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2章 不到真正见利,绝不轻举妄动!-《头衔数不清,你侯亮平眼红啥?》

  这段合作,绝不能草草收场。

  虽说彭玉麦背景不深,但他父母却是特里阿斯最早一批投身证券市场的元老级人物。

  有了这层渊源,门海秋得以顺着这条商脉悄然渗透。

  短短半个月内,一切已悄然铺开,整个特里阿斯竟毫无察觉,一只看不见的手正缓缓伸入核心。

  而高育良,则如潜伏林间的猎手,静静等待时机。

  他无时无刻不在观察、测算,只为抓住对方露出的丝毫缝隙。

  只要天能集团稍有松动,他便会如猛兽般扑杀而上。

  时间一天天过去。

  直到临近一个月时,第一笔回款终于到账。

  门铃集团开始大规模向境外转移资产。

  这也是高育良早先定下的策略——不到真正见利,绝不轻举妄动。

  这样一来,门海秋不仅能够广泛布点,还能伺机全面出击。

  贵金属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领域。

  门海秋进入特里阿斯后如鱼得水,而该国的贵重金属价格普遍低于国际水平。

  更巧的是,他岳父曾是汉东省主管贵金属事务的重要人物。

  靠着这层关系,他们迅速整合资源,聚拢大量货源。

  加之特里阿斯国内尚无完善的贵金属监管法规。

  于是,大批贵重金属被悄悄运出,转而以另一种形式储备至帝国境内。

  他们从中所得利润虽不算惊人,但意义远超金钱本身。

  帝国高层很快注意到了这一动向。

  他们心里清楚,这绝非一个普通商人能策划出的局面。

  更令人好奇的是,高育良究竟是如何洞察先机、布下此局的?

  而在内阁之中,梁秋海是对高育良最为看重的一位。

  如今他掌管着多个关键部门。

  自高育良归来后,两人一直未得相见。

  柳映雪出院次日,高育良便接到了梁秋海的召见。

  见面后,两人随意寒暄了几句。

  话题很快聚焦到了特里阿斯。

  梁秋海笑着示意高育良落座。

  “上次见你时,我记得你鬓角还没这么多白发。”

  高育良连忙指向桌上的眼镜。

  “出门前,我爱人硬让我抹点头油,说刚洗完头发容易乱翘,不好看。”

  “我就涂了点斯坦康。”

  “可能是光线问题,让您瞧着显白了。”

  梁秋海笑了笑,点头道:

  “我刚才吃面时摘了眼镜,一时没看清。”

  “现在戴上一看,倒是看得真切了。”

  “咱们随便聊聊,其实早该见一面了。”

  “这段时间太忙,许多事拖着没处理。”

  “起初,我留意到特里阿斯的经济状况有些异常,后来才发现,这个国家的问题,是根子里带来的。”

  “要彻底解决这些事,需要投入太多心力,我现在实在腾不出手,只能先搁一旁。”

  “再说眼下的局势你也清楚,帝国对外来干预管得很严,不允许轻易动用资源。”

  “所以多数情况确实像你担心的那样,错综复杂,难以掌控。”

  “归根结底,还是变通不了。”

  高育良点点头,这些他都明白。

  毕竟帝国得从全局出发,不可能为了局部得失打乱整体部署。

  他也知道,眼下国家正集中力量办几件大事,不能再节外生枝。

  梁秋海对他这番态度很满意。

  “你能这么想,我就踏实了。

  我真怕你觉得我们对你有保留,心里不舒服。”

  “这些年,表面上处境是好了,可实际能调动的资源反倒越来越紧巴。”

  “你知道问题出在哪儿吗?”

  “说白了,就是表面光鲜,底下空虚。”

  “今天凌晨,特里阿斯的观察员给我来了个电话。”

  他没跟高育良见外,直接把通话内容递了过去。

  高育良扫了一眼,眉头立刻锁了起来。

  上面写的可不是小事——他和门海秋最近的动向,人家已经掌握得差不多了。

  梁秋海笑了笑。

  “我不是怀疑你,别紧张。”

  “心里有数就行。”

  “我的意思是,你做事得多留个心眼。

  帝国会是你背后的靠山,但你也别让人抓到话柄。”

  高育良听懂了,意思很明白:出了事可以撑你,但绝不能把上头牵扯进去。

  当然,特里阿斯那里的经济状况,就像一盘摆好的棋局,明面上看得清。

  可要想真正落子赢下这局,背后得有硬实力支撑。

  说到底,哪一环都不省心。

  现在来看,麻烦缠身,理都理不清。

  “那除此之外呢?”

  “要是我后面还有新的打算呢?”

