击败圣安东尼奥马刺队的狂喜,像失控的潮水般漫过孟菲斯每一条街道,连带着整个NbA联盟都被这股热浪掀得晃了晃。街边大屏幕循环放着最后那记绝杀,酒吧里球迷举着啤酒杯嘶吼,连平日里冷清的球队周边店,门口都排起了绕街的长队。各大体育版头条更是没闲着,“黑马掀翻卫冕冠军”“幽灵控卫的封神时刻”“孟菲斯终破魔咒”——那些标题恨不得把惊叹号焊在纸上,生怕别人看不出这场胜利有多震撼。
孟菲斯灰熊,这支年年卡在季后赛边缘、被媒体戏称“常规赛猛如虎,季后赛软脚虾”的球队,今年第一次闯过首轮,就把马刺那座看似稳如泰山的大山给推倒了。没人能忘得了抢七最后那一秒,林凯持球过半场,马刺队员贴得像块膏药,他却踩着哨声抬手,篮球在空中划出一道飘得离谱的弧线,最后“唰”地穿网而过。这球当天就刷爆了所有体育平台,评论区里全是“这球能吹十年”“联盟要变天了”的留言,连退役的名宿都忍不住发推:“这小子的心脏,比老邓肯的脸还稳。”
赞誉来得比季后赛赛程还快。体育频道的解说员翻来覆去地吹,“林凯已经摸到顶级控卫的门槛了”“关键时刻敢出手,这才是巨星胚子”“孟菲斯终于有了自己的招牌”;赞助商更是闻风而动,经纪人费根的电话从赛后就没停过,运动品牌、能量饮料、甚至本地的烤肉店都找过来,合同条款堆在桌上能垒成小山。林凯的球衣销量一夜之间冲到联盟前三,之前他去超市还能低调买瓶水,现在出门得戴帽子口罩——街头上全是穿他球衣的小孩,追着喊“林!再投一个!”。他不再是那个“有点意思的新秀”,媒体提起他,开口就是“超级新星”“孟菲斯英雄”,连球队大巴经过市区,路边的交警都会冲他比个“绝杀”的手势。
球队飞回去的私人飞机上,大家倒没太疯。康利开了罐啤酒,递给林凯,笑着说“这下能睡个踏实觉了”;替补席的几个年轻人凑着看手机里的绝杀回放,叽叽喳喳地吵;助理教练拿着战术板,却没像平时那样念叨,只是拍了拍每个人的肩膀。可没高兴多久,胡比·布朗教练就站了起来,手里还攥着刚打印出来的赛程表,声音不高,却让机舱里瞬间静了:“庆祝到这儿就行。明天早上十点训练馆集合,第二轮的对手很快就出来了。赢了马刺是好事,但别飘——咱们的路还没走完。”
没人反驳。大家都清楚,季后赛这趟车,上来了就不能停。很快,西部半决赛的对手定了——西雅图超音速,常规赛西部第一,刚跟国王打了六场才磕下来的硬茬。这支球队就是台移动炮台,雷·阿伦和拉沙德·刘易斯的“双枪”组合,场均得分加起来快五十分,三分球投得比吃饭还勤,联盟里没人愿意跟他们拼进攻。更棘手的是他们的教练内特·麦克米兰,跟布朗教练一样,最讲究防守和纪律,超音速的防守效率能排进联盟前五,既会跟你打快攻,又能磨阵地,风格跟马刺完全是两回事——马刺是慢刀子割肉,超音速是上来就用火力把你轰懵。
回到孟菲斯的第二天,球队就扎进了训练馆。早上看超音速的比赛录像,布朗教练拿着笔在屏幕上画,“雷·阿伦无球跑位最贼,他会借着掩护绕两圈,等你反应过来,他已经站在三分线外了”“刘易斯别放他投,他一拿球就往内线突,咱们的内线得卡住位置”;下午就是针对性训练,林凯练了一下午的追防,模拟雷·阿伦的跑位,跑得浑身是汗,球衣拧出来的水能浇花;晚上还有战术会,大家围坐在会议室里,讨论怎么防双枪的挡拆,怎么抓他们的反击漏洞。林凯的日程表排得比训练计划还满,除了训练、开会,就剩偶尔抽半小时跟费根对接代言的事——他没心思管那些,满脑子都是雷·阿伦的投篮姿势,还有刘易斯的高位策应路线。
期间他收到不少祝贺消息。家里人发的语音里,他爸的声音都透着激动,“你妈昨天看绝杀,激动得把碗都摔了”;大学队友调侃他“现在是不是飘得敢跟我单挑了”;连之前采访过他的体育记者,都发来条“下次采访能不能别让我等俩小时”的玩笑。他都简单回了,要么“谢谢”,要么“回头聊”,唯独两条消息,他看了半天。
