苍云岭主峰侧翼,废弃矿洞的入口如同巨兽沉默的口,隐没在纠缠的藤蔓与浓密的灌木之后。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土腥味和植物腐败的气息。陆延昭带领的小队,包括技术侦查员和两名精锐队员,在晨光初透时抵达了这里。
洞口处的痕迹勘验迅速展开。沈墨池虽未亲临,但他通过陆延昭头盔上的微型摄像头和实时数据传输,远程观察着一切。
“洞口右侧三米处,岩须有近期被踩踏的痕迹,”沈墨池冷静的声音通过骨传导耳机传入陆延昭耳中,“与张浩指甲缝里的纤维形态吻合。注意洞口内侧左壁,苔藓剥落,有非自然的划痕。”
陆延昭依言望去,果然在湿滑的岩壁上看到了几道新鲜的擦痕,高度与一个成年人肩部携带箱状物通过时可能剐蹭的位置相符。“收到。”他低声回应,打了个手势,小队成员呈战术队形,谨慎地深入黑暗的矿洞。
矿洞内部远比地图标注的更为复杂,废弃的轨道、散落的矿车残骸、以及深不见底的垂直竖井,构成了一个幽暗的地下迷宫。空气流通不畅,带着陈腐的金属锈味和一丝若有若无的、难以形容的化学试剂残留气息。
陆延昭放慢呼吸,试图捕捉空气中残留的情绪碎片。这里的气息过于混杂,年代久远,但在一片混沌的、属于过往矿工的疲惫与麻木感中,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几缕新的、尖锐的情绪丝线——属于张浩的惊奇与贪婪,以及另外几道充满警惕、冷漠,甚至带着杀意的陌生气息。
“有多人活动痕迹,近期。”陆延昭对着麦克风轻声说,同时示意队员注意警戒。
小队沿着主巷道深入,在一个岔路口,技术侦查员手中的环境探测仪发出了微弱的异常信号指示。“头儿,有微弱的电磁干扰源,方向……左边巷道。”
左边巷道尽头是一面看似普通的岩壁,但探测仪的信号在这里最为强烈。陆延昭仔细检查岩壁,手指在冰冷粗糙的岩石表面缓缓移动。共情能力在此刻作用微弱,但常年一线侦查养成的直觉告诉他,这里不对劲。
“沈主任,岩壁视觉上无异常,但触感……右侧边缘区域的温度似乎略低于周围。”陆延昭汇报。
耳机那头沉默了几秒,传来沈墨池敲击键盘的声音。“根据旧矿洞结构图,你们所在位置后方理论上存在一个早期用于存放炸药的空腔。检查岩壁是否有隐蔽的接缝或气压差。”
一名队员使用热成像仪扫描,果然在岩壁右下角发现了一片极其细微的、与周围岩石存在温差的长方形区域。陆延昭用手电筒侧光照射,终于发现了一条几乎与岩石纹理融为一体的、需要特定角度才能看到的垂直缝隙。
“发现隐蔽门。”陆延昭沉声道。门的工艺精湛,与周围环境完美融合,绝非二十多年前的矿洞原有设施。
就在技术侦查员尝试寻找开门机制时,陆延昭猛地抬手握拳,示意安静。他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微弱的、从巷道另一端传来的脚步声,以及金属轻微摩擦的声响。
“有人来了,至少两个,携带金属物品。”他迅速低语,小队成员立刻寻找掩体,进入战斗准备状态。
脚步声在岔路口停顿了一下,似乎也在判断情况,随即径直朝着他们所在的左边巷道而来。昏暗的光线下,两个穿着灰色工装、面容普通但眼神锐利的男人出现在巷道口,他们手中拿着类似探测仪的设备,但腰间鼓起,明显藏有武器。
双方在狭窄的巷道内骤然照面。那两人反应极快,几乎在看到陆延昭他们的瞬间就伸手摸向腰间。
“警察!别动!”陆延昭厉声喝道,同时己方队员已举枪瞄准。
那两人动作一滞,眼神交换间闪过一丝狠厉,非但没有停下,反而猛地向后退去,同时抬手——
“砰!砰!”
