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章 难道那个人身份很特殊!-《头衔数不清,你侯亮平眼红啥?》

  此时,皖南某处,

  一个尚未开发的山区。

  山势陡峭,数百米高,

  山脚与山腰之间,除了一条新修的盘山公路外,几乎空无一物。

  公路上连一盏路灯都没有。

  不止是这条蜿蜒的山路。

  整座山里,几乎见不到一根电线杆或输电塔。

  若不是这条环山而建的道路,

  恐怕会让人误以为此地是未被开发的荒野。

  对外地人而言,的确如此。

  能够进入这座大山的通道仅有两条,而且全都封闭了。

  你甚至无法在地图和卫星图像上找到这座山的踪迹。

  整座山布满了反侦察卫星设备。

  更巧的是,山附近有一片军区,距离最近的地方,正是部队的实弹射击训练场。

  如果站在山顶,用望远镜远眺,

  每天清晨和傍晚,都能看到大量士兵在那训练。

  山顶上坐落着一座园林。

  这座园林呈现典型的吕州园林风格。

  此刻,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,正斜靠在藤椅上,墙上挂着的液晶电视,正播放着汉东卫视的节目。

  “这小子……”

  “胆子还真不小。”

  老人嘴上虽是责备的语气,

  但布满岁月痕迹的脸上,却掩饰不住地露出一丝赞许的笑意。

  他对这场博弈也颇有期待。

  双方实力相当,势均力敌。

  原本上层有意让沙瑞金同时担任汉东省人大主任一职,后来他亲自打了个电话,

  这才促成现在这个局面。

  没办法……

  如果沙瑞金兼任主任,

  那汉东这场戏还怎么继续演下去?

  还不如直接把高育良调走算了。

  但现在的局势就不一样了。

  汉东省职务的调整,四天前刚刚完成。

  原汉东省政协副主任汤光耀,被任命为汉东省人大主任,政协的职务仍由他兼任。

  考虑到汤光耀半年后即将退休,

  所以才做出如此临时安排。

  如今的局势,不仅符合他的意图,也是上面所期望的,毕竟赵立春的问题尚未彻底处理。

  摆在沙瑞金面前的,只有上下两个选择。

  上策是联合汉大帮,先解决赵立春留下的问题,再逐步收编赵的势力,随后回过头来制衡汉大帮。

  此举既可以麻痹高育良,又能争取时间,

  一直拖到汤光耀退休,沙瑞金便可顺理成章地接任省人大主任一职。

  对高育良而言,这种安排也不错。

  等刘海退下来后,高育良再接任省长,

  接下来便是省委一二把手之间的博弈。

  目前汉东需要提拔一位副省级领导。

  由省委提出人选,上报中枢,再交由人大投票决定。

  只有通过这三个环节,人选才能最终确定。

  在汉东省委中,高育良目前仍处于劣势,

  因为省委书记拥有一票否决权。

  但在人大投票环节,高育良则占据优势。

  看似势均力敌,尤其在人事安排上,

  即便沙瑞金强行推动人选,

  只要高育良不点头,结果也只能被搁置,

  因为汉东省人大那一关,根本不会通过。

  这对于一把手而言,无疑是对他权威的挑衅,甚至可以说是公然漠视他的地位,即便如此,他又有什么办法呢?难道真能动得了高育良?

  到了高育良这个层级。

  先不说他目前尚无明显问题。

  即便真有问题。

  要拿下他,

  必须获得九大巨头的同意。

  老者望着电视里播放的广告,微微一笑:“总算没白为这小子费这一番功夫。”

  对于副省级官员,

  只需帝国纪检部门批准便可处置。

  而正省级人物,

  则必须由九大巨头投票决定。

  他目前尚无法插手帝国纪检系统。

  但帝国九大巨头中,不少人多少会给他这个老脸面。

  今年提上议程,也算是彻底解决高育良问题的最好方式。

  上面也乐见其成。

  一个省份,必定是各方力量互相牵制。

  比如当年的高育良。

  即便没有他的扶持,也能上位。

  正是因为上面不愿让赵立春一家独大。

  “一叶障目”的教训绝不能重演。

  一旦出现这种趋势,

  上面会毫不犹豫地将其彻底遏制。

  至于最下策……

  就是高育良与沙瑞金彻底撕破脸死斗。

  当然,上面也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。

  你们可以争斗,但必须在大环境允许的范围内争斗,谁都不能破坏这个大局,否则,后果自负。

  如今帝国的大局就是发展经济。

  你们斗归斗,

  但经济一旦出问题,全体问责。

  当然,也不能不斗。

  若高育良和沙瑞金真的携手共进,

  上面也会出手,将沙瑞金调离,再空降一个新的负责人。

  要么就是调走高育良,

  上面再扶植一人继续与沙瑞金博弈。

  当前汉东的局面就是:

