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两国有吉凶大事,须当互相遣使庆吊。每岁明朝馈清国金万两,银百万两,清国馈明人参千斤、貂皮千张。
清之满洲人、蒙古人、汉人,朝鲜人进入明境者须捕送于清,明之叛人进入清境者亦须捕送于明。
各君其国,以宁远双树铺中间土岭为明国界,以塔山为清国界,以连山为适中之地,进行互市贸易。”
在和谈结束后,皇太极又亲自为马绍愉等人设宴饯行,同时还向崇祯递交了一份他的亲笔信。
就这样,马绍愉带着议和的成果,回到了北京,并直接向陈新甲复命。
原本,陈新甲准备将马绍愉带回的议和内容,连同皇太极的那封亲笔书信,以密折的形式呈报崇祯,可由于陈新甲着急汇报发现没带。
“陛下,议和内容和皇太极的亲笔信已经带回,但由于臣出门过于匆忙,忘在家中,臣这就回去呈与陛下。”陈新甲面色有些尴尬的说道。
这时候两人还不知道,因为陈新甲的失误,命运将会给两人开一个大大的玩笑。
当然阴谋论一些的话,陈新甲此行为也可能是故意行事。
陈新甲府中。
陈新甲刚走,书办就如同过往一样,将陈新甲桌上的奏折收拾起来。
其中议和内容和皇太极的亲笔信,也被书办当做兵部的军事塘报,像往常一样直接交给了内阁之中。
陈新甲匆匆忙忙的回到府中,在桌上左找右找始终不见信件,便唤来书办询问。
“书办,我桌上的信件你可见到?”陈新甲疑惑的问道。
“不知大人所言是何信件?”书办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。
“那是...那就是一封普通的信件,你到底见没见到?”陈新甲不敢透露,言辞模糊的说道。
书办思考一下回道:“大人,我已将所有信件收起。”
陈新甲大喜:“在哪里,快快拿与我。”
“大人,我将它们全部交给了内阁,此时只怕阁老们已经开始批奏了。”书办骄傲的看着陈新甲说道。
陈新甲闻言像是被一道天雷轰在头顶,整个人有些头晕目眩起来。
“那...那是...你...我...”陈新甲捂着心脏,跌倒在椅子上:“竖子...误我啊!”
暂不提陈新甲的惊慌,内阁的几位大臣此时已经跳起来了。
“这是谁的奏折!我大明怎可与建奴议和!这有违祖宗章程!”
魏照乘拿起陈新甲的信件一看,惊得从椅子上忽的站起。
谢升是知道此事的,但他这个时候哪里敢说话。
其他几位阁老也赶紧围过来,几人开始一同翻找起来,不一会皇太极的亲笔信就被几人看在眼里。
“胡闹!胡闹!怎敢如此!”蒋德璟大叫道。
“好你个陈新甲,通敌叛国!罪不容诛!”黄景昉也跟着喊道。
陈演看完后也是气不打一处来,当即说道:“去找陛下!请陛下彻查此事!”
“同去,同去!”周延儒附和起来。
谢升也苦着脸不知如何是好,只能跟着几人的步伐。
几位年龄加在一起超过三百岁的大明内阁成员,迈着虎虎生风的步伐一同往皇宫内走去。
一进入崇祯的书房,魏照乘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喊道。
“陛下!求陛下做主啊!”
其余几人也是呼呼啦啦的跪了一地,嘴里都在喊着“请陛下明察!”
崇祯被这突然的一幕搞懵了,愣愣的看着他们,一时不知道怎么回事。
“大胆!陛下面前岂容尔等喧哗!”王承恩立刻站出来喝道。
周延儒几人正是愤怒至极的时候,王承恩这一跳出来顿时成为几人倾泻怒火的目标。
“呔!阉贼!我等此行是为朝政!汝竟敢如此放肆!是想行魏阉之事吗!”陈演蹭的一下站起身,眼中的火气似是要将王承恩烧成灰烬。
黄景昉也不甘示弱,站起身指着王承恩的鼻子大喝:“太祖曾言,内臣不得干预政事,犯者斩!陛下!请斩此贼!”
“请斩此贼!”