一条是泰勒·斯威夫特的,发得特别早,估计是刚看完比赛就敲了:【omG! thAt wAS AmAZING! 你这球能写进我歌词里!我就知道你能赢!庆祝派对啥时候办?我都想好要听你讲当时怎么出手的了!;)】她还是这么直接,连标点符号都透着雀跃。林凯坐在训练馆的长椅上,笑着回:【谢了。派对就算了,得准备下一轮。等打完这轮,有空的话一起喝杯东西?】没两分钟,泰勒就秒回了:【就这么说定了!不许反悔!我到时候肯定盯着比赛看,你要是敢输,我就写首歌吐槽你!】
另一条是林允儿的,发得晚了点,像是琢磨了半天措辞:【欧巴…恭喜你呀!我看新闻了,最后那个球…真的太厉害了!(星星眼) 打了那么久,肯定特别累吧?一定要好好休息,别受伤。Fighting! ^^】她的语气软软的,没那么多热闹劲儿,却全是细枝末节的关心。林凯指尖顿了顿,回:【谢谢允儿。还好,不算太累。下一轮对手挺强的,得抓紧准备。】
他放下手机,望着训练馆里空荡荡的球场,忽然有点恍惚。泰勒像团火,热情得能把人烧起来;允儿像杯温水,安安静静的,却能暖到心里。这两个性格差得老远的女孩,好像都在慢慢往他的生活里靠——有时候训练累了,想起泰勒的玩笑,能笑出声;晚上回公寓,看到允儿提醒他“别忘吃饭”的消息,会顺手煮碗面。这种感觉很微妙,不像在球场上那样,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跑、该怎么投,反而有点慌,甚至有点不知所措。他这辈子最确定的事就是篮球,训练、比赛、赢球,可这些场外的关注,那些藏在消息里的在意,让他在紧绷的比赛间隙,既觉得暖和,又有点乱——就像训练时突然跑错了战术,不知道该往哪儿走。
一天训练结束,天都黑透了。林凯换好衣服,背着包往停车场走,刚走到车旁边,就有个穿西装的女人迎上来。她看着挺干练,手里拿着个烫金的信封,递过来的时候,语气客客气气的,却带着点不容拒绝的劲儿:“林先生,您好。我是斯嘉丽·约翰逊小姐的经纪人。斯嘉丽小姐一直有关注您的比赛,昨天看了您的绝杀,特别高兴。她明晚在比弗利山庄有个私人聚会,想请您过去坐坐——都是圈内的朋友,也想跟您认识一下。”
林凯愣了一下,手里的信封都没敢接。斯嘉丽·约翰逊?那个他之前在电影里见过无数次的红发女人,那个总觉得离自己的世界老远、只能在杂志上看到的人,竟然会主动请他去聚会?他脑子里瞬间闪过好多画面,电影里她的样子,媒体报道里的她,还有之前偶尔听人说的“好莱坞派对有多热闹”——那些纸醉金迷的场面,他其实一点都不喜欢,甚至有点抵触。可心里又有个小小的声音在跳,有点好奇,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冲动——毕竟,那是开启他人生转折点的斯嘉丽·约翰逊啊。
他攥着背包带,想了几秒,还是把信封推了回去,语气尽量客气,却没留余地:“谢谢斯嘉丽小姐的好意。真对不住,我们马上要打第二轮了,每天都得训练,得保持状态,实在抽不开身。这次就不去了。”
经纪人脸上的笑容顿了顿,好像没料到他会拒绝,但很快又恢复了职业的样子,把信封收回来:“没关系,我能理解。那祝您季后赛顺利,希望以后有机会再见面。”说完,她转身就走了,高跟鞋踩在停车场的水泥地上,声音越来越远。
林凯看着她的背影,松了口气,却又有点说不清的失落。他知道自己没选错——这个时候去参加什么派对,纯属脑子不清醒,布朗教练要是知道了,能把他骂到练到天亮。可看着那远去的背影,又觉得好像关上了一扇门,一扇他从来没想过会打开的门。
他摇了摇头,把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甩出去,拉开车门坐进去。点火的时候,他看了眼副驾上放的战术笔记,上面写着“雷·阿伦——无球跑位重点盯防”。对,想这些没用,他的战场在球馆里,他的对手在赛场上,下一轮的超音速,还有那个不好对付的雷·阿伦,才是他该琢磨的事。