  沙瑞金要想稳坐位置,必须把矛头指向高育良;

  高育良想上位成为汉东省长,也必须与沙瑞金为敌;

  高育良近几年想调离基本不可能,

  除非他能培养出一个出色的接班人,

  或者有新的势力可以替代他。

  简单来说……

  他们之间的争斗,是符合政治逻辑的,

  甚至必须斗个你死我活。

  京城,通往机场的高速公路上,

  一辆挂着京城牌照的奥迪正在疾驰。

  驾驶座上的是黄亦玫的哥哥黄振华,副驾驶坐着他的妻子苏更生。

  黄振华今天是替妹妹去机场接人。

  接的是一位从汉东来的女性。

  苏更生看着黄振华,笑着开口:“人都到这儿了,你还跟我卖关子,到底接谁?”

  原本她是让黄振华送她去上班,

  没想到他却说要去接一个人,

  而且还是个女人。

  出于好奇,她便跟着来了。

  “唉……”

  “怎么说好呢……”

  “这关系,有点微妙。”

  正开车的黄振华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。

  实在是这中间的关系盘根错节,几句话根本讲不明白,尤其是牵扯到妹妹的感情问题。

  黄振华略作思索,组织了一下措辞,才开口道:“准确来说,这次接的人,是我妹妹的情敌,也可以算是小航父亲的前任妻子。”

  小航,就是他的外甥黄远航。

  黄远航的户口落在黄振华的名下。

  直到现在,户口本上仍然登记的是父子关系,小家伙姓黄,父母自然是疼爱有加。

  “呃……”

  苏更生明显怔了一下。

  她一直对小航的亲生父亲充满好奇。

  但因种种原因,加上自己性格也不愿深问,所以一直没去探究,这下自然要问个明白。

  “快说……”

  “到底什么情况。”

  苏更生急切地望着他。

  不只是关于小航的事情,还包括对她丈夫的妹妹,以及她的好友黄亦玫,她都充满了好奇。

  比起黄振华,苏更生反倒先认识了黄亦玫。

  那是大约2003年的时候。

  黄亦玫来她所在的公司应聘。

  等她慢慢了解黄亦玫之后,

  才发现,好家伙,她居然已经有一个儿子了,

  而且还是个半岁的婴儿。

  如今黄远航刚好十岁。

  “那个孩子的父亲是谁。”

  黄振华嘱咐道:“我说了你可千万别外传,这事要是传出去,怕是要惹大麻烦,我们家也脱不了干系。”

  “难道那个人身份很特殊。”

  苏更生这下更感兴趣了。

  连自己这个大大咧咧的丈夫都这么说,显然那个男人的背景绝对不一般。

  “不是很大,是特别大。”

  对黄振华来说,高育良这个名字分量极重。

  汉东省委副书记啊,用妹妹的话说,那可是担着汉东八千多万百姓的担子。

  肩上的责任之重,难以估量。

  “快说……”

  苏更生急不可耐地追问。

  “你去搜搜高育良。”

  黄振华看着身旁的妻子,笑着说道。

  听到这话,苏更生立刻掏出刚买的苹果5S手机,打开百度页面,输入“高育良”三个字。

  很快,搜索结果跳了出来。

  “我的天……”

  她忍不住脱口而出。

  高育良,48岁,中央汉东省委委员、省委副书记,兼任省委政法委书记。

  她继续往下翻看。

  高育良完整的履历清晰地呈现在眼前。

  十五岁考入大学,十八岁本科毕业,二十二岁完成硕博学业并出国留学任教,二十三岁成为大学法学副教授,二十五岁晋升为教授,

  同年还获得经济与管理两个博士学位。

  之后,更担任过大学校长。

  要知道,汉东证法大学可是一所985高校啊。

  当她看到结尾的部分时,

  “这……”

  “这这……”

  苏更生惊讶得说不出话来。

  这个身份实在太高了,高到她只能仰望。

  根据百度上的资料,高育良如今已经是正省级干部。

  ‘我靠……’

  苏更生在心里忍不住骂了一句脏话。

  暂且不说别的方面,

  单看照片,那张脸英俊潇洒,戴着白金边框的眼镜,文雅儒雅,眉宇间透出一股知识分子特有的气质。

  照片上的男人看起来也十分年轻。

  当然,就这个职位而言,

  确实算是相当年轻了。

  像是一个四十多岁的成熟型帅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