晨曦初露,紫宸殿内烛火未熄。皇帝身着便袍,独坐案前,手中捏着一卷密信,眉头紧锁。
案上,几封账册与密报摊开,字字如刀,直指亲王勾结外敌、私吞军饷、图谋不轨的罪行。皇帝目光游移在那些铁证之间,喉结滚动,似有千斤重压。
“陛下。”近侍低声道,“这些证据,皆是民间义士冒死送入宫中,臣已命人多方查证,无一处虚妄。”
皇帝缓缓合上密信,抬眼望向窗外,天光刺破云层,映得他眼角微红。
“朕……竟被一个亲王蒙蔽至此。”他声音低沉,却透着一丝自嘲。
近侍不敢应声,只静静候在一旁。
半晌,皇帝忽然起身,大步走向龙案,提笔疾书一道圣旨,掷于近侍手中:“即刻送去大理寺,释放赫连轩与南宫璃,不得有误!”
——
狱门吱呀而开,阳光洒入幽暗牢房。
赫连轩与南宫璃对视一眼,缓步走出,脚步虽稳,心中却难掩激动。
他们身后,那座阴冷的牢笼仿佛仍在低声诉说着过往的屈辱。
“恭喜二位,重见天日。”一位身穿金甲的将领抱拳道,正是皇帝心腹李崇。
赫连轩拱手回礼,南宫璃则淡淡一笑:“多谢将军亲自来接,不知陛下可愿召见?”
“当然。”李崇点头,“陛下已在紫宸殿等候,说是要当面致歉。”
“哦?”赫连轩眉梢微挑,“看来陛下终于醒悟了。”
——
紫宸殿内,气氛肃穆。
赫连轩与南宫璃步入大殿,只见皇帝早已端坐高位,神情复杂。
“赫连轩、南宫璃。”皇帝开口,语气沉重,“朕……错怪你们了。”
满朝文武一片哗然。
“陛下!”有老臣出列欲劝,却被皇帝抬手止住。
“朕曾以为亲王忠心耿耿,没想到竟是狼子野心。”皇帝缓缓起身,走下御阶,站在二人面前,“今日,朕当众向你们道歉,是朕昏聩,险些害了忠良。”
赫连轩与南宫璃对视一眼,齐齐跪地:“臣等不敢受陛下如此厚礼。”
“起来吧。”皇帝扶起他们,目光坚定,“如今真相大白,朕不能再让奸佞逍遥法外。赫连轩,你有何建议?”
赫连轩上前一步,拱手道:“陛下,亲王之罪,已触目惊心,但更可怕的是,他背后还有一个神秘组织,意图颠覆盛元。”
此言一出,群臣哗然。
“什么?还有幕后之人?”有大臣惊呼。
皇帝神色骤变:“你可有证据?”
“臣与南宫璃所经历种种危机,皆非偶然。”赫连轩沉声道,“那组织不仅布局深远,更善于操控人心,若不彻查,恐为祸社稷。”
南宫璃亦上前一步,补充道:“陛下,此事牵涉极广,甚至可能渗透朝廷内部。若不彻查,恐怕日后还会有更多忠良蒙冤。”
皇帝沉默片刻,终是重重点头:“好,朕准了。传朕旨意,设立钦差专案,由赫连轩、南宫璃与兵部尚书李崇共同督办,务必追查到底!”
群臣之中,几位面色阴沉的大臣悄然交换眼神,低头隐去一抹寒光。
——
三日后,京城街头巷尾议论纷纷。
钦差衙门设案调查,赫连轩与南宫璃联手出击,剑锋直指亲王府邸。
府门前,禁军列阵,李崇一声令下,大门轰然洞开。
府内,亲王早已不见踪影,唯余满地凌乱,墙上尚有匆忙留下的血字:
“棋未终,局未散。”
南宫璃望着那血字,神色凝重。
赫连轩则冷笑道:“看来,有人还不甘心。”
她轻叹:“我们只是揭开了第一块砖,真正的黑幕,还在后面。”
话音刚落,一名探子急奔而来,单膝跪地:“大人,我们在亲王书房发现一封密函,提及‘北境’二字,并有一处坐标。”
赫连轩接过密函,展开一看,眼中精光一闪:“北境……看来,这场戏,才刚刚开场。”
南宫璃嘴角微扬:“那就陪他们玩到底。”
——
与此同时,皇宫深处,贤臣赵相独自步入御书房,将一份奏折呈于皇帝案前。
“陛下,这是一份关于亲王党羽名单,请您过目。”
皇帝翻开奏折,脸色愈发凝重。
“这些人……竟有七成,都是朝中重臣。”
赵相叹息:“陛下,如今最要紧的,不是清算旧账,而是稳固根基。”
皇帝缓缓合上奏折,目光深沉:“你说得对。朕不能让盛元再陷入动荡。”
“那陛下打算如何应对?”赵相问。
皇帝站起身,负手望向窗外,一字一句道:“先稳,再查,最后……斩草除根。”
赵相躬身应诺,退至殿外。
风起云涌,一场更大的风暴,正在酝酿。
而此刻,远在京城之外的某处山林间,一道身影立于崖边,遥望帝都方向,低语喃喃:
“赫连轩,南宫璃……你们以为赢了吗?”
