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4章 要干就大胆地干-《头衔数不清,你侯亮平眼红啥?》

  高育良收拾完毕时,

  黄亦玫像个邀功的小孩子一样,拉着大姐和二姐视频通话,画面一出现,宋运萍和柳映雪立刻惊呼“青春回来了!”

  现在的高育良,不就是二十年前那个风华正茂的他吗?

  习惯了高育良总是一副老成持重模样的姐妹俩,一时之间还真有点不适应,甚至觉得挺有意思,还打趣说等他回去也要尝试一下“返老还童”,尝尝“老牛吃嫩草”的滋味。

  两人从商场出来时,

  高育良手里拎着十几个购物袋,

  其中大部分都是他新买的衣服。

  其实这些衣服他并不太想买,

  毕竟穿着的机会不多,

  顶多也就是像今天这样才穿一穿。

  两人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,

  在这里总共花费了近一百万元。

  没错,就是一百万。

  单单两只情侣腕表就花了七十万。

  当然,大家心知肚明,

  高育良身上肯定是没带什么钱的,

  就算有也不敢乱花,

  今天一刷卡,明天可能就会被找上门了。

  这些开销,全是黄亦玫掏的腰包。

  别看她年轻,黄亦玫可不简单,

  她现在从事的是艺术展览行业,手里还经营着一家投资公司,这家公司还持有高家旗下部分企业的股份。

  若论资产,她也是个身价十几亿的小富婆。

  这些积蓄,也都是为了将来给儿子的保障。

  ……

  中午一点多,

  两人在外面用过午餐后便回到了住处。

  刚进门,高育良就接到老婆的视频请求。

  “太帅了……”

  柳映雪坐在沙发上,忍不住发出少女般的惊叹。

  二十年前,她就是被这张脸迷住的,如今再见到,依旧心动。

  “说正经的吧……”高育良无奈地坐下。

  “有消息了吗?”

  “看来,有人已经找上你了。”

  “你说呢……”

  柳映雪翻了个白眼,“这几天我都被烦死了,特别是那个医院院长。”

  最近李波几乎是天天往她办公室跑,

  一天至少三四趟,昨天甚至来了五六次,把她烦得今天直接没去上班。

  虽然烦,但她也没怪李波,

  毕竟这位院长也身不由己,

  上上下下那么多领导都在施压,

  他夹在中间也不好做人。

  “你这样不行……”

  “下午还是照常上班。”

  “什么意思?”

  柳映雪皱起眉头。

  “你就说,我有可能去天海工作。”

  “是当市长,还是当市韦书籍?”

  “你说呢……”

  高育良瞪了她一眼。

  还问当市长还是市韦书籍,

  要是真当上市韦书籍,那他的人生履历得大改特改,连柳映雪也可能得进入妇联系统,到时候就得频繁出差和接待。

  柳映雪作为高育良的妻子,自然也得跟着去。

  “好吧……”

  两人又闲聊几句便挂断了。

  坐在一旁偷听的黄亦玫,在高育良放下手机后,立刻扑了过来,坐在他腿上,搂着脖子,满脸好奇。

  “你真打算去天海?”

  “怎么,你希望我去天海?”

  “别的事我不管,从我个人来说,我是挺希望你去的,那边还有我们的展览馆。”

  如果高育良真的调去天海任职,

  黄亦玫也会跟着过去,以二姐闺蜜、高育良师妹的身份时不时去他家小住几天,等玩够了、腻了再离开。

  这种事她以前也不是没做过。

  “那你就好好期待一下吧。”

  高育良搂着她笑了笑,没再多说什么。

  去天海,也许会去,

  但不是现在去当市长或书籍,

  如果真要去,那至少也得是去“一锤定音”的角色。

  他目前还不具备前往的资格。

  具体该如何安排……

  大家都觉得明日午后便会有定论。

  明日午后,将举行值班会议。

  主要议题便是围绕他展开。

  ……

  转眼,会议进行。

  有人提议给高育良肩上加些分量。

  对此,其他人自然持不同意见。

  尤其以赵文宣几人最为反对。

  面对众人的异议,都察院院长显然不同意,他特别肯定了高育良的贡献,强调了官员年轻化的重要性。

  对此,刑事院院长辛建义也表示认同。

  最终,意见大致分成三派。

  第一种意见是将高育良调往天海担任市长,并将其作为试点城市,同时列举了诸多优势。

  首先,天海的经济最为繁荣;

  其次,天海的财政状况最为充裕;

