单和再次见到周翎宁,激动的泪蓄满眶,差点就要落下来。她飞扑到周翎宁脚边,哀嚎道:“殿下,殿下,殿下!”
周翎宁扶起她:“哭什么,我不是没事吗?”
单和抽抽鼻涕:“墨一说您伤的很重。”
“若是很重,我还能在这和你说话啊?”周翎宁道。
单和认真且理所当然道:“您在强行坚持啊!”
周翎宁:“……”
墨三进屋,拿着一个硕大的包裹。单和解释道:“这是我来之前为您配置的药,我给您好好包扎一下。”
“嗯。”
周翎宁因为带伤坚持赶了两天路,伤势看起来比刚摔下来时还严重,被单和包扎成了“粽子”,按在床上休息了两天。
她不肯,单和就说:“那我只好把您的伤势如实告知映景管事了。”
“……我听你的。”周翎宁咬牙吐出这句话,竖起被分别包扎的手指,坚定地比出大拇指:“算你狠!”
秉持着“好事成双”的理念,周翎宁让单和把墨一也给“包扎(绑)”了。
墨一:“……”
.
在客栈床上躺了两天,还有单和精心照顾着,周翎宁的伤势好了七七八八。
期间她也没有闲着,派人去收集了一些雾隐和谢藜的消息。
墨二能言善辩,在南召也融入的很好,不过半天就把收集到的消息告知了周翎宁。
南召的制度与大周不同,它实行的部落制度,组成南召的部落有十几支,最强大的部落是南召王族所在的部落。
目前周翎宁所在的边境地带称为“俣”,地图上称“南俣”。南俣的部落也不少,雾隐所在的为“石心部”。
他是石心部的“巫主”,主祭祀。
上一任巫祝是他的大母(祖母),上一任巫主是他的父亲藏岚。
因为男子不能继承巫祝之位,所以在雾隐的大母逝世后,部落里需要时间重新培养一支人去传承巫祝。
石心部现在暂时没有巫祝,只有巫主雾隐。
雾隐不是藏岚所生,是藏岚在山中捡到后养大的,又因为藏岚没有孩子,所以他早逝后,巫主之位传到了由上任巫祝亲自教导过几年的雾隐身上。
谢藜是七八年前来到南召的,不知道中间发生了什么,后来他就被排斥外人的石心部落接纳,成为了一名男医师。
这个镇叫“桐镇”,因常与大周人交易形成,是方圆百里最热闹的镇子,集市上有很多大周来的新鲜玩意儿,很得年轻人喜爱。
明日“俣”部落举办的宴会就是给这些年轻人先行相看的,之后再在各自的部落会再举行几场。
周翎宁手指被包扎起来,不好使筷子,便用勺子喝粥。她“友善”的问单和:“我这都第三天了,明日总能出去看看集会了吧?”
单和为难道:“当然是休养的时间越长越好。”
“这又不是在王府,差不多养养行了,我能走,我真能走……”周翎宁道:“我再不出去,咱们就要回去了,不要浪费游玩时间嘛。”
单和算了算,说:“那您每日出去,不要超过三个时辰。”
“好,一言为定。”周翎宁满口答应。
桐镇这几日很热闹。
街道上有很多推着车子的流动小商贩。
有铺面的商户打开大门,迎接宾客,小二们穿的喜庆,站在外面用各种讨喜话揽客。
街上有南召人,也有大周人,大多穿的都是南召的传统服饰和鞋子。
俣地比较热,夏季这会儿的服饰是半袖过膝裙衫,上面绣着星星月亮还有各样花卉,领口和腰带是服饰中刺绣最多的地方。
很多女君和郎珺们还戴了花环。
一般商业比较发达的地方,风气就比较开放,人们的接受程度就较高。
今日是周翎宁来了镇上后第一次出来,为了入乡随俗,她特意让墨二提前给她买了几身特色服装。
衣服和大周的确实有点不一样,周翎宁感觉有些奇怪,不过挺新奇的。
街上卖的各种各样的小吃也很特别,有豆沙籺,有菜粿,还有萝卜粄。
周翎宁很想尝试一下,但由于有伤在身,暗卫们都劝着让她等几天再尝。
“好吧。”周翎宁比较听劝。
地理环境影响人文,苍梧郡与桐镇隔了一整座山脉,传统习俗就几乎没有相同的地方。
也就这几年大周商人来的比较多,风俗融合了点。
“这是什么?”周翎宁走过去:“这花是真的还是假的?”
中年夫郎手指灵活的编织着一只精细的花环。绿叶与花瓣在他掌心层层叠叠,从下面的浅绿色渐渐过渡到藕粉色,最终凝成顶层的一抹玫红色,瓣瓣相扣,色彩如流水般自然衔接。
“这是真的花啊,女君。”夫郎回到,又拿着花环伸出手让她看:“瞧,我们这都是现编的。”
真花编了后像假花一样!
