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4章 红星厂的“利剑”-《重生1982工业黑科技制霸全球》

  新的战斗,以一种更加疯狂的姿态,再次打响。

  “魔改版”燃气轮机的图纸,被分发到了每一个技术人员的手中。

  当所有人看到图纸上那些近乎苛刻的加工精度要求时,他们都倒吸了一口凉气。

  0.01毫米的误差,已经是普通精密加工的极限。

  而在这份新的图纸上,大量核心部件的公差标注,赫然写着“0.005毫米”,甚至是“0.002毫米”!

 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?

  这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十分之一!

  “何总工,这个……这个精度,别说我们,就算是德国人的机床,也未必能做得出来啊!”

  一位负责活塞加工的老师傅,看着图纸,脸上写满了为难。

  陈博也拿着那个“三维空间凸轮”的零件图,找到了何维,愁眉苦脸。

  “何组长,您设计的这个凸轮,简直就是魔鬼。它的曲面,没有任何规律可言。我们用现有的四轴铣床,就算是加上了您设计的那个‘旋转摆动头’,也只能做到近似加工,根本无法保证最终的精度。差之毫厘,谬以千里。只要这个零件的精度不够,整个液压伺服控制系统,就彻底废了。”

  他们说的,是所有人都面临的,最现实的问题——武器再好,没有一把能配得上它的锋利宝剑,也无法发挥威力。

  所有人都看向了何维,等待着他再一次创造奇迹。

  何维的脸上,却没有丝毫的意外。

  这一切,都在他的预料之中。

  他平静地看着众人,笑了笑。

  “谁说,我们要用现有的机床来加工?”

  这句话一出,所有人都愣住了。

  何维转过身,对身后的林秋宜说道:“林助理,通知集团下属,红星机械厂。让他们厂的刘总工、王振,还有实验室里最好的那几个技术员,明天一早,带上我们‘离子渗氮炉’和新材料的全套图纸,来这里开会。”

  林秋宜立刻会意。

  她知道,何维要亮出他手中,那张一直隐藏着的,最锋利的王牌了。

  红星机械厂!

  那个位于产业链最上游的,专门负责打造“利剑”的神秘部门!

  第二天一早。

  几辆吉普车,从红星厂风尘仆仆地驶入了红旗工业集团的总部。

  从车上走下来的,是红星厂的刘总工、王振,以及几个何维亲自从技术攻关小组里提拔起来的年轻技术员。

  他们每个人的脸上,都带着一丝掩饰不住的骄傲。

  现在的红星厂,已经不是几个月前那个濒临倒闭的破败工厂了。

  “国家重点实验室”的金字招牌,以及源源不断的军方订单和研发经费,让它脱胎换骨,成了整个集团里,技术实力最雄厚,也最让人眼红的“特区”。

  两拨人马,在会议室里汇合。

  一边,是以陈博为首的,负责发动机设计的“红旗战队”。

  另一边,是以红星厂刘总工、王振为首的,负责装备制造的“红星战队”。

  这是集团成立以来,两大核心技术部门的第一次正式会师。

  何维坐在主位上,没有说任何废话。

  他直接让林秋宜,把那张要求最高的,“三维空间凸轮”的零件图,铺在了大长桌上。

  “各位。”何维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,“这就是我们新一代发动机的‘大脑’。它的性能,决定了我们整台机器的上限。而制造它的难度,我想,在座的各位比我更清楚。”

  红星厂的刘总工,看着图纸上那些令人头皮发麻的精度标注,也皱起了眉头。

  “何总工,这个零件……以我们现有的c6240高精度车床,也只能勉强做到0.005毫米的精度。您这个0.002毫米的要求,实在是……超纲了。”

  何维点了点头。

  “你说的没错。所以,我们今天开这个会的目的,不是讨论怎么用现有的机床去‘凑合’。”

  他顿了顿,声音变得无比坚定。

  “而是讨论,如何打造一台全新的,专门为它而生的,精度能达到0.001毫米,甚至更高的——超精密机床!”

  自己造机床!

  而且还是能达到世界顶尖水平的超精密机床!

  这个念头,像一道闪电,劈中了在场所有人的天灵盖。

  他们感觉自己的呼吸都要停止了。

  何维看着他们震惊的脸,继续抛出他的“重磅炸弹”。

  他从公文包里,拿出了一份全新的,比发动机图纸还要厚,还要复杂的图纸。

  封面上,印着一行烫金大字:

  【hx-01型 静压主轴五轴联动加工中心 设计总图】

  “hx”,红星的拼音缩写。

  “01”,代表着开创性的第一代。

  “五轴联动加工中心”,这是当时只存在于美国和瑞士最顶级实验室里的,神话般的名字!

  何维把图纸,分发给了在场的每一个人。

  “这是我利用这段时间,为我们集团量身打造的第一款,真正意义上的‘工业母机’。”

  他的语气,平静得像是在介绍一件普通的玩具。

  “它的床身,将采用一体式花岗岩基座,以消除震动和热变形带来的影响。”

  “它的主轴,将不再使用传统的滚珠轴承,而是采用‘液体静压’技术,让主轴完全悬浮在油膜之上,实现近乎零摩擦、零跳动的旋转。”

  “它的控制系统,将直接嫁接我们为燃气轮机开发的那套‘模糊逻辑’闭环伺服系统,实现真正的五轴联动和纳米级微进给。”

  何维每说一点,在场的那些技术专家们的脸色,就更白一分。

  他们感觉自己不是在听一份技术方案,而是在听一部科幻小说的情节。

  用花岗岩做机床?用油来当轴承?五轴联动?

  这一切的一切,都彻底颠覆了他们几十年来对“机床”这个概念的认知!

  “材料方面,”何维的目光,落在了红星厂的刘总工身上,“我设计的这个静压主轴,对材料的耐磨性和稳定性要求极高。我需要你们的实验室,立刻启动一个新的课题——‘金属陶瓷涂层’的研发。”

  “我需要你们,用我们那台‘离子渗氮炉’进行升级改造,通过‘等离子喷涂’技术,将一种‘氧化铝基’的陶瓷粉末,均匀地熔覆在主轴的表面。让它的表面,同时拥有陶瓷的硬度和金属的韧性!”

  这个新的技术名词,再次让所有人陷入了呆滞。

  等离子喷涂?

  金属陶瓷涂层?

  这又是什么闻所未闻的“黑科技”?

  何维看着已经被彻底震懵的众人,做出了最后的总结。

  “各位,我把话放在这里。”

  他的声音,充满了不容置疑的自信。

  “发动机的设计和制造,由陈博的‘红旗战队’负责。”

  “而制造发动机所需要的一切高精尖设备,则由你们,红星厂的‘利剑战队’来提供。”

  “红旗厂,是我们的‘拳头’。”

  “而你们红星厂,”何维的目光,变得无比锐利,“就是我们用来锻造这只拳头的,最锋利的锤子!”

  “现在,我把锤子,和设计图,都交给了你们。”

  他看着红星厂的那群技术精英,眼中燃烧着期待的火焰。

  “你们,有没有信心,在三个月之内,为我们集团,锻造出这把能开天辟地的‘利剑’?”

  红星厂的刘总工、王振,看着手里的那份代表着未来的图纸,又看了看何维那双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睛,感觉自己全身的血液都在沸腾。

  他俩猛地站起身,像军人那样说道:“保证完成任务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