其余几位内阁大臣一同喝道,只有谢升摆了个姿态没敢说话。
王承恩看着几人,整个人像是被吓傻了一般,额头的冷汗直流却一句话也不敢说。
崇祯见几人誓不罢休的样子,心中也是一阵惊悚。
明朝的臣子爱打群架是出了名了,也曾经有过一次空前绝后的壮举,那次事件也是太监引出来的。
正统十四年瓦剌大举入寇,明堡宗在太监王振的忽悠下“挟帝亲征”,数十万大军迎敌却遭遇惨败。
八月十二日,瓦剌兵追至土木堡,混乱中明堡宗被抓了俘虏,王振被乱军杀死,明军几乎全军覆没,这也就是着名的“土木堡事变”。
噩讯传来,京师震惊,百官恸哭。国不可无主,皇太后孙氏命郕王朱祁钰监国,并立明英宗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。
朱祁钰准备商议如何击退瓦剌军的时候,群臣却认为攘外必先安内,明军溃败的罪魁祸首是王振,如今擅权乱政的王振已死,但其亲信党羽还在,应该彻底清算,当务之急是铲除朝中的奸恶势力。
都御史陈镒代表群臣上奏,历数王振犯下的滔天罪行,请求朱祁钰诛杀王振全族,并称“振倾危宗社,请灭族以安人心。若不奉诏,群臣死不敢退”。
朱祁钰不知所措,下令择时改议,群臣则不依不饶。没办法,朱祁钰只得派锦衣卫指挥马顺前往,负责籍没王振全家,并要求群臣退下。
马顺又偏偏是王振的党羽,之前帮王振迫害过不少大臣。群臣认为,派马顺去执行任务,显然不妥,要求派陈镒去。
朱祁钰不听,一味地要求群臣退下,马顺也趁机厉色呵叱群臣,一下子激起了群愤。
给事中王竑虽然是文臣,却也是个“豪迈负气节,正色敢言”的血性汉子,本来就对马顺不满,如今见他狐假虎威训斥群臣,更加愤怒,于是小宇宙爆发。
“奋臂起,捽顺发……且骂且啮其面,众共击之,立毙”。
当着监国朱祁钰的面,群臣将马顺殴打致死,朱祁钰吓得急忙起身躲避,群臣则紧跟其后,紧追不舍。
朱祁钰内心恐慌,忙派人问群臣,你们还有什么要说的吗?
群臣异口同声,“内官毛贵、王长随亦振党,请置诸法”,要求法办王振的其他余党毛贵、王长等人。
朱祁钰下令让毛、王二人出来受审,二人刚一露面,就遭到群殴。
清之满洲人、蒙古人、汉人,朝鲜人进入明境者须捕送于清,明之叛人进入清境者亦须捕送于明。
各君其国,以宁远双树铺中间土岭为明国界,以塔山为清国界,以连山为适中之地,进行互市贸易。”
在和谈结束后,皇太极又亲自为马绍愉等人设宴饯行,同时还向崇祯递交了一份他的亲笔信。
就这样,马绍愉带着议和的成果,回到了北京,并直接向陈新甲复命。
原本,陈新甲准备将马绍愉带回的议和内容,连同皇太极的那封亲笔书信,以密折的形式呈报崇祯,可由于陈新甲着急汇报发现没带。
“陛下,议和内容和皇太极的亲笔信已经带回,但由于臣出门过于匆忙,忘在家中,臣这就回去呈与陛下。”陈新甲面色有些尴尬的说道。
这时候两人还不知道,因为陈新甲的失误,命运将会给两人开一个大大的玩笑。
当然阴谋论一些的话,陈新甲此行为也可能是故意行事。
陈新甲府中。
陈新甲刚走,书办就如同过往一样,将陈新甲桌上的奏折收拾起来。
其中议和内容和皇太极的亲笔信,也被书办当做兵部的军事塘报,像往常一样直接交给了内阁之中。
陈新甲匆匆忙忙的回到府中,在桌上左找右找始终不见信件,便唤来书办询问。
“书办,我桌上的信件你可见到?”陈新甲疑惑的问道。
“不知大人所言是何信件?”书办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。
“那是...那就是一封普通的信件,你到底见没见到?”陈新甲不敢透露,言辞模糊的说道。
书办思考一下回道:“大人,我已将所有信件收起。”
陈新甲大喜:“在哪里,快快拿与我。”
“大人,我将它们全部交给了内阁,此时只怕阁老们已经开始批奏了。”书办骄傲的看着陈新甲说道。
陈新甲闻言像是被一道天雷轰在头顶,整个人有些头晕目眩起来。
“那...那是...你...我...”陈新甲捂着心脏,跌倒在椅子上:“竖子...误我啊!”
