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下数据中心的硝烟散去已逾半月。周清风被收押于高度戒备的精神病犯监护中心,其癫狂状态时好时坏,有效讯问难以开展。从废墟中抢救出的数据正在艰难破解,零碎的信息拼凑出“白夜工程”更庞大的轮廓,但核心机密与傅明远的踪迹,依旧石沉大海。
表面看来,风暴似乎暂时平息。陆延昭与沈墨池重返日常案件处理,但两人心照不宣,那根紧绷的弦从未放松。结案报告被严格限定在周清风及其直接罪行层面,“空心人”与傅明远的存在被列为最高机密,仅在极小范围内知悉。
这天下午,沈墨池刚结束一场常规尸检,正在办公室整理报告。阳光透过百叶窗,在他专注的侧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。一切都显得平静而有序。
突然——
“轰!!!”
一声沉闷而巨大的爆炸声从大楼某处传来,脚下的地面随之剧烈一震!办公桌上的器皿哗啦作响,灯光瞬间熄灭,仅剩应急照明系统发出惨白的光芒。
爆炸点不远!
刺耳的消防警报响彻整个大楼。走廊里瞬间充斥着急促的脚步声、呼喊声和弥漫开的、刺鼻的烟尘气味。
沈墨池立刻起身,抓起桌上的便携勘查箱和防毒面具,冲出办公室。走廊里已是一片混乱,人们朝着安全通道方向疏散。
“哪里爆炸?”他拉住一名匆忙跑过的文职警员。
“好、好像是楼下……证物管理科那边的方向!”警员脸色煞白。
证物管理科?沈墨池心头一凛。那里存放着大量尚未归档或待销毁的物证,包括……从地下数据中心带回的部分非核心证物!
他没有跟随人流疏散,反而逆着方向,朝烟尘最浓处快步走去。越靠近证物管理科区域,烟尘越浓,空气中混杂着塑料、纸张燃烧和某种奇特的、略带甜腥的化学气味。
爆炸现场已被先赶到的同事和消防人员初步控制。证物管理科外侧走廊的一排临时储物柜被炸得面目全非,相邻的墙壁熏得乌黑,满地狼藉。
“沈主任!这里危险!”一名消防员试图阻拦他。
“我是法医,需要初步判断爆炸性质。”沈墨池戴上防毒面具,声音透过滤芯显得有些沉闷。他的目光快速扫过现场,重点关注爆炸中心点、冲击波范围以及残留物。
陆延昭正在外面协调对傅明远的秘密搜捕,闻讯后以最快速度赶回市局。他穿过混乱的人群,径直来到封锁线边缘,一眼就看到了正在爆炸核心区边缘蹲身勘查的沈墨池。
“怎么样?”陆延昭走到他身边,声音低沉。
沈墨池抬起头,面具后的眼神异常凝重。“不是常规炸药。”他用镊子指向地面上一些黏着的、半透明的胶状残留物,“看这个。冲击力集中,但热效应低,更像是……某种剧烈化学反应导致的瞬间高压气体膨胀。”
他小心地采集了一些胶状物和周围散落的金属柜碎片。“引爆方式也很奇怪,没有明显的雷管或定时装置残骸。像是……被动触发。”
“被动触发?”陆延昭蹙眉。
“比如,受到特定的压力、温度变化,或者……接触到某种特定物质,就会自发产生剧烈反应。”沈墨池站起身,环视一片狼藉的走廊,“目标非常明确,就是这一排临时存放待分类证物的柜子。”
他顿了顿,看向陆延昭:“我记得,从地下设施带回的那箱待筛查的杂物,因为暂时无法归类,就放在这个区域。”
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,瞬间读懂了彼此的想法。
这不是意外,更不是普通的破坏。
这是一次精准的、警告式的清除行动!
后续的现场勘查和技术分析印证了他们的猜测。爆炸物被证实是一种极其不稳定的化学混合物,被巧妙地伪装成普通胶块,贴附在目标储物柜的内侧。触发条件极其苛刻,需要同时满足特定的轻微震动(如柜门正常开合)和柜内达到某种临界温度(由旁边一台老式饮水机的微弱散热长期催化达成)。
这是一种高明的、几乎无法防范的“懒人炸弹”,目的不是造成大规模伤亡,而是为了销毁特定目标——那箱可能隐藏着未被察觉线索的杂物。
“对方在我们系统内部,或者能极其便利地接触到我们内部的物流环节。”陆延昭在紧急会议上,语气冰冷,“他知道我们带回了什么,更知道哪些可能蕴含关键信息。他在我们眼皮底下,进行了一次完美的‘清扫’。”
傅明远,或者他领导的“空心人”组织,并未因地下基地的暴露而退缩。相反,他们以更隐蔽、更挑衅的方式,宣告了自己的存在和力量。
会议结束后,办公室只剩下陆延昭与沈墨池。
“他们怕了。”沈墨池看着窗外逐渐恢复秩序的城市,轻声道,“怕我们从那箱不起眼的杂物里,找到他们真正不想暴露的东西。”
陆延昭站在他身旁,目光锐利如初遇时的那个雨夜:“这说明,我们之前的方向没有错。也说明,他们并非无懈可击。”
他转头看向沈墨池:“下一次,不会再让他们轻易‘清扫’了。”
无声的惊雷已在地下炸响,而地上的博弈,才刚刚进入更凶险的章节。对手的影子变得更加模糊,却也因为这次仓促的“清洁”,暴露了更多的行动模式与恐惧。
下一次交锋,或许就在眼前。
表面看来,风暴似乎暂时平息。陆延昭与沈墨池重返日常案件处理,但两人心照不宣,那根紧绷的弦从未放松。结案报告被严格限定在周清风及其直接罪行层面,“空心人”与傅明远的存在被列为最高机密,仅在极小范围内知悉。
这天下午,沈墨池刚结束一场常规尸检,正在办公室整理报告。阳光透过百叶窗,在他专注的侧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。一切都显得平静而有序。
突然——
“轰!!!”