发动汽车,车灯划破夜色。“幽灵”的下一场挑战,马上就要来了。
孟菲斯灰熊,这支年年卡在季后赛边缘、被媒体戏称“常规赛猛如虎,季后赛软脚虾”的球队,今年第一次闯过首轮,就把马刺那座看似稳如泰山的大山给推倒了。没人能忘得了抢七最后那一秒,林凯持球过半场,马刺队员贴得像块膏药,他却踩着哨声抬手,篮球在空中划出一道飘得离谱的弧线,最后“唰”地穿网而过。这球当天就刷爆了所有体育平台,评论区里全是“这球能吹十年”“联盟要变天了”的留言,连退役的名宿都忍不住发推:“这小子的心脏,比老邓肯的脸还稳。”
赞誉来得比季后赛赛程还快。体育频道的解说员翻来覆去地吹,“林凯已经摸到顶级控卫的门槛了”“关键时刻敢出手,这才是巨星胚子”“孟菲斯终于有了自己的招牌”;赞助商更是闻风而动,经纪人费根的电话从赛后就没停过,运动品牌、能量饮料、甚至本地的烤肉店都找过来,合同条款堆在桌上能垒成小山。林凯的球衣销量一夜之间冲到联盟前三,之前他去超市还能低调买瓶水,现在出门得戴帽子口罩——街头上全是穿他球衣的小孩,追着喊“林!再投一个!”。他不再是那个“有点意思的新秀”,媒体提起他,开口就是“超级新星”“孟菲斯英雄”,连球队大巴经过市区,路边的交警都会冲他比个“绝杀”的手势。
球队飞回去的私人飞机上,大家倒没太疯。康利开了罐啤酒,递给林凯,笑着说“这下能睡个踏实觉了”;替补席的几个年轻人凑着看手机里的绝杀回放,叽叽喳喳地吵;助理教练拿着战术板,却没像平时那样念叨,只是拍了拍每个人的肩膀。可没高兴多久,胡比·布朗教练就站了起来,手里还攥着刚打印出来的赛程表,声音不高,却让机舱里瞬间静了:“庆祝到这儿就行。明天早上十点训练馆集合,第二轮的对手很快就出来了。赢了马刺是好事,但别飘——咱们的路还没走完。”
没人反驳。大家都清楚,季后赛这趟车,上来了就不能停。很快,西部半决赛的对手定了——西雅图超音速,常规赛西部第一,刚跟国王打了六场才磕下来的硬茬。这支球队就是台移动炮台,雷·阿伦和拉沙德·刘易斯的“双枪”组合,场均得分加起来快五十分,三分球投得比吃饭还勤,联盟里没人愿意跟他们拼进攻。更棘手的是他们的教练内特·麦克米兰,跟布朗教练一样,最讲究防守和纪律,超音速的防守效率能排进联盟前五,既会跟你打快攻,又能磨阵地,风格跟马刺完全是两回事——马刺是慢刀子割肉,超音速是上来就用火力把你轰懵。
回到孟菲斯的第二天,球队就扎进了训练馆。早上看超音速的比赛录像,布朗教练拿着笔在屏幕上画,“雷·阿伦无球跑位最贼,他会借着掩护绕两圈,等你反应过来,他已经站在三分线外了”“刘易斯别放他投,他一拿球就往内线突,咱们的内线得卡住位置”;下午就是针对性训练,林凯练了一下午的追防,模拟雷·阿伦的跑位,跑得浑身是汗,球衣拧出来的水能浇花;晚上还有战术会,大家围坐在会议室里,讨论怎么防双枪的挡拆,怎么抓他们的反击漏洞。林凯的日程表排得比训练计划还满,除了训练、开会,就剩偶尔抽半小时跟费根对接代言的事——他没心思管那些,满脑子都是雷·阿伦的投篮姿势,还有刘易斯的高位策应路线。
期间他收到不少祝贺消息。家里人发的语音里,他爸的声音都透着激动,“你妈昨天看绝杀,激动得把碗都摔了”;大学队友调侃他“现在是不是飘得敢跟我单挑了”;连之前采访过他的体育记者,都发来条“下次采访能不能别让我等俩小时”的玩笑。他都简单回了,要么“谢谢”,要么“回头聊”,唯独两条消息,他看了半天。
一条是泰勒·斯威夫特的,发得特别早,估计是刚看完比赛就敲了:【omG! thAt wAS AmAZING! 你这球能写进我歌词里!我就知道你能赢!庆祝派对啥时候办?我都想好要听你讲当时怎么出手的了!;)】她还是这么直接,连标点符号都透着雀跃。林凯坐在训练馆的长椅上,笑着回:【谢了。派对就算了,得准备下一轮。等打完这轮,有空的话一起喝杯东西?】没两分钟,泰勒就秒回了:【就这么说定了!不许反悔!我到时候肯定盯着比赛看,你要是敢输,我就写首歌吐槽你!】
