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章 丹成,书信-《我以抄经得长生,一字一句皆神通》

  天色渐渐入午。

  小雪却不见停歇,越飘越大。

  茫茫一片,遮蔽视线。

  四喜招呼着庄丁停了手头忙碌,各自回屋休息。

  他站在廊下张望这漫天大雪,忍不住嘀咕了一句:

  “这鬼天气,真是耽误事!”

  “下这么一场,工坊的开工之事怕是又要往后推上几天了。”

  但转念一想。

  回忆起方才庄子里那些原本便是农民的庄客们,在见到这场雪时神色里那股掩饰不住的喜色。

  瑞雪兆丰年!

  这场大雪,对于那些一年到头都指望着田地里些微吃饭的百姓来说。

  似乎,又是件天大的好事。

  他摇了摇头,也不再多想。

  顶着风雪,向庄园深处走去。

  过了前方的庭院,沿着一条新铺的石板小道再往里,便是一片打通连着的屋舍。

  平日,供一些妇女在这里做活。

  为了方便过冬,这里的屋舍内全都铺设有火龙。

  此刻里烧得正旺,屋子里热气熏熏。

  一片氤氲白雾,透过打开的窗子向外散了出来。

  四喜还未走近,便听见一阵笑声连连。

  往里望去,只见几多那些招募来的庄客浑家,正簇拥着一位身着素衣、气质温婉的女子,七嘴八舌的说着什么。

  不远处的厨房里,更是飘来了饭菜的香气。

  安竹山庄的待遇很好。

  除了给他们安置了房屋、分配了土地之外。

  陈安还特意嘱咐,每逢节日便有各色补贴,她们也有一日的假期。

  只是她们都是些闲不住的性子。

  得了空闲,便自发张罗起来,趁着节日为众人准备一顿丰盛的饭食。

  身为男丁,四喜自不好在一群女眷中多看、多留。

  只远远的同那位被众人簇拥的林娘子遥遥点头笑笑,算是打过招呼。

  便加快脚步,匆匆往庄园的最深处行去。

  穿过重重回廊,绕过一片新栽的竹林。

  一栋造型殊为独特的屋子,便出现在了视野的尽头。

  屋子不大,通体却皆是由一水的青砖打造,连门窗都是厚重的铁铸。

  除了窗户上留有一个可以内外开合的小口之外,只要内里将门闩插上,外人绝难打开进入。

  而其方圆数丈的范围里,更是被清理得干干净净、别无一物,显得有几分孤僻和森严。

  “少爷,方才有几个自称是城中纸行的客商,听说了咱家庄园能产新纸,特意前来拜访。”

  “还有,蜀中的老爷,给您来信了。”

  四喜近来也摸清了自家少爷的习惯。

  只要进了这处铁房子里,就不喜旁人来打扰。

  故而也不说废话,一口气把事情全都道了出来。

  片刻之后。

  屋子里传来陈安平静的回应。

  “工坊眼下还未落成,投产更不知是什么时候,现在说这些还早。”

  “来人你去客气的打发了便成,不要作什么许诺。”

  “至于信件,从窗户里放进来就好。”

  “是。”

  四喜应了一声,走到窗前。

  将那封盖着火漆的信件从小口里塞了进去。

  然后便不再多做停留,转身离去。

  ……

  丹房之内。

  与外界大雪纷飞不同,此地温暖如春。

  身着一袭宽袍大袖的青年席地而坐。

  身后,数十根牛油大烛煌煌燃烧。

  光芒汇聚,在他周身形成一片明亮的光晕,将其映照得纤尘不染。

  远远望去,好似神仙中人。

  没有烟气的炭火在三足两耳丹鼎下燃烧,

  鼎内,一团碧青色的药液缓缓流动,散发出淡淡药香。

  陈安催动体内内息,按照丹方上所言的独特手法,尽力去控制着火焰的变化。

  没有真气,操作起来着实是有些费力。

  良久。

  他缓缓散去火力,待到青绿药液冷却。

  复又加入少许备好的蜂蜜之物,以巧劲搓成丸状。

  一瓶清心丹,至此炼成。

  这是他根据那“清心普善方”,第一次成功炼制出的丹药。

  有心找老伙计试试药效如何。

  但想到自己眼下不在飞云观中,便就作罢。

  从中取出一枚,陈安仰首服下

  片刻后便有一股清凉之感直冲脑海,涤荡心神。

  尤其是眉心的泥丸宫处,更是涌起一种透彻清明之感。

  “只修性,不修命,此乃修行第一病;只修命,不修性,万劫英灵难入圣。”

  “性重要,命同样重要,性命双修,方才是正道。”

  这一个月以来。

  陈安白日抄书练武、夜间观想修行,辅以《蛰龙眠》之法。

  虽然看似进境缓慢,但好处显而易见。

  神魂的强大并非孤立,而是又会反过来滋养肉身,让他可以容纳的内息上限不断增加。

  尽管看上去需要更长的时间去积蓄,但这无疑是拔高了他未来所能抵达的上限。

  “世人不是不想性命双修,而是条件有限,大多只能择一而修罢了。”

  陈安对于此时修行,又多了几分了然。

  “可我,终究不一样。”

  轻道一声,他取来自家叔父发来的信件。

  自从自家离家出走,蜀中生乱之后,这还是第一次联系。

  但在印象里,李秉不是什么闲着没事干会写信交流感情之人。

  他能在这个时候托人送来信件,想来是有什么要事。

  “吾侄陈安亲启,闻你科举有成、榜上有名,为叔甚是欣慰。大丈夫在世,当如此建功立业。待他日我回返东京,定与你痛饮三百杯......”

  一番寒暄过后,进入正题。

  “只是蜀中乱象,非一日可平。我身为太守,自有守土之责,不可擅离,但你之祖母年事已高,经不得战乱惊吓。兵灾无眼,不可不防。”

  “故我已派遣心腹亲兵,护送祖母与你婶娘、堂弟,一并北上。】

  “你收到此信时,想来她们不日便要抵达东京。”

  缓缓合拢信件,陈安的眼中闪过一丝异样。

  蜀中之乱,竟然已经严重到了如此地步?

  叔父堂堂一郡郡守,都需要提前把家人送走!

  “这大周天下,迟早要完。”

  摇摇头,将叔父所说的事记在心头。

  旁的也不做理睬。

  旋而从一旁置物架上取下瓷瓶,倒出了里面最后一枚五灵丹。

  “一月积累,功行已足。”

  “也是时候采得小药,炼做真气了!”

  他盘膝坐定,缓缓闭上了双眼。

  乱世将至,风雨欲来。

  唯有实力方才是一切的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