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2章 怎么跟听天书一样?-《科技强军:开局点出战锤动力装甲》

  腾跃科技的动作快得惊人。

  会议结束的第二天,腾跃科技的官方账号。

  就在全球所有社交媒体上,发布了一则简短到极致的公告。

  一张暗红色的背景图,上面只有寥寥几个字。

  “10月7日。”

  “腾跃‘龙芯’,敬请期待。”

  没有产品图,没有参数,甚至没有发布会地点。

  就这么一句没头没尾的话,却在全球科技圈和舆论场,掀起了滔天巨浪。

  “什么情况?腾跃疯了?不是说他们的高端芯片断供,新机要难产了吗?”

  “龙芯?好大的口气!他们自研出高端芯片了?我不信!”

  “肯定是噱头!估计是发布一款搭载其他国产中低端芯片的手机,硬撑场面。”

  外网的质疑声尤其猛烈,各种冷嘲热讽铺天盖地。

  而作为腾跃科技的老对手,大洋彼岸的水果公司,反应更是迅速。

  他们原本定在十月中旬的新机发布会,立刻宣布调整档期。

  “为响应广大消费者的热情,水果公司年度旗舰发布会,将提前至10月7日举行。”

  司马昭之心,路人皆知。

  这摆明了就是要跟腾跃科技打擂台,公开处刑。

  一名水果公司的高管,更是在自己的推特上公然嘲讽。

  “有些人喜欢用ppt和情怀来发布产品,而我们,只相信真正的科技与创新。”

  “10月7日,让世界见证真正的年度旗舰。”

  这条推文,被视作是科技界的战书。

  一时间,全球的目光,都聚焦在了10月7日。

  …………

  外界的风风雨雨,丝毫没有影响到龙箭甲研究院的内部。

  9月15日。

  顾逸的新项目,正式立项。

  项目代号:“悬浮战舰”。

  在研究院的A-1会议室内。

  顾逸站在全息投影前,对着项目组的核心成员们,介绍着他的“新玩具”。

  全息投影中,一艘巨大无比的战舰缓缓旋转。

  它完全颠覆了传统舰船的设计。

  整体呈现出扁平的菱形,充满了凌厉的科幻感。

  与其说它是战舰,不如说它更像是一座来自未来的空中战争堡垒。

  “各位,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搞定的东西。”

  顾逸指着投影,语气轻松得像是在讨论周末去哪儿玩。

  “何老总的要求很简单,水面、水下、半空,航速都要超过一百节。”

  他顿了顿,环视了一圈表情各异的组员。

  “能源系统不用担心,我已经搞定了。”

  他随手在操作台上一划,投影画面切换成一个复杂的球形装置。

  “小型可控核聚变反应堆,我已经把图纸画完了,随时可以造。”

  “它的核心技术,是入门级的反重力装置。”

 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。

  所有人都被顾逸这轻描淡写的话给震住了。

  小型可控核聚变?

  反重力装置?

  总师,您说的每一个字我们都认识,但组合在一起,怎么就跟听天书一样?

  项目组成员冯云凯和吴浩青对视了一眼,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困惑。

  作为空气动力学和结构力学方面的专家,他们感觉自己的知识体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。

  冯云凯犹豫了半天,还是举起了手。

  “那个……顾总师。”

  他小心翼翼地开口。

  “反重力这个……是不是有点太超前了?”

  “以我们现有的技术,完全无法理解啊。”

  “我们能不能换个思路?比如说,在这艘战舰的底部和两侧。”

  “安装上百台大功率的涵道风扇或者螺旋桨引擎,通过巨大的推力,强行让它飞起来?”

  吴浩青也赶紧补充道。

  “对对对!冯工的思路可行!我们可以设计成类似倾转旋翼的结构。”

  “垂直起降之后再转为水平飞行,这样也能实现悬浮和高速飞行!”

  顾逸听完,没有立刻反驳,反而饶有兴致地走到白板前,拿起笔画了起来。

  “嗯,用大型螺旋桨或者引擎,思路不错。”

  他一边画着草图,一边肯定了两人的想法。

  “理论上,只要推力足够大,板砖都能给你推上天。”

  “用这种方式,让它飞起来,确实是目前看来最现实的路径。”

  冯云凯和吴浩青脸上露出一丝喜色。

  然而,顾逸话锋一转。

  “但是。”

  他用笔尖点了点白板上的草图。

  “这种方式的实用性太低了。”

  “首先,上百台引擎同时工作,那个噪音和震动,舰员根本受不了。”

  “其次,维护保养会变成一场灾难。”

  “最关键的是,它无法满足何老总提出的高空高速飞行,更别提亚轨道行驶的需求了。”

  顾逸扔下笔,转过身,表情变得严肃起来。

  “我们的目标,不是造一架世界上最大的直升机。”

  “我们要造的是一艘能够制霸海空的未来战舰。”

  顾逸强调道。

  “所以,必须研发反重力装置,这是我们为悬浮战舰研发定下的核心方向。”

  “也是推动整个项目向反重力技术突破迈进的唯一道路。”

  冯云凯和吴浩青站在原地,脸上写满了“我听不懂,但我大受震撼”。

  反重力。

  这三个字对他们来说,不亚于古人听闻“可控核聚变”。

  顾逸看着两人懵圈的表情,乐了。

  他走到两人中间,一手一个揽住他们的肩膀,把他们带到白板前。

  “别那么紧张嘛,搞得我跟什么神棍一样。”

  “来来来,我给你们说道说道。”

  顾逸拿起笔,在白板上画了一个平面,又在平面上画了一个向下凹陷的坑。

  “你们看,广义相对论怎么说来着?有质量的物体会压缩周围的时空,对吧?”

  他指着那个凹陷的坑。

  “咱们的地球,就造成了这么一个时空凹陷。”

  “我们所有人,所有东西,都在顺着这个坡往下滑,这就是引力。”

  冯云凯和吴浩青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。

  这部分他们还能理解。

  “你们刚才提的,用螺旋桨或者发动机,本质上是什么?”

  顾逸在凹陷的底部画了一个小火箭,箭头朝上。

  “就是用蛮力,用巨大的能量把自己往坡上推,强行对抗这个下滑的趋势。”

  “这就是传统飞行器的本质。”

  “不管是飞机还是火箭,都是大力出奇迹,用绝对的力量去硬刚引力。”

  顾逸话锋一转,在那个凹陷的旁边,又画了一个小小的、向上凸起的包。

  “但反重力的思路,完全不一样。”

  “我们不去硬刚,我们玩点技术流的。”

  他用笔尖重重地点了点那个凸起。

  “我们不从坑底往上爬,我们直接在脚下,把这个坑给它填平,甚至让它鼓起来。”

  “脚下都是平地了,你还会往下滑吗?”

  “不会了。”吴浩青下意识地回答。

  “这不就结了!”顾逸一拍手。

  “这就是反重力装置的本质,它不是产生一种向上的‘推力’。”

  “而是通过修正局部的时空曲率,来抵消引力的‘拉力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