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章 交公粮-《恶婆婆重生:从街道办到省委大院》

  “放心吧,不会的。”周济民很笃定地道:“妈现在变好了,你别再用以前的目光看她了。”

  王秀秀不语,只觉得丈夫太幼稚了。

  半晌后又道:“妈让我好好看书,参加高考。”

  周济民也来劲儿了:“这下可算是苦尽甘来了,你好好复习看书,有事喊我就行,不过坐月子也不能老看书,小心眼睛。”

  王秀秀嗯了一声,不管怎么说,婆母答应让她高考,就这一点,她已经很感激了,以前骂她的那些话,就当没听见吧。

  至于考上后孩子如何,丈夫如何,王秀秀下意识的不让自己去想,现在她要全力备战考高,一定要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。

  周家分家的消息,还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周家坳。

  再加上尹春娇这段时间都老老实实的上工,没整出什么幺蛾子,所有人都觉得尹春娇变了。

  有的人猜测肯定是在城里被城里的儿媳妇教训了,这下学乖了,知道以后要依靠老二了,所以才分家讨好老二两口子。

  也有人说尹春娇肯定是撞邪了,狗改不了吃屎,她尹春娇一个泼了十几年的泼妇,能改得好?

  不过这些也没人敢当着尹春娇的面说,都是背地里说。

  尹春娇也不想跟人掰扯,反正只要不被她抓到就能相安无事。

  转眼秋收就结束了,村子里开始张罗着交公粮。

  这是每个村的头等大事。

  这日,村子里的大喇叭又响了起来,老书记方来通知大家明天交公粮,每家出一个壮劳力,明早四点就在村部集合,到时候将粮食装车,早点送到镇上粮站去。

  他们周家坳有八个小队,一共有二百六十二户,人口超过两千人,算是一个很大的村子了。

  全村水田有五百六十三亩,地有四百六十亩,剩下的都是坡地。

  这边水域较多,所以以种植水稻为主,麦为辅,地更多是用来种植油菜棉花这些,花生跟红薯黄豆这些,都是种在坡地上的。

  根据他们县里的规定,一亩田地要上交25%的粮食税,算是比较高的了。

  虽然已经有化肥农药了,但化肥农药也是要钱买的,他们村并不富裕,也不能全部的田都能撒上化肥。

  方来特意做过实验,拿了十来亩田撒了化肥,确实比不撒化肥的一亩要多收个三四十斤。

  但这些换成钱还不够买化肥的,这个账一算,他也就歇了来年买化肥的心思了。

  方来不承认是自己穷抠搜撒少了。

  今年他们村,小麦跟水稻一共收了三十万多斤的粮食,平均亩产也就三百多斤,要上交的公粮就是七万多斤。

  用常用的那种麻袋装,一麻袋正好一百斤,七万多斤的粮食,也要装七百多袋子,但一般都要多准备个十几袋,每年交粮食,他们交的粮食都会超过实际数量。

  没办法,小鬼难缠。

  他们村没有拖拉机,只有牛车跟板车。

  一般一辆牛车或者一辆板车,最多也只能拉个十四五袋,路不好走,太多了人跟牛都累。

  一般不让牛拉,一来是心疼牛,二来是人多,怕牛被激怒出事。

  每年交公粮都有很多事,所以一般都是壮劳力去,不管发生什么事,一群壮劳力总是不好惹的。

  当天下午就把所有要交的粮食晾晒扬灰装袋后拉到仓库里,太多了要分两次拉去,又找了三个人值夜看守。

  第二天不到四点,方来就跟周立国打着手电筒来到了仓库。

  不多久,六十多号要去交公粮的劳动力都来了,其中也有周济民。

  众人将粮食装上板车,一辆板车两个劳动力。

  一个人拉,一个人在后面推,虽然距离镇上近,但路很不好走。

  等所有的粮食都装上板车并且用绳子绑好了后,方来打着火把在前面一声令下,所有老爷们吆喝一声,负责拉的将绳子放到肩膀上,两手将板车的把手用力往下压,板车就翘了起来。

  “走……”一声走喊完,负责推的就一边站一个,手放在袋子上,用力的往前推。

  虽然路早就走习惯了,但也走不快,一来路面都不宽,儿是天还黑着,万一没看见摔沟里可不是开玩笑的事。

  夜里很安静,连虫鸣都没了,只有众人的走路声以及板车咕噜噜的滚动发出来的声响。

  拉东西跟走路肯定是不一样的。

  一群人渐渐开始交谈起来,说着话干着活,中途再换一拨人,浩浩荡荡用了一个多小时才赶到粮站,天都还没有大亮。

  本以为他们算早的了,但等他们到的时候,外面已经排了老长的队伍了。

  路远的昨天下午就赶来了,昨晚上就在这里歇息的。

  他们路近,不用遭这个罪。

  方来一到,就找几个熟悉的老伙计唠嗑去了。

  说是唠嗑,其实就是相互打听下各个村秋收情况,再顺便把周立国带过去给几个老伙计看看。

  他明年差不多就要退了,到时候就看周立国的了。

  今天村子里去交公粮,留在村子里的人也没得歇息。

  稻谷入仓,接下来要干的活儿可也不少的。

  男人们要在一部分田里种油菜或者冬小麦了。

  村里有个会看天的老人,很厉害,他说的天气从来没错过。

  前段时间他说明年估计是个旱天,雨水少,让村子早做准备。

  所以方来就决定明年开春少种一部分早稻,省的到时候因为没水耽误耕种。

  今年各个水塘里还有不少水,等明年干旱的时候,这些差不多都能收割了。

  先保证部分再说吧。

  所以今年有一百多亩田都用来种植油菜小麦,这些田一般都不在水边的,且田的蓄水能力比地要好,种了油菜跟小麦,不太需要长浇水,而且换着种也有利于提高亩产。

  妇女们也没闲着,尹春娇近期最主要工作的就是摘棉花了。

  棉花是村子里主要种植的农作物,这个时候棉花都已经摘了几茬了,但一眼看去,棉花地里还是白花花一片。

  再摘一茬就差不多要拔掉杆子种植小麦跟油菜了,种田就是这样,一年四季,地跟人都是没得歇息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