休斯顿的夏末裹着黏腻的湿热,阳光把丰田中心训练馆的玻璃窗晒得发烫,馆内却早被另一股热浪掀翻——新赛季季前训练营的哨声刚响,场地里跑动的身影、球鞋摩擦地板的尖啸、教练的吼声就搅成了一团。林凯套着火箭队标志性的红色训练服,站在扎堆的新队友中间,指尖捏着球衣下摆轻轻搓了搓,鼻尖萦绕的汗味、器械的金属味,还有周围人说话时带着的干脆劲儿,都和孟菲斯那会儿完全不一样。
孟菲斯的空气里总飘着点“磨”出来的悲情,输球后的沉默、训练馆里挥之不去的压抑,像块浸了水的布压在人身上。
但休斯顿不是这样,这里的每一分气息都透着“要赢”的务实——姚明站在场地另一侧,双手叉腰看队员跑战术,肩背挺得笔直,哪怕不说话,往那儿一站就像根定海神针;麦迪靠着篮架拉伸,宽松的训练服遮不住他肩背的肌肉线条,可眉头总微蹙着,眼尾那点倦意里藏着伤病留下的阴影,还有股想把过去的质疑全砸开的狠劲;阿尔斯通正和巴蒂尔唠嗑,手比划着街球动作,巴蒂尔(已通过交易来到火箭)听得认真,时不时点头,旁边的朱万·霍华德则慢悠悠系着鞋带,老派球员的沉稳劲儿和周围的热闹隔着层距离——这群人各有各的位置,各有各的活法,目标却扎在一块儿。
林凯往这儿一站,起初连个水花也没溅起来。替补席那边有人凑着头嘀咕,声音不大却能飘进他耳朵:“就是那个被灰熊裁了的?听说伤还没好利索,拿底薪来混日子的吧?”另一个接话:“姚明力荐的又怎么样,控卫这位置,阿尔斯通能让他抢了?”他抬眼扫过去,正好对上阿尔斯通的目光——那眼神没什么敌意,却带着股子“这位置是我的”的警惕,像只护着领地的猫,尾巴尖都绷着。
林凯没吭声,只是低头活动了下脚踝,旧伤的地方还有点发紧,却比刚恢复时稳多了。
训练第一天,杰夫·范甘迪刚吹哨就让所有人围过来,手里捏着战术板,脸绷得像块铁板:“记住两点——纪律,还有防守。别想着玩花活,每一次跑位、每一次伸手,都得按规矩来。”话刚落,助理教练就开始分组,林凯被分到替补一组,对面首发控卫的位置上,站着的正是阿尔斯通。
阿尔斯通一上场就没客气。他街球出身的底子摆在那儿,运球时手腕抖得飞快,篮球在指尖转着圈,一会儿体前变向,一会儿背后拉回,脚步踩着碎步晃来晃去,摆明了要给林凯个下马威。
场边有人吹了声口哨,等着看这个“底薪菜鸟”被晃飞的场面。可林凯没动——他没盯着球看,目光落在阿尔斯通的肩颈上,那地方每一次微沉、每一次转动,都藏着下一步的节奏。
【内在节拍】在脑子里轻轻敲着点,像提前标好了谱子,阿尔斯通的假动作刚起,他就预判到了方向,脚步贴着地板滑过去,不抢不冒,就稳稳卡在阿尔斯通突破的路线上,手臂伸得笔直,指尖几乎要碰到球,却又不越界犯规。
几个回合下来,阿尔斯通的脸有点挂不住了。他原本想靠速度冲过去,可林凯的重心压得极低,脚步跟得比影子还紧;想靠变向晃开空档,林凯却像提前知道他要往哪儿走,总能先一步堵上。
最后一次,阿尔斯通急了,猛地往右侧突破,运球力道加得太足,刚抬步就被林凯看准时机,指尖轻轻一捅——篮球“啪”地掉在地上,巴蒂尔从旁边冲过来捡了球,抬头就喊:“好防守,林!”他是联盟出了名的防守专家,一眼就看明白林凯不是瞎猫碰上死耗子,那脚步、那预判,全是实打实的东西。
轮到替补组进攻,林凯站在弧顶,和替补中锋打挡拆。那中锋是个新人,动作有点生涩,挡拆时慢了半拍,按说这球该乱了,可林凯没慌。他借着中锋刚挡出来的空档,脚步一停,手腕一压,急停跳投的动作干净利落,篮球擦着指尖飞出去,“唰”地空心入网。下一个回合,还是挡拆,这次中锋顺得快,林凯没投篮,手腕往下一沉,击地传球贴着地板滚过去,正好落在中锋手里;再后来,挡拆吸引了两个人防守,外线队友空了,林凯余光扫到,手臂一甩,球就传了过去——没有多余的动作,没有犹豫,每一次选择都掐得刚刚好,透着股和他年纪不符的稳。场下的范甘迪原本皱着眉,这会儿眉头松了点,轻轻点了点头。
