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中几页薄纸,此刻重若千钧,浸着背叛的毒汁与阴谋的刺骨寒意。林凡抬眸,窗外襄阳城的轮廓在熹微晨光中渐次清晰,而他眼中,却是这纸间证据即将掀起的滔天巨浪。
“影狐……”他低声念着这个代号,司马懿深沉似水的面容在脑海中一闪而过。此事牵扯之广,早已超出最初预料——蔡瑁、江东、刘备,如今再添潜伏许都的司马懿,这张网织得又密又狠。仅凭手中证据,能否一举扳倒蔡瑁?又会不会打草惊蛇,让“影狐”彻底隐匿?
但时机不等人。曹操大军前锋已近,若让蔡瑁将资敌的军粮箭矢顺利送抵江夏,助刘备壮大,或是与江东里应外合,后果不堪设想。
必须即刻行动!要在蔡瑁察觉之前,将证据呈递,借曹操之势,以雷霆手段镇压!
“备马!”林凡对亲随下令,声音斩钉截铁,“即刻前往城外军营,迎候丞相前锋!另,派人严密监视蔡瑁府邸及水寨动向,稍有异动,飞马来报!”
“是!”
襄阳城外三十里,曹军先锋大营。
领军大将正是夏侯惇。这位以勇猛刚烈著称的元勋,听完林凡紧急禀报,看过密信与账目后,虬髯戟张,独目中几乎要喷出火来。
“好个蔡瑁狗贼!安敢如此!”他一拳砸在案几上,杯盏震得乱颤,“丞相待其不薄,许以高官厚禄,竟敢私通江东、资敌刘备!其罪当诛九族!”
“夏侯将军息怒。”林凡心中虽激荡,语气却依旧冷静,“蔡瑁掌控荆州水军,在襄阳根深蒂固。若贸然动手,恐其狗急跳墙煽动兵变,荆州顷刻大乱,于大军南下不利,需谋万全之策。”
夏侯惇深吸几口气压下怒火:“林副管有何高见?”
“证据确凿,蔡瑁无从抵赖,但不宜公开擒拿。可借丞相钧令,召其前来大营议事,帐中埋伏刀斧手,一举成擒!同时,请将军即刻派兵接管襄阳四门及水寨要隘,控制其党羽,尤其是那名参与通敌的部将,务必拿下!只要擒住蔡瑁,群龙无首,荆州水军纵有异心,也难成气候。”
夏侯惇略一思索,重重点头:“就依此计!某这便安排人手,持丞相节钺召蔡瑁前来!林副管熟悉城内情况,接管城门与水寨之事,还需你派人引导。”
“义不容辞!”
计议既定,夏侯惇立刻调动精锐分派任务。一队手持曹操符节的骑兵,快马加鞭直奔襄阳;大批曹军精锐则悄无声息离营,在林凡手下向导带领下,如尖刀般插向襄阳各关键节点。
林凡与夏侯惇坐镇中军大帐,静待消息。帐内气氛凝重如铁,弥漫着山雨欲来的压抑。
襄阳城内,蔡瑁刚起身准备用早膳,忽闻城外夏侯惇派来使者,持丞相符节召他即刻前往大营议事。
“此时召我?”蔡瑁心头窜起一丝疑虑。曹军前锋刚到尚未进城,为何如此急切?他本能生出不安,尤其联想到昨夜林凡遇刺——虽非他所为,却也让他心惊肉跳,生怕林凡查到了什么。
“可知所议何事?”他问使者。
使者面无表情,公事公办:“末将只奉命传令,其余一概不知。请蔡将军速行,莫让夏侯将军久等。”
蔡瑁沉吟片刻。不去,便是违抗军令,即刻会引来猜忌打压;去……或许只是寻常军务?他自忖行事隐秘,与江东、刘备的勾结皆由心腹单线联络,林凡一个外来户,短短数日能查到什么?或许是自己多心了。
权衡再三,他不敢公然抗命:“容我更衣,即刻便去。”
换上官袍,在数十名亲卫簇拥下,蔡瑁出城前往曹军大营。一路上观察无异,心中稍安。
然而他刚离城,数支精锐曹军便如天降般出现,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接管襄阳四门防务,原守军被勒令缴械集中看管;另一路曹军直扑水寨,以“丞相钧令核查军械”为名,控制了所有主力战舰与码头。那名与“永丰”粮行接头的部将,还在睡梦中便被曹军拖床捆缚,直接带走。
城内外变故几乎同步发生,快得让人来不及反应。等蔡瑁党羽察觉不对,想要调兵传信时,却发现通信已断,关键位置尽换曹军旗号。
蔡瑁对此一无所知,带着亲卫畅通无阻踏入大营。辕门守卫验过符节放行,直到他踏入中军大帐,看到端坐主位、面色冷峻的夏侯惇,以及站在一旁、手臂缠纱却目光如炬的林凡时,心头才猛地一沉。
帐内气氛肃杀,两侧甲士按刀而立,眼神冰寒。
“末将蔡瑁,参见夏侯将军。”蔡瑁强自镇定行礼。
夏侯惇未让他起身,冷哼一声,将几页纸掷到他面前:“蔡德珪,自己看看,这是何物!”
