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0章 轮回问心篇3:假的!都是假的!什么才是真的?!-《马超:吾屡世公侯,岂识村野匹夫》

  马超心中疑惑愈浓。

  他抬手示意,让董卓继续讲。

  董卓盯着他眼睛,忽地又抓起一只杯盏,笑得浑身发颤,热酒顺着指缝淌湿衣袍,也浑然不觉。

  “直到…哈哈哈…四世三公的袁家找上咱家!让咱入京!哈哈哈哈!”

  “他们找上咱,不过想要一条恶犬罢了!替他们咬十常侍、咬何进,咬一切挡路的蠢货!”

  他再度将杯盏掼在案上。

  “可他们忘了,咱西凉向来只有恶狼!没有摇尾之犬!”

  董卓眼神凶戾,“他们唤咱‘匹夫’惯了,当真以为咱只会打仗?”

  “什么清君侧,铲除十常侍?”

  “不过是要铲除异己!在他们眼里,挡路之人都该死!包括那屠户何进!”

  “只有都死了…才是他们最想要的!”

  董卓满脸不屑:“嘿,刘辩那无知小儿,也能当天子?”

  “不过是世家的傀儡罢了,他们向来精于此道,不是么?”

  “既为傀儡,他世家可摆弄,咱家为何不可?!”

  他忽然探身,浑浊眼珠死死盯着马超。

  “汝可见过凉州以外的天下?”

  “可知那黎庶为何会反?那黄巾军为何能一呼百应?”

  “都说张角符水能救人?屁!那符水里是掺了米粒!”

  他声音陡然发狠,“天下苦世家久矣!田有万顷之数,人无果腹之粮!固有百万黔首高呼……”

  “苍!天!已!死!随那张角揭竿而起!”

  说完这些,董卓似是发泄够了。

  他面目忽地变得平和。

  似与至亲相谈一般,淡淡道:“你可知,咱家曾想过,将宝贝孙女白儿嫁与你…只可惜,变故来得太快!”

  马超闻言,眉峰拧得更紧。

  董卓对自己的态度,为何就如对待相熟之人一般!

  未等他发问,董卓又道:“咱见到李儒那厮如今在你麾下效力,想来白儿也定在你那!”

  “答应咱!一定要好好待咱孙女!那是咱家唯一念想!”

  “咱已下令,它们不会再伤你!”

  马超猛地一怔,瞬间意识到不对之处。

  这一世,自己与董卓并没有什么交集!更没有收服李儒!也没抓捕董白!

  念头刚起,瞳孔便剧烈收缩。

  不对!这一切都不对劲!这…假的…都是假……

  忽地,他眼前一黑,耳畔隐约飘来左慈与那富态道人细碎之声。

  “董……神魂为何还有自主……你那遁甲…也不行……”

  “胡说,此定…天命作祟…轮…问心,不会……”

  再睁眼时,已是未央宫金殿内。

  烛火摇曳中,一名小黄门捧着托盘,其上董卓头颅双目圆睁。

  周边是百官击掌称赞,吕布正站在自己身旁。

  龙椅上,幼年天子扬声表彰:“马卿…斩贼首、吕卿率军…平叛……”

  马超只觉耳旁纷扰,头脑混沌。

  他摇了摇头,这才意识到,百官与天子正在表彰自己与吕布的功劳。

  自己诛杀董卓,以及吕布…降服了叛军。

  马超只觉,自己好似忘了些什么。

  “与董卓煮酒相谈之后…我杀了他?”

  心口发闷,疑惑如潮,几乎要将他淹没。

  日子一天天过去。

  董卓伏诛后,李傕、郭汜趁乱兴兵,欲反攻长安。

  却终究难敌马腾、马超父子与吕布联手,没了贾诩出谋划策,叛乱不出月余便被平定。

  乱局既定,天子刘协念马超平叛功着,本欲破格拔擢为右将军。

  却屡遭王允、杨彪等世家代表以“年岁尚轻、恐难当大任”为由驳回。

  只得封马超为镇西将军,统辖西凉军务。

  擢马腾为卫尉,位列九卿。

  此后三年,长安沦为世家角力赛场。

  太原王氏与弘农杨氏明争暗斗,争相拉拢朝臣、操控政令。

  年幼的天子再度沦为掌中傀儡,朝堂上下乌烟瘴气。

  而朝堂之外,诸侯亦各逞其能:袁绍吞并公孙瓒,得青、幽、冀三州,成北方霸主。

  曹操稳据兖州,又占有半壁青州与部分豫州,招揽贤才、整饬军备,根基日渐稳固。

  孙策崛起于扬州,袁术、刘表等各路诸侯实力亦日渐壮大。

  天下分崩割据之势已成定局。

  而马超,似是看透了长安是非漩涡,索性韬光养晦。

  主动交出明面上的所有兵权,只保留马氏本部。

  以镇西将军之职镇守西凉,既避开了朝堂纷争,也暗中稳固着自家根基。

  期间,他顺遂心意,迎娶了杨、吕二女,三人一起,过上了没羞没臊的生活。

  这一日,镇西将军府的厢房内,白日间,便传出细碎声响。

  “超哥哥,你这又是什么新招式呀?怎么只教玲绮姐姐…”

  杨千玉的声音带着几分娇嗔,挠人心神。

  马超的笑声随后响起,带着几分打趣:“这招叫‘擒贼先擒王’,得手把手教才学得会,来,我教你…”

  话音未落,便传来吕玲绮略带羞恼的嗔怪:“马孟起!你弄疼我了!”

