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3章 梦想成为《哈利波特》那样的畅销书作家-《港岛:从60年代开始称霸商界》

  林朝羽甚至幻想过自己成为《哈利波特》那样的畅销书作家。

  他更想验证东方文学作品能否风靡西方世界——既然后世的网络文学能吸引大批外国读者,这个时代是否也能复制成功?这些念头在他脑海中不断盘旋。

  固守香江这片弹丸之地,在有限的市场里内耗,绝非林朝羽的志向。

  他渴望突破重围,哪怕前路荆棘密布。

  与欧美强手的正面交锋迟早会来,而他绝不甘心只做个简单的中间商。

  与此同时,在日本东京......

  明步,你喜欢这只泰迪熊吗?伊沢健太郎将绒毛玩具递向妻子时,眼中满是柔情。

  这...真的是送给我的?小泽明步露出惊喜交加的表情。

  当然,你喜欢吗?伊沢健太郎再次确认。

  太喜欢了!小泽明步迫不及待地接过礼物。

  接下来我要经常出差,你现在怀着身孕需要陪伴。

  就让这只小熊代替我照顾你吧。

  丈夫温柔地说道。

  小泽明步眼底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,随即展露笑颜:嗯,我会好好珍惜的。

  浑然不觉的伊沢健太郎只觉得妻子的笑容格外明媚,如同冬日暖阳。

  他将从林朝羽那里采购的塑胶花泰迪熊陈列在松坂百货显眼位置后,意外发现这些标价5000港币(折合日元)的工艺品竟迅速售罄。

  正值日本经济腾飞期,申奥成功更提振了国民信心。

  虽然价格不菲,但追求精致的年轻女性仍愿意为此买单。

  要知道,这批商品的进货价仅3000港币,而林朝羽的实际成本不过200港币——高达15倍的利润空间。

  不过深谙营销之道的林朝羽并未扩大产量,毕竟稀缺性才是维持高溢价的关键。

  逐步推向市场观察反响,同时林朝羽也在考虑将产品销往欧美地区。

  那里才是真正的消费主力市场。

  马来国

  销售速度这么快?