蔡瑁疑惑捡起,只扫几眼,脸色瞬间惨白如纸,冷汗顺着额角涔涔而下!那正是他与江东的密信抄件,以及通过“永丰”粮行资敌的账目明细——笔迹、印信,一应俱全!
“这……这是诬陷!是伪造!夏侯将军明鉴!定是有人构陷我!”蔡瑁噗通跪倒在地,声音嘶哑辩解,身体却控制不住地颤抖。
“构陷?”林凡上前一步,声音冰冷如铁,“蔡将军,‘永丰’粮行东家与你那负责转运‘货物’的部将,此刻皆已招认。人证物证俱在,你还有何话说?”
话音刚落,帐外传来押解犯人的呵斥声。蔡瑁猛地回头,看到被捆得结结实实、面如死灰的部将被推搡进来,最后一丝侥幸彻底粉碎。
“完了……”他瘫软在地,面无人色。
“拿下!”夏侯惇厉声喝道。
甲士如狼似虎般涌上,将这位片刻前还权势熏天的荆州水军都督捆缚起来。
“林凡!是你害我!”被拖出大帐时,蔡瑁挣扎着扭头,死死盯着林凡,眼中满是怨毒。
林凡面无表情看着他被押走,心中无多少快意,只剩沉重的释然。扳倒蔡瑁,不过拔除了一个明面上的毒瘤,深藏的“影狐”与荆州盘根错节的势力,依旧潜伏。
蔡瑁被擒、党羽遭剿的消息,如惊雷炸响,瞬间席卷荆襄。襄阳城内人心惶惶,亦有暗中称快之人。在夏侯惇强力弹压与林凡派人安抚下,局势很快稳定。
曹操主力抵达襄阳后,闻听此事震怒之余,对林凡愈发刮目相看。他亲自审理此案,证据确凿,蔡瑁及其核心党羽被判极刑,家产抄没;荆州水军被重新整编,交由曹操亲信统领。
林凡因揭发大功获曹操重赏,虽未即刻晋升,但其“戴罪立功”的处境已大为改善,在曹操心中分量陡增。
庆功宴上觥筹交错,赞誉不绝,林凡神色却略显沉凝。他端着酒杯走到厅外,望着南方沉沉夜色。
蔡瑁伏诛,但“影狐”司马懿仍藏在许都阴影里;资助刘备的粮草虽被截获大半,刘备与江东的联结却传闻愈发紧密;蒯越事后主动投诚,凭“弃暗投明”与稳定荆州之功保全家族,甚至获封新职——此人能屈能伸,嗅觉敏锐,未来是敌是友,犹未可知。
“林副管立此大功,为何神色沉凝?”温和的声音在身侧响起。林凡回头,见曹丕不知何时也来到廊下。
“公子。”林凡行礼,“只是觉得荆襄水深浪急,除去一个蔡瑁,未必能高枕无忧。”
曹丕深深看他一眼,意味深长:“林兄所言极是。明处之敌易除,暗处之蛇难防。不过经此一事,林兄在父相心中,地位已非昔日可比。这荆襄风云,或许正是林兄大展拳脚之地。”
林凡心中微动——曹丕这是暗示他可借机在荆州培植势力?
未及细想,一名侍卫匆匆走来,递上密信:“林副管,许都急件。”
拆开一看,是影老的笔迹,寥寥数语:
“主上,司马懿‘病愈’,重获丞相咨询。江东异动,大批战船集结柴桑,动向不明,疑与荆襄之事相关。”
林凡眼神瞬间锐利如刀。
司马懿再出山!
