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3章 早已超出了现有智囊团的能力范围!-《头衔数不清,你侯亮平眼红啥?》

  目前家国在全球航运格局中尚未具备主导地位。

  而苏能这只猛兽,已经露出了锋利的牙齿。

  无论它下一步怎么行动,家国都不能坐视不理。

  高育良缓缓起身,目光坚定。

  “我们都要明白一个道理,有句话说得好,狭路相逢勇者胜。”

  “我们打赢了关税战,这次也一定能打赢港口战。”

  无论两场战争最终结局如何,都凝聚着他全力以赴的心血。

  港口战争象征着一种全新的作战形态。

  看来对方为了对抗家国,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。

  高育良语气坚定地对他们说道:

  “这次我们的交涉对象,还是布鲁克尔王室。”

  “但我们得换种方式,毕竟他们对我们以往的套路太熟悉了。”

  “我觉得我们该回归最初的方针,以合作为主。”

  高育良始终相信,布鲁克尔必须成为自己的盟友,

  只有这样,才能真正缓解双方的紧张关系,

  从而集中力量应对苏能集团。

  马康康站起身来,

  “领导说得非常有道理,我们现在正处在关键的转折点上。”

  “成败在此一举。”

  “那现在谁去和布鲁克尔王室谈判?”

  高育良将目光投向他。

  马康康睁大眼睛,手指指着自己。

  “领导,您让我去?”

  会议一结束,高育良耳边就没安静过……

  马康康始终觉得自己还不够成熟,难以独当一面。

  康克尔帮他收拾办公用品,

  柳映雪则在一旁泡茶。

  他确实缺乏应对如此大规模谈判的经验,

  这种场合,他实在应付不来。

  高育良只问了他一句话:

  “你想当逃兵吗?”

  马康康像被雷劈中一样,

  呆呆地摇了摇头。

  高育良拍了拍他的肩膀,让他坐下:

  “既然你不是想逃,那就记住我刚才说的话——狭路相逢勇者胜。”

  “苏能集团又不是吃人的怪物,你怕它做什么?”

  “你越害怕,它就越要咬住你不放。”

  “这个时候,你就要亮出你的剑,拿出十足的勇气。

  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。”

  “如果一开始我就去谈,他们反而会拿这个当筹码,明白吗?”

  “你只要守住一个底线,不透露我们的真正目的,尤其是港口选址和苏能集团的选址不能重合,这一点千万不能说漏嘴。”

  马康康点了点头。

  柳映雪笑着打趣道:

  “这么年轻就能担此重任,这可是你一生的资本。”

  “今天以茶代酒,干了这一杯!”

  马康康喝完茶,站起身来。

  “请各位等我的好消息。”

  说完,他快步离开了。

  他自己也不知道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,

  只希望一切能顺利些。

  苏马二世自从股市风波之后就一直身体欠佳,

  已经前往伏西兰斯吉岛休养。

  接替他的是国防大臣宝克隆。

  但港口项目却被交给了建设大臣莱文斯基。

  莱文斯基对此颇有怨言。

  明明这事也牵涉到国防,港口一建,势必需要部署兵力。

  可对方却明确拒绝沟通,宝克隆似乎也明白,惹麻烦的事他不能插手。

  等待多时的莱文斯基终于迎来了马康康。

  “马先生,这次你作为代表前来,我希望我们能开门见山。”

  “你第一次出面代表,希望我们能谈得顺利,你也希望能交出一份出色的答卷。”

  马康康点点头。

  莱文斯基率先提起宁克股票和瓦斯汽车的问题:

  “我们希望先讨论这两个议题,没有结果,我们不会进入港口议题。”

  马康康却像没听见似的,

  继续翻阅对方准备的各种文件,

  还用铅笔轻轻画了一个圈。

  莱文斯基疑惑地看着自己的秘书,

  他们从未和马康康谈过判,对这位新手的举动感到不解。

  而马康康也看出了他们的疑惑。

  “你们是不是觉得我刚才画圈是多此一举?”

  “其实我们都误会了。

  我不画这个圈,所有文件都可以通过;但我画了这个圈,所有的文件都得围绕这个圈来修改。”

  莱文斯基笑了。

  这个年轻人真有意思,

  居然用一个小小的圆圈讲出这么深的道理。

  他对马康康的印象越来越好,

  眼神里也多了几分欣赏。

  但谈判立场上,他绝不让步:

  “抱歉,今天我们只能从宁克汽车股票和瓦斯汽车这两个问题入手。”

  “其他的,不在讨论范围之内。”

  “第一条,我们希望对宁克汽车的股权做出限制,不允许你们随意进行股权出售或转让。”

  “第二点,我们不同意宁克在布鲁克尔境内建厂。

  如果一定要落地,必须设在边境地带。”