  郭鹤年翻阅着魏东来提交的报告,脸上难掩惊讶之色。

  这款驱虫药上市不到三个月就已售罄。

  当初与林朝羽签订的五亿订单,如今已全部完成销售。

  十亿营收。

  主要得益于产品卓越的疗效。

  郭鹤年在多个主要城市开设了专营店,同时加大了宣传力度。

  定价维持在合理水平,每粒售价六元。

  实现利润翻番。

  虽然不及最初400%的暴利,但这样的收益仍令郭鹤年心动不已。

  短短三个月净赚五亿。

  受蛔虫困扰的患者群体确实庞大。

  此外,林朝羽其他药品的销售业绩同样亮眼。

  郭鹤年计划深化与林朝羽的合作。

  他决定再次前往香江。

  众多商人目睹郭鹤年的成功,纷纷涌向香江寻求合作。

  他们如同嗅到花蜜的蜂群,都想从林朝羽处获得药品代理权。

  生存离不开粮食,治病更离不开良药。

  此时林朝羽已迁居至新购置的太平山别墅。

  这里堪称香江顶级豪宅区。

  未来无论是商界巨擘李嘉成家族、赌王何鸿生家族,还是演艺明星刘德华、周星驰,都将在此置业。

  其中最顶级的豪宅分布于普乐道、种植道、白加道及施勋道。

  这些坐拥维港全景的豪宅,在六十年代不仅需要雄厚财力,更需显赫的社会地位。

  早期太平山区仅供官员及外籍领事居住。

  直至1906年,被誉为香港大亨的何东爵士——何鸿生的伯祖父,成为首位获准在此居住的华裔人士。

  随着六十年代华人资本崛起,这项传统终被打破。

  林朝羽入住此地,正是其雄厚实力的最好证明。

  作为香江医药界的巨头,他不仅与李嘉成有过交锋,自身的实力与地位同样不容小觑。

  居于太平山顶的豪宅,无形中也为他的商业版图增添了一抹亮色。

  当郭鹤年再度来访时,发现登门拜访林朝羽的人比以往更多了。

  印西的林绍良、马来国的李莱生、暹罗的谢国民,还有一位重量级人物——暹罗的陈弼臣。

  陈弼臣曾在57年因沙立上将的 受到牵连,但他行事果断,迅速将职务移交给下属,自己则连夜离开暹罗。

  与此同时,他积极拓展国际关系,向各地富商提供贷款,推动旗下盘古银行迅速壮大。

  尽管人在海外,他仍掌控着巨额资本,暹罗的产业未被放弃,同时继续在香江扩张商业版图。

  六十年代,东南亚富豪的财富远超香江本土商人。

  郭鹤年几乎垄断了全球制糖业,而林绍良则掌控了印西国的橡胶生产。

  相比之下,香江的富豪仍受英资压制。

  郭鹤年抵达时,见到了不少旧识。

  显然,这些人听闻他通过林朝羽的驱虫丸获利颇丰,嗅到商机后纷纷赶来寻求合作。

  林朝羽自有盘算。

  面对每一位来访者,他都以礼相待。

  尽管在香江发展顺利,但与这些商界巨擘相比,他仍有差距。

  众人彼此熟稔,林朝羽索性将会议安排在自家别墅,开诚布公地商谈。

  “郭先生,看来青山驱虫丸销路极佳,最近印西国从马来国进口了不少,市场反响十分热烈。

  ”落座后,众人闲谈起来。

  林绍良与郭鹤年交情颇深,言语间毫无拘束。

  “印西国人口多于马来国,又地处东南亚,对驱虫丸的需求只会更大。”

  郭鹤年笑道:“日后你的收益怕是远超于我。”

  林绍良目光微敛,问道:“郭先生,你觉得林朝羽此人如何?”

  郭鹤年略作沉吟,答道:“精明务实,手段不凡。

  ”

  林绍良略作思索,仍不死心想要探听郭鹤年与林朝羽的合约细节,但郭鹤年始终守口如瓶。

  林绍良心知难以撬开对方的嘴,毕竟郭鹤年也是商场上的老狐狸。

  虽说是老朋友,可对林绍良而言,眼睁睁看着郭鹤年赚钱,比他自己的生意亏本还要难受。

  “抱歉各位,路上耽搁了一下,让诸位久等了!”

  这时,林朝羽的声音从门口传来,随后他与陈弼臣并肩走入会议室。

  陈弼臣的地位不言而喻,无论是林绍良还是郭鹤年,早年发展时都曾依赖他的贷款支持。

  毕竟盘古银行是东南亚最具影响力的华人银行。

  “林先生来得正好,我们也刚到。”

  郭鹤年笑着回应,目光不经意间扫过陈弼臣,随后直入主题:“林先生,我们的来意想必您也清楚,我就开门见山了——我希望进一步深化与您的合作,不知您意下如何?”

  “各位先请坐。

  ”林朝羽微笑着示意,随后说道:“我这里有份资料,想请诸位过目,之后我们再详细探讨合作的可行性。”

  众人略显意外。

  深化合作?

  林朝羽看向身旁的秘书许漫丽,后者立刻将准备好的资料分发给在座各位。

  郭鹤年接过文件,快速浏览后,神色微变。

  资料上清晰列出了青山医馆与诊所的收支明细,包括药物利润。

  虽然单笔利润不高,但胜在规模庞大。

  粗略估算,一家诊所年利润约百万港币,而医馆则能达到五百万。

  整体算下来,林朝羽的年利润早已突破亿元,且仍在持续增长。

  “各位想必已经看到这份报表了。”

  林朝羽从容说道:“这算是我的商业机密,但今天,我愿意坦诚相告。”

  林绍良忍不住问:“林先生,您这是要鼓励我们也投资医疗行业?”

  “没错!”林朝羽爽快回应,“我正是希望与各位携手,共同开拓医馆和诊所的市场!”

  众人面面相觑,一时无言。

  他们本是来求购药品的,未曾想林朝羽竟提出开设医馆与诊所的提议。

  这着实出乎意料,但细想其中的利润,又不禁心动。

  林朝羽从容笑道:“诸位,我不妨直言,医馆与诊所本身盈利有限,关键在于——患者的用药皆由我的医生决定!”

  “真正的利润不在医馆,而在制药厂。

  病人服什么药、用什么药,全凭医嘱而定,如此一来,药品的销路自然掌握在我手中。

  ”他目光扫过众人,“不知诸位可有兴趣?这是一笔长远生意,我愿与各位携手。”

  郭鹤年皱眉道:“林先生,药品皆由你供应,最终赚钱的岂不还是你?”

