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銮殿前的丹墀上已站满了文武百官。今日朝会非比寻常——赫连轩与南宫璃携神秘物品归来,将在朝堂之上正式献宝。
南宫璃身着淡蓝锦袍,外罩素纱广袖,步履轻盈却不失稳重。她手中握着一面古朴铜镜,表面微微泛起涟漪般的光泽,正是她的“幻影时空镜”。她一边缓步前行,一边不动声色地将镜面微转,扫视四周人群。
“礼部尚书还没来?”赫连轩低声问道,目光在百官中掠过。
“来了。”南宫璃嘴角微扬,“不过他似乎在故意拖延时辰。”
赫连轩冷哼一声:“果真如此。”
原来昨日二人抵达京城后,便着手准备今日的献宝仪式。然而礼部迟迟未定下具体时间,推说是“天时未至”,实则暗藏玄机。南宫璃昨夜借幻影时空镜窥探礼部尚书府邸往来之人,果然发现其与赫连风密会数次,似有图谋。
此刻礼部尚书终于现身,面色如常,却在路过南宫璃身边时,袖口微动,似有一物滑落。南宫璃眼疾手快,指尖一挑,那物已被她收入镜中空间。
“看来有人是真不想让我们顺利把东西呈上去。”她轻声道。
赫连轩点头:“那就让他看看,什么叫做‘顺势而为’。”
皇帝端坐龙椅之上,目光威严而沉稳。待二人行礼毕,便道:“赫卿、南宫卿,此番入遗迹,可得朕所求之物?”
赫连轩上前一步,拱手答道:“回陛下,臣等不负圣命,确已在遗迹深处取得关键之物,特来呈上。”
话音刚落,御史台一名官员突然出列,高声道:“陛下,臣有本奏!”
众人皆是一愣,纷纷侧目。
“赫世子此番外出,未曾上报朝廷详细行程,更未曾告知取何物、如何取。如今突携异宝入朝,恐有私藏之嫌,还请陛下明察!”
此言一出,满堂哗然。
赫连轩神色不变,淡淡一笑:“这位大人倒是关心朝政,不知可否先告知本世子,你何时见过我‘私藏’?”
那御史脸色一僵,但仍强撑道:“此事尚无证据,但防患于未然,不可不查。”
南宫璃此时缓缓上前,手中幻影时空镜轻轻一转,一道光影投射而出,正落在大殿中央的玉阶上。只见一幅残破古籍浮现其上,字迹斑驳却依稀可辨:
“天地交汇,龙凤相合,得此物者,承天命而兴。”
众人皆惊,御史更是面色发白。
“此乃古籍残页,出自遗迹之中。”南宫璃语气平静,“若说私藏,难道这古籍也是我们伪造的不成?”
御史张了张嘴,一时语塞。
赫连轩趁势展开一张地图,指着其中一处道:“此地便是遗迹所在,臣等一路披荆斩棘,方得此物。若陛下不信,可派人前往核查。”
皇帝目光微闪,随即抬手示意:“罢了,此事暂且作罢。赫卿,南宫卿,你们所携之物,究竟为何?”
赫连轩与南宫璃对视一眼,随后从怀中取出一个包裹,层层打开,露出一枚玉简状物,通体晶莹剔透,隐隐泛着金光。
“此物乃从遗迹核心处所得。”赫连轩道,“据推测,应是一件关乎国运之物。”
皇帝伸手接过,入手温润,竟似有生命般微微震颤。他眉头微皱,旋即舒展:“好一件奇物。”
就在此时,玉简忽现微光,映照在南宫璃的幻影时空镜上,镜中倒影一闪,隐约现出一道身影——头戴冕旒,身披龙袍,立于高台之上,背后烈焰升腾,仿佛是某位远古帝王!