周翎宁不由地笑了笑。
“挺好看,怎么卖?”
“头冠是一百文,颈环是五十文,都是我今天现编的,您瞧瞧,喜欢哪个我给你拿。”夫郎热情的给周翎宁介绍。
周翎宁选了一个花朵比较多的,后面还用柳条编了两个假辫子,和街上其她人带的都不一样,很特别。
到了人流聚集的地方,周翎宁站在一旁等了会儿,不多时,谢藜的身影就出现在了集会门口。
“谢夫郎,多日不见了。”周翎宁主动上前打招呼。
谢藜微微一笑,行礼道:“严女君。”
周翎宁已经安排人去置办了一些谢藜和雾隐可能需要的东西,还租了间客栈的库房堆放着,不过暂时没告诉谢藜,怕他再推辞。
今日来应约,主要还是看看谢藜自己需要些什么。
“介意我一起去吗?”雾隐的声音从后面传来。
周翎宁转身,故意问:“雾郎珺怎么在这?”
“要你管?”雾隐微微抬起头,还是解释了:“我和藜郎一起来的。”
谢藜淡笑不语。
雾隐看了周翎宁一眼,接着又看了一眼。
周翎宁不明所以,暗自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。
在他再次看过来时,周翎宁问:“雾郎珺是觉得我身上有什么不妥吗?”
雾隐别过头:“没有。”
周翎宁扶正自己头上的花冠,不再问。
几个人一起逛街比单个人逛街有意思的多。
谢藜挑选的都是比较实用的东西,比如可以用来采药的铁器,几件防水的布,药筐,两把菜刀…等等。
周翎宁背过手给墨二打手势,让她照着这些东西的三倍买,等她们走之前再给他们送过去。
谢藜稍微买了点东西就说够了,周翎宁问雾隐有没有什么要买的,雾隐说没有。
他坚决一点东西也不要,周翎宁很无奈。
她一个女人,怎么会知道男子想要什么,所以只让店主推荐,适当买了些。
谢藜推辞不得,收下了。
“女君买的太多了,我再收都不好意思了,不如就到这里吧。多了我也拿不回去。”谢藜说。
周翎宁问店主可不可以送到家里,得到了肯定的答复。
谢藜赶紧阻拦:“女君,女君,我还有事,够了够了,就这些,不需要了。”
周翎宁问:“真的够了?再挑点吧?”
“不用了不用了。”
谢藜拿着东西,周翎宁把他们送到要去的地方。
.
相亲大会持续好几天,主题是让年轻女男自由找到心仪之人。周翎宁对这没什么兴趣,她也无意招惹什么蓝颜知己,只想好好在南俣玩玩,等到了时间就回去。
接下来七八日,她都是这样,在桐镇周边带着暗卫玩。
如果有心观察,俣地的一些不为外人理解的传统其实有迹可循,不过即使是这样,有些也是不对的。
单和对南俣的药学很感兴趣,付了一笔钱在桐镇最大的医馆里旁观。
这日,周翎宁外出回来,看到单和在屋里写着什么。她走过去,看上面赫然写着“论祭祀与信仰对人患病的治疗效果。”
周翎宁:“……”
这还能有效果?
“你这个论题,”周翎宁挠挠头:“怎么得出来的?”
单和叹气:“俣地祭神成风,信仰重者根本不寻医问药,反而日夜跪在神像前祈求痊愈。”
“?”
周翎宁问:“如果得了病的都没好,后人还会信吗?”
“会,”单和抿唇:“她们大多数人只生活在祖地,一般不外出,所以即使是生病了,部落里的人也会告诉她是上天传召,她们自己更是深信不疑……而且,此地官府就是这么引导的。”
镇上的人就比部落里的人清醒一点,生病了会去医馆拿药,而不是跪在神像前祈祷。
周翎宁冷笑:“南召王给自己儿男满天下寻求名医那会儿了,怎么不说上天传召了?”
统治手段而已。
真是……
单和无言片刻,说:“这也没办法,相信的人给她治病反而被以为是要坏她机缘。”
“那看来我遇见谢夫郎和雾郎珺真是走运。”周翎宁感叹了句。
同为部落,石心部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封闭,还让谢藜在部落里当个医师。
“是吗?那可不一定。”
又一日在街上,偶然遇上谢藜,他告诉周翎宁:“虽然我在部落里给人看诊,但她们接受我的前提是我医术不精,大多病我只能挖些草药缓解,详细的药方我并不会……”
而且,部落里的人让他看诊是不给诊费的,她们说如果付钱,神觉得她们的心不纯粹,是想拖延被传召的时间。
周翎宁:“……这还逻辑自洽了?”
