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8章 贝尔,小猴子-《足球开局就有3个亿》

  第66分钟,曼城组织起一次极具威胁的攻势。赖特-菲利普斯接到巴顿分球,右路快速下底传中。安迪·科尔在禁区中路高高跃起,头槌攻门!卡森飞身扑救,指尖把球托到横梁上,险些被扳平。莱斯科特迅速补位,将球大脚解围出边线。

  伊兰路看台爆发掌声,高喊卡森的名字。这个19岁的青训门将,用一次世界级的扑救守住了领先。

  第70分钟,豪森在中场拦截巴顿后,迅速交给莫德里奇。克罗地亚人轻巧转身,斜传左边。贝尔再次加速,对上理查兹。理查兹这次提前卡位,身体硬生生把贝尔挤到边线。观众席传来一阵惊呼,但贝尔没有停,他反身一记小范围挑球,硬是把球抹进了底线!传中到门前,贝克福德甩头攻门,可惜稍稍高出。

  “这是16岁的胆量!”解说员在话筒里喊道。

  第75分钟,曼城加大压迫。瓦塞尔禁区外拿球横敲,雷伊纳迎球大力远射,皮球呼啸而来。卡森再次侧身飞扑,双拳把球击出。年轻门将连续高光表现,彻底点燃了伊兰路的气氛。

  第78分钟,利兹联打出快速反击。克拉克在本方半场断球,第一时间直塞列侬。小个子边锋狂飙到前场,斜传禁区。贝克福德跟进,顺势一脚抽射!韦弗奋力把球扑出。

  贝尔机敏地前插,抢到二点球。他没有犹豫,左脚怒射,皮球直奔近角!

  韦弗扑了一下,球依旧钻进球网。

  2:0!

  伊兰路彻底沸腾。全场高喊贝尔的名字,这个16岁的少年在主场第一次登场,就用进球宣告了自己。

  第82分钟,曼城并没有放弃。理查兹在右路积极前插,强行突破帕克,送出一脚高质量传中。安迪·科尔抢点成功,可惜头球擦着立柱出了底线。理查兹的爆发力和硬度,赢得了客队随行球迷的喝彩。

  第88分钟,利兹联稳住节奏,莫德里奇控住中场,豪森与克拉克不断进行小范围配合,把球牢牢控制在脚下。年轻的中场组合,没有慌乱,反而像一支成熟的队伍。

  补时第2分钟,曼城最后一波角球机会。雷伊纳开到禁区中路,邓恩争顶成功,但皮球被卡森牢牢抱在怀里。他起身后,稳稳把球按在胸口,等待裁判哨声。

  哨声终于响起。

  2:0!

  利兹联击败曼城,晋级下一轮。

  看台上,球迷的呼声久久不散,不只是因为胜利,更因为他们看到了一个属于未来的画面:

  卡森、豪森、克拉克、贝尔……青训少年们撑起了一场胜利。

  而在包厢里,秦川背手站立,看着看台上飘起的旗帜,嘴角轻轻勾起。

  “让他们看看,这就是我们的答案。”

  比赛结束后,利兹联更衣室气氛轻松。

  年轻人们还在兴奋地回味场上的每一个瞬间,贝尔坐在角落,脸上还挂着没散去的红晕。

  列侬一边换鞋,一边笑着对豪森说:“你听见了吗?看台上一直在喊——‘小猴子!小猴子!’”

  豪森大笑着点头:“对啊,跑得蹦蹦跳跳的,真像只猴子。”

  里贝里走过来,拍了拍贝尔的肩膀:“小子,球迷都给你起名字了,这说明他们喜欢你。”

  贝尔抿着嘴,想装作若无其事,却还是忍不住笑了出来。

  “我才16岁啊,就被喊成猴子,不知道是好是坏。”

  更衣室里顿时响起一阵哄笑。

  卡森举着毛巾在空中挥了一下:“放心吧,这是利兹的球迷在认你!他们喊得越响,你就越属于这支球队。”

  贝尔低下头,把鞋带系紧,眼神里却透着兴奋和倔强。

  他心里很清楚——从今晚开始,“小猴子”不仅是球迷的玩笑,更是一个新的开始。

  赛后发布会在伊兰路新闻大厅举行。

  利兹联主教练贝尼特斯坐在正中,克莱尔在一侧做记录,几家本地和伦敦来的媒体记者举着话筒等待提问。

  第一个问题就抛了过来:

  “贝尼特斯先生,今天利兹联首发了多名青训球员,尤其是16岁的贝尔。他在边路的冲击给曼城制造了很大麻烦。您如何评价这位年轻人?”

  贝尼特斯推了推眼镜,神情一如既往的平静:“加雷斯的表现符合我们的预期。他有速度,也有勇气,这是进入一线队的第一步。不过,他还需要时间来学习战术和稳定性。今天球迷给了他很热烈的回应,这会成为一种激励。”

  随后,一位《每日邮报》的记者忍不住笑着追问:

  “您听到球迷喊他‘小猴子’了吗?怎么看待这个绰号?”

  场下哄笑一片。

  贝尼特斯也微微笑了:“球迷总会为自己喜欢的球员创造名字,这是一种亲近感。我们希望贝尔能够用表现,配得上他们的呼喊。”

  接着的问题回到整场比赛。

  “今天利兹联几乎让整条中轴线都由年轻人组成,您是否有意在杯赛中加快青训球员的成长?”