  “好,好,是我失手,下次轻些……”

  马超的语气里,满是迁就。

  而在将军府的上空,一道素色身影正脚踏飞剑静静悬立。

  正是苏韵。

  她目光低垂,落在下方,眼底神色复杂难辨,久久未动。

  直至下方的欢快笑声愈浓,方才轻叹一声,化作一道流光消失于天际。

  天柱山,云雾缭绕。

  一道流光符文悬于半空。

  符文下方,正是镇西将军府厢房内一片狼藉的画面,搏击之音亦随光影隐隐传出。

  干瘦邋遢老道左慈,与富态白须的南华,两位仙人立于符文旁。

  皆是仰头望天,背身以对。

  南华老仙袖袍一挥,符文光华微敛,将少儿不宜的画面隐去。

  “这…这…你让他轮回问心,这便是他的本心?”

  南华老仙指着流光符文,语气中满是错愕。

  “哈哈哈哈哈!”

  左慈仰头大笑,声音爽朗:“食色乃人之天性,有何怪哉?”

  “嗨!你就不怕把自家弟子也给搭进去了?”

  南华老仙无奈摇头,又道:“此子心性如此,吾劝汝还是收了那恻隐之心,切莫让他学了你一身本领去祸害苍生!”

  左慈笑而不语,只抬手一拂。

  符文光影流转,画面骤然切换,时间便已往后推了半年。

  兴平二年,秋。

  彼时,因朝廷不作为,天下动乱不止,战争连绵。

  加之天灾人祸接踵而至,世家倾轧愈发猖獗。

  甚至是关中地区,也开始出现大量流民。

  庙堂内,大臣们为转移内部矛盾、加强对地方掌控。

  遂以“匈奴诸胡频频犯边”为由,上奏天子,要求下诏,令诸侯子嗣入羽林军中效力。

  然而诏书传至各路诸侯手中,却无一应诏者。

  见此计不成,以王允为首的世家又另寻对策。

  通过册封刺史、派遣监察官员的方式,将手伸向地方,意图监察各路诸侯动向。

  吕布、马超便被分别外放为刺史,监察冀州、兖州。

  诏令一出,诸侯皆惶惶不安。

  各地谣言四起,纷纷传扬“朝中有奸佞祸国”,天下局势又添一层暗流。

  然而,讽刺的是,南匈奴当真南下了!

  於夫罗得袁绍暗中扶持,横扫匈奴诸部,自立为新单于。

  他瞅准吕布、马超外放、长安防卫空虚的时机,亲率四万匈奴铁骑南下。

  破上郡、陷冯翊,沿途烧杀抢掠,直逼关中。

  消息传至未央宫,百官哗然。

  太尉杨彪急奏天子,举荐马腾与杨奉领兵御敌。

  杨奉自李郭之乱后,便率白波军归降,仗弘农杨氏之力得任虎贲中郎将。

  此刻,正急于立功。

  二人约定兵分两路,共击匈奴。

  可杨奉却暗藏贪功之心,刻意拖延行军,欲等马腾与匈奴厮杀疲惫后坐收渔利。

  这一拖,却将马腾推入绝境。

  马腾所部孤军深入,遭匈奴大军重重围困。

  北军七千人尽数战死,三千羽林儿郎拼死突围,又遇匈奴精锐阻击,马腾几度险死还生。

  “主公莫慌!庞德来也!”

  危急关头,幸得庞德连斩数将,方才救出马腾。

  待杨奉率虎贲军姗姗来迟,又遭匈奴左右夹击。

  两万精锐生还者不足四千,长安彻底被围。

  消息传至冀州,吕布正欲领兵回援。

  却被袁绍以“黑山贼十万之众,兵犯冀州”为由牵制住。

  远在兖州的马超听闻父亲遇险、长安被围,当即弃了差事,率兵星夜驰援。

  可行至半路,天子密信却先一步送达。

  杨奉战败后竟倒打一耙,将罪责全都推给马腾,污蔑他“指挥失当、贪功冒进”。

  朝堂诸公,以“天子年幼,受奸人蒙蔽”为由,无视刘协反对,强行罢了马腾卫尉之职。

  又令御史罗织“通敌”罪名,将马腾打入廷尉大牢。

  更以“查抄逆党”为名,抓捕长安马氏族人。

  连滞留长安的吕玲绮、杨千玉,也未能幸免,一并入狱。

  马超捏紧密信,牙齿咬得咯咯作响,指甲深深掐入掌心,鲜血滴落。

  他本以为远离朝堂、韬光养晦,便能避开刑克至亲的命格。

  却不想命运偏不饶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