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3章 想突破?难如登天!-《头衔数不清,你侯亮平眼红啥?》

  满文腾坐进车里,心头却憋着一股闷气,越想越不是滋味。

  他搞不懂高育良到底在打什么算盘。

  “之前明明大力支持我们落地,怎么现在又开始打退堂鼓?”

  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,却又理不出头绪。

  最终只是烦躁地摆了摆手,催促司机赶紧开车。

  等他走后,高育良立刻拨通了彭玉麦的电话,把心里的疑虑说了出来。

  “我直说了吧,现在情况不太对。”

  “天能集团当初退出时,恐怕留了后招,接下来你每一步都得谨慎,千万别掉进他们的圈套。”

  “还有,满文腾这个人,你应该也清楚了吧?”

  “他对这边的事盯得很紧。”

  “要是他找上你,千万不能松口,绝不能给他开方便之门。”

  “他是想靠游戏在这儿捞钱,进而铺他的商业网。”

  “可要是真让他把摊子铺开,我们就得配套建网络、配资源,这些代价我们现在根本承担不起。”

  彭玉麦听完,有些不解:“其实这些基础设施早晚都要建,拖着也不是办法。”

  “既然迟早要走这一步,不如早点批了协议。

  我觉得游戏来钱快,也能带动经济。”

  高育良却摇了摇头:“要是真这么简单,你觉得我会拦着他吗?”

  “他在这儿挣了钱,别的游戏公司眼红,自然会蜂拥而至。”

  “来的企业多了,谁能担保里面没有夹杂着某些特殊背景的科技公司混进来?”

  高育良的顾虑并非空穴来风。

  眼下就有现成的例子——正因为国内技术跟不上,才让人钻了空子,结果整个国家在关键技术上被牢牢卡住脖子。

  想突破?难如登天。

  每年还得乖乖掏钱买授权,憋屈得很。

  他绝不希望这个国家走上那条路,一旦陷进去,就再难回头。

  哪怕形势再紧,也不能走这一步。

  现实就摆在面前。

  另外,高育良粗略估算过,彭玉麦他们目前能调动的资金也就三百多亿。

  这意味着,后续所有布局,都得在这三百亿里打转。

  至于计划能不能落地,那是后话。

  可一旦松口答应,满文腾那边很可能顺势推压,逼我们不断投入网络建设。

  三百亿,听着不少,实则杯水车薪。

  甚至可以说,这点钱能办的事,远远低于预期!

  高育良语气沉稳地说:

  “三百亿就想打出一条新路?那不过是痴人说梦。”

  “你现在明白我为什么要拦下这件事了吧?”

  “眼下我们不能把宝全押在网络产业上。

  我承认这行来钱快,但赚完钱之后呢?”

  “我们的投入和网络普及程度完全不匹配。

  至少得等到大多数人都用上智能设备,才谈得上全面铺开。”

  “可现实是,市面上连像样的终端设备都寥寥无几。”

  “老百姓手里有高科技产品的,还不到百分之三。

  这种基础上搞大规模网络扩张,风险太大。”

  “总之,现在没人能扭转这个局面,你明白我的意思吗?”

  “要是满文腾再找你谈这事,你就回他,我已经决定了,短期内不会推进这类项目。”

  听到这里,对方只能点头应下。

  “您放心,您说的每一句我都记下了,心里也清楚利害。”

  “这些事我会谨慎应对,绝不出岔子。”

  高育良微微颔首。

  “好,你能记住就好。”

  “其余的事,先放一放吧。”

  “今天说到这儿,不必再提了。”

  电话挂断后,彭玉麦静坐片刻,神情凝重。

  他所期盼的是国家真正强盛起来,但高育良的话也不无道理。

  牵动一处,处处受影响。

  自己若把精力全耗在一个方向,其他领域怎么办?

  问题接二连三地冒出来,必须及时处理。

  若拖而不决,只会滚雪球般越积越多,最终陷入难以挽回的局面。

  就在两人通话之际,满文腾也在向国内一位重量级人物求助——主管科技事务的江波。

  江波是国内最早接触计算机的一批人之一,后来潜心钻研这一领域,逐步成为技术骨干。

  这几年由他牵头推动科技发展,成果显着,国家技术水平突飞猛进,已非昔日可比。

  他对互联网前景尤为看好,并积极与本土企业联动。

  在他看来,多数产业都能通过网络实现转型升级。

  事实上,江波所做远超众人预期。

  听完满文腾的设想后,他眉头微皱:

  “高育良我见过几次,按理说,他不该这么坚决反对你。”

  “你们之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?”

