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62章 守法好公民-《为了赚钱,我认张导为义父》

  这里需说明一下电视台购剧的一些潜在规则。

  通常,电视台在报价时会参考剧集的实际制作成本。

  不过也有例外,比如湘省台这样收视基础雄厚的大台,同样一部剧,放在人家电视台播出,收视率往往有保障,就是高于其他台。

  而高收视意味着后续二轮、三轮乃至更多轮次播出的售价可以更高,从而弥补首轮价格的差距。

  当然,并非所有制作方都看重收视潜力,也有人纯粹以价高者得。

  说回正题。

  《何以笙箫默》实际拍摄了36集,包括32集正片和4集原着特别版。

  但因审查等原因,原着版版将仅在乐视播出。

  所以按照道理来说,制作成本,应该申报为7000万,但俞良俞良这种人,怎么可能会如实报价?

  反正对外口径就是7400万!

  相信各电视台都知道。

  因此,即便目前最高报价,也远未达到他们宣称的制作成本,包括湘省台这样有收视托底的平台也不例外。

  不过对于受关注的剧集,电视台通常会经过多轮商谈,所以后面还能谈。

  而随着谈判推进,已经有部分中小台已退出竞争。

  但蓝台、湘省台、江苏台仍在竞争,也有一些中小台选择联合购剧,例如津市台与安徽卫视合作,辽宁台与东方卫视联手,这种就是共同承担费用、同步播出。

  据身在巴厘岛的俞良从濮伦处获知,报价已经开始越来越高,但还是不够。

  价格仍有谈判余地。

  尤其是蓝台与湘省台之间竞争态势明显,双方负责人甚至私下给出附加承诺,例如蓝台方面提出可提供广告分成等条件。

  当然,广告分成的比例肯定不会太高,估计连10%都没有。

  不过也可以了,尽管电视台的黄金时代渐近尾声,但现在毕竟还没过去,至少还能再维持一两年,所以电视台目前资金依然有钱,网络平台啊还是比不了,广告收益相当可观。

  因此,即使只分到几个百分点,也意味着至少千万级别的收入。

  当然,前提是剧的成绩好。

  但这不是现在考虑的。

  而湘省台则拿出了奖项作为筹码。

  毕竟金鹰奖目前由他们承办。

  今年的金鹰节在十月份举行,俞良的《火蓝刀锋》确实报名参评并已入围,他本人也已确定出席。

  当然,俞良心里清楚,获奖概率不大,毕竟没有公关。

  但湘省台为了得到剧,给了承诺。

  金鹰奖视帝比较特殊,三个演员类奖项,你得有两个才能被称为视帝或者视后。

  而这次虽然拿不到“视帝”,但为他争取一个“最佳人气奖”,还是没问题的。

  这奖,就是当年他好师姐杨蜜获得后,被粉丝吹成“视后”的那个奖项。

  咳咳...当然,这个条件吧,也不是所有都认。

  因为有的制片方,和演员没关系,合作一次就完事儿,不是自己公司的,所以并不太在意演员个人是否获奖,更注重利益。

  但《何以笙箫默》情况是,主演、老板和策划人都是俞良自己。

  而且俞良现在不仅求财,也看重名声,毕竟是以“老艺术家”为目标的人。

  虽然金鹰奖要同时获得两个主要奖项才能被公认为“视帝”,而湘省台目前只承诺了“最佳人气奖”,这还算不上视帝,但对俞良来说,有总比没有好。

  而且湘省台负责人还和濮伦暗示,《火蓝刀锋》这次可能不行,但只要《何以笙箫默》在他们台播出成绩理想,下一届金鹰奖在“视帝”操作上就有更多空间。

  当然,俞良明白这多少有点“画饼”的性质。

  金鹰奖是隔年一办,一下届要等到2016年,两年间变数太多。

  可俞良又觉得,即便只是画饼,但是也能铺垫关系,为未来竞争金鹰视帝增加了几分可能。

  不过呢,他也有自己的底线。

  如果湘省台仅以一个人气奖为条件,却在报价上过分压低,超出了他的预期,他也不会接受。

  虽然他重视名誉,但也看重利益,他不能当傻小子。

  其实就是性价比。

  总之呢,俞良决定等他回去后,根据各家电视台的最新情况再深入洽谈。

  最好能让导演刘俊杰尽快剪出一两集样片给电视台观看,这样谈判会顺利很多。

  这件事急不得。

  ......