一声沉闷而巨大的爆炸声从大楼某处传来,脚下的地面随之剧烈一震!办公桌上的器皿哗啦作响,灯光瞬间熄灭,仅剩应急照明系统发出惨白的光芒。
爆炸点不远!
刺耳的消防警报响彻整个大楼。走廊里瞬间充斥着急促的脚步声、呼喊声和弥漫开的、刺鼻的烟尘气味。
沈墨池立刻起身,抓起桌上的便携勘查箱和防毒面具,冲出办公室。走廊里已是一片混乱,人们朝着安全通道方向疏散。
“哪里爆炸?”他拉住一名匆忙跑过的文职警员。
“好、好像是楼下……证物管理科那边的方向!”警员脸色煞白。
证物管理科?沈墨池心头一凛。那里存放着大量尚未归档或待销毁的物证,包括……从地下数据中心带回的部分非核心证物!
他没有跟随人流疏散,反而逆着方向,朝烟尘最浓处快步走去。越靠近证物管理科区域,烟尘越浓,空气中混杂着塑料、纸张燃烧和某种奇特的、略带甜腥的化学气味。
爆炸现场已被先赶到的同事和消防人员初步控制。证物管理科外侧走廊的一排临时储物柜被炸得面目全非,相邻的墙壁熏得乌黑,满地狼藉。
“沈主任!这里危险!”一名消防员试图阻拦他。
“我是法医,需要初步判断爆炸性质。”沈墨池戴上防毒面具,声音透过滤芯显得有些沉闷。他的目光快速扫过现场,重点关注爆炸中心点、冲击波范围以及残留物。
陆延昭正在外面协调对傅明远的秘密搜捕,闻讯后以最快速度赶回市局。他穿过混乱的人群,径直来到封锁线边缘,一眼就看到了正在爆炸核心区边缘蹲身勘查的沈墨池。
“怎么样?”陆延昭走到他身边,声音低沉。
沈墨池抬起头,面具后的眼神异常凝重。“不是常规炸药。”他用镊子指向地面上一些黏着的、半透明的胶状残留物,“看这个。冲击力集中,但热效应低,更像是……某种剧烈化学反应导致的瞬间高压气体膨胀。”
他小心地采集了一些胶状物和周围散落的金属柜碎片。“引爆方式也很奇怪,没有明显的雷管或定时装置残骸。像是……被动触发。”
“被动触发?”陆延昭蹙眉。
“比如,受到特定的压力、温度变化,或者……接触到某种特定物质,就会自发产生剧烈反应。”沈墨池站起身,环视一片狼藉的走廊,“目标非常明确,就是这一排临时存放待分类证物的柜子。”
他顿了顿,看向陆延昭:“我记得,从地下设施带回的那箱待筛查的杂物,因为暂时无法归类,就放在这个区域。”
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,瞬间读懂了彼此的想法。
这不是意外,更不是普通的破坏。
这是一次精准的、警告式的清除行动!
后续的现场勘查和技术分析印证了他们的猜测。爆炸物被证实是一种极其不稳定的化学混合物,被巧妙地伪装成普通胶块,贴附在目标储物柜的内侧。触发条件极其苛刻,需要同时满足特定的轻微震动(如柜门正常开合)和柜内达到某种临界温度(由旁边一台老式饮水机的微弱散热长期催化达成)。
这是一种高明的、几乎无法防范的“懒人炸弹”,目的不是造成大规模伤亡,而是为了销毁特定目标——那箱可能隐藏着未被察觉线索的杂物。
“对方在我们系统内部,或者能极其便利地接触到我们内部的物流环节。”陆延昭在紧急会议上,语气冰冷,“他知道我们带回了什么,更知道哪些可能蕴含关键信息。他在我们眼皮底下,进行了一次完美的‘清扫’。”
傅明远,或者他领导的“空心人”组织,并未因地下基地的暴露而退缩。相反,他们以更隐蔽、更挑衅的方式,宣告了自己的存在和力量。
会议结束后,办公室只剩下陆延昭与沈墨池。
“他们怕了。”沈墨池看着窗外逐渐恢复秩序的城市,轻声道,“怕我们从那箱不起眼的杂物里,找到他们真正不想暴露的东西。”
陆延昭站在他身旁,目光锐利如初遇时的那个雨夜:“这说明,我们之前的方向没有错。也说明,他们并非无懈可击。”
他转头看向沈墨池:“下一次,不会再让他们轻易‘清扫’了。”
无声的惊雷已在地下炸响,而地上的博弈,才刚刚进入更凶险的章节。对手的影子变得更加模糊,却也因为这次仓促的“清洁”,暴露了更多的行动模式与恐惧。
下一次交锋,或许就在眼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