江东战船集结!
南方的天,怕是又要变了。
他捏紧信纸,能清晰感受到,一场更大的风暴,正在迅速酝酿。
“影狐……”他低声念着这个代号,司马懿深沉似水的面容在脑海中一闪而过。此事牵扯之广,早已超出最初预料——蔡瑁、江东、刘备,如今再添潜伏许都的司马懿,这张网织得又密又狠。仅凭手中证据,能否一举扳倒蔡瑁?又会不会打草惊蛇,让“影狐”彻底隐匿?
但时机不等人。曹操大军前锋已近,若让蔡瑁将资敌的军粮箭矢顺利送抵江夏,助刘备壮大,或是与江东里应外合,后果不堪设想。
必须即刻行动!要在蔡瑁察觉之前,将证据呈递,借曹操之势,以雷霆手段镇压!
“备马!”林凡对亲随下令,声音斩钉截铁,“即刻前往城外军营,迎候丞相前锋!另,派人严密监视蔡瑁府邸及水寨动向,稍有异动,飞马来报!”
“是!”
襄阳城外三十里,曹军先锋大营。
领军大将正是夏侯惇。这位以勇猛刚烈著称的元勋,听完林凡紧急禀报,看过密信与账目后,虬髯戟张,独目中几乎要喷出火来。
“好个蔡瑁狗贼!安敢如此!”他一拳砸在案几上,杯盏震得乱颤,“丞相待其不薄,许以高官厚禄,竟敢私通江东、资敌刘备!其罪当诛九族!”
“夏侯将军息怒。”林凡心中虽激荡,语气却依旧冷静,“蔡瑁掌控荆州水军,在襄阳根深蒂固。若贸然动手,恐其狗急跳墙煽动兵变,荆州顷刻大乱,于大军南下不利,需谋万全之策。”
夏侯惇深吸几口气压下怒火:“林副管有何高见?”
“证据确凿,蔡瑁无从抵赖,但不宜公开擒拿。可借丞相钧令,召其前来大营议事,帐中埋伏刀斧手,一举成擒!同时,请将军即刻派兵接管襄阳四门及水寨要隘,控制其党羽,尤其是那名参与通敌的部将,务必拿下!只要擒住蔡瑁,群龙无首,荆州水军纵有异心,也难成气候。”
夏侯惇略一思索,重重点头:“就依此计!某这便安排人手,持丞相节钺召蔡瑁前来!林副管熟悉城内情况,接管城门与水寨之事,还需你派人引导。”
“义不容辞!”
计议既定,夏侯惇立刻调动精锐分派任务。一队手持曹操符节的骑兵,快马加鞭直奔襄阳;大批曹军精锐则悄无声息离营,在林凡手下向导带领下,如尖刀般插向襄阳各关键节点。
林凡与夏侯惇坐镇中军大帐,静待消息。帐内气氛凝重如铁,弥漫着山雨欲来的压抑。
襄阳城内,蔡瑁刚起身准备用早膳,忽闻城外夏侯惇派来使者,持丞相符节召他即刻前往大营议事。
“此时召我?”蔡瑁心头窜起一丝疑虑。曹军前锋刚到尚未进城,为何如此急切?他本能生出不安,尤其联想到昨夜林凡遇刺——虽非他所为,却也让他心惊肉跳,生怕林凡查到了什么。
“可知所议何事?”他问使者。
使者面无表情,公事公办:“末将只奉命传令,其余一概不知。请蔡将军速行,莫让夏侯将军久等。”
蔡瑁沉吟片刻。不去,便是违抗军令,即刻会引来猜忌打压;去……或许只是寻常军务?他自忖行事隐秘,与江东、刘备的勾结皆由心腹单线联络,林凡一个外来户,短短数日能查到什么?或许是自己多心了。
权衡再三,他不敢公然抗命:“容我更衣,即刻便去。”
换上官袍,在数十名亲卫簇拥下,蔡瑁出城前往曹军大营。一路上观察无异,心中稍安。
然而他刚离城,数支精锐曹军便如天降般出现,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接管襄阳四门防务,原守军被勒令缴械集中看管;另一路曹军直扑水寨,以“丞相钧令核查军械”为名,控制了所有主力战舰与码头。那名与“永丰”粮行接头的部将,还在睡梦中便被曹军拖床捆缚,直接带走。
城内外变故几乎同步发生,快得让人来不及反应。等蔡瑁党羽察觉不对,想要调兵传信时,却发现通信已断,关键位置尽换曹军旗号。
蔡瑁对此一无所知,带着亲卫畅通无阻踏入大营。辕门守卫验过符节放行,直到他踏入中军大帐,看到端坐主位、面色冷峻的夏侯惇,以及站在一旁、手臂缠纱却目光如炬的林凡时,心头才猛地一沉。
帐内气氛肃杀,两侧甲士按刀而立,眼神冰寒。
“末将蔡瑁,参见夏侯将军。”蔡瑁强自镇定行礼。
夏侯惇未让他起身,冷哼一声,将几页纸掷到他面前:“蔡德珪,自己看看,这是何物!”