这一幕虽只电光火石之间,却被南宫璃尽收眼底。
她心中一震,面上却不动声色。
皇帝察觉手中玉简异样,目光深沉:“此物……似有灵性。”
赫连轩沉声道:“臣以为,此物不宜贸然激活,需以气运感应之法测试其反应,方可知其用途。”
皇帝点头:“准。”
于是当朝设坛,以皇室气运为引,测试玉简之效。只见皇帝掌心贴上玉简,顿时金光大盛,笼罩整个大殿。百官惊呼,纷纷低头不敢直视。
片刻后光芒渐敛,玉简归于平静。
皇帝收回手掌,神色复杂:“此物……非凡品。”
礼部尚书此时终于开口:“陛下,臣以为此物既为天赐,理应由朝廷妥善保管,以防落入别有用心之人之手。”
赫连轩冷笑:“礼部尚书此言差矣。此物乃我与南宫璃拼死所得,若非忠于陛下,又岂会千里迢迢带回?”
尚书脸色微变,勉强笑道:“赫世子误会了,老夫只是为国计民生考虑。”
南宫璃适时插话:“尚书大人说得在理,不如这样——为了防止此物被误用,不如由礼部负责保管,同时每日记录其变化,供陛下查阅,如何?”
尚书闻言,眼中闪过一丝喜色,却很快掩饰过去:“南宫小姐所言极是,老夫自当竭尽全力。”
皇帝微微颔首:“好,便依二卿所议。”
赫连轩与南宫璃互望一眼,皆从对方眼中看出一抹意味深长。
献宝仪式完毕,皇帝嘉奖二人,封赏丰厚,群臣称颂。
然而退朝之后,南宫璃悄然将先前拾得的黑色令牌取出,放入幻影时空镜中。镜面微光流转,显现出一枚模糊印记——一只黑鹰,双翼展开,爪中抓着一把利剑。
“辰……”她低声道,“又是这个名字。”
赫连轩站在她身后,目光幽深:“看来,我们的麻烦才刚刚开始。”
南宫璃收起镜子,轻笑:“那就让他们来吧,谁怕谁呢?”
两人并肩走出皇宫,阳光洒在他们身上,映出修长的身影。
南宫璃身着淡蓝锦袍,外罩素纱广袖,步履轻盈却不失稳重。她手中握着一面古朴铜镜,表面微微泛起涟漪般的光泽,正是她的“幻影时空镜”。她一边缓步前行,一边不动声色地将镜面微转,扫视四周人群。
“礼部尚书还没来?”赫连轩低声问道,目光在百官中掠过。
“来了。”南宫璃嘴角微扬,“不过他似乎在故意拖延时辰。”
赫连轩冷哼一声:“果真如此。”
原来昨日二人抵达京城后,便着手准备今日的献宝仪式。然而礼部迟迟未定下具体时间,推说是“天时未至”,实则暗藏玄机。南宫璃昨夜借幻影时空镜窥探礼部尚书府邸往来之人,果然发现其与赫连风密会数次,似有图谋。
此刻礼部尚书终于现身,面色如常,却在路过南宫璃身边时,袖口微动,似有一物滑落。南宫璃眼疾手快,指尖一挑,那物已被她收入镜中空间。
“看来有人是真不想让我们顺利把东西呈上去。”她轻声道。
赫连轩点头:“那就让他看看,什么叫做‘顺势而为’。”
皇帝端坐龙椅之上,目光威严而沉稳。待二人行礼毕,便道:“赫卿、南宫卿,此番入遗迹,可得朕所求之物?”
赫连轩上前一步,拱手答道:“回陛下,臣等不负圣命,确已在遗迹深处取得关键之物,特来呈上。”
话音刚落,御史台一名官员突然出列,高声道:“陛下,臣有本奏!”
众人皆是一愣,纷纷侧目。
“赫世子此番外出,未曾上报朝廷详细行程,更未曾告知取何物、如何取。如今突携异宝入朝,恐有私藏之嫌,还请陛下明察!”