  最后,天海可以直接与全球接轨。

  第二种意见是让高育良出任汉东省省韦书籍,而沙瑞金则调任财政或电力等部门。

  最好能促使双方形成互相监督的格局。

  或成立一个专门负责相关事务的委员会。

  由沙瑞金担任委员会主任。

  高育良在担任汉东省韦书籍的同时,兼任委员会副主任,再由省掌另派他人空降。

  第三种意见则是支持让高育良担任汉东省韦书籍兼代理省掌。

  既要做,就要做到极致。

  大胆授权,让他放手一搏。

  “要干……”

  “就要大胆地干。”

  “要权,我们就给他权。”

  “具体成效,一年见分晓。”

  最终,还是由一哥拍板定案。

  “一年时间”这句话也让反对者无话可说。

  一年的时间,他们还等得起。

  “若真要这样安排的话。”

  “汉东的班子也得相应调整。”

  刑事院院长辛建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。

  看看汉东省的领导名单便知。

  省韦方面,周桂梅、刘开河、李洪军、马步清,几乎全属高育良一派。

  此外,吴春林、丁元洲和李达康三人。

  看他们上次的弃权表现就知道了。

  如果情况继续发展下去,这三人恐怕也会倒向高育良。

  剩下的王政、秦兴文,也属汉东本地派系,而田国富一人又能做什么呢。

  恐怕连纪伟也会被下面的人架空吧!

  还有汉东省最高法院院长,以及省检察院检察长。

  如此算来……

  几乎全是高育良的人。

  除开省韦方面。

  再看看正府那边。

  汉东目前有五位副省掌。

  除去王政外,还有四位,其中一位属汉大帮,另一位也与周桂梅关系密切。

  剩下的两位被他拉拢也只是时间问题。

  这样发展下去,势必形成“一言堂”。

  甚至从上至下,全部是高育良的人马。

  他们自然不愿看到这种局面。

  “各位怎么看……”

  一哥平静地扫视在场众人。

  “老李,你怎么想?”见众人沉默,老大最终将目光落在人事院院长李嘉德身上。

  李嘉德也在思考该调动谁。

  首先,周桂梅目前不宜轻动。

  至少这一年之内。

  汉东必须维持由高育良主导的行政体系。

  这样他才能施展手脚,说白了就是不能有掣肘之声,其他事情等一年后再议。

  一年之后,相信高育良也打下了基础。

  届时再做打算也不迟。

  加之此人刚刚升任汉东省韦副书籍。

  自然不便轻举妄动,即便要调整,也应放在一年之后,届时两位省韦副书籍都将换人。

  至于证法委书籍一职,他们都没打算动,心知肚明,就算派去恐怕也会被架空。

  俗话说得好,再大的官,也比不上直接管事的人。

  公安厅、司法机构及检察系统,均被高育良牢牢掌控。

  甚至连几位副书籍也是他的亲信,恐怕连部分厅室负责人、处长也都站在他那一边。

  这种岗位,适合由过渡性质的人物接任。

  随着骆山河调离,

  京州的局面恐怕会变得非常复杂。

  派其他人去,不是去替人担责,就是去帮着善后。

  至于汉东省纪委书籍一职,也无需调整。

  田国富是公开反对高育良的。

  具体如何操作,那是高育良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。

  汉东省韦组织部部长的位置也不用考虑换人。

  一个正常的省韦书籍,必然会掌控人事、纪检、办公厅这三个关键部门,之后便是财政等实权部门。

  空降干部过去,恐怕也会被高育良排挤出局。

  那他们是否会担心被高育良压制?

  呵呵……

  沙瑞金不也被他折腾得狼狈不堪?

  沙瑞金背后可是有陈书籍支持的。

  而陈书籍的背后,更有内阁第二把手徐永年,以及百姓院和协议院的两位院长——邓建中。

  在座的九人中,有三位是站在对方阵营的。

  再看看沙瑞金的结局如何?

  在这种情况下,加上他本人年纪也到了,沙瑞金接下来大概率只能去冷部门养老。

  眼下可调整的,只有吕州市韦书籍刘开河。

  另外还有王政与秦兴文两人。

  但不到万不得已,暂时也不需要动他们。

  相信骆山河会妥善处理。

  至于汉东省正府这边,也可以适当做一些调整。

  邓光和、邵翠容、周兴邦、蒋学博这几位,都可以考虑微调,但具体怎么动,还需内部协商。

  当然,他们真正关注的,并不是汉东省内的副省级职务,

  而是京海市的那些关键岗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