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天穹视野”仓库的突击行动,成果与危机并存。现场抓获四名技术人员,缴获三架已完成改装、载有神经制剂气溶胶的无人机,以及大量涉及飞控编程、药剂配方和城市三维建模的数据资料。
突击组第一时间控制了所有人员与设备,防止数据销毁和制剂泄露。沈墨池对缴获的神经制剂进行了紧急复核,确认其挥发性与毒性远超之前所有变体,理论上,一架无人机携带的剂量,足以在几分钟内影响一个标准足球场范围内的所有暴露人员。
“这是武器,不是实验品。”沈墨池摘下手套,脸色凝重地对陆延昭说,“他们完成了从精准投毒到范围攻击的升级。”
陆延昭点头,目光扫过那几架沉默的黑色无人机,它们如同悬停在城市上空的达摩克利斯之剑。“撬开那些技术员的嘴,我要知道傅明远在哪里,他的目标是什么,还有多少这样的无人机!”
审讯在临时设立的指挥车内同步进行。四名技术人员并非“空心人”核心成员,而是被高薪诱骗或技术胁迫参与的外围人员。在强大的心理攻势和确凿证据面前,他们的心理防线迅速崩溃。
根据他们的供述:
· 傅明远极少亲自来此仓库,主要通过加密通讯远程指挥。
· 他们的任务是调试无人机飞控系统,确保其能按照预设的、极其复杂的航线自动飞行并精准喷洒。
· 类似的改装无人机,至少还有五架,存放在另一个他们不知道的地点。
· 傅明远提到过“开幕演出”,时间就在近期,目标是城市地标性公共场所,目的是“让尽可能多的灵魂,接受理性的洗礼”。
· 最后一次接到指令,是要求他们完成最后调试后,进入静默等待状态。
“他不知道具体时间和目标。”陆延昭汇总信息后,对沈墨池和核心队员说道,“但‘近期’、‘地标性公共场所’、‘尽可能多的人’……这意味着傅明远可能选择在大型活动、交通枢纽或者着名景点动手。”
范围依然太大,时间过于紧迫。
技术组对缴获的电脑数据进行深度挖掘。飞控程序内预设了多条复杂的飞行航线,覆盖了本市多个核心区域,包括中央广场、火车站、以及即将举办大型国际科技论坛的会展中心。
“航线设计极其刁钻,充分利用了高楼间的风道和视觉死角,规避了常规的无人机侦测网络。”技术员指着屏幕上交错如蛛网的航线图,“而且,这些航线是动态切换的,可以根据实时风向、气流甚至警方布防情况进行自动调整。我们无法预判他最终会选择哪一条。”
傅明远将现代科技与他的犯罪美学结合到了极致。他不仅制造了物理的毒剂,更编织了一张数字的、充满恶意的空中蛛网。
“能不能通过反向追踪信号,锁定他的控制端?”陆延昭问。
“很难。他使用了多层跳板和动态加密,而且,以他的风格,很可能设置了离线触发。”沈墨池分析道,“就像图书馆的U盘一样,达到某个预设条件,或者到了某个特定时间点,指令自动下发,无需他实时操控。”
这意味着,即使找到傅明远,也未必能阻止程序启动。
就在众人面对数字迷宫一筹莫展之际,沈墨池却盯着仓库墙上那张巨大的、被标记得密密麻麻的城市地图,陷入了长久的沉默。
他的目光没有落在那些被预设了航线的地标上,而是游离在航线之外,落在了一些看似无关的地点——几家大型医院、血液中心、以及一所拥有顶级生物实验室的大学。
“不对……”沈墨池喃喃自语,他快步走到电脑前,调出神经制剂的最新成分分析报告,手指快速划过几个复杂的分子式,“气溶胶化的改良,需要一种极其罕见的生物稳定剂……这种稳定剂,常规化工渠道无法获取,只可能来自……”
他猛地抬头,看向陆延昭,眼中闪过一丝豁然开朗的光芒:“医院或高级别生物实验室的特定库存!傅明远需要的,不仅仅是无人机和毒剂,他还需要维持毒剂在空中活性的‘钥匙’!”
他指向地图上那几家医疗机构和大学:“他的另一个据点,或者说他的‘药剂工厂’,一定在能够方便获取这种特殊稳定剂的地方!无人机仓库是‘枪’,而这里,才是生产‘子弹’并为其‘上膛’的地方!”
这个推断,瞬间打开了新的突破口。傅明远的计划环环相扣,但他对技术和材料的极致追求,也暴露了他供应链上的关键节点。
“查!重点排查这几家机构近期异常的物资申领、库存损耗,以及是否有未经报备的实验室或仓库被启用!”陆延昭立刻下令。
倒悬的画笔已然提起,墨汁是致命的毒剂。
但执笔之人,并非完全无迹可寻。
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,沈墨池再次凭借其超越常人的知识与洞察,找到了那可能力挽狂澜的、细微的缝隙。
下一章,追踪的焦点将从天空转向地面,指向那可能隐藏着最终“颜料工厂”的白色建筑。胜负的天平,会因此倾斜吗?
