嘴?滚!”

  邓聘身为御史,维护朝议秩序本是其职责,但如此不留情面的斥责明显不正常。

  “你…你…”

  邓聘遭马腾辱骂,瞬间气得浑身发抖。

  手刚抬起,欲指向马腾,便被其接下来的话给吓得缩了回去。

  “再敢多嘴,乃公锤烂你满嘴牙!”

  说着提起拳头,作势欲打。

  群臣脸色骤变,谁也没想到马腾竟如此刚硬,如此无礼。

  这时,人群中走出一胖一瘦两位老者。

  胖老头率先拱手道:“马征西息怒。”

  “《礼记》有云‘朝堂无父子’,御史纠仪,乃其职责所在。”

  “孟起将军年少英武,然未央宫前,礼法不可废弛,还需谨守规矩才是。”

  而另一名干瘦老者面色灰暗,与皇甫郦颇有几分神似。

  他先是瞥了眼出列的蔡邕,而后朝马腾拱了拱手。

  马腾没理会胖老头蔡邕,反倒对干瘦老者郑重回礼:“皇甫老将军。”

  皇甫嵩苦笑摇头:“马征西莫要再称将军了。”

  “某如今不过是御史中丞,连这大殿都没资格进去…”

  话语里满是自嘲,更藏着对汉室倾颓的无尽叹息。

  昔日平叛大将沦为闲职,而曾被视为“叛贼”的马腾却官居高位。

  世事颠倒,令人唏嘘。

  见皇甫嵩出面,马腾没有再为难邓聘。

  他昨夜已经收到马超传信,这群汉室老臣想要给自己父子俩挖坑,自是没有好脸色。

  方才,不过父子二人故意演给群臣看。

  我马氏父子不过莽夫,你等要算计我们?得小心挨揍了!

  不多时,三声鞭鸣响起,群臣肃静。

  鞭鸣,是皇帝即将上朝的提示。

  秩二千石以上的官员们,纷纷在殿外廊下脱了鞋履,解下佩剑交由侍者。

  而后小步快走,往殿内而去。

  而两千石以下的官员,则皆在殿外,继续吹着冷风。

  羽林中郎将,秩比二千石,也只能在殿外吹风。

  原本还应该带兵护卫未央宫的,但护卫权早被虎贲军和飞熊军夺了去。

  殿中安静许久,未有人说话,看样子都在等董卓。

  然而,天子都到了,董卓却迟迟不见身影。

  马超闲来无事,目光落在身旁的胖老头身上。

  这老头正是刚才出声劝和的蔡邕,此刻正捧着笏板闭目养神,眉头微蹙,似在思索要事。

  “诶~老头,”

  马超凑过去,小声问道:“这朝议一般什么时候结束啊?我早食还没吃呢。”

  蔡邕眼皮都没抬,只从鼻子里“嗯”了一声。

  显然不想理会这没规矩的少年将军。

  马超却不依不饶,又指着蔡邕袖子问:“里头有吃的没?饿了,分我点?”

  “我看你袖袋鼓鼓囊囊的,是不是藏了吃食?”

  蔡邕猛地睁眼,瞪他一眼,嘴唇动了动,终究没说话。

  只是往旁边挪了挪,拉开距离。

  “那要是想如厕了怎么办?总不能在殿外解决吧?”

  马超锲而不舍,像个好奇宝宝。

  一旁的御史邓聘听得额头青筋直跳,实在按捺不住。

  他轻步上前,低声道:“马侍中,噤声!”

  “此乃天子禁地,莫要骚扰蔡中郎!”

  马超斜睨他一眼,没搭理他。

  反倒转向蔡邕,眼睛一亮:“哦,你姓蔡?”

  见蔡邕脸色微变,他又追问,“蔡邕?”

  蔡邕抬眼瞅他,眸中闪过一丝讶异。

  这少年不认得自己?那还来烦我?

  马超见他表情便知猜对了,当即收起玩笑神色,拱手一揖。

  正经道:“小子马超,见过蔡师。”

  蔡邕愣了愣,连忙摆手:“莫要称蔡师,老朽非汝师,不敢当。”

  他虽不满马超方才的胡闹,但见他此刻态度恭敬,倒也缓和了神色。

  正说着,殿内忽然传来一声稚嫩的沙哑嗓音,带着少年变声期的青涩。

  “马侍中…马侍中可在殿外?为何不进殿?”

  是天子刘协的声音!

  殿外众人皆是一怔,连闭目养神的老臣都睁开了眼,目光齐刷刷投向殿门。

  紧接着,一个强硬的声音响起,语气强硬。

  “陛下,侍中乃比二千石,依制不宜入殿,还请陛下稍候太师到来,再议国事!”

  是董卓之侄,侍中、中军校尉董璜。

  他主要负责宫中所有禁卫,包括虎贲军与北军五校。

  名为宿卫宫廷,实则软禁天子。

  “哼!”

  另一个苍老却有力的声音反驳。

  “马侍中荡平羌乱,安定西疆,乃大功于汉室,便是秩二千石也当得!”

  “陛下想见,汝为何拦阻?”

  一听便知是王允一派的老臣。

  董璜冷笑:“太师未至,汝擅自议破格之事,何意?”

  “莫非想借陛下之名,行私谋之实?”

  “你血口喷人!”

  殿内争执渐起,声音透过殿门传出,带着隐约的焦灼味。

  不多时,一名小黄门快步走出。

  尖声唱喏:“陛下有旨~宣侍中、羽林中郎将马超,入殿觐见!”

  马超这才拍了拍蔡邕的肩膀,咧嘴一笑:“我先进去了~”

  蔡邕被他拍得一个趔趄。

  连忙稳住身形,撇过脸去,却还是下意识正了正袍服。

  马超刚至殿门前,两名虎贲郎中横戟拦下去路。

  其中一人指向他腰间天玄剑,示意卸下配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