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7章 准备来一次正式的告别!-《头衔数不清,你侯亮平眼红啥?》

  “高育良升任副阁看似前景广阔,但要想去掉那个‘副’字,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事。”

  “这背后,也带有警告某人的意味。”

  “让他别去想那些不切实际的念头。”

  “经此一变,关注高育良的人只会更多,无数双眼睛盯着他,稍有失误便会群起而攻之。”

  ……

  “到底是怎么回事……”

  沙瑞金想知道,自己为什么会失败。

  二十号参加那次会议时,

  当时陈书籍还未回来,

  他心里其实还有些不安。

  直到二十一号晚上,陈书籍回到天海,

  期间还特地找他谈了谈。

  正是那次谈话,让他重拾信心。

  可如今却发生了这样的事。

  “唉……”

  “为什么会这样……”

  “陈老几天前就已去世。”

  钟正国无奈地透露了缘由。

  如果不是陈老突然离世,

  高育良绝不敢在汉东动真格。

  这也让他们心生怀疑,

  高育良之所以突然发难,

  是否是柳院长授意所为,

  目的就是逼迫众人重新站队,

  为接下来的布局打下基础。

  柳院长这么做,虽名声上难免受损,

  但带来的好处也显而易见。

  除内阁次辅之外,

  另两位院长的态度也开始变得模糊不清,

  这才导致了如今的局面。

  表面看是沙瑞金被高育良赶出汉东,

  实际上,是陈书籍被柳院长排挤出御书房。

  两人不过是更高层博弈中的棋子罢了,

  高育良身上的意志来自柳院长,

  而沙瑞金的背后,则是陈书籍的扶持。

  如今沙瑞金离开汉东,

  实质上是陈书籍在高层博弈中落了下风。

  他们之间的较量,

  不过是将更高层的权力博弈,

  缩小范围后投射到了汉东这一局棋上。

  高育良所做的每一个决定,

  背后都是柳院长的意志体现。

  “什么……”

  沙瑞金猛地站起身来。

  这个消息,他竟一无所知。

  “难怪……”

  “难怪……”

  他颓然地坐回沙发上。

  难怪高育良敢如此强硬地翻脸。

  问题的根源原来在这里。

  可是……

  高育良又是怎么知道这一切的?

  虽然满腹疑问,

  但他也明白,现在纠结这些已无意义。

  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一步,

  再怎么不甘,也无力回天。

  “高育良什么时候回汉东?”

  “估计不会太快,就算要回去,也得等流程走完,大概二十五六号吧。”

  “二十五六号吗?”

  沙瑞金心中有了数。

  看来,自己也该为离开汉东做些准备了。

  今天是二十二号,

  距离二十五号还有三天,

  二十六号也就四天而已。

  “好,我知道了。”

  “你打算做什么?”

  “来一场临走前的告别演讲吧。”

  “你得把握好分寸。”

  “老领导,您放心,我明白您的意思。

  瑞金心里比谁都清楚,输了就是输了。”

  “我只是不想输得太彻底。”

  不甘,是真的不甘。

  四十五年前,1969年,

  那时他才十七岁,高中刚毕业,便被安排下乡到农场。

  从镇长、镇委书籍、县纪委书籍、县长、县委书籍、副市长、市纪委书籍、市长、市韦书籍、副省掌、省纪委书籍、省掌,直到省韦书籍。

  这就是沙瑞金的一生轨迹。

  他很清楚,这一次的失败意味着什么。

  意味着他失去了所有的权力根基。

  留给省韦书籍的,只有几条退路。

  要么晋升,要么退居二线,要么像赵立春那样享受副阁级待遇光荣退休。

  除此之外,几乎没有其他路可走。

  坐冷板凳的情况基本不存在。

  原因无他,就是年龄到了。

  能坐上这个位置的普遍都在六十岁上下。

  纵观帝国各省,几乎找不到五十五岁以下的封疆大吏,即将升迁的高育良算是个例外。

  如今帝国官场有一个普遍现象。

  凡是年龄低于五十五岁的封疆大吏,只要不出意外,仕途多半还会继续攀升。

  高育良现年才四十九岁。

  却已稳坐汉东第一把交椅。

  对于这种情况,沙瑞金也不想做得太绝。

  毕竟给自己留条后路也是必要的。

  虽然一时痛快怼人很爽。

  但过后往往要面对一堆麻烦。

  更何况,他的儿子还被限制在特定场所。

  想通这些,沙瑞金心里也释然了不少。

  还是安安稳稳站好最后一班岗吧!

