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章 混沌乐章-《白夜蚀痕》

  冲出图书馆,冰冷的夜雨扑面而来。陆延昭一边快步走向车辆,一边对着通讯器急速下达指令:“技术组,追踪直播流源头!网监,锁定信号跳转路径,我要Ip物理地址!外勤待命,随时准备出动!”

  车内,沈墨池已经将平板电脑连接上车载电源,屏幕上分割出数个窗口:实时直播画面、市局地图系统、以及那根金属纤维的初步成分分析界面。

  直播画面中,那个戴着头套的人质被捆绑在椅子上,背景依旧是那片无法辨认的昏暗。穿着连帽衫的行凶者背对镜头,手中把玩着一把寒光闪闪的解剖刀,刀尖偶尔划过人质的脖颈,引起一阵剧烈的颤抖。

  “纤维初步检测结果,”沈墨池语速快而清晰,“主要成分为聚酰亚胺,掺杂了微量的稀土元素。这种材料常用于……航空航天领域的耐高温部件或特殊电磁屏蔽材料。”

  航空航天?这个指向过于宽泛,又极其特殊。

  “傅明远说,线索仍在‘秩序’之中。”陆延昭启动车辆,引擎发出低吼,“摄像头和采集器是监视,那根纤维……它来自通风口,不是监视设备的一部分,是意外残留,还是故意留下的路标?”

  车辆汇入夜雨的车流,方向暂时未定,等待技术组的定位结果。

  沈墨池重新调出图书馆报告厅的建筑结构图,目光锁定在那个被检查过的空调通风口。“通风管道……连接着整个图书馆的循环系统。那根纤维,可能是从管道深处被气流带出来的。”

  他放大结构图,沿着通风管道的走向追踪。“报告厅的通风系统,与图书馆的旧期刊文献数字化扫描室共用一条主支管。那个扫描室,因为设备老旧和经费问题,已经停用两年了,里面堆放了一些待处理的……航天科技领域的过时学术期刊和内部资料!”

  过时的航天科技资料!与聚酰亚胺纤维的指向瞬间吻合!

  “旧期刊扫描室!”陆延昭立刻将这一信息通报给技术组,“优先排查该区域与直播信号源的关联!”

  技术组的反馈很快传来,却令人心头一沉。

  “直播信号经过了多重加密和全球节点跳转,源头伪装在国外,短时间内无法精确定位。但是……我们监测到有一个异常微弱的、未经加密的辅助信号,与直播流同步发出,信号源……确实在市图书馆区域内,大致方位符合旧期刊扫描室的位置!”

  这是一个陷阱,也是一个考验。傅明远给了他们一个无法远程追踪的直播,却又留下了一个需要亲临现场才能捕捉的、赤裸的提示。

  “他就在图书馆!根本没走!”陆延昭猛地调转车头,轮胎在湿滑的路面上划出刺耳的声响,再次冲向市图书馆。“通知外围小组,秘密包围图书馆所有出口,疏散剩余人员!行动级别:最高危险!”

  图书馆已被悄然清空,只剩下应急灯在空旷的大厅里投下长长的阴影。陆延昭与沈墨池在突击小队掩护下,直奔位于图书馆后翼的旧期刊扫描室。

  扫描室厚重的防火门紧闭着,电子锁指示灯熄灭,似乎已断电。但门缝下方,隐约透出一丝微弱的光线。

  “破门!”陆延昭没有任何犹豫。

  撞门锤重重撞击在门锁位置。一声闷响,门锁崩坏,大门洞开。

  扫描室内景象诡异。数十台老旧的扫描仪和电脑显示器被堆砌在角落,中央区域被清空。正对门口的墙上,挂着一面巨大的液晶显示屏,正实时播放着那个血腥直播——人质仍在挣扎,行凶者依旧背对镜头。

  而就在屏幕下方,一把普通的办公椅上,坐着一个人。

  他穿着整洁的深色西装,头发梳得一丝不苟,双手戴着白色的棉布手套,优雅地交叠放在膝上。他的脸上,带着一个做工精致、表情悲悯的纯白色无脸面具。

  听到破门声,他缓缓转过头,面具上空洞的眼眶“望”向门口。一个经过变声器处理、但依旧能听出是傅明远本人的声音,从面具下传来:

  “比预计快了三分十七秒。值得嘉奖。”

  他的目光(如果能称之为目光)掠过陆延昭,最终落在沈墨池身上。

  “沈法医,你对‘秩序’的解读,令人激赏。那么,对于眼前的‘混沌’……”他微微抬手,指向屏幕中那把悬在人质脖颈上的刀,“……你的‘理性’,又能给出怎样的‘答句’呢?”

  直播画面中,行凶者的手,握紧了刀柄,微微抬起。

  倒计时,进入读秒阶段。

  抉择的时刻,压在沈墨池,压在冲入这里的每一个人身上。傅明远本人,以这种戏剧性的方式现身,将“混沌”的最终诠释权,轻蔑地抛给了他的追猎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