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夏军的大部队很快便来到了邢台。
根据左良玉的交代,城内的明军谁不想活着,一听见华夏军的到来,纷纷扔掉武器,走出城门投降。
见到这种场面,战士们立刻上前将这些俘虏收押,等待最后的甄别。
陈易新走在邢台城中,感受着这座古香古色的城市,突然想起了什么。
“看见左良玉了吗?”
一位参谋回答道:“首长,正想跟您汇报这件事,根据被俘虏的左良玉亲卫所说,左良玉就在前方不远处的一座府邸当中,似乎是在等我们到来。”
“呵...”陈易新微微一笑:“小傅走,咱们去看看这老小子玩什么把戏。”
傅靑答应一声,几人就向前走去。
一进入府邸,就见大厅的大门敞开,左良玉就坐在正中的椅子上。
“来了?”左良玉缓缓说道。
“看样子你是想见我们?有什么事情说吧。”陈易新和傅靑也找了个椅子坐下。
“左某想求你们一件事。”
陈易新点点头:“请讲。”
“左某这一生犯过罪孽,也做过不少错事,我死不足惜,但我家人是无辜的,可否饶过我的家人?”左良玉面带恳求的说道。
“左总督,我这个要求我恐怕不能答应你。”陈易新沉吟片刻说道:“你和你的家人是否有罪,需要法律去判决,我还决定不了,不过你可以放心,如果法律认为你们没有罪,那谁也不会动你们分毫!”
“法律...”左良玉轻轻念叨着:“那左某明白了...左某谢过两位。”
随后,左良玉便起身,跟着早已等候多时的华夏军战士走出大门。
陈易新和傅靑也缓缓走了出来,太阳照在两人的身上,心中也变得暖洋洋的。
“最后一块大石头被搬走了,接下来我们就要跟崇祯去聊聊了。”陈易新感叹着说道。
“希望他能明事理吧...”傅靑也跟着说道。
沉默片刻,两人整理了一下情绪。
陈易新掷地有声的说道:“通知部队!即刻北上!”
随着陈易新的一声令下,华夏军的部队整装待发,无数坦克和装甲车的轰鸣声汇聚在一起。
气势高昂的队伍在一刻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,战士们都高声呼喊着。
“北上!北上!”
将左良玉消灭之后,除了山海关一带,整个北方再也没有成建制的明军力量,就连京师也不过只剩下三万守军。
而且还是疏于战阵,战斗力十分低下的那种。
华夏军的部队从邢台出发,一路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,顺利的收复衡水、石家庄、吴桥、定州、安国等地。
兵锋直指京师。
得到消息的京师也乱成了一锅粥,看着势如破竹的华夏军越来越近,朝廷的老爷们开始惊慌失措。
“调兵!调兵!反贼都打过来了!让全国各地的部队都来勤王!”周延儒大声说道。
“这...哪里还有兵啊...”陈演哀叹一声说道。
“是啊,周首辅,四十万大军在邯郸被尽数消灭,如今我大明没兵可用了啊!”魏藻德拍着大腿说道。
周延儒闻言只觉得脑中一阵眩晕,扑通一下跌坐在椅子上。
“莫非...我大明真要亡了吗...”周延儒颤抖着声音,神情十分沮丧。
这时候,黄景昉像是想起了什么。
“诸位大人,我看还是找陛下决断吧,咱们也做不了主啊。”
说完,就拉起几人来到崇祯的御书房。
崇祯也正在为此事苦恼,一看见几人来到,顿时有些惊喜的说道:“诸位爱卿可有办法了?”
“这...”