  想到这里,沙瑞金拨通了汤光耀的电话。

  “瑞金书籍……”

  电话那头传来汤光耀低沉有力的声音。

  “光耀主任……”

  “我这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。”

  汤光耀听后笑道:“瑞金书籍,您可是我们汉东的大班长,千万别这么客气。”

  “省人大虽然和省韦不是一个班子,但您作为四大班长之首,我这个人大班长随时听从您的调遣。”

  “光耀主任这话太见外了。”

  “你这样,通知一下人大各位常委、委员,还有各市的人大代表,我打算二十四号开个会议。”

  沙瑞金准备来一次正式的告别。

  同时,也让高育良欠他一个人情。

  作为一个即将退出的失败者。

  他不想让自己的儿子也跟着失败。

  然而沙瑞金并不知道。

  正是他这一举动。

  将来为他儿子化解了一次大危机。

  “汉东省人大常委扩大会议。”

  “他这是想做什么……”

  放下电话的汤光耀一时拿不准主意。

  难道他要把两人之间的矛盾公开化?

  还是想体面地离开?

  或许是打算在人大会议上正式辞任。

  这样对彼此都好。

  按正常程序来说。

  上级宣布职务后,人大要进行投票通过,即便要卸任,辞职程序也是一样。

  高育良挂断电话后陷入沉思,一只手还轻轻搭在白晓荷的头上。

  “他到底在打什么主意?”

  忽然,高育良惬意地靠在椅背上。

  仿佛想放松一下疲惫的身躯。

  “咳咳……”

  “真是个混蛋……”

  “再混蛋也是你的男人。”

  高育良笑着捏了捏她柔嫩的脸颊。

  不得不说,性格冷静的女人,喜怒不形于色,此刻的白晓荷正是如此。

  “哼……”

  “放开啦……”

  白晓荷轻哼一声将他推开。

  转身走出书房,往浴室方向走去。

  高育良也笑着站起身,跟在她身后进了浴室。

  今晚的白晓荷,穿着一件白色丝绸睡裙,在灯光下透着一股神秘的气质。

  一双修长白皙的美腿上。

  套着一双丝袜。

  丝袜对她来说并不常见。

  她平日里不是实验室的休闲裤配白大褂,就是普通休闲装。

  无论冬夏,基本都是如此。

  外出时穿的也是运动鞋搭配正常服饰。

  裙子偶尔穿,也只穿过膝或及踝款式,脚上多是赤脚配凉鞋。

  这种丝袜,只有高育良坚持让她穿时她才肯穿上。

  时间就这样缓缓流逝。

  白天的高育良不是进宫汇报。

  就是前往内阁开会。

  期间主要围绕经济议题展开讨论。

  原本高育良计划二十五号返回。

  但因老二一个电话,只能多留几天。

  二月二十六号晚上还有场重要会议。

  商务部、财政部、工业部等多个关键部门都会参加。

  都将出席这场重要会议。

  会议的核心议题是新能源试点项目。

  毕竟,这不仅需要技术支持,还需要大量资金和财政扶持,按照老二的意思。

  别指望帝国财政部会拨款支持。

  最多,内阁出台几项政策。

  从汉东省上缴中央的财政中划拨一部分资金。

  这笔钱将作为专项资金,重点用于新能源产业的扶持,以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。

  当然,这仅限于试点工程。

  若要在整个帝国全面推广,仅靠汉东的财政,即便把高育良剁了也凑不出来,那可是动辄几万亿的庞大数字。

  2013年,汉东省的公共财政收入为6572.87亿元。

  其中税收收入为529.5亿元。

  这个数字看起来惊人。

  但你得知道——

  天海的税收收入高达8257.26亿元。

  更头疼的是,汉东各市的财政都是二级财政。

  二级财政意味着无需向上级税务部门缴税,地方税收留存较多,只有汉东的县级市和县城需向省里上缴部分资金。

  这也就是为什么高育良总是喊穷的原因。

  没钱,是真的没钱。

  老粤的日子其实比他还难过。

  老粤去年的税收收入虽略高,有五千八百亿元,但他最头疼的是,鹏城的收入他一分也拿不到。

  不仅如此,还要向中央缴纳固定数额的财政,同时还得支援全国多个兄弟地区,还有各种建设任务,以及港岛和澳岛这两个沉重的包袱。

  没错,从财政角度看,这两个地方就是拖累。

  “看来……”

  “得想办法弄点钱了。”

  高育良躺在床上,身边是疲惫熟睡的白晓荷,鼾声轻微,显然这几天真的累坏了。

  连平时从不打鼾的她,这几天也有了鼾声,可见她有多疲惫。

  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:

  高育良只要一来京城,对她来说就是折磨。

  毕竟,她本性偏冷,对感情并不热衷。

  她生活的重心,除了孩子,就是实验室。

  而作为她男人的高育良,却总在“两件事”后找她。

  尽管如此,他并没有生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