挂了陈老的电话许久,苏晚仍觉得指尖有些发麻。胸腔里像是揣了一团火,灼热着兴奋与荣耀;那火焰的边缘却又缠绕着丝丝缕缕的冰线,那是名为压力的寒意。
国家级艺术中心,创意总监。这几个字在她脑中反复回响,每响一次,分量就重一分。她坐在绘图桌前,面前是《星月同辉》精致的样衣细节图,可她的目光却失去了焦点。
窗外的阳光正好,落在她微微颤抖的睫毛上。一种不真实感包裹着她。就在几个月前,她还在为一个新人奖项而奋力拼搏,还在为工作室的生存空间而辗转难眠。如今,她却已然站到了这样一个足以令无数前辈仰望的平台上。
真的可以吗?
这个念头如同幽灵,悄无声息地潜入脑海。她资历太浅了,在设计界,她几乎还是个新生儿。华夏艺术中心那样的项目,牵扯到文化、历史、政治、建筑、艺术等多个维度的平衡,其复杂程度远超顾氏总部。陈老的团队里,必然汇聚了各个领域的顶尖人物,她一个年轻女子,空有几分才情和胆气,真的能服众吗?真的能协调好各方关系,将陈老的宏观理念完美落地吗?
万一搞砸了……她不仅会毁掉自己的声誉,更会连累陈老的清誉,甚至可能让这个承载着文化使命的项目蒙尘。
自我怀疑如同潮水般涌上,几乎要将那团兴奋的火焰浇灭。她甚至下意识地拿起手机,想要回拨给陈老,找个借口推掉这份过于沉重的荣耀。
“怎么了?”
低沉的嗓音在身后响起,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。
苏晚猛地回神,才发现顾晏舟不知何时已经回来了,正站在书房门口,大概是看她对着窗外发呆许久,才出声询问。他穿着简单的灰色家居服,少了几分商场的凌厉,多了几分居家的慵懒,但那双眼睛依旧深邃,仿佛能洞察人心。
苏晚张了张嘴,想轻松地说“没事”,可话到嘴边,却变成了带着一丝迷茫的低语:“陈泊远陈老……邀请我担任华夏艺术中心的创意总监。”
她将陈老来电的内容,以及自己内心的挣扎和盘托出。在这个男人面前,她似乎无需强撑那份无懈可击的自信。
顾晏舟安静地听着,脸上没有露出丝毫惊讶,仿佛接到泰斗的邀请对她而言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。他走到她身边,没有立刻拥抱或安慰,而是拉过另一张椅子坐下,与她面对面。
“首先,”他开口,语气是分析商业项目时的理性与冷静,“这是一个极高的平台,能接触到国内最顶层的文化资源和人才网络,对你个人品牌‘Sū’的赋能是无限的。其次,与陈老合作,本身就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,他的经验和视野,能让你少走很多弯路。”
他顿了顿,话锋微转:“但同时,风险也显而易见。项目关注度极高,任何瑕疵都会被放大。内部关系复杂,你需要平衡学术、艺术与行政多方力量。而且,这会占用你大量时间和精力,‘Sū’品牌自身的发展节奏可能会受到影响。”
他没有盲目地鼓励说“你一定行”,也没有因为她流露出的怯意而轻视,只是客观地、一条条地帮她梳理着利弊。这种冷静的态度,反而奇异地让苏晚慌乱的心绪平复了下来。
她点了点头,苦笑道:“我知道机会难得,可是……压力太大了。我怕我担不起。”
顾晏舟凝视着她,目光锐利仿佛能穿透她强装的镇定,看到其下那个曾经在合约婚姻里小心翼翼,如今虽已光芒初绽却依旧会不安的女孩。
“苏晚,”他叫她的名字,声音低沉而平稳,“你还记得,你当初决定参加顾氏总部竞标时,对我说过什么吗?”
