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6章 从从容容,游刃有余-《开局:系统,你管这叫九子夺嫡?》

  一道影子悄无声息地从殿后屏风中闪出,跪倒在地。

  正是内侍监总管太监,王承恩。

  “奴才在。”

  “朕的眼睛和耳朵,似乎都被人给蒙蔽了。”

  天武大帝的声音听不出喜怒。

  王承恩将头埋得更低,连大气都不敢喘。

  皇帝从御案的暗格中,取出一个长条形的锦盒,扔在王承恩面前。

  王承恩小心翼翼地打开,只见里面静静躺着一具造型奇特的千里镜。

  这具千里镜由西洋贡品改造,观测距离与清晰度远非军中凡品可比。

  “你亲自去隔离区外面看一看。”

  “朕要知道,朕的那个儿子,在里面到底是在当一个遗臭万年的罪人,还是在创造一个连朕都看不懂的奇迹。”

  王承恩这位在宫中伺候了天武大帝一辈子,见惯了血腥与阴谋,向来冷静的内侍监总管,头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手脚发凉。

  陛下的命令很简单,去城南疫区外的了望塔上看一看。

  可这简单的命令背后,却有着千钧之重。

  这意味着,陛下已经不再相信朝堂之上任何人的话,无论是声泪俱下弹劾定北王的太子和沛王,还是那些为定北王说话的中立老臣。

  他要用自己的眼睛,去亲自审视这片牵动了整个京城的是非之地。

  而他王承恩,就是陛下此刻唯一的眼睛。

  “奴婢……遵旨。”

  他捧着那具由西洋贡品改造而成的特制千里镜,只觉得手中之物,重若千钧。

  王承恩领旨之后,不敢有丝毫耽搁。

  他甚至没有乘坐那顶象征着身份的八抬大轿,只是在几十名羽林卫精锐的护送下,快马加鞭,赶到了城南的禁军大营。

  隔离区外,气氛肃杀。

  数千名禁军士兵顶盔贯甲,刀枪出鞘,组成了一道密不透风的防线。

  防线之前,是一道用石灰和鹿角构成的简易隔离带,刺鼻的石灰味混杂着从疫区飘来的若有若无的恶臭,让这片区域充满了死气。

  禁军统领霍安早已在营门外等候,见到王承恩,立刻上前行礼。

  “王总管,您怎么来了?此地秽气冲天,不是什么好地方啊!”

  “咱家是奉了陛下的旨意,前来一探究竟。”

  王承恩捏着鼻子,看着远处那片死气沉沉的营地,脸上满是厌恶与不解,

  “霍将军,里面的情况,当真如你奏报中所说的那样?”

  “回总管,千真万确!”

  霍安的脸上同样写满了困惑,“昨夜那场大火之后,按理说本该是彻底乱了套。可今天一早,里面非但没有暴乱,反而……反而出奇的安静。”

  “下官派人远远了望,只见里面的人都在干活,像是在……重建营地。而且,今天送出来的疫死者尸首,不足十具。实在是……想不通。”

  王承恩听着,心中的疑窦更深。

  “陛下有旨,让咱家亲眼看一看。霍将军,还请行个方便,带咱家去那了望塔上一观。”

  “总管请。”

  霍安不敢怠慢,引着王承恩,登上了那座为了监视疫区而临时搭建的,高达十余丈的木制了望高塔。

  高塔之上,寒风刺骨。

  他小心翼翼的从随行小太监捧着的锦盒中,取出了那具由西洋进贡而来,又经大夏能工巧匠改造过的特制千里镜。

  镜筒由黄铜打造,上面雕刻着繁复的龙纹,两端的镜片在晨光下,闪烁着晶莹剔透的光芒,据说,能看清十里之外飘落的树叶。

  他闭上眼,再次深吸一口气,努力将朝堂之上,那些皇子与大臣们声泪俱下的控诉,那些关于暴乱、烈火、人间地狱的描述,暂时从脑海中清空。

  陛下的旨意,言犹在耳。

  “忘了他们是怎么说的,用你自己的眼睛去看。”

  他颤抖着将那冰冷的镜筒举到眼前,对准了远处那片让他心惊胆战的土地。

  起初,镜中的景象有些模糊。

  他拧动着镜筒上的焦距旋钮,远方的景象,渐渐变得清晰。

  然后,下一秒。

  他手中的千里镜,都差点因极致的震惊而失手滑落。

  他看到了什么?

  没有预想中的混乱与疯狂。

  没有想象中的尸横遍野,哭喊震天。

  千里镜那清晰无比的视野中,呈现出的是一幅颠覆了他所有认知,让他震撼的画卷。

  那片被大火焚烧过的土地,确实是一片焦黑的废墟,满目疮痍。

  然而,在这片废墟之上,却是秩序。

  他看到,营地的主干道,已经被清理得干干净净,地面上,甚至还撒着一层用于消毒的白色石灰粉。

  数不清的、衣衫褴褛的身影,正在废墟间穿梭,他们被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不同队伍,在各自的区域内,沉默而高效的劳作着。

  在营地的东侧,是新建的隔离区。

  上百座用新砍的木头和油布搭建起来的简易窝棚,被整齐的分成了三个区域,分别插着红色、黄色、和白色的布条,似乎代表着不同的病患等级。

  一些穿着干净布衣的妇女,正端着陶碗,在那些窝棚间来回穿梭,将一碗碗冒着热气的汤药和米汤,小心的喂给那些躺在草席上的病人。

  营地的西侧,则是一片巨大的生活区。

  数万名幸存的灾民,以家庭为单位,围坐在一堆堆新燃起的篝火旁,正在分食着来之不易的食物。

  没有人争抢,没有人喧哗。

  即便是分发食物的伙夫,面前也排着一条长长的、安静的队伍。

  每个人,都在用一种近乎虔诚的沉默,遵守着这片土地上新的规则。

  而在营地的北侧,靠近那片焦黑废墟的地方,数千名青壮男子,正在一名身材高大、如同铁塔般的汉子带领下,进行着操练。

  他们没有武器,手里拿着的,只是长短不一的木棍。

  他们的动作,也谈不上整齐,甚至有些笨拙。

  但他们那挺直的脊梁,那一声声压抑着悲伤,却又充满了力量的怒吼,却汇成了一股让人无法忽视的,铁一般的气势。

  这哪里还是什么灾民营?

  王承恩只觉得自己的认知,在这一刻被彻底颠覆了。

  这分明就是一座纪律严明,组织有序,正在从一场惨烈的战败中,迅速恢复元气的……军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