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9章 在座的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,谁心里没本账?-《头衔数不清,你侯亮平眼红啥?》

 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,岳父的声音带着几分疑惑:

  “怎么突然问这个?出什么事了?”

  “满文腾这事,牵扯到帝国商界的体面。

  要是处理不好,其他商人心里会有想法,到时候局面就难收了。

  你现在走到哪一步了?”

  高育良沉吟片刻。

  “真相已经清楚了,可对方咬死不认,态度很强硬。”

  他顿了顿,试探着问:“要是换作您,会不会顾及旧情,留几分余地?”

  岳父那边静了静,语气淡淡的,仿佛笑了笑,却又让人摸不清心思。

  话虽没明说,可意思已经到了。

  越是这种模棱两可的时候,越说明事情不能太较真。

  高育良懂了。

  “我心里有谱了,这件事我会妥当处理。”

  挂了电话,他立刻把文件转交给了满文腾,还特意叮嘱了几句,让他安心。

  “短时间内,他们不敢再动什么手脚,你也不用太担心。”

  “现在他们已经开始低头了。

  如果你愿意接受,那就顺势点头;要是实在咽不下这口气,我替你挡回去。”

  “给你的地是按年租的,虽然不是永久归属,但总算有了立足之地。”

  “你自己拿主意。

  你要坚持追究,我绝不会袖手旁观。”

  满文腾在江湖上打滚几十年,哪能听不出这话里的分量?

  真要闹到撕破脸,以后谁还敢跟你合作?生意场上最忌讳的就是不留退路。

  不如见好就收,彼此给个台阶。

  只要面子回来了,里子慢慢还能补。

  他思忖良久,终于开口:

  “您肯出手帮我已经很感激了,如今还把这事摆平,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谢您。”

  “继续争下去也没意思。

  既然他们放了话,我也该识趣些。”

  高育良笑了。

  “你要不再追究,那就这么定了。”

  “这事就此打住,我尽快回国汇报。”

  他又低声补了一句:“高涅夫在这个位子上,恐怕待不了多久了,你心里要有数。”——意思是,不必再费心维护他,该把心思转到新领导身上了。

  满文腾一听,立刻点头。

  “我明白,都记下了,谢谢您提点。”

  两天后,高育良启程回国,向梁秋海做了简要汇报。

  他描述的版本,是双方达成和解,过程也基本按高涅夫的说法走了一遍。

  梁秋海听完冷笑一声。

  “少跟我来这套,我又不是昨天才认识你。

  这种事你也想蒙我?”

  “跟我说实话,到底发生了什么?我不想稀里糊涂做决定,我要清楚前因后果。”

  高育良依旧笑着,语气诚恳:

  “我说的每一句都是实情,绝没有半点隐瞒。”

  嘴上说得坦荡,心里却另有盘算。

  真正的底牌,他一个字都没吐。

  事已至此,有些事只能藏在肚子里。

  梁秋海看着他那副模样,缓缓摇头。

  既然你不肯说实话,那这事,也就只能到此为止了。

  梁秋海轻轻摆了摆头。

  “行吧,那这事先搁一搁。”

  “心里有个底就行。”

  “对了,最近你没听说什么动静?”

  高育良正端着杯子要喝茶,听这话抬起了眼,眉头微皱。

  “动静?什么动静?”

  “我这边最近倒是风平浪静,莫非出了什么事?”

  “没什么大事,真要有变动,你也用不着瞒着,跟我说一声就是了。

  我心里早有准备。”听他这么说,梁秋海淡淡一笑。

  “那就这样,你先回去忙吧,哪天得空再细聊。”

  高育良满心疑惑,却已被客气地送出了门。

  他有些无奈,也有些不解。

  坐进车里,他还在琢磨刚才那几句话。

  到底是什么意思?

  高育良不是糊涂人,对方话里的暗示他已经听出几分,可那所谓的“风声”,究竟从哪儿来?

  他反复推敲,莫非是上头有人事调整?可要说真有大动作,自己不该毫无察觉。

  回到家后,他仍时不时想起这事。

  但接连几天风平浪静,毫无异样,他也渐渐放下了。

  时间如流水,转眼两个月过去,已到了2021年的新春。

  高育良再次受邀参加新年盛典,步入主会场。

  也正是从这一年起,帝国开启了真正的崛起之路。

  现场聚集了不少媒体和外国来宾,大家都想看看,这个国家在过去一年里究竟取得了怎样的进展。

  高育良刚落座,梁秋海便走了过来。

  “上面那个位子太显眼,我不习惯,还是这儿自在。”

  “说真的,坐在这儿,脑子里反倒清楚不少。

  你觉得呢?”

  高育良笑了笑。

  “我也有这种感觉,看来咱们想到一块儿去了。”

  “不过……我有点不安。

  你说,会不会有人在暗中盯着我?”

  “这么多人在场,万一谁把目光盯在我俩身上,回头传出去可不好收场。”

  他是真担心被人误解——像梁秋海这样的重量级人物,若被看作是他背后靠山,将来难免惹是非。

  更何况,跟高层走得太近,总归容易招人口舌。

  高育良不想卷进这些是非里。

  梁秋海听了也没多解释,只是轻声提醒:

  “别担心,今天来的都是信得过的人,不用那么拘谨。”

  “实话告诉你,年前已经动了几轮人,换下来的那些,到现在都没明白自己怎么倒的霉。”

  原来,在春节前,帝国悄然调整了三批干部,清一色是那些占着位置不干事、遇事只懂附和的庸官。

  这一波整顿,标志着国家真正进入了提速阶段。

  此前多年积累的能量已然就位,如果说别的强国是拔地而起的高楼,那帝国现在不仅打好了地基,连钢筋水泥都备齐了,只待一层层往上搭,超越只是时间问题。

  这条路注定不易,但只要迈出第一步,剩下的不过是早晚的事。

  高育良听着,心情复杂。

  他对眼前的变化感到震惊,也为帝国的势头感到振奋。

  整个国家都在向前走,这本是值得欣慰的事。

  可这样的势头能维持多久?又能走到哪一步?

  很快,会议正式开始,依旧是老一套流程,讲些具体工作的落实情况。

  帝国向来有个习惯:每逢重大场合,展示的总是陈年旧物。

  就连不少国外专家都知道,这个国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