处理完村子的事情后,赫连轩与南宫璃马不停蹄赶回京城,准备开展新的计划。
门前石阶上站着一袭素裙的南宫璃,她正低头整理袖口,忽听得身后传来一声轻笑。
“你倒真像个女夫子。”
她回首望去,只见赫连轩身着便服,负手而立,眉宇间少了往日的冷峻,多了几分柔和。
“你不也像个护院?”她回敬一句,眼角弯起,“不过,今日怕是有人要闹事。”
果然,学堂外已聚集了十余名家长,大多是中年男子,个个面带怒色,有的甚至手持竹条,口中嚷嚷:“女子识字何用?将来嫁人便是!”
赫连轩不动声色地扫了一眼,朝身旁亲信使了个眼色,几名护卫悄然分散至人群两侧。
南宫璃则缓步上前,轻声道:“诸位乡亲,我也是女儿家出身,深知为人母者担忧。但若能识字明理,将来教导子女岂不更易?”
一名须发斑白的老者冷哼道:“妇人之见!”
话音未落,赫连轩已朗声道:“皇上的命令在这儿呢——凡是到了年纪的姑娘都能来上学,谁要是敢拦着,那就是抗旨不遵,罪可不小!”
他手中展开一幅黄绢,上书御笔朱批,众人顿时安静了几分。
就在这时,人群中忽然挤出一个少年,衣衫破旧,却一双眼睛灵动非常。他望着学堂门匾,喃喃自语:“我也想进去……”
南宫璃听在耳中,心下一动,蹲下身来问他:“你想读书?”
少年点头,又摇头:“我是男的,进不得女子学堂。”
她轻笑:“那你去别的学堂便是。”
“可家里穷,供不起学费。”少年低声说。
南宫璃与赫连轩对视一眼,后者微微颔首。她便从袖中取出一枚银铃铛,递过去:“拿这个去户部找李大人,说是我说的,免你三年束修。”
少年接过铃铛,眼中泛起水光。
学堂终于开课,家长们虽仍满脸狐疑,但在士兵的守卫下,终究没敢再闹事。
午后,南宫璃换上一身淡紫长裙,步入商会大堂。这里是京城最富庶之地,平日里只闻男子谈笑风生,今日却因她的到来而气氛凝滞。
“南宫小姐,不知今日是来听戏还是品茶?”一位世家子弟阴阳怪气地开口。
她不恼反笑,款步上座,轻声道:“听戏不如听理,品茶不如品势。不知各位,可愿听我讲讲‘三问三答’?”
众人面面相觑,不知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。
“第一问:为何江南绸缎价格翻倍,而本地织工收入却不见涨?”她开门见山,语气不疾不徐。
那几位代表脸色微变,有人试图打岔:“此等小事,何必劳烦南宫小姐费神?”
“第二问:为何北疆战马供给不足,却有大批劣质马匹流入市集?”她继续追问,目光如炬。
全场鸦雀无声。
“第三问:为何朝廷拨款修渠,最终落地的却是几根朽木?”她站起身,环顾四周,“这三个问题,若无人能答,我便替你们答了——贪墨、勾结、欺上瞒下。”
话音落下,犹如惊雷炸响。
就在这时,赫连轩踏入厅中,众人为之一震。
“南宫璃乃南宫家正式代表,其言即为南宫之意。”他语气淡淡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,“若有异议,尽可提出。”
片刻沉默后,终于有人低声应和:“南宫小姐所言确有道理……”
谈判继续进行,而角落里,一名来自江南的商贾悄悄将南宫璃提出的三个问题记录在案,嘴角浮现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。
黄昏时分,赫连轩与南宫璃并肩走在城南街巷,远处炊烟袅袅,空气中弥漫着柴火香。
“你瞧,这榜单贴出来了。”南宫璃指着一处墙角,那里新挂了一块木板,上面贴着几位成功女性的事迹,有女医、女匠、还有女商人。
赫连轩抬眸一看,却见一人站在榜前久久不去,正是赫连风。
“他在看什么?”南宫璃皱眉。
“也许是某个名字。”赫连轩低声道,“但不管是谁,现在都不是时候。”
他们继续前行,路过一家布庄时,南宫璃忽然驻足。
店内,一名年轻的女掌柜正忙着给客人量布,动作利落,言语流利,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。
“以前哪有这样的女子?”她轻叹。
“如今有了。”赫连轩看着她,“你也是。”
她侧头看他,眼波流转:“你也会夸人了?”
“不是夸你。”他认真地说,“是在感慨,改变真的开始了。”
前方小巷拐角,一张被风吹落的传单缓缓飘起,落在一对母女脚边。女孩伸手捡起,念道:“女子当官,祸事将至?”
