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章 摧枯拉朽-《四合院儿里的李大炮》

  酷热难耐,蝉鸣鼎沸。

  李大炮直挺挺地站在红旗底下,瞅着那帮违反纪律的家伙抓耳挠腮,一脸生无可恋地写自己干过的错事。

  不时有人写完,辛有志自觉地将记录纸收好,然后交到李大炮手里。

  日头爬过厂区的大烟囱时,除了那几个赌鬼,剩下所有违纪人员的记录纸才收集完整。

  李大炮看着纸张上那些螃蟹爬的字,整个人如同即将爆炸的火药包。

  迟到,早退,赌博,勒索等一系列的问题,几乎历历在目。

  如果战友们知道自己在前线保护的是这样的王八蛋,气的得从陵园里爬出来。

  每逢大事有静气,越是愤怒越要控制自己的情绪。

  虽然恨不得将这些人一个个爆头,但李大炮还是忍住了。

  “看着他们。”李大炮丢下一句话,离开现场。

  他走到科长办公室,一把抓起电话咔咔转盘,给人武部拨了过去…

  “喂,我是李大炮,轧钢厂保卫科科长,我有重要情况汇报。”

  电话那边传出一个有些苍老的声音,“我是人武部孙根有…”

  很快,李大炮就把今天发生的所有情况清晰完整的汇报清楚,并请求尽快分配转业军人。

  电话那边传来一句“知道了”,就把电话给挂断。

  要想带好队伍,你得让人服。

  李大炮放下电话,深吸一口气,努力让自己心情平静下来。

  他对着墙上伟人像敬了个庄严的军礼,随即转身回到现场。

  看到烈日下那一个个等候发落的违纪人员,不顾他们的求饶,李大炮就顶着日头开始点名。

  “李怀仁,周一围,玄学兵…”

  “你们这些人,每人5000字检讨,罚一个月工资,有没有疑问?”

  听到李大炮这话,被点名的人顿时心里踏实了。

  但他们还来不及放松,就被李大炮的下一句话给打断了。

  “不过,我劝你们还是申请调岗,这是我对你们的唯一忠告,好自为之。”

  没有再管这些人的脸色有多难看,李大炮看着剩下这些违纪严重的人员,语气冷漠的说道:“至于你们,一会有人来接,至于结果,呵呵……”

  眼下这种情况,违纪严重的知道自己前途肯定没了,很可能还要进去啃黑窝头。

  “李科长,饶了我吧,我再也不敢了。”

  “李科长饶命啊,我家里还有八十老母…”

  求饶声、忏悔声、哭泣声连成一片,但李大炮看着这群咎由自取的人根本就没有一点怜悯。

  要不是在公共场合,他真想把这些人给“突突”了。

  这踏马的才当家做主几年啊,就变成这样了。

  半个小时以后,两辆吉普和四辆卡车飞速驶来。

  吉普车上是全副武装的士兵,领头的快步走到李大炮面前,敬了一个军礼。

  “李科长,我是宋爱国,奉孙副部长命令前来羁押违纪人员。”

  李大炮回礼,接过羁押单扫了两眼,然后签上自己大名还给宋爱国。

  “辛有志,带人将这些违纪严重的押上车…”

  当人武部人员驱车离去,李大炮向大礼堂方向暼了一眼。

  他明白今天自己这事做的很冲动,很容易给上级留下一个办事毛躁、破坏稳定的愣头青印象。

  但他不后悔,都是开挂的人了,谁跟你慢慢来,暴力扫清才是最有效最快捷的方式。

  看着剩下的那些违纪轻的人,李大炮随口问道:“你们是走还是留?”

  这年头的保卫科成员,不论在哪都是很吃香的。

  都说努力建设东大,可真要下车间,没有几个愿意的。

  瞧见他们那不情愿的样,李大炮心里有数了。“别说我不给你们机会。”

  “所有人,集合…”

  听到口令,在场的所有保卫科人员立刻排成队列站好。

  “现在是11点半,给老子站到下午两点半。”

  “你们要是能坚持下来,我收回刚才那句话。”

  随后,李大炮转身回到红旗下,陪着他们一起享受起‘日光浴’。

  随着时间慢慢流逝,列队的人员仿佛被火炉慢慢炙烤。

  汗水不断流出,浸湿工装。身体开始酸痛,口渴难耐。

  有了第一个,就有了第二个,那些轻度违纪的人员不是被晒的中暑晕倒,就是坚持不住退出。

  辛有志临时客串起了搬运工,逃了一劫,这是李大炮允许的。

  毕竟,这小子脑子活泛,以后给自己当个传令兵很合适。

  下午两点,场中只剩下李大炮和那15个无违纪人员。

  看到他们却已经开始摇摇欲坠了,李大炮步伐稳健的走上前,表情严肃,掷地有声。

  “军人,之所以被人尊重,不是因为军人两个字,而是因为军人担负的责任。”

  “即使脱了军装,职责还在,一样还会被人尊重。”

  虽然感觉有些中二,但以后都是自己的兵,李大炮希望他们个个都是好样的。

  “现在,你们告诉我,准备好了吗?”

  “时刻准备着…”

  “时刻准备着…”

  声音犹如炼钢淬火,突破极限的他们感觉还可以来一次五公里越野拉练…

  当罗开山率领士兵押着几个敌特出来的时候,看到岗亭的保卫科成员就跟换了人似的。

  军姿挺拔,眼神坚毅,整个人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股生人勿近的气势。

  “有点意思,是块好钢。”随后示意士兵上车,收队回营。

  华光海,东大的政治中心。

  一个烟雾缭绕的房间里,几位60岁左右的老人正在商谈。

  这时,“铃铃铃”的电话声打断了他们的交谈。

  一位面色温和,气质儒雅的老人将电话接起。

  电话那边不知说了些什么,老人的脸上慢慢浮现一抹笑意。

  等到儒雅老人将电话轻轻挂断,一位剑眉丹凤眼的老人不禁好奇问道:“翔老,什么好消息?”

  翔老目光柔和的说道:“华老,那个从泡菜战场上下来的小炮筒,今天把红星轧钢厂给点了。”

  “啥?这小子又闯祸了?”华老一脸不敢置信道。

  旁边的几位老人不禁来了兴趣,目光集中在翔老身上。

  翔老笑意浅雅地看向众人,然后慢慢说起了李大炮今天的“光辉事迹”。

  当众人听到李大炮今天的所作所为时,整个房间瞬间响起一阵爽朗的大笑声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