内阁几人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没有一人说话,脸上都是尴尬。
“唉...难道大明的江山真的要会在朕的手中。”崇祯长出一口气,身子佝偻了起来。
“皇上,兵还是有...只是...”黄景昉犹犹豫豫的说道。
崇祯眼睛一亮:“快快讲来,如今大明生死存亡之际,任何希望都不能放过。”
黄景昉迟疑片刻,躬身说道:“皇上,如今能动之兵只有驻防山海关的关宁铁骑,只是关宁铁骑一动,满清必定会抓住这个机会,但时候只怕...又是一阵血雨腥风啊。”
闻言,崇祯静静地思索起来,他自己也知道,如果这个时候山海关驻军一动,满清必定会趁虚而入再次南下,如果满清将山海关拿下,只怕以后这些建奴想什么来就什么时候来,谁也拦不住了。
可如果山海关驻军不动,京师只靠三万守军,即便是有百姓帮忙守城,京师也不可能受得住,到时候,大明江山都完了,留下山海关又有什么意义。
崇祯忽然变得双眼血红,大口大口喘着粗气。
“召!命关宁铁骑放弃山海关!尽快来到京师守城,大不了渡过难关之后,再将满清打出去!大明不能亡!祖宗基业不能毁在我手上!”
“是!”
内阁几人听崇祯如此吩咐,都不敢反驳,他们也不想京师被攻下,高名衡的信他们也都看过,华夏军对于他们可是一点都不友好。
与其被华夏军俘虏,还不如维持大明不被灭,最起码以后还能继续作威作福。
朝廷商议的事情,华夏军自然是不知情的。
此时的华夏军北上部队昼夜不停,已经开到廊坊一带,预计最多两个小时就能抵达京师城墙下,距离大明京师真真正正的只有一步之遥!
陈易新和傅靑坐在指挥车里,看着窗外荒芜的土地和已经没有人烟的村落,心中是说不出的难受。
这些百姓大部分都逃到京师去了,他们不是因为华夏军的到来才逃的,而是实在活不下去了,去京师当乞丐。
自崇祯元年以来,关内之地多次闹灾,再加上满清三次南下,大明京师多次被围,京畿之地也被满清洗劫了一遍又一遍。
整个京畿之地的百姓只剩下十之三四,如果仅仅是这些原因,百姓们哪怕过得再苦,也不至于田地荒芜,背井离乡。
偏偏朝廷的老爷们跟睁眼瞎一样,不断的加税,加赋,百姓们彻底断绝了生活的希望。
种地的收获不足以养活一个人,家里有点值钱的东西又被官兵和满清搜刮干净,百姓们只能选择成为乞丐,甚至与野狗争食物,才能勉强活下去。
根据左良玉的交代,城内的明军谁不想活着,一听见华夏军的到来,纷纷扔掉武器,走出城门投降。
见到这种场面,战士们立刻上前将这些俘虏收押,等待最后的甄别。
陈易新走在邢台城中,感受着这座古香古色的城市,突然想起了什么。
“看见左良玉了吗?”
一位参谋回答道:“首长,正想跟您汇报这件事,根据被俘虏的左良玉亲卫所说,左良玉就在前方不远处的一座府邸当中,似乎是在等我们到来。”
“呵...”陈易新微微一笑:“小傅走,咱们去看看这老小子玩什么把戏。”
傅靑答应一声,几人就向前走去。
一进入府邸,就见大厅的大门敞开,左良玉就坐在正中的椅子上。
“来了?”左良玉缓缓说道。
“看样子你是想见我们?有什么事情说吧。”陈易新和傅靑也找了个椅子坐下。
“左某想求你们一件事。”
陈易新点点头:“请讲。”
“左某这一生犯过罪孽,也做过不少错事,我死不足惜,但我家人是无辜的,可否饶过我的家人?”左良玉面带恳求的说道。
“左总督,我这个要求我恐怕不能答应你。”陈易新沉吟片刻说道:“你和你的家人是否有罪,需要法律去判决,我还决定不了,不过你可以放心,如果法律认为你们没有罪,那谁也不会动你们分毫!”
“法律...”左良玉轻轻念叨着:“那左某明白了...左某谢过两位。”
随后,左良玉便起身,跟着早已等候多时的华夏军战士走出大门。
陈易新和傅靑也缓缓走了出来,太阳照在两人的身上,心中也变得暖洋洋的。
“最后一块大石头被搬走了,接下来我们就要跟崇祯去聊聊了。”陈易新感叹着说道。
“希望他能明事理吧...”傅靑也跟着说道。
沉默片刻,两人整理了一下情绪。
陈易新掷地有声的说道:“通知部队!即刻北上!”
