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章 密报至,寒意深-《重生之疯批太子妃要摆烂》

  等待的时间,每一分每一秒都像在油锅里煎熬。

  李承稷强迫自己处理奏折,可那些朱红的字迹在他眼里,全都变成了一个个模糊的影子,根本看不进去。

  他的耳朵,却异常灵敏,书房外的任何一点风吹草动,都能让他心头一紧。

  终于,在第五天的黄昏,天边最后一丝光亮即将被黑暗吞噬的时候,王德全的身影,像一个幽灵,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书房门口。

  他的身后,跟着一个全身笼罩在黑色斗篷里的人,身上还带着未干的雨水和泥泞。

  李承稷的心,猛地提到了嗓子眼。

  他挥了挥手,王德全立刻会意,将书房的门从外面关上,自己则像一尊门神,守在了门口。

  黑衣人单膝跪地,从怀中掏出一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火漆信筒,双手呈上。

  “殿下,林将军密信。”

  声音沙哑,带着长途奔波的疲惫。

  李承稷的目光,死死地盯在那个信筒上。

  他伸出手,发现自己的指尖竟然有些冰凉。

  他接过信筒,撕开火漆,从里面抽出一张薄薄的信纸。

  信纸上的字迹,和他看过的卷宗里林肃的笔迹一模一样,刚劲有力,透着一股军人的铁血之气。

  信上的内容很短,但每一个字,都像一把重锤,狠狠地砸在李承稷的心上。

  “殿下亲启:臣奉密令,于三日前抵黑水城。经查,城中中心大营粮仓,防卫严密,并无异状。”

  看到这里,李承稷的心猛地一沉。

  没有异状?

  难道……范柔柔的疯话,这次错了?

  他猜忌忠良,自乱阵脚,真的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?

  一股难以言喻的失望和愤怒,瞬间涌了上来。

  然而,当他的目光继续往下看时,他的瞳孔,骤然收缩。

  信上继续写道:

  “然,臣依殿下之意,详查周边。于城西三十里,发现一处前线秘密转运粮仓,名‘西风口’。此仓地图上并无标注,守备仅百人。臣抵近时,正遇大火,火势冲天。仓中十万石粮草,付之一炬。”

  “臣当场擒获守将,审问之下,其招认,乃赵猛将军亲信。赵将军两日前曾下令,言‘军粮受潮,需开仓晾晒’。当夜,便有‘不明马匪’数百人突袭,纵火焚仓。守军‘力战不敌’,死伤惨重。”

  “事后,赵将军亲自勘察,上报兵部,定性为‘偶遇马匪,不幸失火’,仅折损军粮三万石,并无大碍。”

  信的最后,林肃用血红的朱砂,写下了一行字:

  “十万石军粮,乃北境二十万大军一月之用。此事若为意外,天理不容。臣疑,此乃敌军细作与我军内应,里应外合之举。其心可诛!恳请殿下明察!”

  轰!

  李承稷的脑子里,像是有什么东西炸开了。

  “火!好大的火!粮仓烧起来了!”

  “粮食都没了!北边的粮食都没了!”

  范柔柔那凄厉的哭喊,仿佛就在耳边。

  她没说错!

  她说的每一个字,都应验了!

  只是,烧的不是黑水城中心那个所有人都盯着的大粮仓,而是一个地图上都没有标注的,更要命的秘密前线粮仓!

  十万石军粮!

  赵猛这个狗贼!他竟然谎报军情,将十万石说成三万石!

  他想干什么?

  他想让北境二十万大军,在与北狄开战之后,突然断粮吗?!

  李承稷只觉得一股寒气,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。

  他被自己这个猜测,吓得浑身冰冷。

  如果不是范柔柔的疯话,如果不是他鬼使神差地派了林肃去查,他到现在还被蒙在鼓里!

  他还在相信赵猛那个“忠心耿耿”的部下,还在把北境二十万将士的性命,交到这个叛徒的手里!

  等到战事一起,北狄大举入侵,赵猛在关键时刻断了粮草……

  那后果……

  李承-稷不敢再想下去。

  他会成为大朔的千古罪人!

  他手中的信纸,被他捏得死死的,几乎要碎裂。

  他此刻对赵猛的恨意,已经达到了顶点。

  但同时,他对范柔柔的恐惧,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。

  那个女人……她到底是个什么怪物?

  她身在深宫,禁足于凤仪殿,却能对千里之外的军情了如指掌,甚至比他这个太子,比兵部,知道得还要清楚!

  这不是“预知”,这是什么?

  这世上,真的有能洞悉天机的人?

  他看着跪在地上的黑衣人,声音因为极度的震惊和愤怒,而变得有些沙哑。

  “林将军……现在何处?”

  “回殿下,林将军已用雷霆手段,控制了西风口所有相关人证物证,并秘密接管了黑水城防务。他让属下转告殿下,赵猛在军中根基深厚,党羽众多,若无殿下明确旨意,他不敢贸然动手,以免打草惊蛇。”

  “好!好一个林肃!”李承稷咬着牙道,“他做得对!”

  他现在对林肃的欣赏,无以复加。这个老将,不仅有勇,更有谋!

  李承稷在书房里来回踱步,脑子飞速运转。

  赵猛必须死!

  但不能就这么轻易地让他死了。

  他要查!他要把赵猛背后所有的人,所有和他勾结的北狄奸细,全都给本宫一网打尽!

  他要让这个叛徒,死无葬身之地!

  可这件事,他不能再等了。

  北狄斥候活动异常,粮仓又被烧,这明显是大战将起的前兆。

  他必须立刻调整北境的军事部署,将主动权,牢牢地握在自己手里。

  而要做到这一点……

  李承稷的脚步,猛地停了下来。

  他的目光,再一次,望向了凤仪殿的方向。

  他忽然有一种强烈的冲动。

  他要立刻去见那个女人!

  他要亲自去问问她,她到底还知道些什么!

  北狄人什么时候会打过来?他们会从哪里打?主帅是谁?

  他要撬开她的嘴,把她脑子里所有关于未来的秘密,全都挖出来!

 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,就再也无法遏制。

  父皇的禁足令?

  去他娘的禁足令!

  跟整个北境的安危比起来,跟二十万将士的性命比起来,一道禁足令,算得了什么?!

  他李承稷,今天就要破了这该死的禁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