  贝尼特斯点点头:“利兹联不会只依靠转会市场。我们的青训体系正在成长,他们需要机会。今晚的比赛就是一个信号,我们会给年轻人足够的舞台。”

  秦川没有出现在发布会上,但克莱尔坐在台下,全程紧盯媒体的反应。

  她心里很清楚——球迷的绰号、教练的评价,再加上今晚的胜利,足以证明利兹联的青训到底是怎么样的。

  第二天,媒体几乎是异口同声地给出一个判断:

  利兹联的“青年禁卫军”正在升级。

  早在两年前,利兹联就以一线队的年轻化闻名,史密斯、米尔纳、列侬这些名字曾撑起过这个称号。

  而今晚之后,这个队伍又添上了五个全新面孔——贝尔、本·帕克、豪森、克拉克、贝克福德。

  他们几乎全是英国本土出身,年纪最小的只有16岁。

  《泰晤士报》写道:

  “‘青年禁卫军’不再只是一个象征,而是一种真实的力量。利兹联在对阵曼城的比赛里,把质疑者最喜欢的论调彻底推翻——所谓外籍青训挤压本土空间?在伊兰路,本土孩子正一批接一批冒出来。”

  《卫报》则罕见地收起此前的影射态度,评论指出:

  “利兹联的确有王褚这样的海外苗子,但从数据和名单上看,他们的青训体系依旧以本土为主体。昨晚上场的年轻人里,几乎清一色都是英格兰籍。对比那些依赖外援的球队,利兹联反倒更像是英国足球的样板。”

  《每日邮报》惯常用浮夸标题,今天却带着一丝调侃:

  “青年禁卫军:他们越来越多了!”

  文中还专门点名贝尔的“小猴子”绰号,称他是“新禁卫军里最灵活的一员”。

  地方媒体《约克郡晚报》则干脆写道:

  “当外界还在担心王褚是否会‘挤走’本土球员时,利兹联的更衣室里,五个新的英国名字已经写进了大名单。谣言与现实之间,差的就是昨晚的九十分钟。”

  伊兰路,训练结束的傍晚。

  一楼休息区的电视正放着新闻。

  【《太阳报》发布更正声明:王褚注册流程合规,本报此前报道存在不准确之处,向利兹联及王褚本人致歉。】

  镜头里是小报用惯常的腔调,几乎没有任何诚意。训练室里,几个小将看完后笑骂起来。

  “就这?昨天还写得跟真事一样。”

  “赔偿呢?一句对不起就完了?”

  坐在一边的豪森摇了摇头:“等着吧,克莱尔不会放过他们。”

  ——确实如此。

  同一时刻,克莱尔已经把律师函递到法院。新闻稿上,她的回应简短而冷硬:

  “更正不是结束。利兹联将继续追究造谣的法律责任。”

  第二天,风向又变了。

  《卫报》的头版标题赫然换成:

  【未成年注册黑幕:切尔西、利物浦涉违规操作?】

  长篇报道里,切尔西“家长工作签证”、利物浦“隐瞒法属球员身份”的细节被摆了出来。

  记者写得很直接:“在这种背景下,利兹联的操作反而是流程最规范的一家。”

  酒吧里,球迷一边看报纸一边骂:

  “昨天还在逼逼利兹‘挤压本土’,今天怎么不说了?”

  “合规的被乱咬,违规的装聋作哑。媒体就是这德行。”

  秦川坐在包厢里,把几份报纸整齐叠在桌上。

  克莱尔站在一旁汇报:“小报在嘴硬,准备拖赔偿。大报已经开始转移火力,不再盯着我们。”

  秦川只是低声笑了一声:“这才是顺序。”

  他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:“我们合规,他们污蔑;他们违规,却被忽略。现在,牌面翻过来了——看谁还有脸再说利兹联不公正。”

  他抬眼,窗外夕阳正落在伊兰路上空,金色的光照在球场的草皮上。

  “球场上的风向,我们自己掌握。”

  克莱尔翻着手里的资料,皱着眉头:“阿森纳在法国和西非有球探体系,曼联在爱尔兰和斯堪的纳维亚安插了人,皇马和巴萨更不用说,南美每年都有人送过去。我们要是只盯着利兹本地,再好的教练也没用,孩子会被抢光。”

  秦川伸手把她桌上的报纸推到一边。那上面还在争论王褚的归属问题。

  “所以他们才怕。怕我们也走出去。”

  维多利亚在旁边轻声补了一句:“你这是把利兹联放到豪门的桌子上坐。”

  “利兹联已经在桌子上了。”秦川语气很淡,但眼神压得很重,“欧冠冠军在手,还要别人来认吗?既然他们都在抢,我们就抢得更干净、更快。”

  他拿起记号笔,在地图上划了一条线。

  “西班牙——和当地学校合作,定点输送。

  巴西、阿根廷——直接建训练营,常驻教练。

  非洲——和耐克、阿迪的青训计划挂钩。

  亚洲——设长期营地,定期派队伍去打比赛。

  北欧——安排球探,寻找身体素质好的孩子。”

  克莱尔看着那一条条线,忍不住低声道:“这就是豪门的标准动作。”

  秦川笑了笑:“他们走过的路,我们要补齐;他们没走的,我们要提前一步。”

  他放下笔,收住话:“利兹联不是在挑战谁,而是告诉世界——我们也在这个行列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