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5章 互补的胜利-《顾先生,请牵好我的手》

  几天后,“星河资本”投资委员会针对“虚空之舞”项目的第二次审议会议召开。与上一次弥漫着分歧与紧张的气氛不同,这一次,顾晏舟与苏晚并肩走入会议室时,神色从容,步伐一致,甚至偶尔会低声交流一两句,眉眼间带着一种经过磨合后愈发沉稳的默契。

  各位合伙人已然就座,目光在两人之间微妙地流转,带着探究与些许好奇。他们都听说了上次会议的不欢而散,也敏锐地察觉到了今天这对核心搭档之间氛围的不同。

  会议开始,顾晏舟没有给项目方首先陈述的机会,而是直接走到了主讲台前,操控着投影仪。巨大的屏幕上,呈现出一份结构清晰、内容详实的新版投资建议书。

  “各位,”顾晏舟开口,声音沉稳有力,“关于‘虚空之舞’项目,经过与苏晚主席的深入探讨和重新论证,我们提出一个新的投资方案,请各位审议。”

  他没有提及之前的争执,而是直接切入核心。

  “首先,我们承认,该项目若仅作为纯粹的艺术装置进行商业化运营,确实面临商业模式模糊、回报周期过长等显着风险。”他坦承了之前理性分析的结论,这让几位原本持否定态度的合伙人微微颔首。

  但紧接着,顾晏舟话锋一转:“然而,我们亦不能忽视其独特的核心价值。主要体现在两方面:”

  他切换幻灯片,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的技术路径图。“第一,技术衍生价值。项目团队所掌握的高精度磁悬浮控制算法,在抗干扰、多体协同及极端环境稳定性上具有显着优势。我们建议,将此项技术进行模块化封装,成立独立的技术授权子公司,目标市场定向为高端商业展示、博物馆文物保护、以及特定工业领域的无损支撑系统。根据初步市场调研和财务模型测算(他展示了苏晚参与构建的、已趋严谨的模型),该部分业务在未来三年内,有望实现盈亏平衡,并逐步产生稳定现金流。”

  幻灯片上清晰的数据和逻辑严密的推导,让几位资深投资人眼神认真起来。这部分论证,弥补了项目最大的短板——商业可持续性。

  这时,苏晚自然而然地接过了话语权。她站起身,走到顾晏舟身侧,姿态优雅从容。

  “第二,是其不可替代的艺术与社会价值。”她的声音清越,带着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。屏幕上切换为“虚空之舞”那美轮美奂的演示影像。“我们认为,这种能够引发深度哲学思考、具有强大冥想和情感共鸣力量的艺术形式,本身就是一种稀缺的公共产品。它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、缓解现代人精神焦虑,具有潜在的、难以量化但真实存在的积极影响。”

  她目光扫过在场众人,眼神坚定而真诚:“因此,我们提议,由顾晏舟先生与我个人共同发起,并联合其他认同此理念的方量,成立一个非营利性的‘前沿艺术与科技融合基金会’。该基金会将独立运营,专注于支持像‘虚空之舞’这样,处于科技与艺术交叉地带、具有深刻人文关怀但短期商业回报不明确的前沿探索项目。‘虚空之舞’的艺术装置部分,将作为该基金会的首个重点支持项目,确保其艺术理念得以纯粹、完整地呈现和传播。”

  她顿了顿,总结道:“简而言之,我们的新方案是:以商业化的技术授权,为项目的‘身体’注入生存下去的血液;以公益性的艺术基金,守护其独一无二的‘灵魂’。 两者并行不悖,互为支撑。技术授权带来的收益和品牌效应,可以反哺基金会;而基金会支持的纯粹艺术探索,又能为技术授权业务提供最顶级的品牌背书和无法复制的文化内涵。”

  顾晏舟适时补充,语气斩钉截铁:“这意味着,我们既履行了作为基金管理人对资本负责的理性义务,也践行了‘星河资本’投资未来、点亮星火的感性初心。”

  方案阐述完毕,会议室里陷入了一片寂静。

  几位合伙人面面相觑,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与叹服。

  这个方案,太精妙了!它完美地绕开了之前无法调和的矛盾,创造性地将理性商业逻辑与感性人文价值结合在了一起,形成了一个自洽且富有弹性的闭环。它既展现了顾晏舟对风险控制和商业规律的绝对尊重,又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苏晚对长远价值和社会意义的深刻洞察。

  那位硅谷华裔投资教父率先打破了沉默,他抚掌赞叹:“妙!实在是妙!将商业与公益剥离,又让其相互赋能!这个思路,不仅解决了‘虚空之舞’的困境,更是为我们未来投资类似跨界项目,提供了一个极具参考价值的范式!”

  欧洲来的前战略官也频频点头:“这才是我理想中‘星河资本’应该有的样子!既有商业的锐利,又不失人文的温度。我完全赞同这个方案!”

  其他合伙人也纷纷表态支持,之前所有的疑虑和反对,在这个兼具智慧与情怀的新方案面前,彻底烟消云散。

  最终投票,全票通过。

  当结果宣布的那一刻,顾晏舟和苏晚不约而同地看向对方。没有过多的言语,只是在彼此眼中,看到了同样的如释重负,以及一种共同赢得一场硬仗后的、深沉而澎湃的喜悦。

  这次的成功,不属于顾晏舟的绝对理性,也不属于苏晚的纯粹感性。它属于他们思想的碰撞、能力的互补与灵魂的共鸣。是理性为感性保驾护航,是感性为理性开辟了新航向。

  “虚空之舞”项目,日后果然如其所料,技术授权业务稳步发展,成为了团队重要的收入来源;而其作为基金会支持的艺术项目,在全球多个顶级艺术展和公共空间展出,引起了巨大轰动,成为了科技艺术领域的标志性作品,也为“星河资本”赢得了极高的声誉。

  这个案例,被详细记录在“星河资本”的内部档案中,成为了日后投资决策时常被引用的经典范式。它时刻提醒着每一位合伙人,最强大的力量,往往源于理性与感性的交织,源于不同视角的碰撞与融合。

  而顾晏舟与苏晚,也用这次漂亮的互补胜利,向所有人证明了,他们这对“事业合伙人”,为何是不可分割的绝对联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