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章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-《我以抄经得长生,一字一句皆神通》

  宫廷里的发生的事情陈安一无所知。

  结束了一天忙碌的他,也终于躺在了床上。

  照旧修行。

  摆成蛰龙眠的姿势,让身体逐渐适应,为往后打基础、做准备。

  脑海里则是一如既往般,观想明月。

  在月华的洗礼下,陈安近来总有种精神充沛,似要漫溢而出的错觉。

  许是第二阶段的修持将要完成,终于可以进行到第三阶段。

  继而可以将这三个过程串联起来,形成一个整体?

  他也不知道。

  且走且看,顺其自然。

  这终究不是自己当下修行的重点。

  感受着身体当中一日比一日强大的内息,想来用不了多久就可以顺理成章的贯通任脉。

  到了那时,自己便可以开始炼精化气的修行。

  陈安的心思平定下来,渐渐归于寂静。

  ......

  三天时间一晃而过。

  秋意愈浓,天气却依旧燥热。

  东京汴梁城,也一如既往地繁华、喧嚣。

  仿佛尘世间的一切纷扰,都与这座大周的都城无关。

  内书堂。

  结束了上午的讲课,陈安并未像往常一样直接离去。

  走出门,在外面的松树下略一打量。

  不出意外的,便看到那道仿佛在这里等待良久的身影。

  “钱公公。”

  “先生授课辛苦了。”

  钱公公转过身,脸上挂着一抹和煦的笑。

  陈安亦是微微颔首,回以一笑,算是打过招呼。

  也没有多做寒暄,直接便是从袖里取出了一卷薄薄的书册,径直递了上去。

  “幸不辱命!公公前几日托付在下的事情,已经是完成了。”

  “其中或许有些在下学识浅薄,一时难以解释通透的地方,还请钱公公谅解一二。”

  钱公公也没把他自谦的话放在心上。

  这段时间观察下来,陈安的学识如何,他心里最是清楚不过。

  眼中喜色一闪而去,连忙伸手接过。

  本以为陈安能将秘籍内里晦涩难懂的文字翻译成白话,便已经算是是帮了他天大的忙。

  可当钱公公按捺不住心头悸动,迫不及待的翻开书册粗粗浏览了几页之后。

  脸上的神情便从最初的欣喜,渐渐转为了掩饰不住的震惊。

  这注解,远非是他所想象的那般简单。

  陈安不仅用最通俗易懂的白话,翻译了那些诘屈聱牙的行功术语。

  更难得的是,他居然还结合了诸多道经的义理。

  进而对其中几处关键的行功关隘、内力运转的窍门,都做出了极为精妙的阐述。

  许多之前任凭钱公公仔细揣摩,却也是依旧百思不得其解、云里雾里的地方。

  此刻只看了几眼注解,便只觉豁然开朗,茅塞顿开。

  他心中情绪激荡不已。

  再看向陈安时,眼神已然完全不同。

  同时间,更有一股难言的愧疚感,不由自主的从其心底里升了起来。

  自己前几日,可是将人家那般珍贵的书法真迹给直接“昧下”了。

  而对方,却依旧尽心尽力的为自己办事......

  如此一番对比下来,却是叫人汗颜。

  陈安将钱公公细微的神色变化尽收眼底,心头顿时便有了数。

  也不当场揭破,只是顺势将目光看着远处,似是无意地感慨了一句:

  “唉,钱公公你觉不觉得。”

  “这东京虽好,可居之大不易啊。”

  钱公公闻言,立刻将心头那点莫名情绪压了下去。

  眼珠子一转,顺着话头问道:

  “先生何出此言?”

  陈安自嘲的笑笑:

  “不瞒公公,在下家境寻常,远赴东京赶考便是耗尽家财。”

  “而今虽然说是有两份差事,可靠着这点俸禄想要在这东京里过活,依旧是入不敷出。”

  “最近便想着,能不能在城外寻个无人用的空置庄子,开办一间小小的造纸作坊,也好谋个生计来贴补家用。”

  “只是......”

