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6章 这跟当逃兵有什么区别!-《科技强军:开局点出战锤动力装甲》

  龙箭甲研究院,自行等离子炮项目实验室。

  顾逸推开实验室大门。

  他下意识地捂了捂鼻子,目光在实验室内扫了一圈。

  地板上、桌子上、椅子上,到处都堆满了揉成一团的草稿纸。

  而在中央,两个人影正以一种极其扭曲的姿势趴在实验台上。

  左边那个,是他的助手冯云凯。

  右边那个,是他的另一个助手吴浩青。

  两人眼眶通红,眼袋乌青,头发乱得跟鸡窝一样,脸上满是熬夜过度的憔悴。

  要不是胸口还有微弱的起伏,顾逸都想掏出手机先给急救中心打个电话了。

  顾逸走上前,轻轻敲了敲桌子。

  “咚咚。”

  趴在桌上的冯云凯身体猛地一颤。

  他迷迷糊糊地睁开布满血丝的眼睛,看到顾逸的脸,先是愣了两秒,随即瞳孔骤然收缩。

  “顾组长!”

  “您可算回来了!”

  他的嗓音沙哑得像是砂纸在摩擦。

  旁边的吴浩青也被这声惊醒,揉着眼睛抬起头,看到顾逸,那表情简直比看到亲人还激动。

  “顾组长!”

  冯云凯完全没有久别重逢的客套,他一把抓住顾逸的胳膊。

  表情严肃到了极点,语气里更是充满了无法掩饰的焦急。

  “项目遇到大难题了!”

  “一个天大的难题!”

  “必须您来拿主意!”

  顾逸看着他这副火烧眉毛的样子,心里咯噔一下。

  放假前,他已经把等离子步枪的小型化技术方案掰开揉碎了交给了团队。

  按理说,有了这个基础,将技术放大应用到自行火炮上。

  虽然有难度,但不至于让这两个经验丰富的研究员崩溃成这样。

  他们俩,居然在实验室里不眠不休地住了整整三天。

  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?

  顾逸拉过一张椅子坐下,示意他们冷静。

  “别急,慢慢说。”

  冯云凯深吸了一口气。

  他指着身后巨大的电子白板,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公式和数据流。

  “顾队,您之前给我们的等离子步枪技术。”

  “它完美解决了等离子体连续激发时的能量供应问题,还有炮管材料的烧蚀损耗问题。”

  “我们按照您的思路,将模型放大”

  “理论上已经可以制造出一门能够连续发射的自行等离子炮。”

  说到这里,冯云凯的语气突然一转,充满了苦涩和无奈。

  “但是,我们忽略了一个最致命的问题。”

  “射程。”

  “当我们把理论射程设定在300公里以上时,所有的一切,都失控了。”

  顾逸的眉头微微皱起。

  三百公里。

  这确实是他为这款跨时代武器设定的基础指标。

  只有达到这个射程,才能对敌方的纵深指挥部、机场、导弹阵地形成绝对的压制力。

  “具体说说。”

  冯云凯走到白板前,调出了一张三维动态模拟图。

  图上,一道蓝色的能量轨迹从发射点延伸出去,划过一道巨大的弧线。

  “您看,当射程超过三百公里,这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炮弹飞行了。”

  “地球曲率的影响会变得极其显着,我们不能再把它当成一个平面来计算。”

  “还有重力场,在长达数百公里的尺度上,不同地域的重力场并非完全均一”

  “这些微小的差异会不断累积,最终导致弹着点的巨大偏差。”

  “更要命的是大气环境!”

  冯云凯的声音都有些变调了。

  “空气摩擦、高空风速、不同高度的气压和温度……这些变量太复杂了!”

  “等离子体不是一个稳定的实体炮弹,它在飞行中会和大气发生剧烈交互”

  “这些因素对它的影响,比对常规炮弹要大上几十上百倍!”

  “我们的火控系统……根本算不清!”

  “现有的弹道解算模型,在它面前,就是一堆废纸!”

  冯云凯越说越激动,最后颓然地一拳砸在桌子上。

  旁边的吴浩青接过了话头,他的声音带着一丝绝望。

  他将一叠厚厚的计算数据单递到顾逸面前,纸张的边缘都因为反复翻看而起了毛边。

  “顾队,您看。”

  “常规火炮,射程也就几十公里,干扰因素相对固定,修正起来比较容易。”

  “可三百公里的射程,等离子炮弹要跨过平原、山地、河流,甚至可能是一小片海洋。”

  “沿途的风力、气压、湿度,每时每刻都在变。”

  “我们用研究院最顶级的超算跑了上万次模拟,结果……没有一次是成功的。”

  吴浩青指着数据单上一个鲜红的数字,手指都在发抖。

  “按照现有算法,三百公里外的目标,理论弹着点误差,超过两百米。”

  “两百米啊!”

  “这跟打偏了有什么区别?这炮造出来,除了能听个响,还有什么用?”

 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,最后化为一声长叹。

  “再这么下去,我们觉得……这个项目可能……可能得停了。”

  冯云凯和吴浩青对视了一眼,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挣扎。

  过了好几秒,冯云凯才犹豫着开口,小心翼翼地措辞。

  “顾队,我们的意思是……这个问题,已经超出了我们两个的能力范围。”

  “甚至……可能超出了整个研究院现有技术储备的范围。”

  “要不……要不您跟院领导反馈一下这个情况?”

  “我们……我们也不想拖您后退,不想让您因为这个项目……毁了前程。”

  吴浩青也跟着小声附和:“是啊顾队,我们知道您厉害,但这不是您一个人的问题……”

  他们的话说得很委婉,但意思已经很明确了。

  这个项目,在他们看来,已经走进了死胡同。

  他们不想再白费力气。

  也不想看着顾逸这个前途无量的年轻军官,被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拖垮。

  顾逸静静地听着,脸上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。

  他只是拿起那份数据单,一页一页地翻看着。

  实验室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的“沙沙”声。

  冯云凯和吴浩青紧张地看着他。

  终于,顾逸放下了数据单。

  他抬起头,目光在两人脸上扫过,问出了一个让他们始料未及的问题。

  “所以,你们是想退出?”

  冯云凯和吴浩青的心脏猛地一抽。

  “不……不是……”冯云凯急忙想要解释。

  但顾逸没有给他机会。

  他站起身,眼神变得锐利。

  “遇到难题,就想退缩?”

  “遇到一堵墙,绕不过去,就想掉头走人?”

  他的声音不大,却字字清晰,充满了压迫感。

  “你们是军人!”

  “你们是搞军工科研的!”

  “我们的背后,是千千万万守卫边疆的战士!是亿万国民的安危!”

  “搞军工科研,遇到技术瓶颈就打退堂鼓”

  “这跟一线士兵在战场上遇到强敌就当逃兵,有什么区别?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