此言一出,满堂哗然。
赫连轩神色不变,淡淡一笑:“这位大人倒是关心朝政,不知可否先告知本世子,你何时见过我‘私藏’?”
那御史脸色一僵,但仍强撑道:“此事尚无证据,但防患于未然,不可不查。”
南宫璃此时缓缓上前,手中幻影时空镜轻轻一转,一道光影投射而出,正落在大殿中央的玉阶上。只见一幅残破古籍浮现其上,字迹斑驳却依稀可辨:
“天地交汇,龙凤相合,得此物者,承天命而兴。”
众人皆惊,御史更是面色发白。
“此乃古籍残页,出自遗迹之中。”南宫璃语气平静,“若说私藏,难道这古籍也是我们伪造的不成?”
御史张了张嘴,一时语塞。
赫连轩趁势展开一张地图,指着其中一处道:“此地便是遗迹所在,臣等一路披荆斩棘,方得此物。若陛下不信,可派人前往核查。”
皇帝目光微闪,随即抬手示意:“罢了,此事暂且作罢。赫卿,南宫卿,你们所携之物,究竟为何?”
赫连轩与南宫璃对视一眼,随后从怀中取出一个包裹,层层打开,露出一枚玉简状物,通体晶莹剔透,隐隐泛着金光。
“此物乃从遗迹核心处所得。”赫连轩道,“据推测,应是一件关乎国运之物。”
皇帝伸手接过,入手温润,竟似有生命般微微震颤。他眉头微皱,旋即舒展:“好一件奇物。”
就在此时,玉简忽现微光,映照在南宫璃的幻影时空镜上,镜中倒影一闪,隐约现出一道身影——头戴冕旒,身披龙袍,立于高台之上,背后烈焰升腾,仿佛是某位远古帝王!
这一幕虽只电光火石之间,却被南宫璃尽收眼底。
她心中一震,面上却不动声色。
皇帝察觉手中玉简异样,目光深沉:“此物……似有灵性。”
赫连轩沉声道:“臣以为,此物不宜贸然激活,需以气运感应之法测试其反应,方可知其用途。”
皇帝点头:“准。”
于是当朝设坛,以皇室气运为引,测试玉简之效。只见皇帝掌心贴上玉简,顿时金光大盛,笼罩整个大殿。百官惊呼,纷纷低头不敢直视。
片刻后光芒渐敛,玉简归于平静。
皇帝收回手掌,神色复杂:“此物……非凡品。”
礼部尚书此时终于开口:“陛下,臣以为此物既为天赐,理应由朝廷妥善保管,以防落入别有用心之人之手。”
赫连轩冷笑:“礼部尚书此言差矣。此物乃我与南宫璃拼死所得,若非忠于陛下,又岂会千里迢迢带回?”
尚书脸色微变,勉强笑道:“赫世子误会了,老夫只是为国计民生考虑。”
南宫璃适时插话:“尚书大人说得在理,不如这样——为了防止此物被误用,不如由礼部负责保管,同时每日记录其变化,供陛下查阅,如何?”
尚书闻言,眼中闪过一丝喜色,却很快掩饰过去:“南宫小姐所言极是,老夫自当竭尽全力。”
皇帝微微颔首:“好,便依二卿所议。”
赫连轩与南宫璃互望一眼,皆从对方眼中看出一抹意味深长。
献宝仪式完毕,皇帝嘉奖二人,封赏丰厚,群臣称颂。
然而退朝之后,南宫璃悄然将先前拾得的黑色令牌取出,放入幻影时空镜中。镜面微光流转,显现出一枚模糊印记——一只黑鹰,双翼展开,爪中抓着一把利剑。
“辰……”她低声道,“又是这个名字。”
赫连轩站在她身后,目光幽深:“看来,我们的麻烦才刚刚开始。”
南宫璃收起镜子,轻笑:“那就让他们来吧,谁怕谁呢?”
两人并肩走出皇宫,阳光洒在他们身上,映出修长的身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