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9章 大明名场面-《穿梭位面?转手跟国家合作!》

  抛开能力不说,崇祯皇帝的勤政在整个华夏的帝王里都是能排的上号的。

  根据史料记载,崇祯帝为了振兴大明,曾每日举行早朝,每日批改各地奏折到凌晨1、2点是很常见的事情。

  堪称皇帝中“劳模”。

  次日一早,崇祯再次坐在皇极殿上。

  “列位皇亲,列位爱卿,你们谁的府上没有成千上万两的银子啊?

  眼下京城万急,国库将尽,你们一定愿意拿出家里多余的银子来捐献给朝廷,帮助朝廷抵御满清,朕说的是不是啊?”

  崇祯的话音未落,下方的大臣们就乱作一团。

  他们小声的嘀咕着什么,脸上满脸的不情愿。

  周延儒则是一脸诧异,他暗暗想道:“这不对啊,昨天不是说要让王公贵族捐银饷吗?怎么今天成了我们这些清廉的大臣们了?”

  原来,昨晚上崇祯吩咐完之后,在一旁目睹了全过程的王承恩也有些不同意见。

  他认为,单单是让王公贵族们捐款并不公平,应当让这些大臣们也一起捐款,并拉上那些土豪士绅,这样才能筹集足够多的银饷。

  崇祯听完后觉得很有道理,于是便有了早上的这一幕。

  “臣等愿意捐助...”

  在这早朝上,那个官员也不敢明面上跟皇帝对着干。

  哪怕心中百般不情愿,也只能先答应下来,之后再想办法。

  “好!诸臣不愧为朕的肱骨,果然是深明大义!”

  崇祯本来就是个十分好面子的人,本来这么说还觉得有点脸红,如今一看百官文武皆是支持,心中不由得大喜起来。

  “既然如此,朕顺应列位爱卿的意思,即刻下旨让所有的皇亲国戚、王公贵族、文臣武将及地方缙绅富户都来捐俸助饷。”崇祯喜气洋洋的说道。

  大臣们你看我,我看看你,不情不愿的说了一句。

  “皇上英明...”

  崇祯哈哈一笑:“不仅如此,朕还要带头捐助,以为天下楷模!”

  演戏演全套,一听崇祯要拿自己的皇帑捐款,即便是大臣们再乐意,此时也得装的万般不情愿。

  “皇上,万万不可啊!”大臣们纷纷开口劝解道。

  “各位爱卿不必再劝,诸位愿意慷慨解囊,朕作为天子,自然不能落于人后。”崇祯摆手笑着制止,接着他叫道:“王承恩。”

  “奴婢在。”一直在一旁站着的王承恩急忙回答。

  “朕的皇帑还有多少银两?”

  王承恩默默掐指一算:“禀皇上,皇帑还有一百二十三万四千三百四十七两五分三厘。”

  崇祯听着这个数字眉头忽然一皱:“这不对,朕即位的时候,还有一千多万两,怎么如今就变成了一百二十万两了呢?”

  “皇上...”王承恩有些为难地说道:“您的绝大部分皇帑都捐给边关了,一共捐了八次,老奴这皆有账可查。”

  这一幕也多少有些演戏的意思,毕竟皇帝都带头捐款了,你们还不表示表示?

  不过崇祯的私库之中确实银钱不多,《甲申纪事》中记载,京师被李自成攻破之前,工部员外郎赵士锦前往节慎库,也就是崇祯的私库。

  在节慎库中,赵士锦和主事缪沅、工科高翔汉、御史熊世懿等人一同清点库中保存的财物。整个新库当中只有区区的两千三百余两银子。

  老库当中同样可怜,只保存着一些宝物和衣饰,大约能值一千多两银子。

  这些东西是查抄某位官员的家产所得到的,而且皇帝早就指定了用处,就是给一位姓巩的驸马家的公主造坟使用,只等他们带着状文来领取。

  另外,老库中还有锦衣卫押运而来的六百两银子、宝元局的三百两银子,都准备用来守城使用。

  堂堂的皇家银库,竟然只剩下区区几千两银子,实在不可思议,守卫节慎库的老兵还记得,万历年间库房里塞满了银子。

  崇祯从自己的皇帑中拿钱给边关这事也是真的,面对国库空虚的情况,崇祯曾多次从自己的皇帑中拿出银子直接捐给边关。

  他也深知,直接向臣子索要钱财可能引发不满,甚至导致政治动荡,希望通过自己的表率作用,激励臣子们自愿捐款,以维护君臣和谐。

  同时,考虑到臣子的尊严和地位,崇祯选择温和的方式,避免公开施压,以保持朝廷的体面和稳定。

  如今如果不是实在拿不出这么多钱来,以崇祯死要面子的事情,应该也不会做出公开捐款的事。

  “既然如此...”崇祯叹了一口气说道:“朕愿意拿出一百二十万两,以助军饷。”

  大臣们一听再次劝解。

  “皇上,万万不可,万万不可啊。”

  崇祯缓缓站起身来,将手背到身后,眼睛盯着皇极殿外边的天空,声音有些放空的说道。

  “不仅如此,朕要将皇宫中的御用之物,也拿出来变卖成银两,以助征缴。”

  一听崇祯这么说,这下子大臣们是真的急了,皇帝把宫里的御用器具都愿意变卖了,看来他们是一定要出点血了。

  不然的话,崇祯这一关恐怕是不好过了,弄不好抄家都是轻的。

  想明白这些,大臣们立即跪在地上,真心实意的劝解起来。

  “皇上,万万不可啊,御用之物流落民间,皇家威严何在,请皇上三思啊...”

  “还请皇上三思...”

  “......”

  崇祯没有把这些话放在心上,而是自顾自的继续说道:“从即日起,朕将下令,整个后宫和朕一样,勤俭节约穿布衣麻鞋,减少荤腥,遣散宫女减少宫廷开支。”

  大臣们都傻了,看着崇祯越说越离谱,有心想要劝解一番。

  可崇祯又听不进去,大臣们还不敢逼迫,毕竟崇祯做的这些事实在没毛病,就算是传出去,那也是顶好的名声,谁要是不让,那不是得让百姓们骂成奸臣了。

  于是无奈的大臣们,只能苦着脸附和崇祯。

  “臣等定当以皇上为楷模。”

  “皇上此举,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圣明啊!”

  “臣等定当全力效法皇上...”

  在大臣们的恭维声中,崇祯满意的离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