母亲笑着摇头:“那是旧人旧话,我们璃娘的时代来了。”
暮色渐沉,街头巷尾的灯火次第亮起,映照着这座古老都城正在悄然发生的变革。
而在某处幽暗的楼阁中,一只墨色蝴蝶印章悄然压在一卷密信之上。
门前石阶上站着一袭素裙的南宫璃,她正低头整理袖口,忽听得身后传来一声轻笑。
“你倒真像个女夫子。”
她回首望去,只见赫连轩身着便服,负手而立,眉宇间少了往日的冷峻,多了几分柔和。
“你不也像个护院?”她回敬一句,眼角弯起,“不过,今日怕是有人要闹事。”
果然,学堂外已聚集了十余名家长,大多是中年男子,个个面带怒色,有的甚至手持竹条,口中嚷嚷:“女子识字何用?将来嫁人便是!”
赫连轩不动声色地扫了一眼,朝身旁亲信使了个眼色,几名护卫悄然分散至人群两侧。
南宫璃则缓步上前,轻声道:“诸位乡亲,我也是女儿家出身,深知为人母者担忧。但若能识字明理,将来教导子女岂不更易?”
一名须发斑白的老者冷哼道:“妇人之见!”
话音未落,赫连轩已朗声道:“皇上的命令在这儿呢——凡是到了年纪的姑娘都能来上学,谁要是敢拦着,那就是抗旨不遵,罪可不小!”
他手中展开一幅黄绢,上书御笔朱批,众人顿时安静了几分。
就在这时,人群中忽然挤出一个少年,衣衫破旧,却一双眼睛灵动非常。他望着学堂门匾,喃喃自语:“我也想进去……”
南宫璃听在耳中,心下一动,蹲下身来问他:“你想读书?”
少年点头,又摇头:“我是男的,进不得女子学堂。”
她轻笑:“那你去别的学堂便是。”
“可家里穷,供不起学费。”少年低声说。
南宫璃与赫连轩对视一眼,后者微微颔首。她便从袖中取出一枚银铃铛,递过去:“拿这个去户部找李大人,说是我说的,免你三年束修。”
少年接过铃铛,眼中泛起水光。
学堂终于开课,家长们虽仍满脸狐疑,但在士兵的守卫下,终究没敢再闹事。
午后,南宫璃换上一身淡紫长裙,步入商会大堂。这里是京城最富庶之地,平日里只闻男子谈笑风生,今日却因她的到来而气氛凝滞。
“南宫小姐,不知今日是来听戏还是品茶?”一位世家子弟阴阳怪气地开口。
她不恼反笑,款步上座,轻声道:“听戏不如听理,品茶不如品势。不知各位,可愿听我讲讲‘三问三答’?”
众人面面相觑,不知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。
“第一问:为何江南绸缎价格翻倍,而本地织工收入却不见涨?”她开门见山,语气不疾不徐。
那几位代表脸色微变,有人试图打岔:“此等小事,何必劳烦南宫小姐费神?”
“第二问:为何北疆战马供给不足,却有大批劣质马匹流入市集?”她继续追问,目光如炬。
全场鸦雀无声。
“第三问:为何朝廷拨款修渠,最终落地的却是几根朽木?”她站起身,环顾四周,“这三个问题,若无人能答,我便替你们答了——贪墨、勾结、欺上瞒下。”
话音落下,犹如惊雷炸响。
就在这时,赫连轩踏入厅中,众人为之一震。
“南宫璃乃南宫家正式代表,其言即为南宫之意。”他语气淡淡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,“若有异议,尽可提出。”
片刻沉默后,终于有人低声应和:“南宫小姐所言确有道理……”
谈判继续进行,而角落里,一名来自江南的商贾悄悄将南宫璃提出的三个问题记录在案,嘴角浮现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。
黄昏时分,赫连轩与南宫璃并肩走在城南街巷,远处炊烟袅袅,空气中弥漫着柴火香。
“你瞧,这榜单贴出来了。”南宫璃指着一处墙角,那里新挂了一块木板,上面贴着几位成功女性的事迹,有女医、女匠、还有女商人。
赫连轩抬眸一看,却见一人站在榜前久久不去,正是赫连风。
“他在看什么?”南宫璃皱眉。
“也许是某个名字。”赫连轩低声道,“但不管是谁,现在都不是时候。”
他们继续前行,路过一家布庄时,南宫璃忽然驻足。
店内,一名年轻的女掌柜正忙着给客人量布,动作利落,言语流利,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。
“以前哪有这样的女子?”她轻叹。
“如今有了。”赫连轩看着她,“你也是。”
她侧头看他,眼波流转:“你也会夸人了?”
“不是夸你。”他认真地说,“是在感慨,改变真的开始了。”
前方小巷拐角,一张被风吹落的传单缓缓飘起,落在一对母女脚边。女孩伸手捡起,念道:“女子当官,祸事将至?”
母亲笑着摇头:“那是旧人旧话,我们璃娘的时代来了。”
暮色渐沉,街头巷尾的灯火次第亮起,映照着这座古老都城正在悄然发生的变革。
而在某处幽暗的楼阁中,一只墨色蝴蝶印章悄然压在一卷密信之上。