姚明就站在场地边看,嘴角慢慢勾起来。他当初力荐林凯时,不少人劝他,说这球员伤过,状态不明,风险太大。可他记得林凯在灰熊时的拼劲,记得他打球时的脑子,现在看来,自己没赌错。
真正让所有人改观的,是那场全场五对五对抗赛。主力组由姚明和麦迪领衔,攻势猛得很,替补组被压着打,没几个回合就落后了十分。后来替补组快攻,后卫把球传给麦迪——麦迪中路推进,速度飞快,替补组两个人扑上去防他,他眼疾手快,把球往侧翼一甩,正好传给跟进的林凯。
那球传得不算好。林凯刚跑到位,防守他的球员已经扑到面前了,手都快伸到他脸上,按常理说,这球该停下来,重新组织,别冒风险。可林凯没停——就在接球的瞬间,他脑子里的【内在节拍】突然和【完美节奏】撞在了一起,像两根弦同时绷响。周围的声音好像突然远了,跑动的人影慢了下来,防守球员扑过来的轨迹、队友在哪个位置有空档、甚至篮球在手里的重量,都变得无比清晰。
他没调整姿势,顺着跑动的惯性,双脚轻轻一蹬就跳了起来。在空中,他肩膀微侧,手腕稍微一翻,就那么轻轻把球拨了出去——没有标准的投篮动作,甚至看起来有点随意,可篮球飞出去的弧线又高又飘,擦着防守球员的指尖,慢悠悠地坠向篮筐,“唰”的一声,空心入网!
追身三分!还是行进间的高难度球!
训练馆里瞬间静了。刚才还吵吵嚷嚷的声音全没了,所有人都盯着篮筐,又转头看林凯。这种球不是练就能练出来的——得有敢投的底气,有对节奏的极致把控,还有那种天生的投篮手感,是妥妥的“巨星球”。麦迪跑回来,拍了拍林凯的肩膀,难得地笑了下:“投得不错,有机会多出手。”
就这一球,像颗石子砸进了平静的水里。之前嘀咕林凯的人不说话了
孟菲斯的空气里总飘着点“磨”出来的悲情,输球后的沉默、训练馆里挥之不去的压抑,像块浸了水的布压在人身上。
但休斯顿不是这样,这里的每一分气息都透着“要赢”的务实——姚明站在场地另一侧,双手叉腰看队员跑战术,肩背挺得笔直,哪怕不说话,往那儿一站就像根定海神针;麦迪靠着篮架拉伸,宽松的训练服遮不住他肩背的肌肉线条,可眉头总微蹙着,眼尾那点倦意里藏着伤病留下的阴影,还有股想把过去的质疑全砸开的狠劲;阿尔斯通正和巴蒂尔唠嗑,手比划着街球动作,巴蒂尔(已通过交易来到火箭)听得认真,时不时点头,旁边的朱万·霍华德则慢悠悠系着鞋带,老派球员的沉稳劲儿和周围的热闹隔着层距离——这群人各有各的位置,各有各的活法,目标却扎在一块儿。
林凯往这儿一站,起初连个水花也没溅起来。替补席那边有人凑着头嘀咕,声音不大却能飘进他耳朵:“就是那个被灰熊裁了的?听说伤还没好利索,拿底薪来混日子的吧?”另一个接话:“姚明力荐的又怎么样,控卫这位置,阿尔斯通能让他抢了?”他抬眼扫过去,正好对上阿尔斯通的目光——那眼神没什么敌意,却带着股子“这位置是我的”的警惕,像只护着领地的猫,尾巴尖都绷着。
林凯没吭声,只是低头活动了下脚踝,旧伤的地方还有点发紧,却比刚恢复时稳多了。
训练第一天,杰夫·范甘迪刚吹哨就让所有人围过来,手里捏着战术板,脸绷得像块铁板:“记住两点——纪律,还有防守。别想着玩花活,每一次跑位、每一次伸手,都得按规矩来。”话刚落,助理教练就开始分组,林凯被分到替补一组,对面首发控卫的位置上,站着的正是阿尔斯通。