  “郭先生此言差矣。

  ”林朝羽淡然一笑,“难道你这几个月赚到的钱是假的不成?制药厂盈利,不是天经地义吗?不赚钱的生意,谁会做?”

  谢国民沉吟片刻,问道:“林先生,具体如何运作?”

  林朝羽点点头,取出一块黑板,边写边说道:“我在香江已设立培训机构,流程分为三步——先是三个月的综合培训,随后六个月实习期,最后便可独立行医。

  九个月后,便能培养出一批医生,在各处建立低价医疗体系。

  届时,百姓的用药,皆由我们掌控。”

  众人眼中闪过精光。

  毕竟,人病了总得吃药。

  若真如林朝羽所言,垄断东南亚医疗行业绝非空谈。

  “我个人很乐意为诸位培养赤脚医生,只收取少许培训费用。

  ”林朝羽微微一笑,“我有成熟经验,可省去诸位摸索的时间。

  ”

  林朝羽微笑着看向郭鹤年,这个提议他之前就曾向郭鹤年提及,但没想到如今再次提出,而且看他的架势,显然想把事情做得更大。

  “那么,”林绍良开口问道,“具体的价格是多少?”

  “价格可以慢慢商议,但首先需要确定一些基本规则。

  ”林朝羽从容说道,“我们需要对药品价格进行统一规范。

  比如,一粒青山驱虫丸在香港售价五元,但在马来西亚兑换成港币后可能卖到十元。

  这种情况下,可能会有人通过走私将香港的药物运到马来西亚销售,扰乱郭先生的生意,这对大家都不利。

  ”

  郭鹤年点头表示赞同。

  他的定价相对较高,确实可能吸引一些不法分子进行走私牟利。

  “此外,”林朝羽继续道,“我们还需要对培养的赤脚医生的薪资和福利作出规定,包括如何处理医闹事件对医生的人身伤害,以及如何惩戒违规医生。

  另外,如果未来引入新药,尤其是欧美药品,我们内部需要协调一致,共同应对与欧美药企的谈判。

  只有团结合作,才能争取更大利益。

  ”

  林绍良听后笑道:“林先生,如果我们能以更低价格从欧美采购药品,岂不是会影响你的利益?我们在各地都有医馆和诊所,完全可以选择不采购你的药物。

  你的市场主要在香港,而我们的覆盖区域远超香港,这对你可能不太有利。

  ”

  这番话直截了当,但林朝羽并不介意:“这是我要面对的问题。

  大家做生意自然要考虑利益,是否选择我的药物是各位的自由,而能否让大家愿意采购我的产品,则取决于我的能力。

  ”

  林朝羽的态度坦诚而务实。

  他清楚自己无法与辉瑞等国际巨头抗衡,只要能掌握几种畅销药品就足够了。

  贪婪并非明智之举,他明白自己无法做到面面俱到。

  林绍良闻言笑道:“林先生,单凭这份胸襟,就值得我敬佩!”

  林朝羽含笑说道:我建议我们共同成立一个协会,名为赤脚医生协会,作为我们协商事务的平台。

  协会设一名会长,十二名副会长,实行轮值制,每五年轮换一次!

  会长与副会长的十三个席位,即在座各位的名额,将保持不变。

  除非有人主动退出或转让席位,否则不会增减。

  若有特殊情况需要增加席位,必须获得超过三分之二的成员投票通过。

  不知各位意下如何?

  ………………

  众人兴致勃勃。

  若真按林朝羽的方案施行,日后整个东南亚的药品生意都将由他们掌控。

  这可是稳赚不赔的买卖。

  众人互相打量着,都意识到其中蕴藏的巨大商机。

  这绝非一时之利,而是长久的财富。

  首先,我们需要制定基础章程,明确协会的义务——协调内部矛盾,解决问题。

  若有成员违反规定,该如何处理,以及达到何种程度会被逐出协会。

  这是管理层准入与退出机制的明确。

  其次,吸纳会员,建立基层成员的准入与退出规则,构建赤脚医生与管理层的对接体系。

  我们需要承担责任,明确职责范围,设定普通成员的加入与退出机制。

  再者,内部需统一协调药品价格。

  协会的羽旨是保障大家在医药行业的利益,避免其他竞争影响我们的行业收益。

  最后,明确会长的职责与权限。

  我们不可能时刻监督,因此会长的权力既要有限制,也不能完全束缚。

  每位副会长拥有五票投票权,而会长则拥有十票。

  ………………

  我看可行!