随着陈易新的一声令下,华夏军的部队整装待发,无数坦克和装甲车的轰鸣声汇聚在一起。
气势高昂的队伍在一刻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,战士们都高声呼喊着。
“北上!北上!”
将左良玉消灭之后,除了山海关一带,整个北方再也没有成建制的明军力量,就连京师也不过只剩下三万守军。
而且还是疏于战阵,战斗力十分低下的那种。
华夏军的部队从邢台出发,一路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,顺利的收复衡水、石家庄、吴桥、定州、安国等地。
兵锋直指京师。
得到消息的京师也乱成了一锅粥,看着势如破竹的华夏军越来越近,朝廷的老爷们开始惊慌失措。
“调兵!调兵!反贼都打过来了!让全国各地的部队都来勤王!”周延儒大声说道。
“这...哪里还有兵啊...”陈演哀叹一声说道。
“是啊,周首辅,四十万大军在邯郸被尽数消灭,如今我大明没兵可用了啊!”魏藻德拍着大腿说道。
周延儒闻言只觉得脑中一阵眩晕,扑通一下跌坐在椅子上。
“莫非...我大明真要亡了吗...”周延儒颤抖着声音,神情十分沮丧。
这时候,黄景昉像是想起了什么。
“诸位大人,我看还是找陛下决断吧,咱们也做不了主啊。”
说完,就拉起几人来到崇祯的御书房。
崇祯也正在为此事苦恼,一看见几人来到,顿时有些惊喜的说道:“诸位爱卿可有办法了?”
“这...”
内阁几人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没有一人说话,脸上都是尴尬。
“唉...难道大明的江山真的要会在朕的手中。”崇祯长出一口气,身子佝偻了起来。
“皇上,兵还是有...只是...”黄景昉犹犹豫豫的说道。
崇祯眼睛一亮:“快快讲来,如今大明生死存亡之际,任何希望都不能放过。”
黄景昉迟疑片刻,躬身说道:“皇上,如今能动之兵只有驻防山海关的关宁铁骑,只是关宁铁骑一动,满清必定会抓住这个机会,但时候只怕...又是一阵血雨腥风啊。”
闻言,崇祯静静地思索起来,他自己也知道,如果这个时候山海关驻军一动,满清必定会趁虚而入再次南下,如果满清将山海关拿下,只怕以后这些建奴想什么来就什么时候来,谁也拦不住了。
可如果山海关驻军不动,京师只靠三万守军,即便是有百姓帮忙守城,京师也不可能受得住,到时候,大明江山都完了,留下山海关又有什么意义。
崇祯忽然变得双眼血红,大口大口喘着粗气。
“召!命关宁铁骑放弃山海关!尽快来到京师守城,大不了渡过难关之后,再将满清打出去!大明不能亡!祖宗基业不能毁在我手上!”
“是!”
内阁几人听崇祯如此吩咐,都不敢反驳,他们也不想京师被攻下,高名衡的信他们也都看过,华夏军对于他们可是一点都不友好。
与其被华夏军俘虏,还不如维持大明不被灭,最起码以后还能继续作威作福。
朝廷商议的事情,华夏军自然是不知情的。
此时的华夏军北上部队昼夜不停,已经开到廊坊一带,预计最多两个小时就能抵达京师城墙下,距离大明京师真真正正的只有一步之遥!
陈易新和傅靑坐在指挥车里,看着窗外荒芜的土地和已经没有人烟的村落,心中是说不出的难受。
这些百姓大部分都逃到京师去了,他们不是因为华夏军的到来才逃的,而是实在活不下去了,去京师当乞丐。
自崇祯元年以来,关内之地多次闹灾,再加上满清三次南下,大明京师多次被围,京畿之地也被满清洗劫了一遍又一遍。
整个京畿之地的百姓只剩下十之三四,如果仅仅是这些原因,百姓们哪怕过得再苦,也不至于田地荒芜,背井离乡。
偏偏朝廷的老爷们跟睁眼瞎一样,不断的加税,加赋,百姓们彻底断绝了生活的希望。
种地的收获不足以养活一个人,家里有点值钱的东西又被官兵和满清搜刮干净,百姓们只能选择成为乞丐,甚至与野狗争食物,才能勉强活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