  “喝完。”

  俞良端着一杯冲好的药,坐在倚靠于床头的糖嫣身边,表情宠溺。

  可他手上的动作却毫不温柔,几乎是硬按着糖嫣把药灌了下去。

  糖嫣无可奈何,只能勉强吞咽,脸上写满了痛苦。

  “嗯……你接下来有什么计划?”喝完药的糖嫣拿纸擦着嘴,同时轻声问道。

  俞良看着她擦去嘴角药渍、眉头仍因苦涩而微蹙的模样,柔声回答。

  “喝完药,好好睡觉。”

  “你不说计划,我睡不着。”

  听到这句话,俞良眼中的宠溺更浓了几分。

  他缓缓凑近,直到两人的额头几乎相贴。

  “尽快把事实婚姻落实。”

  糖嫣闻言,脸上顿时绽开明媚的笑容。

  随即,两人的唇贴在了一起。

  大约五秒后,一旁传来一声。

  “咔!”

  咳咳,这并非俞良与糖嫣的私人对话,更不是什么真实的婚约承诺。

  他们正在拍戏呢~

  而且镜头之外,房间里挤满了数十名工作人员。

  当导演刘俊杰喊出“咔”之后,两人的唇才缓缓分开。

  按理说,这种戏份通常只是轻触即止或借位拍摄,但由于两人已十分“熟悉”,而且还是全方位的,所以呢,也没借位。

  而且吧,糖嫣在亲吻时调皮地伸了舌头。

  不过从摄像机画面来看,并不明显,几乎看不出来。

  两人嘴和嘴分离后,刘俊杰紧接着宣布。

  “这条很棒,过了!”

  俞良随即将仍躺在床上的糖嫣拉起来,两人相视而笑,一起鼓掌。

  周围剧组人员也纷纷欢呼鼓掌。

  因为这是巴厘岛的最后一场戏,也是《何以笙箫默》全剧的杀青戏份。

  “我宣布,《何以笙箫默》正式杀青!”

  随着刘俊杰透过扩音器喊出这句话,现场气氛瞬间达到高潮。

  工作人员分别向俞良和糖嫣献上花束。

  其实也是巧了,今天正好是7月1日,拍摄正好两个月。

  随后,尽管在拍摄时或私下里两人亲密无间,但在众人面前,他们仍保持着适当的距离。

  尽管剧组里不少人都已看出来两人有事儿,该有的掩饰还是必要的。

  掩耳盗铃这一块的。

  庆祝一阵后,大家开始收拾器材物品。

  俞良趁机低声对糖嫣说:“什么事儿晚上说,我先去处理点事情。”

  糖嫣会意地点点头。

  她明白,俞良作为制片人和出品人,杀青后还有很多后续事务需要处理。

  于是她乖巧地带着助理先行离开。

  对方走后,俞良与刘俊杰沟通了片刻,接着便找到制片主任庞莉唯,两人一同前往她在巴厘岛酒店房间,也是临时改成的制片主任办公室。

  “姐,账算得怎么样了?还剩多少?”一进屋俞良就问。

  他此行原本就有花完预算的打算,但并未全程紧盯,直到杀青这天才有空确认资金结余。

  庞莉唯早有准备,拿出一个小本子。“大概还剩两百多万。”

  俞良有些意外。

  整个剧组两百多号人,尽管安排的并非顶级规格,但也属较高标准,没想到还能剩下两百多万。

  “怎么还剩这么多?”

  庞莉唯笑了。“你这孩子,花钱也得讲究技巧,要是放开手脚花,超支了谁补啊?”

  俞良想想也有道理,但仍追问。“之前各项费用、未结算的尾款,还有我的片酬……都算进去之后还剩这些?”

  “都算清楚了,两百万还是保守估计,说不定最后能多出几十万。”

  听到这里,俞良不再多言。

  他并非有“钱花不完就难受”的强迫症,便爽快地说。“行,剩就剩吧,这笔钱到时候退给乐视,也好证明咱们没有乱花钱。”

  庞莉唯被他的话逗笑了。

  “好好好,证明咱们确实没乱花。”

  接着,她取出一式两份合同。

  其实俞良今天来找她,那肯定不是为了确认资金情况。

  而是片酬~

  之前定好的,在剧组账务清晰后,看看还剩多少,剩下的都归他~

  但是吧,剩的钱超出了预期,他不能全拿着,所以俞良想了想,给自己定了个2900万片酬。

  对应32集正片加4集原着特别版共36集内容,相当于每集约80万元。

  这个片酬虽然只比此前拍摄《红高粱》时高出几百万,但考虑到《红高粱》集数更多,实际上每集单价已跻身行业顶尖水平,甚至还要高出一些。

  不过毕竟没超三千万,俞良觉得合适,而且乐视估计也没意见,总之是双方都能接受的数额。

  俞良随即在一式两份的合同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。

  至此,两千九百万片酬正式落袋。

  当然,这都是税前收入。

  他可是守法好公民来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