  郭鹤年缓缓开口:但我有个提议——会长的五年轮值制,我无法认同。

  林朝羽望向郭鹤年,后者继续道:林先生,你年仅十七,而我已经三十七岁。

  我们共十三人,轮值下来需要六十五年。

  六十五年后,你都八十二岁了!

  林朝羽轻轻摸了摸鼻尖,略带歉意地说道:是我的疏忽!

  郭鹤年这才接过话头:不如这样,任期定为两年,至于会长人选,本人不参与投票,由大家共同推选,如何?

  郭先生的提议确实不错!

  林朝羽微微一笑,不紧不慢地回答:但我依然觉得两年太短,至少需要五年时间,这样才能确保协会内部政策的延续性。

  讨论再次展开。

  会议中,林朝羽始终强调提升赤脚医生待遇的重要性。

  在他看来,他们的收入至少应当是当地居民的三到五倍。

  如果生活质量无法显着改善,又怎能指望他们全心全意投入工作?

  此外,行医资格证的问题也需协会内部协调解决,这同样需要成员们出资协商。

  关于协会的运营资金,目前十三家成员各自出资三百万。

  由会长统筹管理,每一笔支出需向其他十二家公开。

  若开销过大,其他成员有权提出异议。

  林朝羽为此投入了大量精力。

  然而,协会内部仍存在争议。

  比如一座城市的药店数量、医馆和诊所的规模如何界定等。

  郭鹤年和李莱文作为马来商界巨头,自然不愿错过参与的机会。

  众人围坐讨论,明确各自的职责和经营范围。

  这一过程需要耗费相当长的时间。

  不过,在基本条款敲定后,后续细节便交由各自的团队进一步商议。

  毕竟,每位成员都有自己的公司,团队协作更有效率。

  最终,会长一职由林朝羽担任。

  具体名单如下:

  会长:香江林朝羽

  副会长:马来国郭鹤年、李莱文,印西国黄惠忠家族、林绍良家族、郑建生家族、李文正家族,菲律宾陈建仙家族、陈永栽家族、郑周敏家族,以及暹罗陈弼臣家族、谢国民家族。

  目前共十三家成员。

  未来,协会还可能吸纳交祉及印度等地的家族加入。

  有钱一起赚,合作共赢。

  总体而言,协会的权责划分较为清晰,虽非严密的组织,但也绝不松散,会长的权力仍然相当可观。

  整个过程中,林朝羽自然成为了掌握最大话语权的人。

  他虽然算不上最富有的人,但因医药行业的背景,众人还是愿意推举林朝羽担任会长。

  林朝羽并不急于求成,未来大家都可以退居荣誉会长之位,由各自的代言人在协会中争取利益。

  此外,林朝羽还单独与林绍良达成了一笔交易,后者手中掌握大量橡胶资源,使得林朝羽在收购时大幅降低了成本。

  这些东南亚富豪,无一不走的是多元化路线。

  说得体面些是多元化,实则却是多元化的垄断。

  协会只是第一步,如今能成立医学协会,未来便能组建更多协会,将东南亚华人的力量彻底凝聚起来。

  紧接着,林朝羽迅速调配手中的医药资源,将青山驱虫药等药物批量销售,尤其印西国几家联合开出的价格高达六亿。

  加上其他交易,总额攀升至13.4亿。

  扣除成本后,利润约为八亿。

  医药行业利润本就惊人,有些甚至翻十几倍。

  相比之下,塑胶花生意的利润率不足百分之十,与岛国一千万的交易额,能赚百万已属难得。

  这次,林朝羽并未采用预付款方式,因产能有限,无法保证供货。

  即便拼命扩大生产,仍供不应求。

  驱虫药早期必然销量激增,毕竟这年代人们尚未养成喝热水的习惯,腹痛难免。

  林朝羽自然不会主动宣传喝热水,眼下当务之急是继续扩大制药厂规模。

  浪澄湾

  这里已成为林朝羽的工业基地,除了持续收购港英政府的地皮,他还在兴建厂房。

  如今,林朝羽更直接挂牌成立了浪澄湾医学院,先培养赤脚医生,未来再转向专业的外科与内科医生。

  每个时代都有适合其需求的医疗体系,林朝羽并不着急,只要方向正确,稳步推进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