植物园任务的积分如同水滴落入沙漠,瞬间被林墨宇账户里那些由更高风险任务积累的数字所吞没,未留下丝毫痕迹。但林墨宇的心思早已不在积分上。返回灰色建筑进行例行评估时,他能感觉到陈博士的目光在他身上停留的时间比往常更长了片刻,那锐利的审视仿佛要穿透他平静的表象,探测到他意识深处关于那“粘滞”信号的秘密。林墨宇维持着标准的汇报姿态,语气平稳地描述着植物园“微弱能量残留”和“建议加强物理巡检”的结论,将所有非常规的发现紧紧锁在心底。
评估一结束,林墨宇没有返回公寓,而是直接驱车前往城市公共图书馆。他需要更广阔的、不受官方直接监控的信息源。在图书馆的公共网络区域,他找了一台终端,开始进行交叉检索。关键词不再是官方数据库里那些冷冰冰的技术代号,而是“城北物流中心 数据异常”、“城南植物园 系统故障”、“周期性”、“未明干扰”……他像一位耐心的考古学家,在互联网这片信息淤泥中,筛选着可能与那“粘滞”信号相关的、来自民间的碎片化信息。
数小时的枯燥搜寻,大部分结果都是无关紧要的技术求助帖或巧合事件。就在林墨宇准备放弃时,一条沉在某个本地技术论坛角落、几乎无人问津的帖子引起了他的注意。发帖人Id是一串乱码,帖子标题是【东区档案馆老服务器莫名“回忆”起删除数据?】,内容简短而诡异:声称东区市政档案馆一台本该定期清理缓存的老旧服务器,近期偶尔会短暂恢复显示一些早已被逻辑删除的、数年前的交通流量原始记录片段,持续时间极短,且无规律。楼下仅有几条回复,多是嘲笑楼主眼花或系统bug。
东区档案馆……交通流量记录……
林墨宇的心脏猛地一跳。物流中心的数据包关乎物资流动,植物园的定时器关乎环境周期,档案馆的交通记录关乎……人流与车辆动向?这些看似毫不相干的领域,却都被那“粘滞”信号光顾过,其目标似乎都指向了某种**基础性的、城市运行的“状态数据”**!
这绝不是随机行为。这是一个有特定目标的数据捕手!它在系统地、隐蔽地采集着城市运行的底层脉搏!
这个发现让林墨宇后背升起一股寒意。官方知道它的存在,却在任务系统里用最低等级来伪装这些事件,是不想打草惊蛇,还是……另有图谋?
他立刻尝试在官方内部任务系统里,用更宽泛的关键词搜索类似“档案馆”、“服务器异常”、“数据恢复”等任务。结果一无所获。要么是尚未被发现,要么是相关信息被更高权限封锁了。
他靠在图书馆冰凉的塑料椅背上,闭上眼睛,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。下一个地点会是哪里?这个数据捕手的行为模式是否有迹可循?它采集这些数据的目的究竟是什么?
忽然,一个极其大胆,甚至可以说是疯狂的念头,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,照亮了林墨宇的脑海——
既然官方在暗中布控,试图捕捉这个数据捕手,那么……他能否利用官方这个“陷阱”,来实现自己的目的?比如,在官方触发抓捕的瞬间,利用抑制器可能产生的短暂混乱或数据流溢出的机会,窥探到一丝关于这数据捕手,乃至官方对其态度的更深层秘密?