  梁秋海拍了拍他的肩。

  “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,别被别人的眼光捆住手脚。”

  “再怎么琢磨,也比不上自己拿定主意。”

  “你只管走自己的路,不必瞻前顾后。”

  “但有一点必须盯死——咱们这边的人得稳得住,别关键时刻掉链子,人影都没了。”

  高育良沉声应下,门海秋绝不是那种临阵脱逃的人。

  谈得差不多了,他也算有了个方向。

  眼下只能顺应局势,随机应变。

  不过不管怎样,高育良心里有谱。

  这事迟早要面对,躲不了一辈子。

  刚离开梁秋海那儿,手机就响了。

  他有些意外,直到坐进车里才接起来。

  电话那头的老丈人语气不太痛快。

  “你怎么突然去找老梁了?”

  “那人不简单,我直说吧,梁秋海一直在物色合适的关系网。”

  高育良一愣。

  “关系网?他想找谁?”

  老丈人顿了顿。

  “你来疗养中心一趟,我当面跟你说。

  这事不能在电话里讲,也不能让第三个人听见。”

  说完就挂了。

  高育良满腹疑惑,但还是调转车头赶了过去。

  到了地方,他一脸不解地望着老丈人。

  “您这么急叫我过来,到底什么事?是不是和梁秋海有关?”

  “我对他的事了解不多,您跟他以前有过往来?”

  老丈人皱眉看着他。

  “你现在看谁都挺顺眼的是不是?”

  “我告诉你,越是风平浪静的时候,越得打起十二分精神。

  真要捅出篓子,那可不是小错小过,是要命的事,你明白吗?”

  这话不假。

  在这个节骨眼上出岔子,那就是万劫不复。

  更何况,眼下不少人正盯着高育良,等着他栽个大跟头。

  这场戏,很多人盼着开锣。

  如果他一直稳着不倒,有些人恐怕坐不住了,恨不得亲手推他一把。

  老丈人这辈子信一条规矩:谁要是忽然对你热情,背后准没安好心。

  稍不留神,栽跟头就在一瞬间。

  话说到这儿,也差不多了。

  “其实我也没真把他当回事,就是随口聊了几句,重点还是围着门铃集团转。”

  “最近我让门铃的总经理去办一件要紧事,他大概是察觉到了风声,才特意把我叫过去问情况。”高育良坦然道。

  老丈人却冷笑一声。

  “荒唐!这种时候你还跟他多说什么?”

  “我直话告诉你,内阁眼下正要动大手术,这消息你真的一点都没听说?”

  “我不想你再沾任何是非。

  现在局势复杂,你心里得有根弦,别再去得罪谁,明白吗?”

  见老丈人语气严厉,高育良心里已然有数。

  看来内阁内部确实在盘算着不少事,而自己恐怕早已成了某些人眼中的靶子。

  这也不稀奇。

  人心各异,立场不同,哪一回不是明争暗斗?

  他默默寻思着。

  老丈人却从屋里取出一幅地图,又搬来一副新棋盘。

  “今天咱俩下盘棋。

  说实话,这棋具是朋友送的,我一直没舍得用。”

  高育良摸不准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,只好配合着打开棋盘——竟是上等红木所制。

  老丈人瞧出他的眼神,脸上浮起一丝得意。

  “不错啊,我还以为你不认得呢,没想到一眼就看出来了。”

  “实话讲,这块木料是我攒了半年的退休金,托人专门找来的,亲手盯着匠人雕出来的。”

  “育良啊,有些事,你心里该有点谱了。”

  “你现在回来了,就不该再往那些乱局里钻。”

  高育良一怔,一时没回过神来。

  原以为只是闲谈叙旧,哪想到话锋陡转,直指这些敏感话题。

  他张了张嘴,竟不知如何回应。

  可细细一想,老人说得没错。

  既然已经回国,何必再蹚浑水?

  时过境迁,早非当年光景。

  往前走又能图个什么?

  如今麻烦接二连三,谁不想躲清净?

  偏偏他这一露面,内阁那边立马开了好几场会,明摆着都在盯着他。

  可高育良只有一个,别人怎么办?

  有人得了靠山,有人落了空,自然不满,迟早要拿他当筹码。

  老丈人只用一盘棋,就把这个道理讲透了。

  “总之,心里要有数。

  有时候,一步棋走得轻了,后果可不轻。”

  “你说是吧?”

  高育良点头。

  “您这番话很有分量,我全听进去了。”

  “我也敬重您的见识,懂您的苦心。”

  老丈人摆摆手。

  “少来这套肉麻的。”

  “梁秋海那个老家伙找你,根本目的就是怕别人把你抢走。”

  “他那点心思我清楚得很,这么多年一点没变。

  自以为手段高明,其实在我眼里,不过是个跳梁小丑。”

  “你处处得防着,帝国现在像个巨大的旋涡,正把人往里头卷。”

  “你要是靠得太近,转眼就成了它的养料。”

  “听我的,安分守己,最多安排你换个位置,离开这是非地。”

  “你要留下来,早晚被人当成棋子推上前台。

  我不愿看到那一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