另一条是林允儿的,发得晚了点,像是琢磨了半天措辞:【欧巴…恭喜你呀!我看新闻了,最后那个球…真的太厉害了!(星星眼) 打了那么久,肯定特别累吧?一定要好好休息,别受伤。Fighting! ^^】她的语气软软的,没那么多热闹劲儿,却全是细枝末节的关心。林凯指尖顿了顿,回:【谢谢允儿。还好,不算太累。下一轮对手挺强的,得抓紧准备。】
他放下手机,望着训练馆里空荡荡的球场,忽然有点恍惚。泰勒像团火,热情得能把人烧起来;允儿像杯温水,安安静静的,却能暖到心里。这两个性格差得老远的女孩,好像都在慢慢往他的生活里靠——有时候训练累了,想起泰勒的玩笑,能笑出声;晚上回公寓,看到允儿提醒他“别忘吃饭”的消息,会顺手煮碗面。这种感觉很微妙,不像在球场上那样,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跑、该怎么投,反而有点慌,甚至有点不知所措。他这辈子最确定的事就是篮球,训练、比赛、赢球,可这些场外的关注,那些藏在消息里的在意,让他在紧绷的比赛间隙,既觉得暖和,又有点乱——就像训练时突然跑错了战术,不知道该往哪儿走。
一天训练结束,天都黑透了。林凯换好衣服,背着包往停车场走,刚走到车旁边,就有个穿西装的女人迎上来。她看着挺干练,手里拿着个烫金的信封,递过来的时候,语气客客气气的,却带着点不容拒绝的劲儿:“林先生,您好。我是斯嘉丽·约翰逊小姐的经纪人。斯嘉丽小姐一直有关注您的比赛,昨天看了您的绝杀,特别高兴。她明晚在比弗利山庄有个私人聚会,想请您过去坐坐——都是圈内的朋友,也想跟您认识一下。”
林凯愣了一下,手里的信封都没敢接。斯嘉丽·约翰逊?那个他之前在电影里见过无数次的红发女人,那个总觉得离自己的世界老远、只能在杂志上看到的人,竟然会主动请他去聚会?他脑子里瞬间闪过好多画面,电影里她的样子,媒体报道里的她,还有之前偶尔听人说的“好莱坞派对有多热闹”——那些纸醉金迷的场面,他其实一点都不喜欢,甚至有点抵触。可心里又有个小小的声音在跳,有点好奇,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冲动——毕竟,那是开启他人生转折点的斯嘉丽·约翰逊啊。
他攥着背包带,想了几秒,还是把信封推了回去,语气尽量客气,却没留余地:“谢谢斯嘉丽小姐的好意。真对不住,我们马上要打第二轮了,每天都得训练,得保持状态,实在抽不开身。这次就不去了。”
经纪人脸上的笑容顿了顿,好像没料到他会拒绝,但很快又恢复了职业的样子,把信封收回来:“没关系,我能理解。那祝您季后赛顺利,希望以后有机会再见面。”说完,她转身就走了,高跟鞋踩在停车场的水泥地上,声音越来越远。
林凯看着她的背影,松了口气,却又有点说不清的失落。他知道自己没选错——这个时候去参加什么派对,纯属脑子不清醒,布朗教练要是知道了,能把他骂到练到天亮。可看着那远去的背影,又觉得好像关上了一扇门,一扇他从来没想过会打开的门。
他摇了摇头,把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甩出去,拉开车门坐进去。点火的时候,他看了眼副驾上放的战术笔记,上面写着“雷·阿伦——无球跑位重点盯防”。对,想这些没用,他的战场在球馆里,他的对手在赛场上,下一轮的超音速,还有那个不好对付的雷·阿伦,才是他该琢磨的事。
发动汽车,车灯划破夜色。“幽灵”的下一场挑战,马上就要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