突击组第一时间控制了所有人员与设备,防止数据销毁和制剂泄露。沈墨池对缴获的神经制剂进行了紧急复核,确认其挥发性与毒性远超之前所有变体,理论上,一架无人机携带的剂量,足以在几分钟内影响一个标准足球场范围内的所有暴露人员。
“这是武器,不是实验品。”沈墨池摘下手套,脸色凝重地对陆延昭说,“他们完成了从精准投毒到范围攻击的升级。”
陆延昭点头,目光扫过那几架沉默的黑色无人机,它们如同悬停在城市上空的达摩克利斯之剑。“撬开那些技术员的嘴,我要知道傅明远在哪里,他的目标是什么,还有多少这样的无人机!”
审讯在临时设立的指挥车内同步进行。四名技术人员并非“空心人”核心成员,而是被高薪诱骗或技术胁迫参与的外围人员。在强大的心理攻势和确凿证据面前,他们的心理防线迅速崩溃。
根据他们的供述:
· 傅明远极少亲自来此仓库,主要通过加密通讯远程指挥。
· 他们的任务是调试无人机飞控系统,确保其能按照预设的、极其复杂的航线自动飞行并精准喷洒。
· 类似的改装无人机,至少还有五架,存放在另一个他们不知道的地点。
· 傅明远提到过“开幕演出”,时间就在近期,目标是城市地标性公共场所,目的是“让尽可能多的灵魂,接受理性的洗礼”。
· 最后一次接到指令,是要求他们完成最后调试后,进入静默等待状态。
“他不知道具体时间和目标。”陆延昭汇总信息后,对沈墨池和核心队员说道,“但‘近期’、‘地标性公共场所’、‘尽可能多的人’……这意味着傅明远可能选择在大型活动、交通枢纽或者着名景点动手。”
范围依然太大,时间过于紧迫。
技术组对缴获的电脑数据进行深度挖掘。飞控程序内预设了多条复杂的飞行航线,覆盖了本市多个核心区域,包括中央广场、火车站、以及即将举办大型国际科技论坛的会展中心。
“航线设计极其刁钻,充分利用了高楼间的风道和视觉死角,规避了常规的无人机侦测网络。”技术员指着屏幕上交错如蛛网的航线图,“而且,这些航线是动态切换的,可以根据实时风向、气流甚至警方布防情况进行自动调整。我们无法预判他最终会选择哪一条。”
傅明远将现代科技与他的犯罪美学结合到了极致。他不仅制造了物理的毒剂,更编织了一张数字的、充满恶意的空中蛛网。
“能不能通过反向追踪信号,锁定他的控制端?”陆延昭问。
“很难。他使用了多层跳板和动态加密,而且,以他的风格,很可能设置了离线触发。”沈墨池分析道,“就像图书馆的U盘一样,达到某个预设条件,或者到了某个特定时间点,指令自动下发,无需他实时操控。”
这意味着,即使找到傅明远,也未必能阻止程序启动。
就在众人面对数字迷宫一筹莫展之际,沈墨池却盯着仓库墙上那张巨大的、被标记得密密麻麻的城市地图,陷入了长久的沉默。
他的目光没有落在那些被预设了航线的地标上,而是游离在航线之外,落在了一些看似无关的地点——几家大型医院、血液中心、以及一所拥有顶级生物实验室的大学。
“不对……”沈墨池喃喃自语,他快步走到电脑前,调出神经制剂的最新成分分析报告,手指快速划过几个复杂的分子式,“气溶胶化的改良,需要一种极其罕见的生物稳定剂……这种稳定剂,常规化工渠道无法获取,只可能来自……”
他猛地抬头,看向陆延昭,眼中闪过一丝豁然开朗的光芒:“医院或高级别生物实验室的特定库存!傅明远需要的,不仅仅是无人机和毒剂,他还需要维持毒剂在空中活性的‘钥匙’!”
他指向地图上那几家医疗机构和大学:“他的另一个据点,或者说他的‘药剂工厂’,一定在能够方便获取这种特殊稳定剂的地方!无人机仓库是‘枪’,而这里,才是生产‘子弹’并为其‘上膛’的地方!”
这个推断,瞬间打开了新的突破口。傅明远的计划环环相扣,但他对技术和材料的极致追求,也暴露了他供应链上的关键节点。
“查!重点排查这几家机构近期异常的物资申领、库存损耗,以及是否有未经报备的实验室或仓库被启用!”陆延昭立刻下令。
倒悬的画笔已然提起,墨汁是致命的毒剂。
但执笔之人,并非完全无迹可寻。
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,沈墨池再次凭借其超越常人的知识与洞察,找到了那可能力挽狂澜的、细微的缝隙。
下一章,追踪的焦点将从天空转向地面,指向那可能隐藏着最终“颜料工厂”的白色建筑。胜负的天平,会因此倾斜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