这个念头让他口干舌燥,心脏不受控制地加速跳动。这无异于火中取栗,在猎人与猎物之间跳舞,任何一个失误都可能万劫不复。
但体内那股力量却因为这危险的构想而隐隐躁动起来,那被压抑已久的、对未知的渴望和对束缚的反抗,如同被囚禁的野兽嗅到了笼外风雨的气息。
他深吸一口气,睁开了眼睛。眼神里之前的谨慎和冷静,被一种近乎赌徒般的决绝所取代。
他重新打开官方任务列表,目光锐利地扫过每一个低等级、描述模糊的“软性干扰”任务。他不再是被动接受分配,而是要主动寻找最可能成为“陷阱”的那个诱饵。
他的手指停在了一个新发布的任务上:【西区滨江公园,智能路灯系统间歇性光度调节异常(E级)】。描述:部分路灯在夜间非高峰期出现无法解释的、短暂的明暗闪烁,初步排查未见硬件问题。
滨江公园……人流量监测?环境光照数据?这完全符合那数据捕手的“口味”!而且,公园环境开阔,便于观察,也……便于某些行动。
林墨宇的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。
就是它了。
他接取了任务,几乎是立刻就被系统自动批准。效率依旧高得令人玩味。
他没有丝毫犹豫,收拾好东西,离开了图书馆。是时候去亲眼看看,官方布下的这个“数据捕手”陷阱,到底是什么模样。而他这只被缰绳拴住的野兽,又能否在陷阱合拢的瞬间,撕下一块自己想要的肉。
林墨宇知道,他正在主动踏入一个危险的漩涡。但比起在官方的精密操控下麻木地生存,他宁愿选择在这危险的博弈中,争夺一丝属于自己的、扭曲的自由。
评估一结束,林墨宇没有返回公寓,而是直接驱车前往城市公共图书馆。他需要更广阔的、不受官方直接监控的信息源。在图书馆的公共网络区域,他找了一台终端,开始进行交叉检索。关键词不再是官方数据库里那些冷冰冰的技术代号,而是“城北物流中心 数据异常”、“城南植物园 系统故障”、“周期性”、“未明干扰”……他像一位耐心的考古学家,在互联网这片信息淤泥中,筛选着可能与那“粘滞”信号相关的、来自民间的碎片化信息。
数小时的枯燥搜寻,大部分结果都是无关紧要的技术求助帖或巧合事件。就在林墨宇准备放弃时,一条沉在某个本地技术论坛角落、几乎无人问津的帖子引起了他的注意。发帖人Id是一串乱码,帖子标题是【东区档案馆老服务器莫名“回忆”起删除数据?】,内容简短而诡异:声称东区市政档案馆一台本该定期清理缓存的老旧服务器,近期偶尔会短暂恢复显示一些早已被逻辑删除的、数年前的交通流量原始记录片段,持续时间极短,且无规律。楼下仅有几条回复,多是嘲笑楼主眼花或系统bug。
东区档案馆……交通流量记录……
林墨宇的心脏猛地一跳。物流中心的数据包关乎物资流动,植物园的定时器关乎环境周期,档案馆的交通记录关乎……人流与车辆动向?这些看似毫不相干的领域,却都被那“粘滞”信号光顾过,其目标似乎都指向了某种**基础性的、城市运行的“状态数据”**!
这绝不是随机行为。这是一个有特定目标的数据捕手!它在系统地、隐蔽地采集着城市运行的底层脉搏!
这个发现让林墨宇后背升起一股寒意。官方知道它的存在,却在任务系统里用最低等级来伪装这些事件,是不想打草惊蛇,还是……另有图谋?
他立刻尝试在官方内部任务系统里,用更宽泛的关键词搜索类似“档案馆”、“服务器异常”、“数据恢复”等任务。结果一无所获。要么是尚未被发现,要么是相关信息被更高权限封锁了。
他靠在图书馆冰凉的塑料椅背上,闭上眼睛,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。下一个地点会是哪里?这个数据捕手的行为模式是否有迹可循?它采集这些数据的目的究竟是什么?
忽然,一个极其大胆,甚至可以说是疯狂的念头,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,照亮了林墨宇的脑海——
既然官方在暗中布控,试图捕捉这个数据捕手,那么……他能否利用官方这个“陷阱”,来实现自己的目的?比如,在官方触发抓捕的瞬间,利用抑制器可能产生的短暂混乱或数据流溢出的机会,窥探到一丝关于这数据捕手,乃至官方对其态度的更深层秘密?
这个念头让他口干舌燥,心脏不受控制地加速跳动。这无异于火中取栗,在猎人与猎物之间跳舞,任何一个失误都可能万劫不复。
但体内那股力量却因为这危险的构想而隐隐躁动起来,那被压抑已久的、对未知的渴望和对束缚的反抗,如同被囚禁的野兽嗅到了笼外风雨的气息。
他深吸一口气,睁开了眼睛。眼神里之前的谨慎和冷静,被一种近乎赌徒般的决绝所取代。
他重新打开官方任务列表,目光锐利地扫过每一个低等级、描述模糊的“软性干扰”任务。他不再是被动接受分配,而是要主动寻找最可能成为“陷阱”的那个诱饵。
他的手指停在了一个新发布的任务上:【西区滨江公园,智能路灯系统间歇性光度调节异常(E级)】。描述:部分路灯在夜间非高峰期出现无法解释的、短暂的明暗闪烁,初步排查未见硬件问题。
滨江公园……人流量监测?环境光照数据?这完全符合那数据捕手的“口味”!而且,公园环境开阔,便于观察,也……便于某些行动。
林墨宇的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。
就是它了。
他接取了任务,几乎是立刻就被系统自动批准。效率依旧高得令人玩味。
他没有丝毫犹豫,收拾好东西,离开了图书馆。是时候去亲眼看看,官方布下的这个“数据捕手”陷阱,到底是什么模样。而他这只被缰绳拴住的野兽,又能否在陷阱合拢的瞬间,撕下一块自己想要的肉。
林墨宇知道,他正在主动踏入一个危险的漩涡。但比起在官方的精密操控下麻木地生存,他宁愿选择在这危险的博弈中,争夺一丝属于自己的、扭曲的自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