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6章 零售指导价-《一打一个不吱声,因为我懂法啊》

  说起那魂鳐之主,绝对是周平心里一道过不去的坎,意难平啊!

  想想就憋屈!

  自己冒着生命危险,跟那巨物在水里搏斗,好不容易才将其击杀,结果呢?

  纯纯打白工!

  一分钱没捞着不说,最关键的是——那白花花、亮闪闪、能堆成小山的一百万两银子!

  就这么眼睁睁、轻飘飘地进了那个老船夫的口袋!

  这感觉,简直比被人卖了替人数钱还要糟心一万倍!

  一万个不甘心,再加上强烈的好奇心,让周平暂时将救治菇族母菇的急切心情压了压。

  他鬼使神差地伸出手,从“灌蕈族”旁边的区域,抽出了那本关于魂鳐之主的卷宗。

  卷宗入手沉甸甸的,封面是某种不知名的皮革。

  周平深吸一口气,翻开了第一页。

  里面果然图文并茂,对魂鳐这种生物的介绍极为详尽,从其生活习性、栖息环境到身体结构、能力特点,都描述得一清二楚,旁边还配着颇为写实的插图。

  周平快速翻阅,直接找到了关于“魂鳐之主”的章节。

  一段加粗的文字立刻吸引了他的目光:

  【魂鳐之主乃魂鳐之主】

  周平:“……” 他嘴角抽搐了一下,心里暗骂:“这他娘的不是废话吗?写这资料的人脑子是不是被门挤了?”

  耐着性子往下看: 【乃沾水之王,统御千里水脉,性情温和,不喜杀戮,常年居于深水之眼,吞吐水灵之气……

  其肉质极为细腻鲜美,富有弹性,久煮不烂,入口即化,富含灵气,食之可强身健体,延年益寿……】(后面跟着一大篇关于如何烹饪、哪种做法最好吃的详细描述,看得周平肚子咕咕叫,又气得牙痒痒。)

  跳过这些让人流口水又心塞的描述,周平的目光落在了最后几行总结性的小字上:

  【综上,魂鳐之主,评定为:丁下等兽主】

  “丁下等?!”周平看到这里,是真的惊讶了。

  那么庞大的身躯,操控水流的能力,怎么说也算是个一方霸主了吧?

  虽然死得是有点憋屈(笑死的),但实力绝对不弱啊!竟然只被评定为“丁下等”兽主?

  那自己以前在东南沿海办案时,遇到的那些兴风作浪、堪比小山、打得舰队溃不成军的海王类怪兽,又该是什么级别的怪物?

  而紧接着“丁下等兽主”后面的一行更小的注释,则让周平彻底抓狂了:

  【……建议市场售价:一百万两白银】

  “卧槽!!!”周平差点把卷宗摔在地上!

  写这本资料的人!他不仅吃过魂鳐之主!他居然还他妈的真给它定了个市场指导价!

  而且跟拍卖会的起拍价一分不差!这家伙到底是什么来头?

  周平飞快地翻到卷宗封面、封底、扉页,试图找到作者的署名。

  然而,整本卷宗干干净净,除了那些客观的描述和那张欠揍的“建议售价”之外,没有任何关于编纂者的信息。

  “这家伙…绝对是个奇葩!”周平哭笑不得地下了结论。

  他将这本让他心情复杂、既长知识又添堵的卷宗小心翼翼地塞回原处,甩了甩头,努力将那一百万两银子的幻影从脑子里赶出去。

  “正事要紧,正事要紧…”他喃喃自语,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到寻找菇族资料上来。

  可是让周平意外的事,他都找到20画了,也没看到菇族的字样。

  “怪了…难道镇抚司如此庞大的情报系统,会独独漏掉菇族?”周平摸着下巴,觉得这几乎不可能。

  为了资料的完整度和严谨性,连魂鳐之主都吃了,没道理会忽略一个在幽都实际存在的种族。

  既然按照规律找不到,那就只能用最笨也是最彻底的办法了。

  周平叹了口气,开始动手。

  凡是那些一眼看去名称古怪、无法立刻对应上已知种族的资料都搬了出来。

  很快,他身边就堆起了一小摞暂时无法归位的卷宗。

  就在他几乎要放弃,准备先整理好这些再想其他办法时,一个极其古怪、与他认知中任何种族都对不上号的名称,突然跳入了他的眼帘。

  那卷宗的皮革封面上,用一种古老的朱砂写着三个字:蕈灵眷。

  周平盯着封面上那三个字,下意识地念出了五个音,还有一个拖腔:

  “什…什么灵眷?”

  他挠了挠头,感觉这第一个字特别眼生。

  他拿起这本名为《蕈灵眷》的书册,翻开第一页,通常这里会有对名称和基本概念的释义。果然,开篇明义:

  【蕈】:音同“迅”,泛指菌类、蘑菇。 【蕈灵眷】:亦称“蕈灵族”,俗称“菇族”。乃幽都异族之一,其形类人而具菌菇之特征,生命形态奇特,与巨型母菇共生……】

  “……”

  周平看到这里,当时就想骂娘了!

  “靠!怪不得老子找不到!”他忍不住低声吐槽,“原来这帮家伙记录用的全是这种文绉绉的学名!‘菇族’多简单明了,非得起个‘蕈灵眷’!显得有文化是吧?”

  他越想越气,尤其是联想到自己的遭遇:“再说了!这‘蕈’字这么生僻!哪个接受过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人会认识这字儿啊!这不是难为人吗!”

  狠狠吐槽了一番镇抚司档案官的装逼行为后,周平压下火气,开始认真阅读后面的内容。

  光线虽然昏暗,但他看得极其仔细:

  【栖息环境】: 蕈灵眷(菇族)多聚居於幽暗、潮湿、灵气汇集之地,如地下洞穴、废弃矿坑、古树根窟等。依赖特定菌类共生网络(即“母菇”)维系族群存续。

  【分布】:踪迹多见于幽都及其周边阴湿地域,规模通常不大,常以村落形式聚居。幽都现存的蕈灵眷聚落为其已知最大族群之一。

  【成因/特性】:

  1. 生命共生:蕈灵眷个体与“母菇”存在深刻共生关系。

  母菇为其提供生存所需灵气、养分及独特的再生能力;蕈灵眷则负责守护、培育母菇。

  母菇若受损或死亡,蕈灵眷个体将逐渐枯萎消亡。

  2. 菌丝网络:族群内部通过母菇延伸出的菌丝进行精神连接与信息传递,形成独特的集体意识雏形。

  3. 再生能力:个体受伤后,可通过菌丝连接母菇,快速修复损伤,甚至断肢再生(需及时且母菇状态良好)。

  4. 孢子繁殖:新生个体主要由母菇释放的特殊孢子,在特定环境下孕育演化而成。

  【幽都分支溯源】:据零星记载推测,幽都现存的这支蕈灵眷(菇族),其具体起源已不可考。

  无法确定是由外界迁徙而来,亦或是本地特殊环境演化而生。

  其有明确记录在幽都活动的时间,始于前朝‘景隆’年间。

  “景隆年间?”周平对历史年号还算熟悉,心中略微一算,“前朝景隆…距离现在,差不多有三百六十年左右了。”

  三百六十年前,这支菇族出现在了幽都,并延续至今。

  那么,关于救治母菇的方法,或许也能从这三百多年的记录中找到线索。

  周平精神一振,继续往下翻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