谢藜笑着点点头:“可能这里的神明和大周的不一样吧。”
“……”
周翎宁扶起她:“哭什么,我不是没事吗?”
单和抽抽鼻涕:“墨一说您伤的很重。”
“若是很重,我还能在这和你说话啊?”周翎宁道。
单和认真且理所当然道:“您在强行坚持啊!”
周翎宁:“……”
墨三进屋,拿着一个硕大的包裹。单和解释道:“这是我来之前为您配置的药,我给您好好包扎一下。”
“嗯。”
周翎宁因为带伤坚持赶了两天路,伤势看起来比刚摔下来时还严重,被单和包扎成了“粽子”,按在床上休息了两天。
她不肯,单和就说:“那我只好把您的伤势如实告知映景管事了。”
“……我听你的。”周翎宁咬牙吐出这句话,竖起被分别包扎的手指,坚定地比出大拇指:“算你狠!”
秉持着“好事成双”的理念,周翎宁让单和把墨一也给“包扎(绑)”了。
墨一:“……”
.
在客栈床上躺了两天,还有单和精心照顾着,周翎宁的伤势好了七七八八。
期间她也没有闲着,派人去收集了一些雾隐和谢藜的消息。
墨二能言善辩,在南召也融入的很好,不过半天就把收集到的消息告知了周翎宁。
南召的制度与大周不同,它实行的部落制度,组成南召的部落有十几支,最强大的部落是南召王族所在的部落。
目前周翎宁所在的边境地带称为“俣”,地图上称“南俣”。南俣的部落也不少,雾隐所在的为“石心部”。
他是石心部的“巫主”,主祭祀。
上一任巫祝是他的大母(祖母),上一任巫主是他的父亲藏岚。
因为男子不能继承巫祝之位,所以在雾隐的大母逝世后,部落里需要时间重新培养一支人去传承巫祝。
石心部现在暂时没有巫祝,只有巫主雾隐。
雾隐不是藏岚所生,是藏岚在山中捡到后养大的,又因为藏岚没有孩子,所以他早逝后,巫主之位传到了由上任巫祝亲自教导过几年的雾隐身上。
谢藜是七八年前来到南召的,不知道中间发生了什么,后来他就被排斥外人的石心部落接纳,成为了一名男医师。
这个镇叫“桐镇”,因常与大周人交易形成,是方圆百里最热闹的镇子,集市上有很多大周来的新鲜玩意儿,很得年轻人喜爱。
明日“俣”部落举办的宴会就是给这些年轻人先行相看的,之后再在各自的部落会再举行几场。
周翎宁手指被包扎起来,不好使筷子,便用勺子喝粥。她“友善”的问单和:“我这都第三天了,明日总能出去看看集会了吧?”
单和为难道:“当然是休养的时间越长越好。”
“这又不是在王府,差不多养养行了,我能走,我真能走……”周翎宁道:“我再不出去,咱们就要回去了,不要浪费游玩时间嘛。”
单和算了算,说:“那您每日出去,不要超过三个时辰。”
“好,一言为定。”周翎宁满口答应。
桐镇这几日很热闹。
街道上有很多推着车子的流动小商贩。
有铺面的商户打开大门,迎接宾客,小二们穿的喜庆,站在外面用各种讨喜话揽客。
街上有南召人,也有大周人,大多穿的都是南召的传统服饰和鞋子。
俣地比较热,夏季这会儿的服饰是半袖过膝裙衫,上面绣着星星月亮还有各样花卉,领口和腰带是服饰中刺绣最多的地方。
很多女君和郎珺们还戴了花环。
一般商业比较发达的地方,风气就比较开放,人们的接受程度就较高。
今日是周翎宁来了镇上后第一次出来,为了入乡随俗,她特意让墨二提前给她买了几身特色服装。
衣服和大周的确实有点不一样,周翎宁感觉有些奇怪,不过挺新奇的。
街上卖的各种各样的小吃也很特别,有豆沙籺,有菜粿,还有萝卜粄。
周翎宁很想尝试一下,但由于有伤在身,暗卫们都劝着让她等几天再尝。
“好吧。”周翎宁比较听劝。
地理环境影响人文,苍梧郡与桐镇隔了一整座山脉,传统习俗就几乎没有相同的地方。
也就这几年大周商人来的比较多,风俗融合了点。
“这是什么?”周翎宁走过去:“这花是真的还是假的?”
中年夫郎手指灵活的编织着一只精细的花环。绿叶与花瓣在他掌心层层叠叠,从下面的浅绿色渐渐过渡到藕粉色,最终凝成顶层的一抹玫红色,瓣瓣相扣,色彩如流水般自然衔接。
“这是真的花啊,女君。”夫郎回到,又拿着花环伸出手让她看:“瞧,我们这都是现编的。”
真花编了后像假花一样!