苏晚一怔。
他继续道:“你说,‘我想看看,仅凭苏晚这个名字,我能走到哪一步。’”
“现在,你走到了这里。”他微微倾身,目光锁住她闪烁的眼眸,“不是凭借‘顾太太’的身份,而是凭借‘苏晚’的才华、胆识和你在顾氏项目里证明的实力。陈泊远那样的人,眼光何其毒辣,他看中的,就是你骨子里的东西。”
他伸出手,没有触碰她,只是指尖轻轻点了点她面前《星月同辉》的设计稿上,那个融合了星轨与云纹的独特图案。
“这个,杜兰德看不懂,赵铭更看不懂。但陈老看懂了,我也看懂了。”他的语气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,“这不是运气,是实力。你的才华,你的美学悟性,你对东方精神的现代表达,配得上陈老的青睐,也配得上任何舞台。”
“你的才华,配得上任何舞台。”
这句话,如同定海神针,瞬间锚定了苏晚所有飘摇不定的思绪。
是啊,她一路走来,靠的不是侥幸。颁奖台上的风波,发布会的并肩,与杜兰德的隔空交锋,顾氏总部的竞标成功……哪一步不是靠着她拼尽全力的学习和不肯服输的硬扛?
陈老看到的,正是她在这一系列事件中展现出的、无法被资历简单衡量的核心能力。
压力依然存在,但它不再令人窒息,而是转化为了沉甸甸的责任感与前所未有的动力。能被这样的前辈认可,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激励。
她抬起头,眼中的迷茫与自我怀疑已然褪去,重新燃起了那种顾晏舟熟悉的、充满斗志的光芒。她深吸一口气,仿佛将所有的压力都化为了滋养勇气的养分。
“我明白了。”她看着他,唇角缓缓扬起一个坚定而自信的弧度,“这个舞台,我上了。”
顾晏舟看着她瞬间焕发出的神采,眼底深处掠过一丝极淡的、却真实的笑意。他知道,那个在设计中能搅动风云、在挑战前能迎难而上的苏晚,又回来了。
他不需要为她扫平所有障碍,他只需要在她偶尔望向深渊、心生怯意时,告诉她——你本就可以翱翔九天。
这,才是他们之间,最坚实的“并肩”。
国家级艺术中心,创意总监。这几个字在她脑中反复回响,每响一次,分量就重一分。她坐在绘图桌前,面前是《星月同辉》精致的样衣细节图,可她的目光却失去了焦点。
窗外的阳光正好,落在她微微颤抖的睫毛上。一种不真实感包裹着她。就在几个月前,她还在为一个新人奖项而奋力拼搏,还在为工作室的生存空间而辗转难眠。如今,她却已然站到了这样一个足以令无数前辈仰望的平台上。
真的可以吗?
这个念头如同幽灵,悄无声息地潜入脑海。她资历太浅了,在设计界,她几乎还是个新生儿。华夏艺术中心那样的项目,牵扯到文化、历史、政治、建筑、艺术等多个维度的平衡,其复杂程度远超顾氏总部。陈老的团队里,必然汇聚了各个领域的顶尖人物,她一个年轻女子,空有几分才情和胆气,真的能服众吗?真的能协调好各方关系,将陈老的宏观理念完美落地吗?
万一搞砸了……她不仅会毁掉自己的声誉,更会连累陈老的清誉,甚至可能让这个承载着文化使命的项目蒙尘。
自我怀疑如同潮水般涌上,几乎要将那团兴奋的火焰浇灭。她甚至下意识地拿起手机,想要回拨给陈老,找个借口推掉这份过于沉重的荣耀。
“怎么了?”