阿尔斯通一上场就没客气。他街球出身的底子摆在那儿,运球时手腕抖得飞快,篮球在指尖转着圈,一会儿体前变向,一会儿背后拉回,脚步踩着碎步晃来晃去,摆明了要给林凯个下马威。
场边有人吹了声口哨,等着看这个“底薪菜鸟”被晃飞的场面。可林凯没动——他没盯着球看,目光落在阿尔斯通的肩颈上,那地方每一次微沉、每一次转动,都藏着下一步的节奏。
【内在节拍】在脑子里轻轻敲着点,像提前标好了谱子,阿尔斯通的假动作刚起,他就预判到了方向,脚步贴着地板滑过去,不抢不冒,就稳稳卡在阿尔斯通突破的路线上,手臂伸得笔直,指尖几乎要碰到球,却又不越界犯规。
几个回合下来,阿尔斯通的脸有点挂不住了。他原本想靠速度冲过去,可林凯的重心压得极低,脚步跟得比影子还紧;想靠变向晃开空档,林凯却像提前知道他要往哪儿走,总能先一步堵上。
最后一次,阿尔斯通急了,猛地往右侧突破,运球力道加得太足,刚抬步就被林凯看准时机,指尖轻轻一捅——篮球“啪”地掉在地上,巴蒂尔从旁边冲过来捡了球,抬头就喊:“好防守,林!”他是联盟出了名的防守专家,一眼就看明白林凯不是瞎猫碰上死耗子,那脚步、那预判,全是实打实的东西。
轮到替补组进攻,林凯站在弧顶,和替补中锋打挡拆。那中锋是个新人,动作有点生涩,挡拆时慢了半拍,按说这球该乱了,可林凯没慌。他借着中锋刚挡出来的空档,脚步一停,手腕一压,急停跳投的动作干净利落,篮球擦着指尖飞出去,“唰”地空心入网。下一个回合,还是挡拆,这次中锋顺得快,林凯没投篮,手腕往下一沉,击地传球贴着地板滚过去,正好落在中锋手里;再后来,挡拆吸引了两个人防守,外线队友空了,林凯余光扫到,手臂一甩,球就传了过去——没有多余的动作,没有犹豫,每一次选择都掐得刚刚好,透着股和他年纪不符的稳。场下的范甘迪原本皱着眉,这会儿眉头松了点,轻轻点了点头。
姚明就站在场地边看,嘴角慢慢勾起来。他当初力荐林凯时,不少人劝他,说这球员伤过,状态不明,风险太大。可他记得林凯在灰熊时的拼劲,记得他打球时的脑子,现在看来,自己没赌错。
真正让所有人改观的,是那场全场五对五对抗赛。主力组由姚明和麦迪领衔,攻势猛得很,替补组被压着打,没几个回合就落后了十分。后来替补组快攻,后卫把球传给麦迪——麦迪中路推进,速度飞快,替补组两个人扑上去防他,他眼疾手快,把球往侧翼一甩,正好传给跟进的林凯。
那球传得不算好。林凯刚跑到位,防守他的球员已经扑到面前了,手都快伸到他脸上,按常理说,这球该停下来,重新组织,别冒风险。可林凯没停——就在接球的瞬间,他脑子里的【内在节拍】突然和【完美节奏】撞在了一起,像两根弦同时绷响。周围的声音好像突然远了,跑动的人影慢了下来,防守球员扑过来的轨迹、队友在哪个位置有空档、甚至篮球在手里的重量,都变得无比清晰。
他没调整姿势,顺着跑动的惯性,双脚轻轻一蹬就跳了起来。在空中,他肩膀微侧,手腕稍微一翻,就那么轻轻把球拨了出去——没有标准的投篮动作,甚至看起来有点随意,可篮球飞出去的弧线又高又飘,擦着防守球员的指尖,慢悠悠地坠向篮筐,“唰”的一声,空心入网!
追身三分!还是行进间的高难度球!
训练馆里瞬间静了。刚才还吵吵嚷嚷的声音全没了,所有人都盯着篮筐,又转头看林凯。这种球不是练就能练出来的——得有敢投的底气,有对节奏的极致把控,还有那种天生的投篮手感,是妥妥的“巨星球”。麦迪跑回来,拍了拍林凯的肩膀,难得地笑了下:“投得不错,有机会多出手。”
就这一球,像颗石子砸进了平静的水里。之前嘀咕林凯的人不说话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