  “我觉得他不至于做出这种决定,恐怕是有人在背后影响了他的判断。”

  “谁不知道,科技才是强国之本。”

  “难道将来再遇上争端,还要靠拼刺刀解决问题?”

  “那太落后了。

  如今的较量早就不见面了,战场在无形之中,靠的是信息手段、网络能力。”

  “这方面,高育良不该看不清。”

  满文腾叹了口气:

  “我也觉得不该如此,可事到如今,也只能面对。”

  “我怀疑他们是不愿让我们的企业真正进入这个领域。”

  “或许担心一旦打开缺口,局面就会失控。

  您怎么看?”

  听着这番话,江波眼神微微一沉。

  若真如此,形势就更棘手了。

  高育良不该做出这种事——这一点,无论如何都说不通。

  他脸色阴沉,声音低了几分:

  “咱们先不说远的,眼下你到底怎么看?”

  “高育良,好端端的,怎么连这点情面都不留?”

  满文腾也没把话说透,只是一再强调,现在根本没法和高育良共事,合作更是无从谈起。

  他只希望江波能出面,给特里阿斯安排一个科技项目,这样一来,高育良便没有理由推脱。

  江波听完,眉头紧锁。

  照目前的情形来看,要是问题能轻易解决,也就算不上难题了。

  可现实摆在眼前——谁都想动,谁也都想改,可真正能撬动局面的人又有几个?

  他隐约觉得,满文腾话里话外,都藏着对高育良的不满。

  可事到如今,再怎么不满又能怎样?

  归根结底,问题已经摆在那里,躲不开也绕不过。

  两人聊了一阵,几乎句句不离高育良。

  再这么谈下去,怕是都要被这事儿活活气出病来。

  江波最后拍了板:“行了,我这就给他打电话。”

  “这个点他应该还没睡,我会亲自跟他通个气。”

  “你那边该忙什么就忙什么,别总盯着这事钻牛角尖。

  记住一句话——缓一步,反而更容易成事。”

  “现在有些事确实难办,你自己心里得有杆秤。”

  满文腾没再多言,只是默默点了点头。

  江波也不再啰嗦,转而望向窗外,随即拨通了高育良的专线。

  他要亲自问清楚,对方对特里阿斯究竟打的什么主意。

  若说得通,这事他便不再插手;若说不通,那这手,他是非插不可了。

  电话很快接通。

  高育良接过内线时还有些意外,没想到江波会为此事亲自联络。

  “老高啊,这通电话我其实犹豫了很久,想了又想,还是决定打给你。”

  “我只想问一句,你现在到底在做什么?你有没有想过,有多少人在盯着我们的一举一动?”

  “帝国派我们过去,是为了帮他们改善生活,让他们过得更好,不是去指手画脚、横加干涉的。

  这一点,你忘了吗?”

  “本来我不想动怒,可你看看,我不发火能行吗?”

  “你自己都说科技发展越来越紧迫,可为什么迟迟不动手?你到底打算怎么办?”

  高育良眉头轻皱,一听便知,有人已经告了状。

  但他不能把背后的复杂情形全盘托出,只能用数据说话,用事实回应。

  稍作停顿后,他语气平缓地开口:

  “实际上,这个国家目前并不存在系统性问题。”

  “即便有些小状况,也只是局部现象。”

  “就说科技配套吧,如果真要全面铺开基础建设,您知道要投入多少吗?”

  “光是起步阶段就得七十亿,若要让普通民众也能使用,后续还得追加几百亿。”

  “帝国虽然具备研发能力,但设备从不对外输出。

  否则,我早就行动了。

  技术进步本该推动社会文明,可现实哪有那么简单?”

  “我现在的位置太显眼,太多人盯着,稍有差池,立刻就有人跳出来咬一口。”

  “走到这一步,您说我还能怎么选?”

  江波听了,忽然笑了。

  “高育良啊,你这是在我面前倒苦水?”

  “我告诉你,就算真有委屈,你也得给我适可而止!”

  “我刚才说的话,你听清楚没有?”

  高育良苦笑一声,轻轻点头。

  “都听见了,也都明白了。”

  “我只是有点不明白,明明有些事比我们想象中复杂得多,可为什么还要坚持现在的做法?”

  “不过您放心,关于科技的事,我会重新评估,也会督促下面加快进度。”

  江波听到这话,神情终于缓和了些。

  “我不是非要逼你,你也知道,科技这件事,远比表面看起来严重。”

  “一个环节出问题,后面可能就是连锁反应,这个道理你不会不懂。”

  “既然如此,我也就不多说了。

  只要你心里有数,那就够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