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8章 等待的重量-《繁星之下:幸村君》

  晨光透过百叶窗,在书桌上切割出熟悉的光带。那台用于提交申请的笔记本电脑安静地合着,放在角落。

  幸村精市坐在桌前,面前摊开着素描本,炭笔在纸上勾勒着窗外树枝的剪影。

  他的动作流畅,神情专注,仿佛与往常任何一个作画的清晨并无不同。

  星野辰在厨房准备早餐,煎蛋的滋滋声和咖啡的香气交织。

  他将食物端上桌时,目光不经意地扫过角落的笔记本电脑,屏幕上没有任何新邮件的提示灯闪烁。

  “今天去俱乐部,重点练习红土上的接发球衔接?”星野坐下,语气如常地问道。

  幸村放下炭笔,拿起餐具:“好。特别是应对大力平击发球后的防守转攻。”

  他们平静地讨论着训练计划,享用着早餐。没有人提及那封已发出的申请,也没有人刻意去打开电脑查看。

  那个未知的结果,像一个隐形的存在,悬浮在公寓的空气中。

  它有一定的重量,足以让人感知,却尚未沉重到影响他们既定的步伐。刻意维持的日常,本身就是一种对抗等待焦虑的方式。

  俱乐部的红土场在阳光下泛着赭红色的光。他们按照计划进行着接发球衔接练习。星野站在底线,准备迎接幸村模拟对手的大力发球。

  球速很快,带着轻微的上旋,砸在红土上弹跳而起。星野的脚步迅速调整,引拍,回击。动作标准,回球也落在了预定的区域内。

  但幸村微微蹙了下眉。他走到网前,隔着球网看着星野:“刚才那个球,你的移动慢了零点一秒。重心调整的时机也稍晚。”

  星野怔了一下,回忆着刚才的击球。他确实感觉到一丝微小的不协调,原本以为只是正常波动。

  “你在想别的事。”幸村的声音平静,不是指责,而是陈述一个观察到的事实。

  星野沉默了片刻,没有否认。在球离开幸村球拍的那一瞬间,他的脑海中确实闪过一个无关的念头——那封申请邮件,不知道有没有回音。这电光火石间的分神,几乎无法捕捉,却足以影响顶尖选手对节奏的精准把控。

  “抱歉。”星野呼出一口气,用球拍轻轻敲了敲自己的小腿,试图驱散那无形的干扰。

  “不用道歉。”幸村走回底线,“等待本身,就是比赛的一部分。”

  他们重新开始练习。这一次,星野刻意地将全部精神凝聚在黄色的网球上,感受着它每一次与拍线撞击的震动,聆听着它在红土上弹跳的声音,将自己的呼吸与移动的节奏完全同步。

  将那个悬而未决的念头,暂时强行隔绝在这片赭红色的场地之外。

  汗水滴落,在干燥的土面上留下深色的印记。专注,是对抗分心最有力的武器。

  下午去超市采购时,那种微妙的、被等待牵扯心神的状态再次显现。

  星野推着购物车,跟在幸村身旁。经过乳制品冷藏柜时,幸村拿起一盒牛奶,习惯性地想递给星野放入购物车,却发现星野的目光有些游离,正望着远处货架上的某个点,似乎在出神。

  “辰。”幸村轻声唤道。

  星野猛地回过神,接过牛奶,有些匆忙地放进车里,动作幅度稍大,不小心碰倒了旁边货架上堆放着的、促销用的几盒酸奶。盒子哗啦一下散落在地上。

  轻微的声响引来了附近顾客的侧目。星野的脸上瞬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窘迫,立刻蹲下身去收拾。

  幸村也蹲下来,默不作声地帮他一起将酸奶盒捡起,重新码放整齐。他的动作不疾不徐,没有流露出任何不耐烦或责备。

  “走吧。”将所有酸奶盒归位后,幸村站起身,语气依旧平和,仿佛刚才的小插曲从未发生。

  星野跟着站起来,推着购物车,沉默地走了几步,才低声说:“我有点……”

  “我知道。”幸村打断了他,没有让他说完那句可能是“走神”或者“不在状态”的解释。他不需要解释。“偶尔失手很正常。扶起来就好。”

  简单的几个字,涵盖了刚才的意外,也似乎隐喻着更多。等待过程中的焦虑、可能面临的失败、任何意外的发生……都没关系,扶起来,继续往前走就好。

  超市里人来人往,喧闹依旧。这个小意外很快被淹没在嘈杂中。但他们之间,一种无声的理解和支持,却在这次小小的失手与扶持中,变得更加具体和牢固。

  夜晚,公寓里只开着一盏落地灯。幸村没有画画,也没有看书,只是坐在沙发上,闭目养神。星野则坐在旁边的地毯上,背靠着沙发,手里无意识地转动着那个皮质钥匙扣。

  空气中流淌着舒缓的古典乐,试图抚平白日里那细微的焦躁。

  等待的重量,在这一天即将结束的时刻,似乎变得清晰可感。

  它不在于激烈的情绪波动,而在于那些瞬间的分神,在于那些不经意的失手,在于需要比平时更多的专注才能维持的平静。

  星野忽然停下转动钥匙扣的动作,身体微微向后,将后脑轻轻靠在了幸村并拢的膝盖上。

  这是一个寻求安慰和支撑的姿态,带着不易察觉的依赖。

  幸村缓缓睁开眼,低头看了看靠在自己膝上的黑色脑袋。他没有动,也没有说话,只是伸出手,掌心向下,极其轻柔地放在了星野的头顶。温暖透过发丝传递下去。

  没有言语的询问,没有空洞的安慰。只是这样安静的、坚实的陪伴。

  音乐在空气中缓缓流淌,灯光柔和。等待的结果依然未知,其重量也依然存在。但在这静谧的陪伴中,那份重量似乎被分担了,不再那么难以承受。

  他们像两棵根系交织的树,共同扎根于土壤,共同面对风来的方向,沉默地生长,等待着无论晴朗或风雨的明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