蔡瑁疑惑捡起,只扫几眼,脸色瞬间惨白如纸,冷汗顺着额角涔涔而下!那正是他与江东的密信抄件,以及通过“永丰”粮行资敌的账目明细——笔迹、印信,一应俱全!
“这……这是诬陷!是伪造!夏侯将军明鉴!定是有人构陷我!”蔡瑁噗通跪倒在地,声音嘶哑辩解,身体却控制不住地颤抖。
“构陷?”林凡上前一步,声音冰冷如铁,“蔡将军,‘永丰’粮行东家与你那负责转运‘货物’的部将,此刻皆已招认。人证物证俱在,你还有何话说?”
话音刚落,帐外传来押解犯人的呵斥声。蔡瑁猛地回头,看到被捆得结结实实、面如死灰的部将被推搡进来,最后一丝侥幸彻底粉碎。
“完了……”他瘫软在地,面无人色。
“拿下!”夏侯惇厉声喝道。
甲士如狼似虎般涌上,将这位片刻前还权势熏天的荆州水军都督捆缚起来。
“林凡!是你害我!”被拖出大帐时,蔡瑁挣扎着扭头,死死盯着林凡,眼中满是怨毒。
林凡面无表情看着他被押走,心中无多少快意,只剩沉重的释然。扳倒蔡瑁,不过拔除了一个明面上的毒瘤,深藏的“影狐”与荆州盘根错节的势力,依旧潜伏。
蔡瑁被擒、党羽遭剿的消息,如惊雷炸响,瞬间席卷荆襄。襄阳城内人心惶惶,亦有暗中称快之人。在夏侯惇强力弹压与林凡派人安抚下,局势很快稳定。
曹操主力抵达襄阳后,闻听此事震怒之余,对林凡愈发刮目相看。他亲自审理此案,证据确凿,蔡瑁及其核心党羽被判极刑,家产抄没;荆州水军被重新整编,交由曹操亲信统领。
林凡因揭发大功获曹操重赏,虽未即刻晋升,但其“戴罪立功”的处境已大为改善,在曹操心中分量陡增。
庆功宴上觥筹交错,赞誉不绝,林凡神色却略显沉凝。他端着酒杯走到厅外,望着南方沉沉夜色。
蔡瑁伏诛,但“影狐”司马懿仍藏在许都阴影里;资助刘备的粮草虽被截获大半,刘备与江东的联结却传闻愈发紧密;蒯越事后主动投诚,凭“弃暗投明”与稳定荆州之功保全家族,甚至获封新职——此人能屈能伸,嗅觉敏锐,未来是敌是友,犹未可知。
“林副管立此大功,为何神色沉凝?”温和的声音在身侧响起。林凡回头,见曹丕不知何时也来到廊下。
“公子。”林凡行礼,“只是觉得荆襄水深浪急,除去一个蔡瑁,未必能高枕无忧。”
曹丕深深看他一眼,意味深长:“林兄所言极是。明处之敌易除,暗处之蛇难防。不过经此一事,林兄在父相心中,地位已非昔日可比。这荆襄风云,或许正是林兄大展拳脚之地。”
林凡心中微动——曹丕这是暗示他可借机在荆州培植势力?
未及细想,一名侍卫匆匆走来,递上密信:“林副管,许都急件。”
拆开一看,是影老的笔迹,寥寥数语:
“主上,司马懿‘病愈’,重获丞相咨询。江东异动,大批战船集结柴桑,动向不明,疑与荆襄之事相关。”
林凡眼神瞬间锐利如刀。
司马懿再出山!
江东战船集结!
南方的天,怕是又要变了。
他捏紧信纸,能清晰感受到,一场更大的风暴,正在迅速酝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