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8章 老子不飞升,要种万亩田-《开局扫地三百年,一键功德成神仙》

  北斗第七星的偏移像一道无声的裂痕,划过天穹。

  夜风卷起稻浪,沙沙作响,仿佛天地也在低语不安。

  就在这静谧与动荡交织的时刻,云头破开一道霞光。

  一人肩挑青竹食盒,脚踏流云而来,衣袂翻飞间竟带出阵阵饭香。

  他未至声先到,朗声大笑:“老子不做神仙宴,专做百家饭!”

  是白千馐。

  他自云端跃下,轻巧落地,震得田埂微颤。

  百姓们愣住,还未反应过来,那两格食盒已被“啪”地掀开——

  热气冲天而起,裹挟着灵米、灵菜、灵豆混合的粗朴香气,扑面而来。

  不是仙家玉液琼浆的清冽,也不是洞府丹药的奇香,而是灶台边最真实的人间烟火味。

  “新收的灵粮,蒸了七道,揉了九遍。”白千馐抓起一个饭团塞进身旁孩童手中,“吃吧,这可是你们自己种出来的命根子。”

  人群先是迟疑,随即涌上。

  有人咬下一口,忽然浑身一震,体内经脉如春雪消融,淤塞多年的真气竟自行流转;几个原本毫无灵机的孩子更是额头泛光,眉心隐隐浮现灵根纹路。

  【检测到群体性‘生活类功德’爆发——奖励:信仰法则碎片x1】

  系统提示在陈凡识海中浮现,但他只是望着眼前这一幕,嘴角缓缓扬起。

  这不是顿饭,是希望的兑现。

  是无数个日夜跪在泥里插秧、守渠、引水换来的回响。

  他本可以闭关。

  元婴后期的门槛早已松动,宗门甚至送来三枚“渡劫凝神丹”,只等他入定突破。

  可他在昨夜,当着所有人的面,将丹方撕成碎片,撒入堆肥池。

  “飞升有什么用?”他蹲在田头,手里捏着一根嫩苗,对围坐的小孩们说,“这边还有三百亩没插秧。”

  小禾嫂抱着孩子站在旁边,眼眶发热。

  她知道,若没有这个人,北境早已沦为荒原。

  夜琉璃不知何时走近,黑袍猎猎,眸光冷淡:“你越来越像凡人了。”

  “那是因为我本来就是。”陈凡回头一笑,眼里映着灯火与星光。

  她怔了一下,没再说话。

  入夜,万籁渐寂。

  百姓归屋,灯火次第熄灭,唯有田埂上还留着几盏守夜灯。

  忽然,一道半透明的身影悄然浮现——赤足、短衫,眉目稚嫩却带着某种亘古的慈悲。

  心灯童子。

  他曾是慈航愿力所化的启蒙灵体,在陈凡初入修行为善时现身点化。

  如今再度出现,却不言不语,只蹲在田埂边,用手指轻轻画下一幅图——

  父亲扶犁,身后跟着蹒跚学步的孩童,远处炊烟袅袅,稻穗低垂。

  画完,他抬头望向星空,轻声道:“这一世,他们自己学会了耕。”

  话音落,身影如烟散去,只余田间一阵微风拂过。

  然而就在此时,西渠方向猛地传来一声闷响!

  地面剧烈震动,河水倒涌,一股漆黑浊流自地下喷出,夹杂着腐腥之气,直冲堤坝而来。

  那是地脉紊乱引发的地涌乱流,足以毁掉整片新生灵田。

  “要塌了!”有人惊呼。

  众人奔逃,唯有一道黑影逆风而行。

  夜琉璃纵身跃入渠心,双手结印,猛然将一截断裂的魔骨插入地缝——

  黑气炸开,她的身体剧烈抽搐,魔脉与体内那颗由愿力种下的“善念之核”激烈交锋。

  每一分镇压,都是对自己存在的否定。

  “你们说魔不能善……”她咬牙低语,鲜血从唇角溢出,“那我就用魔骨,撑住这片田。”

  剧痛如刀割神魂。可就在意识即将溃散之际,她忽然想起什么。

  那天傍晚,陈凡坐在井沿讲了个笑话:“为什么修仙不如做饭?”