不是枪声,而是两声沉闷的爆响。两枚小球被掷在地上,瞬间释放出大量浓密刺鼻的白色烟雾,迅速充斥了整个巷道。
“催泪瓦斯变种!闭眼!掩护口鼻!”陆延昭立刻下令,小队成员训练有素地后撤并采取防护措施。
烟雾中,传来那两人快速远去的脚步声,以及一声轻微的、如同金属门开合的“咔哒”声。
烟雾逐渐散去,巷道尽头那面岩壁依旧完好,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幻觉。但空气中残留的刺激性气味和地面上滚落的小球残骸,证明着刚才短暂而激烈的交锋。
“追丢了。”一名队员咳嗽着报告,“对方对环境极其熟悉,有备而来。”
陆延昭走到岩壁前,那扇隐蔽的门严丝合缝,找不到任何开启的痕迹。对方显然通过某种他们未知的方式进入了门后,并且果断地使用了烟雾弹阻截追击。
“沈墨池,”陆延昭对着麦克风说,声音因烟雾刺激略带沙哑,“他们进去了。门后肯定有东西。张浩看到的,恐怕就是这里。”
耳机里,沈墨池的声音依旧平稳,但语速稍快:“收到。已记录对方体貌特征及使用装备型号。你们先撤离到安全区域,避免对方在内部有更多布置。这道门……我们需要更专业的设备和技术来解决。”
矿洞深处重归死寂,只有手电光柱在烟雾未完全散尽的空气中投下晃动的光影。那扇门如同一个坚硬的果核,牢牢守护着内部的秘密。而门的背后,隐藏的究竟是另一个非法的实验室,一片未被记录的污染区,还是……与“白夜工程”有着更深渊源的,早已被世人遗忘的“遗迹”?
章末钩子: 陆延昭最后看了一眼那面冰冷的岩壁,转身带队撤离。矿洞外的阳光有些刺眼。他按着通讯器,对另一头的沈墨池说道:“他们跑不了。这道门,迟早要打开。我预感,里面的东西,会再次震动我们脚下这片刚刚平静下来的土地。” 寻找开门之法,已成为下一阶段较量的关键。而那扇门后的真相,正等待着被唤醒的时刻。
洞口处的痕迹勘验迅速展开。沈墨池虽未亲临,但他通过陆延昭头盔上的微型摄像头和实时数据传输,远程观察着一切。
“洞口右侧三米处,岩须有近期被踩踏的痕迹,”沈墨池冷静的声音通过骨传导耳机传入陆延昭耳中,“与张浩指甲缝里的纤维形态吻合。注意洞口内侧左壁,苔藓剥落,有非自然的划痕。”
陆延昭依言望去,果然在湿滑的岩壁上看到了几道新鲜的擦痕,高度与一个成年人肩部携带箱状物通过时可能剐蹭的位置相符。“收到。”他低声回应,打了个手势,小队成员呈战术队形,谨慎地深入黑暗的矿洞。
矿洞内部远比地图标注的更为复杂,废弃的轨道、散落的矿车残骸、以及深不见底的垂直竖井,构成了一个幽暗的地下迷宫。空气流通不畅,带着陈腐的金属锈味和一丝若有若无的、难以形容的化学试剂残留气息。
陆延昭放慢呼吸,试图捕捉空气中残留的情绪碎片。这里的气息过于混杂,年代久远,但在一片混沌的、属于过往矿工的疲惫与麻木感中,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几缕新的、尖锐的情绪丝线——属于张浩的惊奇与贪婪,以及另外几道充满警惕、冷漠,甚至带着杀意的陌生气息。
“有多人活动痕迹,近期。”陆延昭对着麦克风轻声说,同时示意队员注意警戒。
小队沿着主巷道深入,在一个岔路口,技术侦查员手中的环境探测仪发出了微弱的异常信号指示。“头儿,有微弱的电磁干扰源,方向……左边巷道。”
左边巷道尽头是一面看似普通的岩壁,但探测仪的信号在这里最为强烈。陆延昭仔细检查岩壁,手指在冰冷粗糙的岩石表面缓缓移动。共情能力在此刻作用微弱,但常年一线侦查养成的直觉告诉他,这里不对劲。
