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1章 结束了-《从窑洞到省府》

  空气里裹着化不开的潮湿,连县交通局档案室的木门都沁出了霉味。李泽岚踩着积水走进来,深灰色的县长制服裤脚沾了圈泥点,他却没顾上拂拭,只是抬手轻轻拂去档案盒上的薄灰——指尖划过“2010年饮水工程”“2011年砂石运输线路审批”等泛黄标签时,动作不自觉地慢了下来。这些落满灰尘的档案盒里,藏着周志强从“交通局局长”滑向“贪官”的完整轨迹,也藏着阳山过去几年里,被权力与金钱扭曲的真相。

  陈默抱着一摞刚从清远市纪委调来的补充材料跟进来,牛皮纸文件袋上“周志强涉案资金流向(补充)”的红色印章格外刺眼。他把材料摊在积了薄尘的办公桌上,指着其中一页银行流水明细,声音压得很低:“县长,您看这个——2011年9月,黄老三的砂场刚拿到运输线路审批,周志强小舅子的账户就多了8万;还有2012年3月,县城西环路维修工程虚报了15万,其中12万转到了他妹妹名下的超市账户,备注写的是‘货款’,但我们查了超市的进货记录,根本没有对应的批次,这分明是掩人耳目的手段。”

  李泽岚俯身看着流水单,指尖在“8万”“12万”的数字上轻轻点了点。他想起去年刚到阳山当县长时,去交通局调研西环路维修项目,周志强还拿着工程验收报告跟他汇报,说“每一分钱都花在实处,村民反馈很好”,现在想来,那些看似诚恳的话里,全是精心编织的谎言。“之前总有人说他是被陈卫国胁迫,身不由己,”李泽岚拿起一张皱巴巴的工程验收单,上面有周志强的签字,旁边还潦草地写着“扣3万”,字迹里透着几分潦草的得意,“现在才看清,他早就主动伸了手。2010年陈卫国第一次找他分贪腐款,他表面犹豫,转头就让小舅子去清远市开了匿名账户,怕留下本地痕迹——这哪里是被迫,分明是早就动了贪念,就等一个‘机会’。”

  陈默又递过一份《周志强涉案项目明细》,表格里详细记录了他参与的每一个贪腐项目:2010年坦洲镇砂石场用地审批,分得15万;2011年饮水工程材料采购,虚报5万归自己;2012年乡村道路硬化工程,挪用村民补贴4万;2013年年初,还以“春节走访”的名义,收了砂石场老板3万现金……每一笔都记得清清楚楚,甚至在备注栏里标注了“可查”“不可查”的风险等级。“他连后路都算好了,”陈默的语气里带着几分愤懑,“那些标注‘不可查’的款项,要么通过远房亲戚账户走账,要么直接收现金,连银行流水都查不到。可见他早就把贪腐的门道摸透了,只是没料到,陈卫国最后会把他当‘弃子’,一点情面都不留。”

  正说着,县纪委的老张敲门进来,手里拿着一份《周志强涉案房产评估报告》,封面还沾着未干的雨水。“李县长,这是清远市区那套学区房的评估结果,首付20万全是赃款——我们查了周志强的通话记录,2012年6月,他儿子要上清远市重点中学,他嫌靠工资买不起学区房,就主动找陈卫国要‘项目提成’,陈卫国当天就让黄老三转了20万到他小舅子账户。还有他老家衣柜里藏的6万现金,是去年年底砂石场老板送的‘拜年费’,连红包都没拆,就塞在旧衣服堆里,估计是想等风头过了再用。”

  李泽岚接过报告,翻到房产照片那一页——照片里,宽敞的客厅摆着真皮沙发,阳台正对着重点中学的操场,儿童房里还放着崭新的书桌和书架,连窗帘都是孩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