周翎宁不由地笑了笑。
“挺好看,怎么卖?”
“头冠是一百文,颈环是五十文,都是我今天现编的,您瞧瞧,喜欢哪个我给你拿。”夫郎热情的给周翎宁介绍。
周翎宁选了一个花朵比较多的,后面还用柳条编了两个假辫子,和街上其她人带的都不一样,很特别。
到了人流聚集的地方,周翎宁站在一旁等了会儿,不多时,谢藜的身影就出现在了集会门口。
“谢夫郎,多日不见了。”周翎宁主动上前打招呼。
谢藜微微一笑,行礼道:“严女君。”
周翎宁已经安排人去置办了一些谢藜和雾隐可能需要的东西,还租了间客栈的库房堆放着,不过暂时没告诉谢藜,怕他再推辞。
今日来应约,主要还是看看谢藜自己需要些什么。
“介意我一起去吗?”雾隐的声音从后面传来。
周翎宁转身,故意问:“雾郎珺怎么在这?”
“要你管?”雾隐微微抬起头,还是解释了:“我和藜郎一起来的。”
谢藜淡笑不语。
雾隐看了周翎宁一眼,接着又看了一眼。
周翎宁不明所以,暗自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。
在他再次看过来时,周翎宁问:“雾郎珺是觉得我身上有什么不妥吗?”
雾隐别过头:“没有。”
周翎宁扶正自己头上的花冠,不再问。
几个人一起逛街比单个人逛街有意思的多。
谢藜挑选的都是比较实用的东西,比如可以用来采药的铁器,几件防水的布,药筐,两把菜刀…等等。
周翎宁背过手给墨二打手势,让她照着这些东西的三倍买,等她们走之前再给他们送过去。
谢藜稍微买了点东西就说够了,周翎宁问雾隐有没有什么要买的,雾隐说没有。
他坚决一点东西也不要,周翎宁很无奈。
她一个女人,怎么会知道男子想要什么,所以只让店主推荐,适当买了些。
谢藜推辞不得,收下了。
“女君买的太多了,我再收都不好意思了,不如就到这里吧。多了我也拿不回去。”谢藜说。
周翎宁问店主可不可以送到家里,得到了肯定的答复。
谢藜赶紧阻拦:“女君,女君,我还有事,够了够了,就这些,不需要了。”
周翎宁问:“真的够了?再挑点吧?”
“不用了不用了。”
谢藜拿着东西,周翎宁把他们送到要去的地方。
.
相亲大会持续好几天,主题是让年轻女男自由找到心仪之人。周翎宁对这没什么兴趣,她也无意招惹什么蓝颜知己,只想好好在南俣玩玩,等到了时间就回去。
接下来七八日,她都是这样,在桐镇周边带着暗卫玩。
如果有心观察,俣地的一些不为外人理解的传统其实有迹可循,不过即使是这样,有些也是不对的。
单和对南俣的药学很感兴趣,付了一笔钱在桐镇最大的医馆里旁观。
这日,周翎宁外出回来,看到单和在屋里写着什么。她走过去,看上面赫然写着“论祭祀与信仰对人患病的治疗效果。”
周翎宁:“……”
这还能有效果?
“你这个论题,”周翎宁挠挠头:“怎么得出来的?”
单和叹气:“俣地祭神成风,信仰重者根本不寻医问药,反而日夜跪在神像前祈求痊愈。”
“?”
周翎宁问:“如果得了病的都没好,后人还会信吗?”
“会,”单和抿唇:“她们大多数人只生活在祖地,一般不外出,所以即使是生病了,部落里的人也会告诉她是上天传召,她们自己更是深信不疑……而且,此地官府就是这么引导的。”
镇上的人就比部落里的人清醒一点,生病了会去医馆拿药,而不是跪在神像前祈祷。
周翎宁冷笑:“南召王给自己儿男满天下寻求名医那会儿了,怎么不说上天传召了?”
统治手段而已。
真是……
单和无言片刻,说:“这也没办法,相信的人给她治病反而被以为是要坏她机缘。”
“那看来我遇见谢夫郎和雾郎珺真是走运。”周翎宁感叹了句。
同为部落,石心部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封闭,还让谢藜在部落里当个医师。
“是吗?那可不一定。”
又一日在街上,偶然遇上谢藜,他告诉周翎宁:“虽然我在部落里给人看诊,但她们接受我的前提是我医术不精,大多病我只能挖些草药缓解,详细的药方我并不会……”
而且,部落里的人让他看诊是不给诊费的,她们说如果付钱,神觉得她们的心不纯粹,是想拖延被传召的时间。
周翎宁:“……这还逻辑自洽了?”
谢藜笑着点点头:“可能这里的神明和大周的不一样吧。”
“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