  孩子们齐声问:“为什么?”

  他说:“因为饭凉了没人吃会心疼,功法练成了,也没人鼓掌。”

  她当时冷笑离去,此刻却在生死边缘,第一次笑了出来。

  笑声很轻,却如钟鸣破雾。

  金光自她心口绽开,顺着魔骨蔓延至整条渠道。

  那污浊乱流竟被缓缓净化,转为清澈甘泉,汩汩流入干涸已久的支流。

  【魔心向善转化率 10%,达成阶段性突破】

  系统震动,天地也为之一静。

  陈凡奔至渠边,看着她摇摇欲坠的身影,伸出手。

  她没有躲,也没有握,只是望了他一眼,极轻地说:“你说得对……活着,比成仙热闹。”

  风停了,水稳了,星河依旧流淌。

  但陈凡知道,这场胜利太险。

  人力有时尽,若再来一次地涌,未必还有人愿意以身为桩。

  他站在田头,望着这片从死地中重生的土地,心中已有决断。

  有些事,不能再靠一个人扛。

  有些火,该交给更多人来传。

  夜风拂过北境的田埂,稻穗低垂,如金浪般起伏。

  然而在这片丰收在望的宁静之下,一股无形的暗流正悄然涌动。

  陈凡立于高坡之上,手中握着一卷由功德之力凝成的“识字农册”,纸页泛着温润微光,字迹清晰可辨。

  这是他以千点生活类功德为引,借系统之力催生出的启蒙之物——非符非咒,却承载着改变命运的可能。

  他将它交到小禾嫂手中时,并未多言,只说了一句:“教他们认字,比教他们行气更有用。”

  如今半月过去,奇迹正在发生。

  村中孩童围坐土屋,跟着小禾嫂一字一句朗读:“春播一粒谷,秋收万颗实。”老铁匠秦九钉卸下打了一辈子的铁锤,捧着书册蹲在炉边,眉头紧锁地念叨着“水土相生论”;几个曾被视为“灵根全无”的少年,竟在抄写《耕读箴言》时激发了体内潜藏的灵机,眉心隐隐发烫。

  更令人动容的是,每至深夜,田间便亮起点点灯火,男女老少提灯而行,一边翻土施肥,一边齐声哼唱那首改编自劝善文的歌谣:

  “一锄破昏夜,千灯照新禾。不求飞升路,但护灶火多。”

  声音不大,却如星火燎原,在寒夜里烧出一片暖意。

  【检测到群体性‘文明延续型’功德持续增长——《民生道藏·卷一:耕读篇》生成中……】

  识海中,系统的提示音不再冰冷机械,反而带上了某种近乎敬畏的波动。

  一道古朴经卷虚影缓缓成型,封面上刻着苍劲文字,似由无数细小的人影拼成——那是千万双手托起书册的模样。

  陈凡望着眼前这幅图景,心中却没有丝毫松懈。

  果然,就在庆丰收的那一夜,万人齐聚旷野,手持油灯,依陈凡所授阵法列队而行。

  当最后一排灯火点燃,整片雪原赫然映出一个巨大无比的“人”字——那是属于凡人的图腾,是无声的宣言。

  欢呼尚未落定,挂在渠口铜铃上的铃童猛然睁眼!

  “叮——!”

  一声锐鸣撕裂欢笑。

  紧接着,第二声、第三声接连响起,急促如刀锋刮骨。

  “三道气运刺客……已入中州书院旧道!”铃童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,“手持‘斩运符’,目标……天下学宫遗址。”

  陈凡站在人群中央,听着这一报,却没有转身,也没有召令。

  他只是缓缓弯腰,从脚边拾起那把用了许久的旧扫帚,轻轻拍去上面的尘土。

  远处,灯火依旧璀璨,孩子的笑声随风飘来。

  他望着那一双双明亮的眼睛,低声自语:“他们以为我在争地盘?”

  嘴角微扬,却不带半分笑意。

  “我在等——下一个愿意捡起这本书的孩子。”

  就在此时,系统界面悄然刷新,一行金光浮现:

  「新任务:守护启蒙火种——失败则文明退化等级 3」

  与此同时,北境边缘的风,忽然停了。

  三道黑影,踏着月光残影,无声逼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