暂不提陈新甲的惊慌,内阁的几位大臣此时已经跳起来了。
“这是谁的奏折!我大明怎可与建奴议和!这有违祖宗章程!”
魏照乘拿起陈新甲的信件一看,惊得从椅子上忽的站起。
谢升是知道此事的,但他这个时候哪里敢说话。
其他几位阁老也赶紧围过来,几人开始一同翻找起来,不一会皇太极的亲笔信就被几人看在眼里。
“胡闹!胡闹!怎敢如此!”蒋德璟大叫道。
“好你个陈新甲,通敌叛国!罪不容诛!”黄景昉也跟着喊道。
陈演看完后也是气不打一处来,当即说道:“去找陛下!请陛下彻查此事!”
“同去,同去!”周延儒附和起来。
谢升也苦着脸不知如何是好,只能跟着几人的步伐。
几位年龄加在一起超过三百岁的大明内阁成员,迈着虎虎生风的步伐一同往皇宫内走去。
一进入崇祯的书房,魏照乘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喊道。
“陛下!求陛下做主啊!”
其余几人也是呼呼啦啦的跪了一地,嘴里都在喊着“请陛下明察!”
崇祯被这突然的一幕搞懵了,愣愣的看着他们,一时不知道怎么回事。
“大胆!陛下面前岂容尔等喧哗!”王承恩立刻站出来喝道。
周延儒几人正是愤怒至极的时候,王承恩这一跳出来顿时成为几人倾泻怒火的目标。
“呔!阉贼!我等此行是为朝政!汝竟敢如此放肆!是想行魏阉之事吗!”陈演蹭的一下站起身,眼中的火气似是要将王承恩烧成灰烬。
黄景昉也不甘示弱,站起身指着王承恩的鼻子大喝:“太祖曾言,内臣不得干预政事,犯者斩!陛下!请斩此贼!”
“请斩此贼!”
其余几位内阁大臣一同喝道,只有谢升摆了个姿态没敢说话。
王承恩看着几人,整个人像是被吓傻了一般,额头的冷汗直流却一句话也不敢说。
崇祯见几人誓不罢休的样子,心中也是一阵惊悚。
明朝的臣子爱打群架是出了名了,也曾经有过一次空前绝后的壮举,那次事件也是太监引出来的。
正统十四年瓦剌大举入寇,明堡宗在太监王振的忽悠下“挟帝亲征”,数十万大军迎敌却遭遇惨败。
八月十二日,瓦剌兵追至土木堡,混乱中明堡宗被抓了俘虏,王振被乱军杀死,明军几乎全军覆没,这也就是着名的“土木堡事变”。
噩讯传来,京师震惊,百官恸哭。国不可无主,皇太后孙氏命郕王朱祁钰监国,并立明英宗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。
朱祁钰准备商议如何击退瓦剌军的时候,群臣却认为攘外必先安内,明军溃败的罪魁祸首是王振,如今擅权乱政的王振已死,但其亲信党羽还在,应该彻底清算,当务之急是铲除朝中的奸恶势力。
都御史陈镒代表群臣上奏,历数王振犯下的滔天罪行,请求朱祁钰诛杀王振全族,并称“振倾危宗社,请灭族以安人心。若不奉诏,群臣死不敢退”。
朱祁钰不知所措,下令择时改议,群臣则不依不饶。没办法,朱祁钰只得派锦衣卫指挥马顺前往,负责籍没王振全家,并要求群臣退下。
马顺又偏偏是王振的党羽,之前帮王振迫害过不少大臣。群臣认为,派马顺去执行任务,显然不妥,要求派陈镒去。
朱祁钰不听,一味地要求群臣退下,马顺也趁机厉色呵叱群臣,一下子激起了群愤。
给事中王竑虽然是文臣,却也是个“豪迈负气节,正色敢言”的血性汉子,本来就对马顺不满,如今见他狐假虎威训斥群臣,更加愤怒,于是小宇宙爆发。
“奋臂起,捽顺发……且骂且啮其面,众共击之,立毙”。
当着监国朱祁钰的面,群臣将马顺殴打致死,朱祁钰吓得急忙起身躲避,群臣则紧跟其后,紧追不舍。
朱祁钰内心恐慌,忙派人问群臣,你们还有什么要说的吗?
群臣异口同声,“内官毛贵、王长随亦振党,请置诸法”,要求法办王振的其他余党毛贵、王长等人。
朱祁钰下令让毛、王二人出来受审,二人刚一露面,就遭到群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