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3章 他也想这么圈钱-《为了赚钱,我认张导为义父》

  他这就是纯粹是好奇了。

  说实在的,虽然这些消息他们也能查,但是吧,有“内部渠道”,确实是比较爽。

  而杜杨觉得已经说了,现在也没必要藏着掖着。

  接着,她介绍了春节档的主要电影,包括《西游记之大闹天宫》《前任攻略》《澳门风云》等他们内部比较看好的电影。

  不过呢,最让俞良印象最深刻的,不是传统电影。

  而是《爸爸去哪儿》。

  因为《爸爸去哪儿》,居然要推出电影版,就在春节档上映……

  这瞬间勾起了他的记忆。

  他印象里,上一世有一段时间,确实有一些热门综艺会被改编成电影用来“圈钱”,内容与其说是电影,不如说是加长版综艺特辑。

  坦白说,这根本不算电影,就像刚才说的,纯商业操作。

  就是捞钱。

  但俞良并不像某些电影人那样,对此愤慨,指责它“破坏电影艺术”。

  事实上,他内心其实是羡慕。

  看他们累死累活的拍一部电影,再看看人家,拍个综艺,就能捞钱。

  不过现在不是讨论这个的时候。

  俞良收回思绪,正式提出了他的想法。

  “我觉得,既然这样,那我们不如就在1月中旬上,那个时候很多学校都已经放寒假了……”

  ……

  本次关于电影上映日期的首次会议并未最终确定档期。

  尽管俞良的提议很有说服力。

  他明确指出自己的粉丝群体主要集中在学生群体,寒假期间上映不仅能够有效覆盖这一受众,竞争压力相对较小,而且还能蹭一下贺岁档和春节档。

  更重要的是,若定在一月中旬上映,就意味着为中影协调其他院线、以及万达安排排片留出了足足两个多月的准备时间,这时间无疑是非常充裕的。

  两家代表对俞良的想法都表示认同,事实上,这也与他们内部的调研结果差不多。

  俞良的粉丝基数虽大,但以学生为主,寒假确实是理想的档期。

  而且正如俞良所说,同期竞争不强,同类型影片几乎没有,市场差异化明显。

  就算是有影响,那么分流影响也会降到最低。

  但最终决定并不能立即拍板。

  双方仍需进行内部测算、撰写报告并经过多层沟通,还要和院线有个大概的沟通。

  总之,需要一定时间。

  不过时间也不会太久,张主任和杜杨表示会尽快协调好,争取这两天就给答复。

  到时候再开会。

  俞良不急,他追求的是高排片率。

  说实在的,电影再好,排片不足,没人看有个蛋用,照样扑。

  而中视,并未过多表态,基本持观望态度,意思很明白,你们来,我们都行。

  这也合乎情理,因其所占份额最小,而且公司的主要经营的也不是院线,而发行由中影负责,所以看着就完事儿了。

  当然,中视是有媒体资源。

  会议中,他们提出可协助联系央视6频道,像当初《山楂树之恋》一样安排首映礼。

  俞良对此,觉得相当可以。

  毕竟电影频道带来的曝光,远大于普通的记者发布会或者首映礼。

  不过呢,在这之前,还是要定档,所以会议结束后,中影和万达就赶忙回去,开始开会。

  另一边,与姜志强关于海外及港台地区发行权的首轮谈判也已结束,尽管和定档一样,并未达成最终协议。

  但姜志强开出400万买断价,打包收购大陆以外所有地区的发行权。

  对俞良而言,这个价格其实可以接受。

  他以为,姜志强那么抠,顶多给二百万呢。

  之前也说了,他心知这部电影在海外很难有太高票房,即便总票房达到1000万,分到他手里的也未必能有400万,甚至可能不到300万。

  要知道,海外分账体系复杂,扣得比内地更多。

  还费事儿。

  当然,四百万这价格也谈不上优厚。

  许多不卖座的文艺片通过国际A类电影节卖出版权,总计也能有几十万美元收入,折算下来也有几百乃至上千万人民币。

  但是,既然姜志强第一次报价就达到400万,说明还有谈判空间。

  不过这事儿俞良还是不打算管,继续全权交由中影处理,还是那句话,他们在这方面更专业。

  而且这笔收入越高,对投资方有好处,就如同之前的广告植入,属于成本回收,有助于降低整体风险。

  不过,在等待中影和万达答复期间,俞良也没闲着。

  “喂~何老师~”

  “唉,我也想您了……嗨,之前那些事儿啊,无所谓,他们说就让他们说吧,我相信等剧正式播出之后,会让所有人都闭嘴的……”

  “是呢……您说得对……”

  空闲那天,俞良主动联系了何旦。

  原因很简单,还是为了《唐探》的宣传。

  虽然《唐探》的具体上映日期尚未最终确定,但俞良预估不是一月中旬就是一月底,提前协调宣传档期很有必要。

  如今,演员上综艺宣传电影或电视剧已逐渐成为流行方式,尽管现在已接近电视台时代的尾声,网络平台即将兴起,但电视媒体的影响力仍不容小觑,综艺宣传依然非常必要。

  最主要的是,不花钱。

  俞良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。

  早在几个月前电影还在剪辑阶段,他就联系了何旦,说着这件事儿,希望安排综艺通告为《唐探》造势,何旦肯定是愿意帮忙的,所以也牵线搭桥。

  接到俞良电话的何旦,自然明白俞良的用意,双方之前也已初步沟通。

  况且,湘省台对这类合作其实持开放态度。

  前提是剧组有足够份量,主演阵容有号召力,能够为节目带来热度与话题,这是一种双赢。

  以俞良目前的人气,无疑是国内最炙手可热的演员之一,热度甚至不逊于一些韩流明星。

  所以当时湘省台领导知道后,也一直记得这件事儿。

  而且吧,他们更希望不止俞良一个人上节目,因为他们知道《唐探》的演员阵容,如果能将王保强、杨蜜等主演一并请来,这样更好。

  何旦在电话中委婉地提出了这个想法。

  他处事周到,并没有直接要求,只是表示“人来得越齐,节目效果越好,宣传效果也会更出色”。

  俞良一听就懂,这对他来说并不难协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