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5章 冲撞-《我以抄经得长生,一字一句皆神通》

  宴席终有散时。

  待到月上中天,宾客亦渐渐有了醉意,在仆役的引领下各自散去,回返客院歇息。

  忘机庐所在的山野,复又归于往日的宁静。

  陈安独自一人凭倚在竹林精舍的栏杆旁,望着天边那轮被薄云遮掩的残月,心神一片空明。

  周遭万籁俱寂,唯有远处传来几声不知名的秋虫鸣叫,更衬得此间清幽。

  院中石桌上杯盘狼藉尚未收拾,残留的酒香在夜风中弥漫。

  方才那般故友相聚、相谈甚欢的热闹景象,仿佛还历历在目。

  只是转瞬间,便已经是曲终人散。

  前后落差,一时叫人有些难以走出。

  而在身旁不远处,玩闹了一整日的林朝英早早睡去,被安放在一张柔软的竹榻之上,发出均匀而轻微的呼吸声。

  陈安上前,俯身为其掖好被角。

  视线落在她那张没心没肺的睡脸,脸上不由露出一抹无奈的笑。

  林冲在外领兵一方,同妻女聚少离多。

  等到往后林冲归来,林朝英你能不能认他这个父亲,都不一定。

  摇摇头,也不再多想人家的家事。

  不过就在转头间,陈安忽而又想起了另一道身影。

  “清风……”

  他口中轻声呢喃,思绪亦随之飘远。

  算算年岁,当年那个跟在自己身后懵懵懂懂的小师弟,如今也该长成一个翩翩少年了。

  这么多年过去,却也不知他如今变成了何等模样?

  修行上,可有精进?

  还有师父......

  他老人家于那九华山中清修,是否一切安好?

  一念至此,陈安心头那份古井不波的心境,竟也泛起了几分涟漪。

  “或许,也是时候该回去看望一番了。”

  他心头一动,将此事记在了心底。

  ......

  翌日,天光微亮。

  安竹山庄门前,清虚子一身利落的道袍。

  此刻正同陈安并肩而立,做出行前的最后告别。

  而在他们身后,则是时迁领着二十名长生门的精锐弟子,人人身背行囊,手持长兵。

  精神抖擞,一副干练模样。

  “处玄,此去路途遥远,我等便先行一步了。”

  清虚子对着陈安拱了拱手,言语间倒也没什么离别情绪。

  不过是照常外出一趟,和以往自己出门也没什么太大区别。

  “道友一路辛苦。”

  陈安不放心的叮嘱:

  “骊山所在,暗藏玄机,万事还需小心为上。”

  清虚子抚须一笑,脸上流转几分自信。

  “道友安心便是,贫道云游半生,这点场面还是应付得来的。”

  说罢,他便不再多言,翻身上了一匹早已备好的骏马。

  此马通体乌黑,无一根杂毛,身形高大,神骏非凡。

  乃是庄中所养良马,自幼便以陈安所炼制的丹药辅以精料喂养。

  虽然远比不得悟空那般的异兽精怪,却也是历经脱胎换骨,远胜世俗所谓的千里宝马。

  清虚子本可施展术法,日行千里。

  只不过以他的当下的实力,终究是带不了这许多弟子,也只好与他们一同骑马而行。

  好在庄中良马不凡,脚力远胜寻常,倒也不会耽搁太多时日。

  一声令下,一行人便打马而去,卷起一片烟尘,很快便消失在了官道的尽头。

  ......

  又是数日倏忽而过。

  骊山,这座因埋藏着千古一帝而闻名天下的山脉,静静地矗立在关中平原之上。

  山势连绵,雄浑苍茫。

  千百年来,不知有多少帝王将相、文人墨客于此凭吊,留下无数诗篇。

  可岁月流转,王朝更迭,如今此地早已不复当年盛景,唯余下几分说不尽的萧索与沧桑。

  清虚子一行人行至山脚,望着眼前这片厚重的景象,心中亦是不由得生出几分感慨。

  “唉,兴亡千古事,山形依旧枕寒流。”

  他勒住缰绳,仰首而望。

  “贫道出门在外多年,这骊山,倒还是第一次来。”

  时迁在一旁没出声,心里记挂着陈安交代的事情,神色警惕的扫视着四方山林。

  众人稍作休整,便将马匹寄存在山下村落,徒步入山。

  一行没有沿着寻常香客所走的石阶官道,而是择了一处僻静的小径,悄然隐入密林当中。

  一路行来,山野幽深,古木参天,人迹罕至。

  转过一处狭窄幽秘山道,前方豁然开朗。

  视线里出现一个被树木山壁掩映的山谷,内里则是藏着一个鸡犬古朴村落。

  村中屋舍俨然,放眼望去都是用山石垒砌而成,风格古朴。

  偶尔能看到几个往来之人,身上穿着在当下早就不可见的秦时衣冠。

  说话言语,也是晦涩难懂。

  “果真如赵先生所言,不是此世中人。”

  清虚子藏身在一处巨石后面,将这一切悄然看在眼底,心中惊异不已。

  转过头,示意身后弟子原地待命。

  自己则是潜伏上前,在暗中默默观察。

  可还不等他探明虚实。

  “杀——!”

  一阵喊杀声陡然自山谷的另一侧响起,打破了此间的宁静。

  只见数十名身着黑衣、手持利刃的蒙面人,如狼似虎般自密林中窜出,朝着毫无防备的村落悍然杀去。

  村中之人虽惊不乱,纷纷拿起手边的农具、猎弓开始反抗。

  虽然是猝不及防,可这些村人显然都有不俗武艺在身,一时间双方竟然也斗了个旗鼓相当。

  “又是明教的人?”

  清虚子看到这些黑衣人身上的火焰标志,双眼一瞪。

  本来按照陈安出发前的叮嘱,他要先在外围观察清楚状况,再尝试接触。

  可眼下有明教的人出现,那就断然没有坐视不理的缘由。

  “长生门弟子听令!”

  清虚子豁然起身,手中蒲扇向前一挥。

  “随我一同诛杀这些明教妖人!”

  “是!”

  十多名弟子轰然应诺,并没有多少畏惧。

  他们和明教妖人也是老对手,这些年厮杀了不下数十次,对于他们自然无比了解。

  此时分散而下,冲入下方的厮杀中。

  后方的清虚子口中念念有词,手中蒲扇对着那伙黑衣人遥遥一扇。

  “风来!”

  霎时间,平地起狂风。

  飞沙走石,迷人眼目。

  那些本是气势汹汹的黑衣人,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了个措手不及,阵脚顿时大乱。

  而也就在这一瞬间,时迁已然是领着一众师弟,杀至近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