低沉的嗓音在身后响起,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。
苏晚猛地回神,才发现顾晏舟不知何时已经回来了,正站在书房门口,大概是看她对着窗外发呆许久,才出声询问。他穿着简单的灰色家居服,少了几分商场的凌厉,多了几分居家的慵懒,但那双眼睛依旧深邃,仿佛能洞察人心。
苏晚张了张嘴,想轻松地说“没事”,可话到嘴边,却变成了带着一丝迷茫的低语:“陈泊远陈老……邀请我担任华夏艺术中心的创意总监。”
她将陈老来电的内容,以及自己内心的挣扎和盘托出。在这个男人面前,她似乎无需强撑那份无懈可击的自信。
顾晏舟安静地听着,脸上没有露出丝毫惊讶,仿佛接到泰斗的邀请对她而言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。他走到她身边,没有立刻拥抱或安慰,而是拉过另一张椅子坐下,与她面对面。
“首先,”他开口,语气是分析商业项目时的理性与冷静,“这是一个极高的平台,能接触到国内最顶层的文化资源和人才网络,对你个人品牌‘Sū’的赋能是无限的。其次,与陈老合作,本身就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,他的经验和视野,能让你少走很多弯路。”
他顿了顿,话锋微转:“但同时,风险也显而易见。项目关注度极高,任何瑕疵都会被放大。内部关系复杂,你需要平衡学术、艺术与行政多方力量。而且,这会占用你大量时间和精力,‘Sū’品牌自身的发展节奏可能会受到影响。”
他没有盲目地鼓励说“你一定行”,也没有因为她流露出的怯意而轻视,只是客观地、一条条地帮她梳理着利弊。这种冷静的态度,反而奇异地让苏晚慌乱的心绪平复了下来。
她点了点头,苦笑道:“我知道机会难得,可是……压力太大了。我怕我担不起。”
顾晏舟凝视着她,目光锐利仿佛能穿透她强装的镇定,看到其下那个曾经在合约婚姻里小心翼翼,如今虽已光芒初绽却依旧会不安的女孩。
“苏晚,”他叫她的名字,声音低沉而平稳,“你还记得,你当初决定参加顾氏总部竞标时,对我说过什么吗?”
苏晚一怔。
他继续道:“你说,‘我想看看,仅凭苏晚这个名字,我能走到哪一步。’”
“现在,你走到了这里。”他微微倾身,目光锁住她闪烁的眼眸,“不是凭借‘顾太太’的身份,而是凭借‘苏晚’的才华、胆识和你在顾氏项目里证明的实力。陈泊远那样的人,眼光何其毒辣,他看中的,就是你骨子里的东西。”
他伸出手,没有触碰她,只是指尖轻轻点了点她面前《星月同辉》的设计稿上,那个融合了星轨与云纹的独特图案。
“这个,杜兰德看不懂,赵铭更看不懂。但陈老看懂了,我也看懂了。”他的语气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,“这不是运气,是实力。你的才华,你的美学悟性,你对东方精神的现代表达,配得上陈老的青睐,也配得上任何舞台。”
“你的才华,配得上任何舞台。”
这句话,如同定海神针,瞬间锚定了苏晚所有飘摇不定的思绪。
是啊,她一路走来,靠的不是侥幸。颁奖台上的风波,发布会的并肩,与杜兰德的隔空交锋,顾氏总部的竞标成功……哪一步不是靠着她拼尽全力的学习和不肯服输的硬扛?
陈老看到的,正是她在这一系列事件中展现出的、无法被资历简单衡量的核心能力。
压力依然存在,但它不再令人窒息,而是转化为了沉甸甸的责任感与前所未有的动力。能被这样的前辈认可,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激励。
她抬起头,眼中的迷茫与自我怀疑已然褪去,重新燃起了那种顾晏舟熟悉的、充满斗志的光芒。她深吸一口气,仿佛将所有的压力都化为了滋养勇气的养分。
“我明白了。”她看着他,唇角缓缓扬起一个坚定而自信的弧度,“这个舞台,我上了。”
顾晏舟看着她瞬间焕发出的神采,眼底深处掠过一丝极淡的、却真实的笑意。他知道,那个在设计中能搅动风云、在挑战前能迎难而上的苏晚,又回来了。
他不需要为她扫平所有障碍,他只需要在她偶尔望向深渊、心生怯意时,告诉她——你本就可以翱翔九天。
这,才是他们之间,最坚实的“并肩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