  “关于瓦斯汽车的问题,我们依然要求恢复其生产许可,不得干扰其正常经营活动。”

  “确保瓦斯汽车具备完整生产条件。”

  马康康微微一笑,语气轻松。

  “这两个问题确实挺敏感。

  但宁克如果在这里销售,价格至少要比其他品牌低三成。”

  “这个问题无需多言,市场自有判断,老百姓心里都有一杆秤。”

  “瓦斯汽车不在限制名单之中,我们已经解除三项约束,它有权自主生产、销售,包括零部件供应。”

  “之所以目前还无法复工,关键还是技术标准没达标。”

  莱文斯基脸色阴沉。

  国家刚撤销了他们的研究院。

  现在又说技术要达标,这不是强人所难吗?

  马康康也没跟他纠缠,只是安静地听着。

  莱文斯基终究没有讨到任何实质性的承诺,谈判草草收场。

  马康康斗志昂扬,觉得再来一轮,照样能应付。

  可惜莱文斯基不再接招。

  谈判结束后,高育良等人也对马康康刮目相看。

  “有意思,都说年轻人敢闯。

  今天莱文斯基这个老滑头,怕是吃了你这个愣头青的亏。”高育良笑着,神情中满是满意。

  “谈判就是看谁先把谁逼疯,你只要明白这点,就能立于不败之地。”

  康克尔点点头。

  “话虽粗,但理很正。”

  “领导这招真是高明,给这些外国人好好上了一课。”

  “不过话说回来,咱们也不能拖太久。

  听说苏能集团已经在做应对准备了。”

  高育良点头。

  “没事,我有的是办法陪他们玩到底。”

  他说完,便让众人散去,自己立刻拨通了老丈人的电话。

  “现在有个难题,苏能那边我们有点难顶住了。”

  “我想让家国放出一个东西线高铁的项目。”

  “借这个机会打乱他们的节奏。”

  “我打算先示弱,再释放一些烟雾弹扰乱他们判断。”

 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。

  不是无话可说,而是不知从何说起。

  这事难度实在不小。

  操作空间太大,风险也高。

  这种级别的博弈,早已超出了现有智囊团的能力范围。

  老丈人也不敢打包票。

  “你要的可是个重磅炸弹。

  家国这条东西线高铁,从来都没透露过风声。”

  “你真打算靠这个牵制苏能?”

  “我明白你的用意,但这样做太冒险了。

  稍有不慎,他们根本不会上当。”

  高育良笑了笑。

  “放心,我已经有了打算。”

  “现在最需要的就是配合,特别是内部的默契。”

  “只有放出项目把他们注意力引开,我才有机会反制。”

  老丈人深吸一口气。

  “好,我尽力配合。”

  电话挂断后,高育良静静站在窗前,望着远方。

  他在等家国帮他创造的那一线机会。

 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,老丈人也在四处奔走。

  终于,在电话结束后的四个小时,家国高调宣布启动东西线高铁建设项目。

  同时还放出消息,一旦拿下高铁项目,沿海高速也将同步打包推进。

  这个体量之大,远超所有企业的预期。

  沿海高速总长公里,其中3000公里需建设高架桥。

  家国已经放出诱饵。

  苏能集团反应迅速,果然上钩。

  在接到家国的邀请后,他们立刻派出子公司——博纳斯通前去接洽。

  同时,千岛重工、东冰洋重工等巨头也纷纷入场。

  接下来,就是高育良的舞台。

  身在海外,却能牵动国内一连串布局。

  苏能派出的子公司刚一接触,便被迅速踢出局。

  博纳斯通总裁当天便提出辞呈。

  参与谈判的团队成员也被迅速排除在外。

  与此同时,千岛重工与东冰洋重工开始行动。

  两家公司的核心负责人纷纷赶往布鲁克尔,寻找高育良。

  他们相信,既然他能助宁克逆势翻盘,自然也能让自己公司在竞争中稳扎稳打,一击致胜。

  高育良依旧神情自若,直到有人出现。

  这正是他期待的局面。

  千岛和东冰洋都是行业内经验老到的老手。

  虽然不清楚是谁引他们来到这里的,但他们显然深谙博弈之道。

  见面后,徐晴出面介绍。

  “领导,这位是东冰洋重工的执行总裁花川利夫先生。”

  “这位是千岛重工的执行总经理李佳敏先生。”

  高育良微微颔首。

  “欢迎二位来访。”

  花川利夫露出笑意。

  “尊敬的领导,我们专程前来,是希望与您展开合作。”

  “我们听说国内的高铁项目即将启动。”

  “东冰洋愿与千岛联手,各承担一半的项目。”

  “请您放心,我们有信心帮您拿下布里维安港。”

  高育良心中一阵激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