案上,几封账册与密报摊开,字字如刀,直指亲王勾结外敌、私吞军饷、图谋不轨的罪行。皇帝目光游移在那些铁证之间,喉结滚动,似有千斤重压。
“陛下。”近侍低声道,“这些证据,皆是民间义士冒死送入宫中,臣已命人多方查证,无一处虚妄。”
皇帝缓缓合上密信,抬眼望向窗外,天光刺破云层,映得他眼角微红。
“朕……竟被一个亲王蒙蔽至此。”他声音低沉,却透着一丝自嘲。
近侍不敢应声,只静静候在一旁。
半晌,皇帝忽然起身,大步走向龙案,提笔疾书一道圣旨,掷于近侍手中:“即刻送去大理寺,释放赫连轩与南宫璃,不得有误!”
——
狱门吱呀而开,阳光洒入幽暗牢房。
赫连轩与南宫璃对视一眼,缓步走出,脚步虽稳,心中却难掩激动。
他们身后,那座阴冷的牢笼仿佛仍在低声诉说着过往的屈辱。
“恭喜二位,重见天日。”一位身穿金甲的将领抱拳道,正是皇帝心腹李崇。
赫连轩拱手回礼,南宫璃则淡淡一笑:“多谢将军亲自来接,不知陛下可愿召见?”
“当然。”李崇点头,“陛下已在紫宸殿等候,说是要当面致歉。”
“哦?”赫连轩眉梢微挑,“看来陛下终于醒悟了。”
——
紫宸殿内,气氛肃穆。
赫连轩与南宫璃步入大殿,只见皇帝早已端坐高位,神情复杂。
“赫连轩、南宫璃。”皇帝开口,语气沉重,“朕……错怪你们了。”
满朝文武一片哗然。
“陛下!”有老臣出列欲劝,却被皇帝抬手止住。
“朕曾以为亲王忠心耿耿,没想到竟是狼子野心。”皇帝缓缓起身,走下御阶,站在二人面前,“今日,朕当众向你们道歉,是朕昏聩,险些害了忠良。”
赫连轩与南宫璃对视一眼,齐齐跪地:“臣等不敢受陛下如此厚礼。”
“起来吧。”皇帝扶起他们,目光坚定,“如今真相大白,朕不能再让奸佞逍遥法外。赫连轩,你有何建议?”
赫连轩上前一步,拱手道:“陛下,亲王之罪,已触目惊心,但更可怕的是,他背后还有一个神秘组织,意图颠覆盛元。”
此言一出,群臣哗然。
“什么?还有幕后之人?”有大臣惊呼。
皇帝神色骤变:“你可有证据?”
“臣与南宫璃所经历种种危机,皆非偶然。”赫连轩沉声道,“那组织不仅布局深远,更善于操控人心,若不彻查,恐为祸社稷。”
南宫璃亦上前一步,补充道:“陛下,此事牵涉极广,甚至可能渗透朝廷内部。若不彻查,恐怕日后还会有更多忠良蒙冤。”
皇帝沉默片刻,终是重重点头:“好,朕准了。传朕旨意,设立钦差专案,由赫连轩、南宫璃与兵部尚书李崇共同督办,务必追查到底!”
群臣之中,几位面色阴沉的大臣悄然交换眼神,低头隐去一抹寒光。
——
三日后,京城街头巷尾议论纷纷。
钦差衙门设案调查,赫连轩与南宫璃联手出击,剑锋直指亲王府邸。
府门前,禁军列阵,李崇一声令下,大门轰然洞开。
府内,亲王早已不见踪影,唯余满地凌乱,墙上尚有匆忙留下的血字:
“棋未终,局未散。”
南宫璃望着那血字,神色凝重。
赫连轩则冷笑道:“看来,有人还不甘心。”
她轻叹:“我们只是揭开了第一块砖,真正的黑幕,还在后面。”
话音刚落,一名探子急奔而来,单膝跪地:“大人,我们在亲王书房发现一封密函,提及‘北境’二字,并有一处坐标。”
赫连轩接过密函,展开一看,眼中精光一闪:“北境……看来,这场戏,才刚刚开场。”
南宫璃嘴角微扬:“那就陪他们玩到底。”
——
与此同时,皇宫深处,贤臣赵相独自步入御书房,将一份奏折呈于皇帝案前。
“陛下,这是一份关于亲王党羽名单,请您过目。”
皇帝翻开奏折,脸色愈发凝重。
“这些人……竟有七成,都是朝中重臣。”
赵相叹息:“陛下,如今最要紧的,不是清算旧账,而是稳固根基。”
皇帝缓缓合上奏折,目光深沉:“你说得对。朕不能让盛元再陷入动荡。”
“那陛下打算如何应对?”赵相问。
皇帝站起身,负手望向窗外,一字一句道:“先稳,再查,最后……斩草除根。”
赵相躬身应诺,退至殿外。
风起云涌,一场更大的风暴,正在酝酿。
而此刻,远在京城之外的某处山林间,一道身影立于崖边,遥望帝都方向,低语喃喃:
“赫连轩,南宫璃……你们以为赢了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