“沈主任,岩壁视觉上无异常,但触感……右侧边缘区域的温度似乎略低于周围。”陆延昭汇报。
耳机那头沉默了几秒,传来沈墨池敲击键盘的声音。“根据旧矿洞结构图,你们所在位置后方理论上存在一个早期用于存放炸药的空腔。检查岩壁是否有隐蔽的接缝或气压差。”
一名队员使用热成像仪扫描,果然在岩壁右下角发现了一片极其细微的、与周围岩石存在温差的长方形区域。陆延昭用手电筒侧光照射,终于发现了一条几乎与岩石纹理融为一体的、需要特定角度才能看到的垂直缝隙。
“发现隐蔽门。”陆延昭沉声道。门的工艺精湛,与周围环境完美融合,绝非二十多年前的矿洞原有设施。
就在技术侦查员尝试寻找开门机制时,陆延昭猛地抬手握拳,示意安静。他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微弱的、从巷道另一端传来的脚步声,以及金属轻微摩擦的声响。
“有人来了,至少两个,携带金属物品。”他迅速低语,小队成员立刻寻找掩体,进入战斗准备状态。
脚步声在岔路口停顿了一下,似乎也在判断情况,随即径直朝着他们所在的左边巷道而来。昏暗的光线下,两个穿着灰色工装、面容普通但眼神锐利的男人出现在巷道口,他们手中拿着类似探测仪的设备,但腰间鼓起,明显藏有武器。
双方在狭窄的巷道内骤然照面。那两人反应极快,几乎在看到陆延昭他们的瞬间就伸手摸向腰间。
“警察!别动!”陆延昭厉声喝道,同时己方队员已举枪瞄准。
那两人动作一滞,眼神交换间闪过一丝狠厉,非但没有停下,反而猛地向后退去,同时抬手——
“砰!砰!”
不是枪声,而是两声沉闷的爆响。两枚小球被掷在地上,瞬间释放出大量浓密刺鼻的白色烟雾,迅速充斥了整个巷道。
“催泪瓦斯变种!闭眼!掩护口鼻!”陆延昭立刻下令,小队成员训练有素地后撤并采取防护措施。
烟雾中,传来那两人快速远去的脚步声,以及一声轻微的、如同金属门开合的“咔哒”声。
烟雾逐渐散去,巷道尽头那面岩壁依旧完好,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幻觉。但空气中残留的刺激性气味和地面上滚落的小球残骸,证明着刚才短暂而激烈的交锋。
“追丢了。”一名队员咳嗽着报告,“对方对环境极其熟悉,有备而来。”
陆延昭走到岩壁前,那扇隐蔽的门严丝合缝,找不到任何开启的痕迹。对方显然通过某种他们未知的方式进入了门后,并且果断地使用了烟雾弹阻截追击。
“沈墨池,”陆延昭对着麦克风说,声音因烟雾刺激略带沙哑,“他们进去了。门后肯定有东西。张浩看到的,恐怕就是这里。”
耳机里,沈墨池的声音依旧平稳,但语速稍快:“收到。已记录对方体貌特征及使用装备型号。你们先撤离到安全区域,避免对方在内部有更多布置。这道门……我们需要更专业的设备和技术来解决。”
矿洞深处重归死寂,只有手电光柱在烟雾未完全散尽的空气中投下晃动的光影。那扇门如同一个坚硬的果核,牢牢守护着内部的秘密。而门的背后,隐藏的究竟是另一个非法的实验室,一片未被记录的污染区,还是……与“白夜工程”有着更深渊源的,早已被世人遗忘的“遗迹”?
章末钩子: 陆延昭最后看了一眼那面冰冷的岩壁,转身带队撤离。矿洞外的阳光有些刺眼。他按着通讯器,对另一头的沈墨池说道:“他们跑不了。这道门,迟早要打开。我预感,里面的东西,会再次震动我们脚下这片刚刚平静下来的土地。” 寻找开门之法,已成为下一阶段较量的关键。而那扇门后的真相,正等待着被唤醒的时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