  双手一摊,话语里多了几分无奈:

  “这城中地皮之事,委实是难办的很,一时间竟也找不到什么合适的地方,颇为烦心。”

  话至此处,便戛然而止。

  懂得自然会懂,不懂的便也无需多言。

  钱公公是何等玲珑剔透的人物?

  那是在宫里见惯了勾心斗角的角色,如何听不出这话里话外的弦外之音。

  眸子一亮,像是重新认识了眼前人一般。

  只是心头非但没有觉得陈安市侩,反倒是那份因为“昧下”书册而生的愧疚感,悄然散去了几分。

  这才对嘛。

  这世上,最难偿还的便是人情。

  若是陈安只一味付出,不求回报。

  他还真要掂量一下,日后该如何与之相处。

  可像眼下这般,有来有往,方才是能长久合作的正理。

  像那些个寻常的呆板读书人,又有几个能懂得这般通透的道理?

  这位陈先生,果真是个妙人!

  心头想法一定,常年在宫里当差养成的习惯也不叫他把话说全。

  只是微微一欠身,凑到跟前道:

  “先生说的极是,这东京城里寸金寸土,常人想要置办个屋舍何其之难也。”

  “不过,若是在城外的话,兴许就简单了许多。”

  “且这样,咱家有个干儿子,便是牙行里的人物,便叫他去寻摸寻摸,定给先生寻个好地界。”

  说是如此说,可钱公公在心里却已经是打定了主意。

  定要帮陈安把这件事办妥了,还要办好了,叫他挑不出什么毛病。

  不过就是区区些许土地罢了,对于他这样的大太监而言,当真不算是什么事。

  而且这也不仅仅是在还陈安的人情,更是一次绝佳的投资机会。

  陈安有才学、有手段,这样的人藏是藏不住的。

  终有一天,就会大放异彩。

  而同时,他自己也正好缺一个能在宫外把银两洗白,且信得过的“自己人”。

  这造纸的买卖,不但要做,还要重重的投!

  务必要将双方的利益,牢牢地捆绑在一起。

  “这样,会不会劳烦公公?”

  陈安犹豫了下,面带迟疑。

  “怎么会,事情又没定,不过是问问而已......”

  ......

  送别了陈安.

  钱公公揣着那本注解好的秘籍,心满意足的回了住处。

  叫人奇异的是,他并没有立刻开始研究那本《天罡童子功》的注解。

  而是小心翼翼的,从一个上锁的暗格里,取出了另一本书册。

  不是别的,正是陈安亲笔抄写的那本《礼记》。

  将书册在灯下铺开,取出早已备好的笔墨纸砚。

  屏气凝神,开始一笔一划的临摹起来。

  仔细看去,便会发现他模仿的极为用心。

  每一个转折,每一个笔锋,都力求与原本一模一样,分毫不差。

  这些日子以来,只要一有空闲,他便会沉浸于此。

  可无论钱公公如何努力。

  写出来的字哪怕再像,可和原作放在一起,高下立判。

  他能模仿其“形”,可唯独内里那子股仿佛与生俱来般的“飘逸气度”,却是如何也模仿不来。

  那不仅仅是书法,更像是一位真正修道人的精气神的体现。

  “终究是...画虎不成反类犬啊。”

  半晌之后,钱公公放下笔。

  看着自己那份显得有些刻意和匠气的临摹之作,无奈的摇了摇头。

  他心里看的通透,想要将这份“天大的功劳”稳稳地吃进嘴里。

  光把这份字帖送上去可远远不够。

  还得压过所有人,成为这皇宫里第一个学会的太监!

  “还好,距离陛下的诞辰还有些时日。”

  “努力一番,总归是来的及的。”

  钱公公揉了揉有些酸痛的腰,仿佛回到了十多年前刚入宫还是小太监的时候。

  那时,他也是像现在一般挑灯夜读、努力上进。

  现在想想,恍若隔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